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是一部探索媒介融合、报业发展和数字未来的*新成果。全书以报业数字化的困境与机遇为核心命题,深入解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全球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得失。《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内容主要包括报纸消亡论、报业转型论、报网融合论和报业全媒体论等,全方位、全面性和全球化检视报业发展路线图,诗意的语言风格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学术画卷……
郜书锴编著的《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命名为《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是继《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出版)之后,又一部以“媒介融合”为研究主题的专著,也是我从事传媒实践和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以来独著的第二部专业作品,可以看作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的姐妹篇。本书是专门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中的报业,主要内容包括报纸消亡、报网融合、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等主题内容,本书收录的前期研究论文已经在《中国报业》、《新闻实践》、《新闻与写作》、《中国新闻出版报》等数十家期刊和报纸刊发,在专著出版之际,要对编辑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书中部分章节内容为独立论文,重复文字原文保留。下部专著将作为“媒介融合”研究姐妹篇的*后一部专著,预计在明、后年出版,暂定名为《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与各位同人一起期待.并恳请各位方家的批评指正。
郜书锴编著的《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命名为《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是继《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出版)之后,又一部以“媒介融合”为研究主题的专著,也是我从事传媒实践和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以来独著的第二部专业作品,可以看作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的姐妹篇。本书是专门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中的报业,主要内容包括报纸消亡、报网融合、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等主题内容,本书收录的前期研究论文已经在《中国报业》、《新闻实践》、《新闻与写作》、《中国新闻出版报》等数十家期刊和报纸刊发,在专著出版之际,要对编辑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书中部分章节内容为独立论文,重复文字原文保留。下部专著将作为“媒介融合”研究姐妹篇的*后一部专著,预计在明、后年出版,暂定名为《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与各位同人一起期待.并恳请各位方家的批评指正。
郜书锴,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国际传播与新闻翻译。在《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现代传播》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在《传媒》、《中国报业》、《新闻与写作》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新闻实践》、《东南传播》等新闻传播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等报纸发表新闻传播评论40余篇,5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教材2部,主持完成教育部基金项目《媒介融合理论与数字报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完成教育部重大项目《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报新闻奖一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南方都市报新闻奖学金金奖、创新传媒一等奖等10多项奖励。目前,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项目《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的社会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和校级博士基金科研项目《媒介融合与中西数字报业比较研究》。
本书充分挖掘房山石经等石刻材料,验之以传世文献和敦煌文书,从佛教社会史角度出发,运用微观与中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关照宏观大背景,借鉴社会学、人类学和艺术史的...
透视大众文化 本书特色 《透视大众文化》对大众文化、理解大众文化的关键词进行了界定、梳理和分析,进而对1980—90年代中国一分为三的文化空间进行了深入思考。全...
性革命-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 内容简介 在中国,封建主义的包办婚姻并未根除,浸透着铜臭味的各种形式买卖婚姻还相当严重地存在着,不少人将婚姻变为交易,将两性变为杯水...
通识教育高阶读本——百年学术精品·经济学与社会学卷 本书特色 这是一柄20世纪学术刻度尺。用它可以丈量人类刚刚走的那个世纪的思想高度。对于20世纪的百年学术思想...
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定量分析丛书》是美国萨基出版社专为社会科学界从事定量分析的研究人员编撰的一套专著,其中每一部的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这...
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学人群研究 内容简介 陈宝云对于以《史地学报》为中心的学人群学术成果的研究,吴湉南对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国学教育成果的研究,邢战国对于...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本卷也不例外。导言的作者是本卷的两位主编,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傅海波...
繁衍-世界人口简史(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阐释自然、文化和人口的关系,也寻求防止未来环境恶化和人类大灾难产生的途径,同时探讨人口增长方式的改变,移民、战争、...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本书特色 在经历了现代性的近3个世纪的构建过程之后,如今批判的锋芒转向了现代性本身。类似的问题重行开始。社会规范的基础来自何处?现代性的...
意林感动中国 感动人物特辑 内容简介 《意林2010感动中国人物特辑》是意林传媒集团重磅推出的年度精神读本。其中所记录的,无论是大公无私的博爱者,还是百折不挠的...
卖书记 本书特色 宗璞 、刘苏里、朴道草堂创始人、业余书店读易洞、扫红、今日美术馆曾孜荣,聂震宁、安波舜、尹晓冬、谢锦……业内人士亲口述亲身经历。与卖书有关的故...
1993-2002-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本书特色 《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中国报...
《彼得·潘(有声双语经典)》内容简介:译林“有声双语经典”原版引进美国教育专家特为学生编写的英语名著,精选贴近中国学生英语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本书特色 收入本书的15篇文章,大体可以反映作者过去二十年的学术轨迹,主要包括对秘密社会、概念史、记忆与认同等围绕中国社会史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地球村里的困惑:人类社会面临的50个重大难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的高度,生动地为读者揭示了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一道道难题:生态危机、水资源短缺、酸雨和大气污染、臭...
研究是一门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版自首次出版以来,发行量已突破40万册。美国很多太学将本书用作写作课教材和撰写各级毕业论文的指导用书,不同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也将...
网络视频新闻中的话语政治: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 本书特色 网络视频新闻诞生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解构了原有精英主义立场下“新闻”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从电视新闻到网络视...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内容简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基于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现状的全面梳理,坚持问题导向,紧贴国情
新闻学教程 本书特色 《新闻学教程》:百所高校新编教材,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丛书新闻学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新闻的本质及新闻价值的实现,全...
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 内容简介 回访或追踪研究作为一咱行之有效的研究取向和极具理论价值的学术实践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中国人类学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