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依然在
成追忆
我怀揣着五味杂陈的心情策划了这本柳公子的科幻小说选本。小学时期的圣诞前夜他送我“圣诞礼物”;中学时期在我眼前劈开了“一线天”;大学时期带我误入“废楼十三层”……大学毕业那年得知他逝去,黯然神伤,一时间失去了方向,好似我校园成长的一位玩伴忽地转身离开……
柳公子是个开“故事会”的高手,他的故事好看好读,而且,让人觉得暖暖内有光。说到柳公子,就不得不提他为《科幻世界》杂志写的相当数量的封面故事。写“命题作文”是很受限制的,作品难得出新,柳公子却往往有出人意料之作,应归功于他文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新发现》就是一篇封面故事,当年阅后让我眼前一亮,文中提到的——“用爱情来统一,用婚姻,用血缘的融合……”的文化内涵之包蕴,使得他讲述的故事一出生便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柳公子的故事节奏明快,构思新巧,能从一个小的切入面上展开波澜起伏的故事。他的故事中很少出现什么特别艰深的科学术语,也从不在文中抛出大段的议论去诠释什么深奥的道理。他总是极力缩短着读者与故事主人公的距离,用细节来渲染临场意识和逼真感,朴素自然,贴近生活,平实洒脱。他的故事也不会讲得很“满”,文章厚德载物,给读者留下很大的再创造的余地。
柳公子在写人述事上多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单朴素,又生动鲜明,有很强的表现力,阅读他的文字如同观影,那是画面与色彩、声音的杰出组合,效果非凡。像《故事床》、《一线天》、《一日囚》,看下去就好像一部部很好看的科幻小片。《一日囚》听说还被拍成了独立电影。
幽默——是柳公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他善于运用细节来获取令人捧腹的效果,《一线天》就体现了他这种幽默才能,文中的女主角G-56的话语总让人忍俊不禁,她的狡黠聪慧以及顽皮,使她成为中国原创科幻文学人物画廊中的“独一份”。
在柳公子的作品中,总是透出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即使是如《去告诉她们》一个讲述太空事故的故事,柳公子也不会把它写得萧索灰暗,正如天空虽有乌云,乌云却有着闪亮的金边,昭示着将至的光明。《一日囚》,那位时间的囚犯身上仍然有着热切的“活着”的信念。幽默乐观或者忧郁警世,只是风格的不同,并不能以此来判定文章内涵的深刻与否。
柳公子作品中的人物,多是平凡的普通人,即使那些人是以不寻常的样貌形态出现,那些人的心中总是蕴涵着巨大的善良和真诚,他们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尽管有时这种帮助是微不足道的,没有结果的,甚至是“帮倒忙”,如《T-mail》里的时间管理员那样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柳公子的作品有强烈的“非英雄”色彩,他表现着普通人的美好感情,表现普通人的伟大灵魂,他讲述的那些故事,也许发生在遥远的异星,却合情合理,近在咫尺,我们读着故事有笑有泪,就像我们亲力亲为一样,充满人世间的忧郁和温馨,让读者觉得生命的美好,以及平凡小事的美妙。
好了,杂七杂八说了许多,谈谈本书为什么被冠名为“三十七”吧。“三十七”一来是指小说的篇目为三十七篇;二来又纪念柳公子三十七岁因脑癌去世的年轻生命;其三,柳公子小说多次出现“三十七”,包括:“我们合作了近十年,他年轻,有气魄,有才华,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情。他刚刚三十七岁!(《戴茜救我》)”“盖茨紧身衣本来是名副其实的衣服,可以从头到脚把人裹住,在它的内表面布有三十七万个微型触点,这些触点能够在人的身体上模拟各种感觉,从抚摸到鞭打。(《偶遇》)”“在全球同一时间,这样的T-mail管理员共有三十七名——每一年都有三十七名。从互联网诞生的那年起,直到遥远的未来。(《T-mail》)”“TMW掌握了四维网络中的“超超链接”技术,在全球网络的各个时间层上,建有三十七个穿透点,于是需要同样数量的T-mail管理员。(《T-mail》)”“老人抚摸着信文的脸,左端详,右端详,舒心地笑着,说:‘唉!真像,真像啊!没想到你长得这么壮……你多大了?’信文说:‘三十七岁。’(《圣诞礼物》)”……这些“三十七”也许是作家人生与作品的暗合吧。
“三十七”,光还在,读她的人犹在。梦醒花犹存,柳大依然在!
