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阎晶明近十年来关于鲁迅话题的学术随笔集。重要特点为以散文笔法对鲁迅精神、思想、创作及生平进行精微描述与评述,力求生动形象,不求论述总结;力求角度新颖,而非人云亦云;力求材料丰富且取自原著,不做宏篇大论。本书对普及鲁迅作品、精神及其经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鲁迅的学术研究也具有相当的启发性、提示性。本书多数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十月》《上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重要文学杂志,多以散文发表。其中少部分文章收入多种年度散文、随笔选本。
★以“日常鲁迅”为写作切入点:本书选取烟酒、居住、纪念逝者、友谊、疾病、推荐新人等角度,往往为一般论者所忽略、或一带而过,但对于还原鲁迅的思想、作品和时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事物构成了鲁迅的日常,更是每一个普通人必须面对的日常。从鲁迅对此类事物的态度和做法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一个“人间鲁迅”,一方面也能体会到鲁迅的博大和深沉之处。
★散文化的鲁迅研读:作者借数十年研究鲁迅的功力、兴趣、情怀和资料积累,以散文笔法撰写本书,突破一般意义上关于鲁迅研究的严谨论述和学术范式,更为亲切、生动。行文轻松自然,所论及的鲁迅相关事物,均做到充分的提示性和比对性,是一部雅俗共赏的鲁迅研究著述。
★在轻松的行文中突出鲁迅的当下意义:本书在书写中,既保持了学者的克制,也展现了热爱者的赤诚,重点表现在作者时时不忘将鲁迅的行为、谈论和思想与当下现实进行比较,从而曲折地对现实进行批判,并指出相对于鲁迅的研究,鲁迅的普及工作更为有效;相对于莎士比亚对英国的影响,鲁迅对中国的影响更为深远和持久,并且理应持续下去。
代序:“须仰视才见”
——鲁迅阅读心史
阎晶明
“须仰视才见”,是鲁迅小说《一件小事》里的一句话,是小说中的“我”感受到人力车夫愈走愈高大的背影后的感慨。在一定程度上,鲁迅就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人力车夫”,他以甘愿蜡炬成灰的品格和默默付出的毅力,为民族性格的铸造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真正的经典不会被撼动
对我而言,谈论鲁迅属于“奢谈”,从不敢对自己写下的相关文章有半点自我欣赏。和一些人天然的不以为然不同,我敬重那些致力于鲁迅研究的专家。一个民族伟大的经典作家,需要人们敬仰,更需要有人不懈地以专业的精神和专业的水准去阐释和挖掘,使经典作家的思想、精神及艺术光彩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始终熠熠生辉。这种专业的研究其实就大多数研究者而言,并不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好处”,反而让人产生一种“飞蛾投火”的悲壮感,但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精神是必须要有的。至今还记得,已经是30多年前的某个冬日,我坐在一间简陋的学生宿舍里,从一本学术刊物上读到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 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徬徨>综论》,完全被震到了!鲁迅还可以这样研究,研究者还可以如此全情投入地去抒写对鲁迅的认知而全然不见“论文”的固定格式。我曾经反复阅读那篇文章,以至于到后来此文扩充发表、成书出版后,仍然觉得我读过的文章*为精要和华彩。可见鲁迅研究界在那时已经拥有很多了不起的才俊。保持对鲁迅的阅读,蓄积“鲁迅研究”的愿望,也成了我个人长期坚持的信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鲁迅的议论从来没有停歇过。这种议论很多时候是无谓的纷争,也或者是刻意的对鲁迅的拉低。有过与鲁迅“断裂”说,有过将鲁迅作品从语文教材里大幅减少说,有过关于鲁迅的各种传闻八卦说,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鲁迅研究者艰难地前行着,“吃鲁迅饭”也成了这些“从业者”背负的“因袭的重担”。鲁迅研究者的身份感受到质疑。
在鲁迅身上赋予太多文学之外的因素,招致不少人刻意的议论,并将之说成是让鲁迅“走下神坛”。然而另一种情形也并不让人乐观,即很多人把鲁迅看作只是个作家,凡若不读文学,即有理由不问鲁迅。鲁迅作为民族精神之魂,远未深入人心。我还记得,大约十年前参加一个图书项目评审,有人对出版鲁迅辞典的项目提出质疑,理由是鲁迅不过是一个作家,为一个作家编辑辞典有何必要。我却认为,外国人可以为一本经典书籍编辑辞典,可以为一个作家如莎士比亚编辑辞典,我们为什么不能为鲁迅编辑辞典。这册厚重的《鲁迅大辞典》后来也成了我书桌上从未移开的工具书。文化界的认识尚且如此,鲁迅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就更值得探讨了。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同时代作家郁达夫在缅怀文章《怀鲁迅》里,就有这样评价鲁迅且论及国人应当如何对待鲁迅的名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家叶圣陶的悼念文章《鲁迅先生的精神》表达了同样的认知:“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荣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而这个,就是中华民族解放终于能够成功的凭证。”今天,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被世人所认可,鲁迅作品是当代中国人阅读中持续不减的重点。鲁迅的创作、翻译、学术成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其价值和份量正被人们深刻认知,鲁迅的精神和思想,他对提升民族性格的自觉努力,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这是令人欣慰的。
鲁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
2016年,正逢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纪念座谈会上,我又一次听到很多鲁迅研究专家们,对鲁迅及鲁迅研究的当代境遇提出诸多忧虑。而我则以为,这正考验和体现着鲁迅研究者的价值和作用。在我看来,鲁迅研究既有学术责任,也有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在当前情势下,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更加重大,应当让社会公众充分认识鲁迅对全民族的意义。鲁迅形象在全社会到底有多高?到底是看涨还是看跌?大家的意见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否定鲁迅的声音更容易传播。在这个过程当中,鲁迅研究界的学者也有责任,这个责任要求我们不能把学术只当成学问,应该向社会传递鲁迅精神,视其为一种文化滋养,在某些历史时刻,鲁迅精神是火炬,是灯塔,全民族应为之骄傲,这样的意识需要通过鲁迅研究树立起来。莎士比亚研究也可以有很多角度和结论,但是当“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几乎成为一句谚语的时候,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讨论就设定了一个前提。鲁迅之于中国文化比起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文化,价值、意义、重要性或许更高更大,但人们对其认识却难得有一个基本确认的前提。
