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雅(插图本)》系一部关于民国时期轶闻掌故的文学随笔。通过“风声、纸砚、传奇、胭脂”四大篇章,三十五个短篇,作者探访旧址故宅、搜集音像文献、访谈故人子嗣后裔亲友,采撷和品味民国那些色香味犹存的故人、旧事和细节,温馨婉约、声情蕴蓄地叙述了一个个民国风雅的人和事。
回望民国,遗珠与烟霞,世道人心,有范有型,那些精彩绝伦人与事,被淳子精心采撷编织,锦心绣口,裹挟起社会、人生、文学和艺术,娓娓道出。
遗珠、烟霞,锦心绣口、璀璨文章——淳子的《民国风雅》
湮没既久的轶闻掌故并未与时消逝,它们安静地沉湎于时光的湖底,仿佛遗珠。历史天空也并非持之以恒地云遮雾罩,白云苍狗之上,惊鸿翩跹、烟霞明灭、吉光片羽……
遗珠与烟霞为淳子采撷编织,锦心绣口,璀璨文章,裹挟起社会、人生、文学和艺术这般轻、那般重,娓娓道出。
回望民国那一阵子,世道人心有范有型,那些人、那些事,精彩绝伦。此后华夏,人的心地和颜面再也没有那样讲究了。
沿落英缤纷的时光小径款行,淳子一边采集、一边咀嚼、一边播撒,色香味犹存的故人、旧事和细节,于荧屏一一复活。有别于一众民国故旧的泛泛写手,淳子没有一味渲染才子佳人容貌、奢华、隐情、婚变等诸多传闻,而是建构起自己的框架、理路与诉求。借用于是之先生的表演理论,淳子先是建立起自己的“心象”,方才展开叙述和描摹的。
淳子的“心象”,乃人物故事于心灵的折射和反映,感性糅合理性,此在沟通彼在,感同身受他者的心律与脉动,渗透出故往的气息、音讯和精神,并与时下接续。淳子的讲述,可闻、可感、可触,宛若行云流水,名流逸事无不活灵活现,观众和听者多为其倾倒、折服。其理性在于沿袭考古学、历史学方法,钩沉、发掘、搜集、归纳,然后对照、映衬、互证、整合,戮力拼贴、还原人物与事件的本然,为受众指引了一条深文周纳、鞭辟人里的途径。
淳子对史料的珍重固执异常,几近偏执。凡旧址故宅,必亲往探访;凡照片音像,必设法拷贝;凡遗物散件,必千方百计搜寻;凡亲友子嗣后裔,必当面访谈速记。长此以往,追索蛛丝马迹,感受遗韵回响,铭刻于心,大象无形。淳子著文或采制广播电视节目,讲求原创,崇奉**手材料,视其为金科玉律。
淳子的美妙精当,不啻是旧闻新说的动听、人之察人的善,还在于表达的率真——直爽率性,真情实感,正本清源,切中肯綮。
以今视昨,结局了然,倘作壁上观,说长道短,指点迷津,既无腰痛之嫌,亦可呈现诸葛之明。淳子不然,满怀人之为人的悲悯、大江大海的宽厚以及月白风清的超然,摈弃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忠奸诸般脸谱,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实事求是。旧闻新说,贵在其新,杜绝了人云亦云的表扬或批评、称颂或声讨、赞誉或谴责。如果说真相掌握在上帝手中,淳子所建造的则是另一座巴别塔。
《民国风雅》里的淳子,知性了然,温馨婉约,声情含蓄,叙事巧施策略,恰有一现成禅语好比:介绍一个人物、讲解一个故事,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待其环境背景、前因后果交代明了,观众唏嘘感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末了,包袱皮一层一层被揭开,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观众遂恍然大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淳子眼眸里,人与事,很多时候就是社会、历史中的山水。追根溯源,人性使然。
淳子向以张爱玲研究、抒写蜚声海内外。淳子笔下的上海名媛,蔚然大观,堪比画廊。淳子描述上海老房子,爱恨情仇,点点胭脂红。近些年,许是十分惦记张爱玲毕生难忘的合肥丸子,淳子隔三岔五、风尘仆仆往来沪上和庐阳,做客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之余,想必亦七分辛劳,三分受用。合肥、安徽的观众于是饱尝眼福并耳福。
在上海,淳子葆有浩若烟海的听众和观众,不乏知音。在香港、台湾等地。淳子以其卓尔不群的张爱玲著述,虏获了成批量的粉丝和铁杆。笔者与淳子交道经年,膺服其言说的美好及文笔的精湛,钦羡其思想的深邃与情感的无垠,亦随之学习了演讲、写作的些许奥妙。
笔者也曾暗自揣度,若非耽溺民国日久天长,心向往之,淳子自内而外何以弥漫着彼时气质与风范?