柳文扬,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一度旅居成都,后来定居北京。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科幻世界》等科幻杂志上发表作品。曾以《戴茜救我》、《圣诞礼物》、《毒蛇》、《一线天》、《是谁长眠在此》、《一日囚》、《废楼十三层》等作品七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
二〇〇〇年至二〇〇三年于畅销杂志《惊奇档案》担任主笔。这本集幻想、惊奇、游戏为一体的全彩版杂志,因为有柳文扬的加盟,销量突破十万。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日凌晨,柳文扬因患脑瘤去世,他的生命定格在三十七岁。
有一种魔力笼罩着我,每当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周期即将过去,我似乎要追随着时间之流,冲破牢笼;那魔力一下子又把我拉回二十四小时之前。于是一切周而复始。我又开始见到昨天见到的人,重复昨天做过的事。最可怕的是,只有我清楚这一切,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我多羡慕他们,多嫉妒他们!对他们来说,我被永世困在其中的这一天只是生命中的千万个平凡日子之一。他们将无知无识地度过这普通的一天,然后把它忘记,走进我永远也看不到的“明天”。可我呢,我还要在循环往复的苦刑中挣扎下去,得不到一点同情和援助…… 而且,要知道,除了我自己之外,其余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一次循环当中比原子钟还更稳定。所以,我必须注意每一件事的准确时刻,以免与这个世界脱节。我有一个固定的时刻表,精确到秒。在这钟表般的世界里我是唯一可变的因素,但我却要强迫自己成为钟表里的一个零件。我是罪有应得,但我要告诉你,这种刑罚过于残酷了,即便是对我这样的罪人。
——引自章节:一日囚
我头一次注意到时间是这么奇妙,每一秒钟都仿佛在我心中跳跃着流过。流逝,流逝,流逝……在某一次循环当中,B先生此时此刻还坐在由郊外赶回来的出租车上。我心乱如麻,等待他穿过夜晚的浓雾,苍白的脸像一盏灯一样往大楼里走来;等待他从时间的某个角落佝偻着走来;等待他迷茫绝望地一边寻找一边走来。从未知走进未知,从无限走进无限,从幽暗走进幽暗,从牢笼走进牢笼。我要紧紧拉着他的手,不,我要紧紧地抱住他,跟他一起度过由今天到明天的那一秒钟。如果这样,我能够把他带进明天吗?或者是他把我拉进那循环的魔咒当中?天哪,我在想些什么?
——引自章节:一日囚
土工试验指导书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的介绍了土工试验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以及成果整理方法,内容主要包括土的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土粒比重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克莱特·索莱尔,拉康最著名的弟子之一,法国心理学博士,精神分析家,巴黎精神分析临床学院教员,法国EPFCL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之一。吴张彰,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
康豹(Paul Katz),1961年在美國洛杉磯出生,1984年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199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曾經在臺灣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央...
亚历山大·埃尔德,医学博士、交易专家和交易者导师,著书十余本,其中《以交易为生》被众多交易员誉为现代交易经典之作。埃尔德博士出生于列宁格勒,在爱沙尼亚长大,16...
《论法的精神(全六册)》内容简介:《论法的精神》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被伏尔泰誉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全书从自然法、
张玲玲,1986年生于江苏。小说作者。曾任财经记者、编剧等职。《嫉妒》为其首部短篇小说集。
作品目录第一辑 评说钩沉张子静 《我的姊姊张爱玲》张子静 《金锁记》与《花凋》的真实人物汪宏声 记张爱玲周瘦鹃 写在《紫罗兰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 本书特色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供园长和保健、保育、炊事人员工作用)》由黄欣欣主编,对托幼机构的基本要求、保育工作、儿...
“西方之星”历险记一个传奇故事,两颗孪生宝石;神的左眼和右眼,跌落到人间,化作东方和西方的星星。女明星和女勋爵不约而同的
WHATTHEHEARTWANTS"isthestoryofonewomanspassionforthenaturalworld,toldwithalyrica...
李思博司法医生,养生专家。创办了时尚养生网站;主持《健康向导》《女人坊》《爱人坊》《闺房》等杂志的健康时尚专栏;提倡简约自然的养生理念。出版作品《由梦说健康》等...
Peter Coad,是将彩色和企业组件集成到建模技术之中的第一本书的主要作者,是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建模人员之一,他所创建的模型几乎涉及所有行业。Eric Le...
BlairBottomsjourneyshomeafteratourofdutyinVietnamtodiscoverthetownheonceknewisdi...
萨苏,知名作家,近年来声名鹊起,已出版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系列图书知名。
作品目录导论 第一部分 爱德华·柯克爵士对普通法的看法 第一章 柯克的生平与其法学 一、一位活跃的人物 二、普通法是什么,不是
作品目录目录前言——对想掌握真正交易技术的人说的话第一章 “变动的价格”的基本性质一、被变动包围着的生活二、投资技术的高
编辑推荐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短而且研究人员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
菊池祐纪,80后,东京都立工艺高等学校毕业;27岁成为漫画家,连载《SUPER动物动物》《LEED Cafe》《100天后会死的鳄鱼君》;因2019年12月12...
李泉,原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永鑫,原無錫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
亚当·斯密(1723-1790):生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