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的文化指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的历史积淀,蕴含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全书从中国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入手,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主流文化,以及各种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异,从而切实把握住中华文化的特质,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和规律,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发展史》 所论述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 每一卷中均涉及有关文化史的十个层面的内容,即社会与文化、地域文化、思想变迁与文化、学术流变与文化、教育与文化、分层文化、宗教与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化、文化交流与文化辐射、文学艺术与文化
★ 总主编龚书铎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本册主编廖名春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先秦是中国历史上*长的一个时段。其下限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其上限则至史前,具体到哪里,是难以说清楚的。史家一般将先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史前时期,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时期,亦称古史传说时代,其大部分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二是史籍所载夏商周(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先秦史的研究一般都以第二阶段为重点。**阶段的研究,“文献不足征”,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属于史前考古学的范围。而第二阶段的研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历史考古学,包括其分支古文字学,但由于已有系统的文献记载,属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因此,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印证,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研究与田野考古相结合,则成为其基本的方法。
先秦文化史的研究与先秦史的研究基本是同步的。因此,本卷所写的先秦文化史,主要侧重夏、商、周(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对于史前时期,除了追溯和对比外,我们一般都较少论及。即使是对于夏、商、周(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材料的关系,我们也是略远详近。对先秦文化发展水平的评估,一般也是以后出的春秋、战国作为代表。在史料的处理上,我们基本上以文献记载为主,文献记载不足的则补之以考古材料。当然,在利用传世文献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以出土材料去印证;在利用考古材料时,也不能忘记古史传说的作用。
先秦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古人视上古为黄金时期,以为愈古愈好。其弊今天应该人所周知。但是,近代以来乌托邦思想流行,过分肯定“大同”,憧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但违背人性,也是反历史,反文明的。我们的先秦文化史,揭示的是先民文明演化的过程及其规律,自然要打破愈古愈好的崇古观念。所谓“上古竞于道德,当今争于气力”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是愈古愈争于气力,愈后愈竟于道德。迷信武力,一决于强权,是动物本能的表现。而人的进化,应该动物本能愈来愈淡化,文化性愈来愈强。所以,人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文化史,而不应是一部武化史。侧重于先民理性的提升和知识的进化,而不是一味纠缠于人与人的政治争斗,从这一角度来表现我们先民的历史,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从纵向的比较看,今胜于昔。特别是今天科技发达,各种制度趋于成熟,学术理论日异月新,人们很容易以今做古。但从横向的比较看,问题并不如此简单。比如我们今天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当今世界各国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春秋战国时代的科技,在当时的世界上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两相对比,*能说明问题。对先秦文化发展的评价来说,横向的相对比较较之纵向比较更有意义。我们写先秦的思想、学术、艺术、教育、科技等等,叙事是纵向的,评价则应该是横向的。有许多从纵向角度看似乎很了不起的东西,横向一比较,并不那么了不起;有许多似乎不起眼的东西,横向一比较,意义则了不得。因此,坚持横向比较的原则,是我们避免厚今薄古的浅薄,客观反映先秦文化发展水平的必然。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代,这是先秦文化发展史的一个*大特点。其后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她的基本精神、基本结构、基本走向,在先秦时期已经定型。比如长期以来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先秦时即已初步完成;长期以来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先秦时即已成形;汉语、汉字的基本特点,先秦时即已具备;后来诗歌散文的形式和内容的一些主要方面,先秦时已有维形。后来人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艺术欣赏,甚至思维方式等等,都由先秦一脉相承而来。
先秦时期又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都产生于先秦。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后来两千多年的中国思想界,能与孔子、老子比肩的思想家,可谓少之又少。像先秦诸子那样百家争鸣、大家辈出的黄金时代,后来也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其后的两千多年来,兵学上尽管有诸多名家,但与孙子争胜,恐怕也只能是自叹弗如。因此,先秦不但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代,在诸多领域里,更是高峰,甚至是*峰的时代。与后来的各个文化阶段相比,先秦文化的差异性也更为突出。
先秦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它的终点和后来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接近,但其它则相当不同。比如先秦时期的“家”,与后来传统社会的“家”,有本质的区别。先秦时期的“民”,与后来“编户齐民”的“民”性质也有不同。先秦的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与后来隶书、楷书等,虽然有源流关系,但认识求书、楷书的,就不一定认识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这种差异性,给我们正确认识先秦文化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写先秦文化史,较之写其它各个阶段的文化史,应该说难度更大。本卷拟从多元而一体的文化格局、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学说、汉语汉字文学艺术、兵学、教育、科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方术十个方面来反映先秦文化的发展演变。
总主编:龚书铎,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组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近代文化探索》、《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求是室漫笔》、《中国近代史》(合编)、《中国社会通史》(总主编)等。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龚书铎先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其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被教育部列为“研究生教学用书”。主编的本科教材《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4版)荣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1年教育部推荐教材。
本册主编: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男,1956年生,湖南武冈县人,1978年邵阳师专(现邵阳学院)毕业,1988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后在湖南省委党校任《湖湘论坛》副主编,1992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他为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有《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中国学术史新证》等大批著作,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山海经手绘图解 本书特色 ★ 铜版纸四色印刷,印制清晰★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影响颇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 本书内容按山海经原文顺序排列,收入了关...
