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的文化指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的历史积淀,蕴含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全书从中国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入手,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主流文化,以及各种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异,从而切实把握住中华文化的特质,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和规律,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发展史》 所论述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 每一卷中均涉及有关文化史的十个层面的内容,即社会与文化、地域文化、思想变迁与文化、学术流变与文化、教育与文化、分层文化、宗教与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化、文化交流与文化辐射、文学艺术与文化
★ 总主编龚书铎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本册主编廖名春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先秦是中国历史上*长的一个时段。其下限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其上限则至史前,具体到哪里,是难以说清楚的。史家一般将先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史前时期,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时期,亦称古史传说时代,其大部分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二是史籍所载夏商周(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先秦史的研究一般都以第二阶段为重点。**阶段的研究,“文献不足征”,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属于史前考古学的范围。而第二阶段的研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历史考古学,包括其分支古文字学,但由于已有系统的文献记载,属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因此,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印证,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研究与田野考古相结合,则成为其基本的方法。
先秦文化史的研究与先秦史的研究基本是同步的。因此,本卷所写的先秦文化史,主要侧重夏、商、周(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对于史前时期,除了追溯和对比外,我们一般都较少论及。即使是对于夏、商、周(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材料的关系,我们也是略远详近。对先秦文化发展水平的评估,一般也是以后出的春秋、战国作为代表。在史料的处理上,我们基本上以文献记载为主,文献记载不足的则补之以考古材料。当然,在利用传世文献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以出土材料去印证;在利用考古材料时,也不能忘记古史传说的作用。
先秦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古人视上古为黄金时期,以为愈古愈好。其弊今天应该人所周知。但是,近代以来乌托邦思想流行,过分肯定“大同”,憧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但违背人性,也是反历史,反文明的。我们的先秦文化史,揭示的是先民文明演化的过程及其规律,自然要打破愈古愈好的崇古观念。所谓“上古竞于道德,当今争于气力”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是愈古愈争于气力,愈后愈竟于道德。迷信武力,一决于强权,是动物本能的表现。而人的进化,应该动物本能愈来愈淡化,文化性愈来愈强。所以,人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文化史,而不应是一部武化史。侧重于先民理性的提升和知识的进化,而不是一味纠缠于人与人的政治争斗,从这一角度来表现我们先民的历史,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从纵向的比较看,今胜于昔。特别是今天科技发达,各种制度趋于成熟,学术理论日异月新,人们很容易以今做古。但从横向的比较看,问题并不如此简单。比如我们今天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当今世界各国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春秋战国时代的科技,在当时的世界上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两相对比,*能说明问题。对先秦文化发展的评价来说,横向的相对比较较之纵向比较更有意义。我们写先秦的思想、学术、艺术、教育、科技等等,叙事是纵向的,评价则应该是横向的。有许多从纵向角度看似乎很了不起的东西,横向一比较,并不那么了不起;有许多似乎不起眼的东西,横向一比较,意义则了不得。因此,坚持横向比较的原则,是我们避免厚今薄古的浅薄,客观反映先秦文化发展水平的必然。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代,这是先秦文化发展史的一个*大特点。其后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她的基本精神、基本结构、基本走向,在先秦时期已经定型。比如长期以来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先秦时即已初步完成;长期以来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先秦时即已成形;汉语、汉字的基本特点,先秦时即已具备;后来诗歌散文的形式和内容的一些主要方面,先秦时已有维形。后来人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艺术欣赏,甚至思维方式等等,都由先秦一脉相承而来。
先秦时期又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都产生于先秦。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后来两千多年的中国思想界,能与孔子、老子比肩的思想家,可谓少之又少。像先秦诸子那样百家争鸣、大家辈出的黄金时代,后来也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其后的两千多年来,兵学上尽管有诸多名家,但与孙子争胜,恐怕也只能是自叹弗如。因此,先秦不但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代,在诸多领域里,更是高峰,甚至是*峰的时代。与后来的各个文化阶段相比,先秦文化的差异性也更为突出。
先秦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它的终点和后来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接近,但其它则相当不同。比如先秦时期的“家”,与后来传统社会的“家”,有本质的区别。先秦时期的“民”,与后来“编户齐民”的“民”性质也有不同。先秦的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与后来隶书、楷书等,虽然有源流关系,但认识求书、楷书的,就不一定认识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这种差异性,给我们正确认识先秦文化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写先秦文化史,较之写其它各个阶段的文化史,应该说难度更大。本卷拟从多元而一体的文化格局、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学说、汉语汉字文学艺术、兵学、教育、科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方术十个方面来反映先秦文化的发展演变。
总主编:龚书铎,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组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近代文化探索》、《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求是室漫笔》、《中国近代史》(合编)、《中国社会通史》(总主编)等。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龚书铎先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其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被教育部列为“研究生教学用书”。主编的本科教材《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4版)荣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1年教育部推荐教材。
本册主编: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男,1956年生,湖南武冈县人,1978年邵阳师专(现邵阳学院)毕业,1988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后在湖南省委党校任《湖湘论坛》副主编,1992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他为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有《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中国学术史新证》等大批著作,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知识分子的幽灵 本书特色 丁帆著的这本《知识分子的幽灵》以罕见的深刻和尖锐,掀开世界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行状:从伯林、里拉、阿隆、雅各比、博维,到纳博科夫、阿...
