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曹全碑》赏析
文师华
隶书本来是一种民间流行的“以赴急速”的书体,它源自古篆,趋用于秦。到汉代已成了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从书写笔画看,定型后的隶书有了*能体现隶书标准体的波、磔笔画。从体势上看,隶书由纵势长方的小篆,渐次变为正方,再度为横势扁方。文字学家把隶书的定型化过程叫作“隶变”。隶变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了不起的伟大变革。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篆书渐退,隶书大盛,成为实用书体。其中,西汉的隶书作品以竹木简、帛书等为代表,东汉隶书的代表则是碑刻。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中,根据艺术特点的不同,将汉碑分为八类,即:骏爽、疏宕、高浑、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韵。其中“秀韵”一类的代表作有《曹全》、《元孙》两块碑刻。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年间出土于陕西郃阳城外,出土时字画完好如初,为汉石中损泐*少者,出土后广为流传,影响极大。此碑曾保存在郃阳县孔庙,1965年移藏西安碑林。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碑文20行,每行45字。碑的正面,记述曹全的家世、经历,歌颂其功绩、品德;碑的反面刊刻参与立碑者的身份、姓名。
碑主曹全,字景完。其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叔振铎,因封于曹国而以曹为姓。秦汉之际,曹参辅佐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并继萧何之后担任丞相,曹氏家族成为西北望族,世代为官。曹全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有“贤孝之性”,为人清正刚直。汉灵帝建宁二年(169)举孝廉,担任郎中、西域戊部司马,在征讨疏勒国国王和德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升为右扶风槐里县令。因遭遇同母兄弟病逝,弃官回家,潜隐七年。汉光和六年(183),又举孝廉,担任郎中,酒泉郡禄福长。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时,他受命于危难之中,转任郃阳县令。他整顿残兵,铲除叛逆之徒。拜访才智出众的长者王敞、王毕等人,慰问老者,关心孤男寡女,用自家的钱卖粮食接济老弱病残的人,调制刀伤药神明膏送给患有疾病的人。他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很快传遍四面八方,许多在外地逃难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回到郃阳县。他还改造郃阳县旧城,开辟南寺门,使县城的坐向更合理;把城楼升高,在城楼上遥望华山,视野开阔。他拓宽县衙的厅堂,修筑回廊楼阁,却没有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也没有干扰老百姓正常的农业生产。他为官期间,造福一方,政绩显著,吏民称颂。他的部下王敞、王毕等人为记录他的武功、政绩,歌颂他的道德节操,特地镌刻此碑。
此碑应规入矩,法度井然。其用笔刚柔相济,藏多于露,圆多于方,含蓄中时见波磔笔画的纵逸姿态;结体平扁,左右甚为开张舒展,寓险绝于平正;章法整肃、宁静,纵行横列,井然有序。上下字距宽,左右行距窄,是东汉隶书章法的标准格式。从整体看,《曹全碑》含蓄秀逸,寓刚于柔,加上刻勒精良,实为娟娟可爱之作。
清人万经评曰:“秀美流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康有为以“秀韵”概括此碑的风格。清初著名的书法家郑簠,以《曹全碑》、《史晨碑》为宗,并参以行书笔意,形成秀逸飞动的书风,成为清初书法家中以隶书崛起的**人。其后,桂馥、丁敬、吴熙载、何绍基等著名书法家,无不受此碑的影响。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108个人,108个故事;历时4年,数次越洋实地拍摄。抽丝剥茧,讲述成败得失,可遇而不可求的撼动,得以丈量他们的心路历程。拉近距
自叙帖-中国著名碑帖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著名碑帖精选系列,顾名思义,精选了我国古代*具代表性的、影响力*广泛的著名碑帖。每册均系原碑影印,每页均附释文,书后还附...
增一减一的行为艺术 内容简介 增1与减1不仅仅代表是的数字序列的增减,还代表着势能的增删,代表着一个事物的成长与衰败。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数字化表达的...
晋张华等晋人帖等-中国历代经典法帖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经典法帖:张华等晋人帖等》为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晋张华等晋人帖等-中国历代经典法帖 节选 《中国历代...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是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理论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
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中一场神秘的大火,将收藏乾隆帝无数珍宝的“建福宫花园”,化作一片废墟,留下满目疮痍。——作为乾隆敕
桃坞绣稿-民间刺绣与版刻 本书特色 《桃坞绣稿(民间刺绣与版刻)》的作者为著名民艺学家张道一,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概述与图版。概述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刺绣的发展及...
赵孟頫胆巴碑-历代经典碑帖集粹-翰墨字帖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碑帖荟萃,名家辈出。纵观书法名家的成才之路,有两点是必须引起注意的。**,他们都是临古代碑...
《埃里克·侯麦:爱情、偶然性和表述的游戏》致力于做的,正是对这些人物,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就像他们通过戏剧性和表演所
章草滕王阁序 内容简介 《百强榜精英丛帖:章草《滕王阁序》》是历史上经典的文学名篇,纵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情景交融,紧扣主题,引人入...
《水色斑斓:让画作极具美感的水彩画技法》内容简介:有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美是可以用画笔描绘出来的。看着这个世界的所有美好在
三丽鸥礼品书 画画口诀歌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趣味游戏书。本书以日本株式会社三丽鸥旗下经典卡通明星——凯蒂猫、大耳狗、花小兔等为主角,以朗朗上口的歌谣教孩子画卡通...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增订本) 本书特色 以“曲学”“叙事理论”和“剧学”为三大体系。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特色和价值。中文系必读!中国古典戏剧理论...
《数说经济与社会》内容简介:统计是静态的历史,历史是动态的统计。本书从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出发,尝试根据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众多
《日本著名建筑师的毕业作品访谈1》策划源自学生希望了解当代建筑师们的毕业设计经历的呼声。毕业设计可以说它是让学建筑的人第一
颜体描贴(一) 内容简介 《颜体描帖1》主要介绍了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毛笔书写艺术一直是衡量一个人修身养性、艺术造诣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综合全面发...
森林医生-小孩学画(04) 内容简介 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绘画是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儿童成才*重要的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美术教育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具有美...
书家语丝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为书法爱好者提供素材而编写,择录古诗文中“一言”至“七言”的警句、名句、长诗,及一些词、曲、楹联、短文作品,并进行赏析。书家语丝 目...
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电影集 内容简介 本辑《中国新文艺大系·电影集》之主旨,是编选1937年至1949年间,中国优秀电影剧本有较有成就的电影剧...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