本书记录了作者“我为书狂”和对世道人心独到观察、描摹的心路历程,既有“我观”,也有“观我”。作者往往追求“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文字境界,因此,有些篇章别具一格,颇堪玩味。
《风行水上》记录了作者“我为书狂”和对世道人心独到观察、描摹的心路历程,既有“我观”,也有“观我”。由朱卫国著作的这部《风行水上》,或许读来有点意思,就是一部分文字碰到了一些文字的痛楚,惺惺相惜。至于另外一些文字,多半是对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样欣悦文字的一种致敬。
序言
杜甫,忧国忧民,但是异常谦逊。《宾至》一诗中,他说: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很多人十分喜爱“岂有文章”一句,由此衍生出许多另外的名句。
比如,邓石如的“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携书剑客天涯”、郁达夫的“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廖沫沙的“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奸佞覆乾坤”……
对于文章,可谓有几分郑重,就有几分淡然。拿得起,放得下。
而在台大附近的紫庐茶园正厅,周德伟一联“岂有文章觉天下,忍将功业误苍生”,更是让学者朱学勤一见惊心、慨然而咏、不能自已,由此引发了很多大思考。
到底还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再怎么淡然,文章总是要与天下情怀联系在一起。
这部《风行水上》,或许读来有点意思,就是一部分文字碰到了一些文字的痛楚,惺惺相惜。至于另外一些文字,多半是对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样欣悦文字的一种致敬。
不关天下,如何文章?!
后记
“果然有趣”
——代后记
比较能够说明一般读书问题的,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不喜欢四书五经,却对《西厢记*《牡丹亭》无限钟情。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遭:“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我们注意到没有,好书重在“有趣”。说到这里,我可以说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比较早的时候,我到安庆参加一个文学培训班,会议将近结束的时候,来了好几位书画家。其中有一位书法家叫孟滢(孟滢,1921年3月生,小名法臣,字则忠,笔名孟不残,号师硕,九死一生翁,斋号不残斋、耕石轩、百砚楼),很多人逮着这难得的机会,就让他写条副对联。看着再不求,机会就没有了,我得空挤进去,提出让孟老给我写“书剑飘零”四个字。为什么单要这四个字呢。我想一想,大概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我当时正热衷于读龚自珍的诗,其中“书剑飘零”的人生况味,龚自珍极为喜欢。二是想用这四个字对自己来一个以退为进的勉励。但是,孟老看了我一下,他可是正宗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孟老开始写.结果孟老只写了两个字就开始落款。这两个字就是“书趣”。
九寨沟的神奇就在于这些天造地设的海子,但九寨人也差点走了弯路。据说,朱总理当年来九寨沟,就纠正过当地旅游公司一个错误的做法。他们要在既深且广的长海增加游船项目,朱总理见了,立马制止。这还了得,游船一旦在上游造成污染,这块人类的瑰宝将一下子就会暗淡无光。
因为美丽的海子实在太多,加上当时又忘记买一本关于九寨沟的书,回来看那些照片,我都分不清哪一个海子在前,哪一个海子在后了。上季节海、下季节海、箭竹海、老虎海、五花海……在九寨沟仿佛只有赞叹的份。同游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每看到一个海子,都要替她那位中途改变主意的同伴后悔不迭,这样稀罕的美景竟然当面错过,简直就是终生的遗憾。中国有许多风景中的风景,并且每一处都有世人皆知的说法,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等等,但敢于宣称“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似乎只有九寨沟了。别的地方,你在电视上看到宣传片之后很兴奋,但往往置身其中反倒不觉得怎么稀奇,而九寨沟不一样,你没来之前尽可以驰骋你的想象,你来之后,她还可以加倍地赐予。在别处,你说不定会受到所谓有艺术细胞的人的责备和教诲: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在九寨沟,有没有艺术细胞都没有关系,海子、瀑布、森林、山峰自会启发你的慧根,任何一个人都会一见倾心。
*后我们走进了这里唯一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站在寺院中可以看见远处一座山峰的峰脊的起伏,就像一个慈悲为怀的神的面孔仰首向天。
朱卫国,1963年生。从小偏食。读书、写作亦然。业余时间喜欢写些小随笔、小书评,也写诗歌、小说。工作时间写些新闻作品和论文。发表文字以小书评、小随笔和新闻作品居多。
现代文学名著--红烛(原珍藏本) 本书特色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蔡志忠古典漫画(六朝怪谈 聊斋志异) 内容简介 《六朝怪谈聊斋志异》作者蔡志忠,台北彰化人,一九四八年二月出生,十五岁开始从事漫画创作,当兵退伍后进入光启视从事...
鲁迅还在 本书特色 ★以“日常鲁迅”为写作切入点:本书选取烟酒、居住、纪念逝者、友谊、疾病、推荐新人等角度,往往为一般论者所忽略、或一带而过,但对于还原鲁迅的思...
妈妈,这就是我的世界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作者跟自己的母亲一次心灵的谈话,作者把自己在海外生活、工作所感受到的一些东西通过博客传递给妈妈,希望她对自己的精彩生活感...
收藏这么玩-王世襄说王世襄 本书特色 美术界极有价值的访谈录。——陈传席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曹鹏所做的访谈,被定义为“一项文化'抢救'工程”。“抢救...
诗经演 本书特色 《诗经演》与《诗经》,各三百篇,相隔三千年——《诗经》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前七世纪间,迄西周至春秋,以周公制礼作乐始,王纲解纽礼崩乐坏止,此五...
乐府诗是一种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汉魏六朝的诗歌。本书对于乐府诗的基本概念,如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分类和特点、乐府诗的发展
龙套泪眼 本书特色 冯亦代,杭州人。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编辑家、学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随笔作家。主要著作、译著有:《人鼠之间》、《守望莱茵河》、《现代美国文艺...
《After Effects影视动画特效及栏目包装200+(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专为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人员编写的全实例型图书,所有的
《菲利普·雅各泰诗选(1946-1967)》收录了菲利普·雅各泰自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期间创作的四部代表性诗集里的精华诗作。雅各泰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特色本书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集。书名取自其代表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文采斐然,意境优美,读者可以看到玲珑剔...
沈从文:看过无数的云.却只爱过一个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沈从文先生经典散文代表作,是一首首关于爱情哀婉凄美的牧歌。在一代大师独特风格的散文中感受“湘西...
2009年中国诗歌精选-诗歌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
2013年中国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2013年中国诗歌精选》是中国作协创研部委托前《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编选的一部年度诗歌精选,已经连续编选了19年。内容上,是...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内容简介:究竟有没有神? 究竟什么是神?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神可以帮助我们去除烦恼吗? 如果没有神,信
春夜随笔 内容简介 中国过去大抵不大重视所谓知识产权问题。各朝法律都没有相应的条文,也不见有谁为了著作权或发行权去打官司的记载。只是问或在宋明书坊刊行的书籍中看...
妻妾成群.香魂塘畔的香油坊.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 本书特色 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来中国文学*重要的文体之一。它的容量和传达的社会与文学信息,使它具有极大的可读性...
《小学摄影》内容简介:本教材是针对小学生学习特点,由杭州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室组织省内一线摄影老师策划编写的摄影基础教程。教材
千古名赋 内容简介 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意思大致相同或很近似...
《沉船(插图本)》内容简介: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哲学家;而且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于一八六一年生于孟加拉一婆罗门地主家庭,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