人其实有两条命-梦到底预言什么 本书特色 国内**次用如此通俗的语言讲述生命科学*深奥的领域。《黄帝内经》赢得世代敬仰,其到底因何伟大?难道仅仅是养生?南怀瑾在...
老话儿:正在消失的语言 本书特色 “老话儿”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之中,因而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行业性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
千家苗寨:西江苗人的日常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学角度,作者参与其中,生动形象地将贵州西江苗族人生活细节一一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为当代民族志中不多见的将理...
白堠乡的故事: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个村落为切入点,在长期田野调查和大量使用民间族谱、文集、碑刻、传说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明清时期乡村社会...
俏皮话儿精选9999 内容简介 俏皮话儿,就是歇后语,它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语言,是一种口耳相传,流行域广,运用灵活,富有表现力的譬喻。它含蓄幽默,诙谐风趣,把...
回忆未来:我自己弄错了吗 本书特色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策划的这套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中的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可以说有些推测迄今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论证和科学...
体态秘语-肢体语言手册 本书特色 《体态秘语:肢体语言手册》:你没有秘密可言没有秘密就没有自我,就无法生活,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次漫...
马俊点将:拿破仑 本书特色 1、拿破仑的永久“魅力”。他是每一个军事家学习的典范、“军迷”心中的战神、政治家眼中的“伟人”、普通大众心中永远的“迷”。2、揭秘拿...
插图珍藏本中国风俗史 内容简介 中国专门讨论风俗者,有东汉应劭之《风俗通义》、晋代周处之《风土记》、梁代宗懔之《荆楚岁时记》等。或讨论一时之风俗,或讨论一地之风...
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上.下) 本书特色 余祖政、刘佳、刘世洁编写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除了收录流传*广、影响*大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还附有古埃...
问题在左,探索在右 本书特色 这本书立足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将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列举,并深入思考,分析原因,得出相应的对策。以随笔的方式,写出教学中的反思...
说文解字引羣书考 说文解字引方言考 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 本书特色《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方言考+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套装上中下册)》中,《说文解字引羣书考...
中国图书 本书特色 肖东发著的《中国图书》主要内容包括总序,绪论,历史悠久一脉相承,载体众多贡献杰出,装帧考究形成制度,类型丰富源流不断,辨章学术部次条别,屡遭...
寻味中国 本书特色 味道,是食物给与我们的味觉体验,而这种美妙的触感又能够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都说,食物是有治愈功能的。能时刻感受到各种味道交融在自己的感官中,...
现代汉语介词习得研究 本书特色 周文华编写的《现代汉语介词习得研究》是国内**部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现代汉语介词系统习得研究专著。本书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中介...
墨紫怎麼都想不到,自己捎帶上船的兩方人馬,有著宿命般的糾葛,這一將一相,甫見面就針鋒相對,一開口便火花四射,話不投機,居然在她的地盤上動起手來,刀光劍影,還差點...
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歌 本书特色 这首从中国人民心底涌出、回荡在神州大地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估然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永远是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战斗...
中华成语典故:无障碍阅读珍藏版 本书特色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或者...
常用汉字语义研究-(全2册) 本书特色 冯艳等编著的《常用汉字语义研究(上下)》简介:汉语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过去一百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