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是汉字意符独体单音形式在文学形式创造中的独特体现,是古典汉语文学运演的结果,是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中国文学艺术思维的结晶,是中国人精神的花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文学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它*具公共性、人文性与启示性。 楹联是精英文化与普世文化合流的表现,是中国文人*独特、*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中国文学*独有的体物抒情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的体现。它模山范水,宣仁启智,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山水精神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它悬之于寺庙殿堂,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召唤着人们的灵魂,度尽劫波,引领人放下人生的苦难,企盼彼岸的乐境;它悬之于亭台楼阁,引领人们面对生死,化去生的忧虑,进入无分别、无彼此的悟境,获得人生的澄明与超然,从而逍遥自适,与道合一。在人文的阐释与自然的晤对中,将宗教的神圣化为人间的关怀,建构了中国人中庸和谐,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从而平静面对得失去取,化忧患为淡定潇洒。它讲究美善相济,以美储善,在生命的完满中造就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化去人生的烦和畏。它是书写在大地上的艺术形式,它与中国书法完美结合,展现大我,放下小我,鼓励人们立德立言立功,实现生命的价值。它是向上的、唯美的、至善的、崇真蕴和的艺术存在形式,它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与中国形象的内涵。 翻开《楹联文化通论》,我们就进入这个世界。
楹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形式,是古代汉语语言艺术的结晶,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延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在人们的生活和艺术鉴赏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并且,楹联艺术和楹联创作以其广泛的群众性、雅俗共赏的特点,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它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形象体现。而《楹联文化通论》作为一部集成性的楹联著作,结合历史文化材料加以比堪校释,以继承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将之发扬光大,弘扬中国楹联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由骆锦芳编著。
序:以云南楹联为视角的楹联文学与楹联文化研究的思考**章中国楹联的文学特质与渊源及艺术追求一、中国楹联文学的产生及其文学文化渊源二、中国楹联文学的语言特点与形式之美三、中国楹联文学的审美追求与艺术特色第二章中国楹联文学的艺术功用与文化蕴涵一、楹联艺术的造景作用与文化趣味的传达二、立足书斋写意山林的文人生活世界三、书法艺术与楹联艺术的珠联璧合四、楹联语言艺术与汉民族文化特色的彰显第三章中国楹联文学的文化功能与时代风貌一、楹联艺术的文化传播与精神净化功能二、楹联艺术中山水审美与人文审美的交响与再现三、楹联在文化交流与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四、楹联文学的时代风貌与文化追求第四章楹联文化与中国文学对偶文体的生成一、楹联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凝聚与升华二、从对偶修辞到对偶文体的生成与独立三、传统诗文表达形式与对偶文学文体的相互模塑第五章楹联文化与中国文人的生活与世界一、楹联创作中文人的社会担当及生活与追求二、楹联创作中自我情志与理想情怀的抒写三、楹联创作中人生趣味与生命解悟的表现四、楹联创作中主体的逍遥与审美情趣的凝集五、楹联创作中对道的追寻与精神情怀的高扬第六章楹联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播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与表现方式二、楹联在儒家文化精神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三、楹联在道家和道教文化精神传播中的意义第七章楹联文化与宗教文化精神的传播一、楹联对佛教文化精神的传播及其重要性二、楹联文学与伊斯兰教等宗教思想的传播三、楹联艺术与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及多元信仰第八章楹联文化与中国的园林艺术一、园林造景、抒情写心与楹联创作的关系二、园林景观与楹联文学互相映照的文化审美精神三、园林艺术与中国人的生活理想与审美观的模塑第九章楹联文化与中国的书法艺术一、楹联的起源发展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二、诗化语言与书法艺术之美的结合三、以书法为载体的独特审美文化第十章楹联文化中的民间生活与信仰一、楹联文化与民间神祗崇拜二、楹联文化中的清廉形象与民间渴望清官愿望的表现三、楹联文化与民间社会对美好爱情追求心理的描写四、楹联文化所体现的民间生活情趣与好尚五、楹联文化与民间衣食住行及生活的关系第十一章楹联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及宗族文化的建构一、楹联文化与跨境民族的民间文化交流二、楹联文化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呈现三、楹联文化与家族、宗族文化信仰的凝结四、楹联文化中的儒家观念及其传播方式第十二章楹联文化的丰富性与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一、云南楹联文化的丰富性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二、中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三、楹联文学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价值第十三章楹联文学的审美追求与意象和意境的创造一、楹联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追求二、楹联作品多样丰富的艺术审美创造三、经营安排与自然对象之美的呈现四、审美意象的经营与审美形象的创造五、文学意象的经营与审美意境的创造第十四章楹联文学的审美风格创造与审美价值追求一、丰富的审美追求与多样审美风格二、时代新风格与多元审美价值实现三、文学艺术之美的凝聚与艺术影响第十五章鸡足山楹联文化与佛教文化精神的弘扬一、鸡足山的佛教文化源流及其影响二、楹联对佛教文化精神的阐释与表现三、鸡足山佛教文化楹联的精妙灵通跋:楹联常识的缺失与楹联文化普及与传播的重要性参考文献
骆锦芳,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书法家。1965年出生于云南陆良,1982年考入昆明师范学院,1986年留校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1992年受业于北师大韩兆琦、李修生、童庆炳等先生;1996—1998年受业于云南大学张文勋、赵仲牧、杜东枝等先生;1998年为北大中文系访问学者,随乐黛云、褚斌杰先生学习。1997年破格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为云南师大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第一导师、美学硕士点导师,云南省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云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省国学研究会理事等。出版《诗学批评与文化解读》、《唐诗艺术与审美》、《美学原理教程》等著作并主编《中国文化经典读本》,《中国语文》等教材多部,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
※設計概念說明:書封挖洞,透出戀人的模樣。當我們各自的快樂,成為彼此最甜美的幸福,愛情,將停格在我們想念彼此的時候。愛情可以很偉大,也可以很自私……是愛情,讓我...
