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颜真卿与《多宝塔碑》
李伍强
颜真卿(708—784),唐代杰出书法家。字清臣,祖籍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曾任殿中御史、平原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太师等职,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平原”或“颜鲁公”。安禄山叛乱时,与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派他前往劝降,被李希烈缢死,享年76岁。
颜真卿从小酷爱书法,曾以黄土扫墙练字。初学唐初名家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行书遒劲郁勃,楷书参用北碑及篆隶笔意,厚重雄劲,气势开张,古法为之一变,卓然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巨大,人称“颜体”,至今盛行不衰。传世碑刻、拓本和真迹较多,其中行书名作有《祭侄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等,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麻姑仙坛记》、《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岑勋撰文,徐浩题额,颜真卿44岁时书丹,史华刻石,唐天宝十一年(752)立。碑高285厘米,宽102厘米。碑文34行,每行66字,记述了楚金禅师修建千福寺多宝塔的前后经过,以及期间出现的种种灵应和神奇现象。碑石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今西安市西南火烧碑西村附近),从宋代开始就被藏入了西安碑林。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重要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是颜体楷书形成的标志。其用笔以中锋为主,显得厚重有力,圆润活泼;点画精到规整,静中有动,秀媚多姿;结体端庄平正而绝不板滞,严密饱满而绝不拥堵,丰肥厚重而实具风骨;在章法布局上,字距、行距均匀相等,字字四角撑开,显得工整茂密;整体上显示出丰腴雄伟、端严庄重的独特风格。它继承和发展了唐初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楷书,使唐楷的法度更趋完善和严整,对后世书法家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启迪作用,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得到历代书评家的激赏。宋朱文长谓其“遒劲婉熟”;明王世贞称其“天骨遒峻,风棱射人”;清杨宾赞其“始终一贯,无一懈笔”;清王澍誉其“以浑动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是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
对于颜真卿的人品和书品,后世名家赞誉甚多。宋欧阳修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庄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宋苏轼谓颜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清杨守敬云:“颜鲁公书气体质厚,如端人正士,不可亵视。”
颜真卿是唐代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巨大,柳公权、杨凝式、苏轼、黄庭坚、蔡襄、耶律楚材、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子山、董其昌、王铎、刘墉、钱南园、何绍基、赵之谦、谭延闿、舒同等许多书法大家,均得益于颜真卿书法的滋养。而《多宝塔碑》因讲求法度,严谨秀美,极易初学,故当代书法爱好者学习颜楷多从此碑入手,他们青睐此碑,视其为学习楷书的极好范本之一。
李伍强:江西美术出版社编审。
“电影导演不过是一个在桥下行乞、拉客的祭女罢了。”“电影是剧情,不是事件。”这是小津对吉田所说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正
品梅记 本书特色 1919年4月至5月,26岁的梅兰芳带领喜群社部分演员首次访问日本,在东京、大阪及神户三地公演,所到之处演出满座,获得中、日两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70年代生人图书系列:卡通 本书特色 70年代是一首青春歌谣,70年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70年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动画片是“70年代人”的生命,动画片是“7...
篆刻学 本书特色 《篆刻学:一门独特的中国艺术(简体印刷本)》一书初稿是邓散木先生30年代的授课讲义,后几经修改补充,始成此稿。该书是其毕生治印经验之总结,是一...
明清秦腔传统曲目抄本汇编:第8卷 本书特色 该丛书从全国秦腔戏班社捐献的“老箱底”积存和政府出资抢录的舞台絶本中选取了128部秦腔曲目,其中许多为甘肃独...
宋词三百首-中华传统文化硬笔字帖·楷书 本书特色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
《东南园墅》内容简介:《东南园墅》是建筑界一代宗师童寯,向世界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经典著作,也是其晚年于病榻上用英文书写
柳公权《玄秘塔碑》书法艺术.碑帖欣赏 本书特色 本书以柳公权《玄秘塔碑》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重视书法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系统介绍柳公权的生平和《玄秘塔...
《电影编剧学习: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点评集》是北京电影学院建院以来的第一本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作品点评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本书特色 王琪森编著的《海派书画艺术散论》收录了海派书画艺术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次运用经济学的方式对任伯年、吴昌硕、“三...
《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法律制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在对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利弊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
帕塔·米特(Partha Mitter),伦敦大学博士,师从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 H. Gombrich),曾任苏塞克斯大学艺术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
300勇士:帝国崛起:官方电影艺术设定画集 本书特色 《300勇士:帝国崛起》改编自弗兰克·米勒经典作品《300勇士》(该作品由指文图书中国独家引进并出版)续作...
论书绝句(外一种)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繁体竖排,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专色套印,天地开阔,批阅方便★ 收录张宗祥手稿墨迹两种《论书绝句》《铁如意馆题...
《负利率效应下的中国经济》内容简介: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了负利率及相关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深入探讨了负利率对
宋.徽宗诗帖-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徽宗虽昏庸,却极富艺术天分。其少时即雅好笔墨、丹青、图史、射御,与画家王诜、赵令穰等交往密切。登基后,徽宗设...
《Python+Excel办公自动化一本通》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面向企业数据分析需求,全面且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Python来分析Excel数据。本
赤壁 本书特色 真相,纪实,花絮。看锦绣江山,英雄辈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家收录电影《赤壁》完整故事及洞见《三国演义》与真历史等精彩单元。《赤壁》拍摄的日...
傅山临王羲之.王献之草书 本书特色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个性极强的平民学者。他鲜明的个性,创造了崭新的时代风格,呈现出豪迈不羁、...
欧体楷书三十八讲 内容简介 为了让学习书法的朋友们用较少的时间,较有成效地学习书法艺术,笔者结合自己学习、教学、研究书法近三十年的实践经验,编写了这本小册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