安徽文艺出版社慧眼别具。淳子走下《旧闻新说》屏幕,徜徉纸上,伴您一道感悟民国往事的尘烟与吊诡,品咂名门望族的闻达与式微,领略大家闺秀的芳华与哀怨,体验海派文化的时兴与驳杂,考察上海滩经济发达与安徽、与合肥的渊源……
一鳞半爪,蜻蜓点水,忝为序言。
方 可 2013年春节于合肥
淳子,上海籍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史及张爱玲研究者,同济大学海派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作有文化散文集《上海闲女》、《上海留声》(与陈钢合作)、《玻璃电台》(与陈钢、李黎合作)、《上海才子》(与宋路霞合作)、《上海老房子里,点点胭脂红》,《前天》、《白天睡觉的女人》、《与名人约会》、《张爱玲城市地图》系列等以及剧本六百万字。
逝水年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的《人世文丛》一册,《人世文丛》选编了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漫谈人生的美文佳作,《人世文丛》依据出版计划,酌情收入了蔡元培、梁...
再别康桥-徐志摩经典必读 本书特色 他是开一代诗风的“新月派”的主将,被誉为“中国的雪莱”。他的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没有他的诗坛,是寂寞...
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诗初解 本书特色 想学宋诗,又自学有难题,那不妨来看看张立英编著的这本《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诗初解)》。该书精选了宋诗中的绝句和律诗名篇...
孤独是灵魂的必修课-赠送10篇毕淑敏经典文字朗读音频 本书特色 1、毕淑敏全新“朗读者”系列散文终结篇——人生篇,经典的文字,用朗读的方式,伴你成长。2、毕淑敏...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特色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
巴金.代表作:家 寒夜 本书特色 巴金不掩藏自己的欢乐,也不掩饰自己的痛苦,他的文字作为面向旧世界的一声声呐喊,绝望而热烈。《寒夜》是巴金的*后一部长篇小说。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 本书特色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一时间,模仿霍尔顿的言行举止成为一种时尚,风衣和反戴的红色鸭舌帽成为美国的流行街景...
《七堂保险金信托课》内容简介:《七堂保险金信托课》从信托简史、信托基础、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保险金信托
2014年度精选集-读者.乡土人文版 本书特色《读者·乡土人文版》2014年度精选集,带你进入魂牵梦绕的故乡,既有游子恋家的不舍与思念,又有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写...
商伟,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两年后获硕士学位,专修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1988年赴哈佛大学东
苏曼殊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将苏曼殊放置于晚清民初中国思想文化急剧变动的宏大历史背景中考察,探究其文化及文学选择的历史动因和表征,通过揭示...
当代学者文史丛谈-一管集 目录 前记 目录 蒋廷黻与吕思勉 丰子恺的文和画 茅盾的“不死方” 周作人的佚稿 “写家”老舍 《骆驼祥子》原稿和《五十自寿诗》唱和手...
楚辞释 内容简介 王闿运《楚辞释》,凡十一卷。目次为:卷一屈原《离骚经》,卷二屈原《九歌》(次序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中国作家的私密文本 本书特色 该书力邀莫言、余华、王安忆等28位中国名家首度集体解读马尔克斯对中国文学创作的惊人影响,回应《百年孤独》《霍...
《蜻蛉日记》内容简介:本书堪称“日本王朝女性文学的启点作品”,是女性日记文学的嚆矢与代表之作,其作者藤原道纲母更被誉为平安
爱在拉萨 本书特色 援藏干部作为和平年代*可爱的人,本书以马新明、孙伶伶六年援藏经历为主线,记述了这对博士夫妻心存家国情怀奉献边疆的奋斗历程;副线则以蒙太奇、意...
英伦行色 本书特色 失落的文明,西夏文佛经手书残片,残旧的甲骨文,破碎的帕台农神庙文物……这些曾经失落的东方艺术品在这部书法艺术家刘正成先生游历英伦的随感录又一...
没有人天生身价不菲-读者文摘精华-原创版 本书特色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追求幸福、追求成功的过程。没有人天生身价不菲,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想,达到人生的目标的。z...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内容简介:销量30万册的“微习惯”系列新作; 针对拖延症、自卑感、强迫症、纠结心、讨好型人格……想法再
风中的纸屑-周国平经典随笔 本书特色 1.该套书是周国平老师*具传承性的一个系列作品,许多其他畅销书都是基于这套书里的散文重新拼凑的,比如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