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曹全碑》赏析
文师华
隶书本来是一种民间流行的“以赴急速”的书体,它源自古篆,趋用于秦。到汉代已成了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从书写笔画看,定型后的隶书有了*能体现隶书标准体的波、磔笔画。从体势上看,隶书由纵势长方的小篆,渐次变为正方,再度为横势扁方。文字学家把隶书的定型化过程叫作“隶变”。隶变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了不起的伟大变革。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篆书渐退,隶书大盛,成为实用书体。其中,西汉的隶书作品以竹木简、帛书等为代表,东汉隶书的代表则是碑刻。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中,根据艺术特点的不同,将汉碑分为八类,即:骏爽、疏宕、高浑、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韵。其中“秀韵”一类的代表作有《曹全》、《元孙》两块碑刻。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年间出土于陕西郃阳城外,出土时字画完好如初,为汉石中损泐*少者,出土后广为流传,影响极大。此碑曾保存在郃阳县孔庙,1965年移藏西安碑林。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碑文20行,每行45字。碑的正面,记述曹全的家世、经历,歌颂其功绩、品德;碑的反面刊刻参与立碑者的身份、姓名。
碑主曹全,字景完。其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叔振铎,因封于曹国而以曹为姓。秦汉之际,曹参辅佐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并继萧何之后担任丞相,曹氏家族成为西北望族,世代为官。曹全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有“贤孝之性”,为人清正刚直。汉灵帝建宁二年(169)举孝廉,担任郎中、西域戊部司马,在征讨疏勒国国王和德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升为右扶风槐里县令。因遭遇同母兄弟病逝,弃官回家,潜隐七年。汉光和六年(183),又举孝廉,担任郎中,酒泉郡禄福长。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时,他受命于危难之中,转任郃阳县令。他整顿残兵,铲除叛逆之徒。拜访才智出众的长者王敞、王毕等人,慰问老者,关心孤男寡女,用自家的钱卖粮食接济老弱病残的人,调制刀伤药神明膏送给患有疾病的人。他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很快传遍四面八方,许多在外地逃难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回到郃阳县。他还改造郃阳县旧城,开辟南寺门,使县城的坐向更合理;把城楼升高,在城楼上遥望华山,视野开阔。他拓宽县衙的厅堂,修筑回廊楼阁,却没有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也没有干扰老百姓正常的农业生产。他为官期间,造福一方,政绩显著,吏民称颂。他的部下王敞、王毕等人为记录他的武功、政绩,歌颂他的道德节操,特地镌刻此碑。
此碑应规入矩,法度井然。其用笔刚柔相济,藏多于露,圆多于方,含蓄中时见波磔笔画的纵逸姿态;结体平扁,左右甚为开张舒展,寓险绝于平正;章法整肃、宁静,纵行横列,井然有序。上下字距宽,左右行距窄,是东汉隶书章法的标准格式。从整体看,《曹全碑》含蓄秀逸,寓刚于柔,加上刻勒精良,实为娟娟可爱之作。
清人万经评曰:“秀美流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康有为以“秀韵”概括此碑的风格。清初著名的书法家郑簠,以《曹全碑》、《史晨碑》为宗,并参以行书笔意,形成秀逸飞动的书风,成为清初书法家中以隶书崛起的**人。其后,桂馥、丁敬、吴熙载、何绍基等著名书法家,无不受此碑的影响。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儿童公民艺术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集结儿童美术教育领域的探索性成果★ 本书呈现大量儿童个体与儿童艺术教学个案,及对儿童公民身份的...
《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管控:实务操作与案例精解》内容简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商业风险;其二是法律风险。
王羲之.兰亭序-名碑名帖完全大观-一 本书特色 本书为初学者量身定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观赏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具备完全的阅读内容和完全的临习功效,可让...
三国志 内容简介 《洋画儿》系列画册汇集了民间收藏家刘允福建 先生几代人收藏的近万张“洋画儿”精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民俗、戏曲、文学、体育、娱乐、风光...
《宣化辽墓壁画》主要内容包括:宣化辽墓考古剩语、宣化辽墓壁画的若干地域特色、宣化辽墓壁画综述、图版说明等。墓址在河北张家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第二辑-彩色本 内容简介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彩色本)》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
艺术教育论 内容简介 《艺术教育论》由郭声健编写。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在许多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
老子甲-韩店楚墓竹简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宝库内容丰富,从商周甲骨文、青铜彝器款识,到周秦两汉魏晋简牍帛书、汉唐碑版铭志、宋元明清墨迹,琳琅满目。为...
元代书画藻鉴与艺术市场 内容简介 《元代书画藻鉴与艺术市场》主要包括元代书画发展概况、元代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及其藻鉴、元代代表书家的艺术风格及其藻鉴、元代绘画概...
倩女离魂-中国古典名剧 本书特色 《倩女离魂/中国古典名剧》编著者郑光祖。《倩女离魂》是郑光祖杂剧创作中的翘楚,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这部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离魂...
张黑女墓志·董美人墓志 节选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赵孟頫为頫宗室后裔,入元后,亦身居高位。赵孟頫在[复古]中...
李叔同谈艺录 内容简介 就资料来源而言,目前坊间□可靠之资料,当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刊行之十巨册《弘一大师全集》及天津人民出版社□006年6月刊...
《财富自由从0到1》内容简介:本书提供了可复制的财富增长方法,通过获得财富和个人成长的规划、方法、技能、工具,提供给每个普通
《考古学导论》是柴尔德1956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曾由安志敏和安家瑗两位先生翻译成中文在2000年的《考古与文物》上连载。虽然这
徐渭书法精选 内容简介 徐渭对水墨的运用可谓是出神入化,在他的眼中,绘画的物体外形,书法的汉字外形,都是为他的水墨挥洒服务的。因此我们在看他画的《墨葡萄图》时,...
1949-1965-新中国电影艺术史 本书特色 孟犁野同志编撰的《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1965)》是写共和国电影历史著作中很有特色的一部。这本书的可贵,...
黄自元楷书《千字文》 本书特色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他的字端庄秀蕴,静雅内敛,文气蔚然,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兼具很强的实用功能,其风格特点和...
汉画像石造型艺术 本书特色 倾情探索汉画像砖造型法则,着力剖析汉画像砖审美内涵,深度阐述汉画像砖印模玄机。汉画像石造型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汉画像石艺术概述...
《从苏联到俄罗斯》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从苏联到俄罗斯的电影发展历程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影大师和他们的优秀
新编中国书法大字典 本书特色 《新编中国书法大字典》编者历寒暑十年,数易其稿终成此书法之*。收录单字5590余,字迹逾70000种,其选编之精,搜罗之广,堪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