食之五味:随园食单+食疗本草+食宪鸿秘+山家清供(全4册)(函套平装) 本书特色 1.《食之五味》收录的四种图书皆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经典之作,看《食疗本草》,...
麥當諾(Patrick McDonnell)1956年出生於紐澤西,拿獎學金就讀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即成為一名自由插畫家,在許多知名雜誌上負責專欄或連載...
明清卷-中国文化发展史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发展史》 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交互推进历程的通史,分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
周思源看红楼(图文本) 内容简介 《周思源看红楼》以著名红学专家、作用周恩源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所作红学系列讲座为基础,并加以修改增订,选配清人绘...
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2015 本书特色该报告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报告院联合国内一些有志于学术探索的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家、学者联合编写。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孙过庭书谱笺证》内容简介:孙过庭(646—691),唐代书法家、书论家。字虔礼,富阳人,官至右卫胄参。一说名虔礼,字过庭,陈留
现代语言测试模型 内容简介 本书评述了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综合语言测试、交际语言运用测试、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和测试方法等现代语言测试模型。本...
太平经今注今译(上下)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杨寄林是文献学与古籍整理研究资深专家★ 底本《太平经合校》是对道教原始经典进行全面整理的...
悦读敦煌敦煌:另类的释读 本书特色 敦煌历史文化,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文化,又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超越地域和时空,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
文化民生论 本书特色 《文化民生论》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
禄神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禄神*近的观念是本位的意识,官本位是造就禄神*直接的观念根源和思想根源。沈泓,陈瑀所著的这本《禄神文化》对各种有关禄神的说法...
树梢上的中国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商务印书馆2018年8月1版1印★ 梁衡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先生热爱自然,钟情古树...
中华姓氏源流史(全四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4832页,705万字,湖南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中华姓氏源流史》是对古今诸多姓氏书的综合、继承和发扬,...
沉梦遗香:大运河 本书特色 北京是大运河上“漂”来的,《金瓶梅》是大运河“冲”出的,大运河曾“搬迁”过天下粮仓……几多繁华,几多旧梦,大运河一如一脉不死的魂,灵...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唐君毅先生通过引申中国哲学的智能,来论述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书中一方面纵论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一方面又横论了中国文化中...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本书特色《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共收文四篇:一、刘向歆父子年谱二、两汉博士家法考三、孔子与春秋四、周官着作时代考此四文皆为两汉经学之今、古文问...
张躲躲国民好闺蜜不再年轻的青春文学作者不再恋爱的前男友挖掘协会会长已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我想你,前任》《假如面具不说谎》《我的孤单你永远不懂》《被时光隐藏的秘密》...
《愿少年乘风破浪》内容简介:本书是知名作家汪曾祺在晚年对自己人生成长轨迹的梳理,回顾了其童年时的家庭、玩伴和故乡的点滴,少
梅川书舍札记 本书特色 作者陈子善的《梅川书舍札记》是书房一角些列丛书中的一本优秀的散文著作。“书房一角丛书:这套丛书 装帧之美,藏书票之雅,用纸之精,均属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