记忆北京 本书特色 陈平原新著四种—— 《想象都市》,定价:55元 《记忆北京》,定价:49元 《当年游侠人》[增订版],定价:55元 《学者的人间情怀》,定价...
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 本书特色 丰富多彩的神话与民间传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是中华民族天真烂漫的童年,它真实地记录了我们民族在成长时期的瑰丽幻想、顽强抗争以及步履蹒...
国学研究论稿 内容简介 《国学研究论稿》是菲律宾富豪陈永栽及其高级助理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炳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论文集。书中从文化审视、经史滴沥、古赋撷英、...
普洱茶源 内容简介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普洱茶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工艺、优良的品质、陈香的滋味、精邃的文化,为世人所公认。远古木兰化石,千年古茶树,香飘四...
甘肃傩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胡颖、蒲向明等编写的《甘肃傩文化研究》为“敦煌西域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大多为田野调查报告,其中约一半材料为新发掘...
汉字王国 本书特色 《汉字王国》是一个外国人写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粹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
无霜斋札记 本书特色 作者自认将自己长短不修、夹七缠八的文字,巧凑机缘辑成册。因曾用《无霜斋札记》名目刊发,便移为书名,以避旬月踌蹰之苦。书中《搬家有所思》千字...
明清制艺今说-八股文的现代阐释 本书特色 《明清制艺今说:"八股文"的现代阐释》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明清制艺今说-八股文的现代阐释 内容简介 简介制艺俗称“八股文...
印度文化史 内容简介 大国崛起的时代,印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公共话题。她距中国如此之近,其文化与中国文化又相差如此之远。作者用细腻生动的文字叙述了印度的历史...
台灣首位揭開「靈界」神祕面紗的科學家 李嗣涔博士突破科學疆界,打開宇宙真相的潘朵拉之盒──「用科學證實靈界的存在!」原來在我們的世界之外,真有神、佛、靈界?真實...
戴维·巴德(David Badre)布朗大学认知学、语言学和心理学教授,卡尼脑科学研究所的成员。他对认知控制和执行功能的神经科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国数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数文化》通过中国人对数量和数字的观念、表述和运用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判断、思维特征、情感倾向和审美趣味,并联系古今承续变化和中外文化比较...
《动机与人格》内容简介:关于人类自己,我们有着太多的好奇。为什么人会有欲望?是什么动机促使我们挑战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动机
■作者簡介國王陛下八○後非主流不知名寫手,性格純樸,品德中上,文風以幽默搞笑為主,輕快、放鬆,作品能給讀者以最愉快的閱讀體驗。■繪者簡介MO子
加拿大文明 本书特色 加拿大在双语多元文化框架内,默默探索自己独特的和平中立、强国富民、公正平行的发展路径,成为后起的工业发达国家,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树立了一个完...
华梅谈服饰文化 内容简介 传统服饰观在当代中国人着装意识中,仍然占支配地位,服饰常常是礼仪、礼节、礼貌的直接现实。社会生活中,往往以讲究服饰者为“上等人”,以短...
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话教材,是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医生给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生学习四川话编写的英语教材,1917年由华西协和...
语法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既详尽阐释系统的古汉语语法理论知识,又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具体运用的著作。全书包括《语法概说》、《词的构成方式》、《短语》、《词类》、...
遗失的黄金国度:南美神话 本书特色 为了祭献神灵,一位古代国王用金粉将自己全身涂遍,然后纵身跃入圣湖。透过云端的空隙,天上的人窥见了凡间的森林,百兽奔走,热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