同时我认为,把鲁迅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放在当代文学格局中阅读和研究很重要。鲁迅思想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在于他对民族性格的根性剖析具有长久的“当代性”。把鲁迅的文学成就结合到当代文学中去,才能看出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伟大性。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追求,*后就体现在鲁迅的经典性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都是朝“鲁迅”这个目标去的,包括鲁迅自己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样的表述并不是忽略同时代作家,而是说鲁迅集中体现、*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深度和创作高度。鲁迅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鲁迅思想和创作高度的延展,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高度,那就是他的余波。这才是一个经典作家的地位。
面对一个经典作家,永远有很多阐释空间。鲁迅研究界具有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学术担当,将鲁迅的思想、精神,创作、人生,以活的形态表达出来,让鲁迅形象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骄傲。
阎晶明:评论家,曾任《文艺报》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鲁迅的文化视野》《独白与对话》等,主编有《鲁迅演讲集》《新批评文丛》等。
作者张鷟,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当时颇负文名。《唐书·张荐传》记载;“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游仙窟》是用第
鲁迅全集补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鲁迅全集补遗》,主要介绍了矿产与矿业、地质及矿产之调查者、中国地质之构造等内容。鲁迅全集补遗 目录 中国矿产志序(马良)例言...
《荷兰现代诗选》主要内容:然而在20世纪,这个所谓小众的语言却促成了蓬勃的新诗创作环境和多元的内容。1986年夏天,当编者在北
滚滚红尘中拈花微笑(文化名家话佛缘插图本) 内容简介 《滚滚红尘中拈花微笑》以“文化名家话佛缘”为主线,精选了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思想家等众...
《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内容简介: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校罗平汉教授撰写的这部专题历史研究著作,以大量史料为依托,以较高的
春天已经触手可及-屠格涅夫散文选 本书特色 在他笔下,大自然散发出芬芳迷人的气息 他让异乡人理解了俄罗斯的草原、星空、河流和森林, 像在山林里畅快地奔跑和呼吸无...
火焰的喷泉-茨维塔耶娃书信选 本书特色 《火焰的喷泉(茨维塔耶娃书信选)》开放性的茨维塔耶娃作品系列由俄语翻译名家如苏杭、谷羽等先生担纲,有旧译新订,也有新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内容简介 世界名著是人类文化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丰碑,它以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经久不衰的语言魅力深深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于青少年而言,大量阅...
《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卫兴华传》内容简介:在我国,新中国建设以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支撑。卫
★ 气势恢宏的“新巴洛克主义”典范之作★ 阿来:“《光明世纪》的里革命是充满激情的,是富于献身精神的,闪烁理想主义的灿烂光芒,生命原始活力的光芒。”★ 马尔克斯...
唐诗三百首:插图.赏析.注释.译意(最新版)(附光盘) 本书特色唐诗三百首:插图.赏析.注释.译意(最新版)(附光盘) 内容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
我的动物:我的家人 本书特色 bbc知名女主持人克莱尔·鲍尔丁的处女作,一本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温馨读物,一个“问题少女”变身名流的华丽成长史,一部处处散发...
《春天故事集:每一天都是纪念日》内容简介:春天故事特辑《每一天都是纪念日》 这是一些平凡的人在不平凡的时期所经历的不平凡的故
外遇 内容简介 作为浙江文艺社世纪文存摩登文本之一的《外遇》,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滕固的中短篇合集,他的作品始终交织着一种浪漫情调,现实关怀和唯美的倾向。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文版)》内容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生命损失和物质破坏,使人们祈求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然而,第二
★汉语世界首部《里尔克诗全集》★首次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译文精准,注释翔实,
蒋勋日历2021 本书特色 蒋勋老师是我*一的偶像 。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林青霞 “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佳引路人...
孤独.刚刚好 本书特色《孤独,刚刚好》是张曼娟全新散文精选集,全书共精选64篇张曼娟经典散文作品。分为生活、幸福、情感、成长4大主题章节,以孤独和青春的名义,唤...
文心雕龙校注通译 目录 前言引论一、刘勰的生平与著述二、《文心雕龙》的枢纽论三、《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四、《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五、《文心雕龙》的知音论六、《文心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