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全球躁郁症研究顶尖权威、超级畅销书作家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以躁郁症患者和研究者双重身份撰写的权威之作,为我们细腻呈现了自己从少女时代起与躁郁症纠缠的心路历程。
作者杰米森记录了自己从第一次躁郁症发作,到本书完成的近30年时间中,与躁郁症共处的点点滴滴。本书呈现的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验,让一个深受躁狂和抑郁双重情感障碍折磨的病人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一个游走在兴奋和低沉边缘的痛苦灵魂,帮我们真正走进躁郁症病人的内心。作为一个躁郁症患者,杰米森是如何成为了躁郁症专家?躁郁症患者的身份给了她怎样的困扰与帮助?她又为躁郁症患者们做了些什么?本书将一一解答。
因为杰米森的勇气与坚持,不仅可以帮助病患正确看待自己,还极大地改变了整个社会对心理病患持有的偏见,掀起了一次超越偏见、接纳心理病患的浪潮,更推动美国国会立法实现了心理病患的保险平权制度。本书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超过20周,获《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大奖,全球15种语言发行。
本书是杰米森“躁郁天才”四部曲之一,其他三本分别为《躁郁之心: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下)《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上):躁郁症与伟大的艺术巨匠》《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下):躁郁症与影响世界的人》。
世界躁郁症研究领域顶尖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情感障碍中心主任;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荣誉教授;加拿大心理协会荣誉主席及董事会成员。
荣获美国及全球诸多科学奖项:1995年,美国心理卫生协会(NMHA)威廉斯蒂伦奖;1996年,美国自杀预防基金会研究大奖;1999年,精神健康社区领袖奖;2001年获选麦克阿瑟奖;2002年获选哈佛大学杰出学者;2003年获选牛津大学利奇菲尔德学者奖。曾入选“全美最佳医生”行列,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医界英雄”。
为躁郁症正名的医界英雄。从15岁躁郁症初次来袭,到如今的世界级权威地位,杰米森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多躁郁症甚至精神疾病患者赢得了关注和理解,将"疯子"的铭牌从精神疾病的大理石墙面上敲凿下来。“无论结果如何,大声疾呼都比继续保持沉默更好!” 因为杰米森的勇气与坚持,不仅可...
(展开全部)
初逢躁郁在高三那一年,我第一次遭到躁郁症的侵袭,而进攻的号角一旦吹响,我便迅速丧失了自己的理智。开始,似乎一切都变得轻松起来,我就像一只疯狂的鼬鼠,头脑中充满了计划和热情。我沉浸在运动之中,整晚熬夜,通宵达旦与朋友外出狂欢,阅读那些我并不完全明白的书籍,在笔记本上涂满了诗歌和戏剧片断,并为自己的将来制订了很多宏伟但完全不现实的计划。整个世界好像充满了欢乐和希望,我感觉不错。不,不只是不错,而是感觉棒极了。我觉得自己简直无所不能,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住我。我的头脑似乎很清醒,全神贯注,能够凭借直觉理解先前完全不懂的数学难题。事实上,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懂它们。在那个时候,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合理,而且彼此关联,形成了一张壮阔的宇宙关联网。这种自然世界的法则所带来的奇妙感觉让我兴奋无比,我迫不及待地抓住每一个朋友,想要告诉他们这一切有多么美妙。然而,我对于美妙宇宙的见解显然没有让他们同样感到震撼,相反,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我热情四溢的漫谈是多么让人筋疲力尽:“凯,你说得太快了。”“慢一点,凯。”“凯,我听得好累。”“慢一点,凯。”即便有的时候他们没有说出类似的话,我仍然可以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出这样的信息:上帝啊,凯,请你慢一点吧。最终,我真的慢了下来。事实上,这就像是踩了急刹车。与几年后的严重躁狂发作不同,此时我的疯狂并没有野蛮地增长,神经也不曾彻底失去控制。第一次轻躁狂发作,只算得上是真正躁狂发作的一次缩略版。但就像之后几百次的热情高涨一样,它短暂而又迅速地烧干了我体内的能量。这也许令我的朋友们感到厌烦,但是让我在筋疲力尽的同时倍感快乐,并不会让我过度烦恼。可在这之后,无论是我的生活还是思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思维不再像水晶球般清澈明晰,而变成了一种强烈的折磨。我会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同一个章节的内容,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看了些什么。不论是哪一本书还是哪一篇诗歌,...
——引自章节:01与日共游
疯狂当中,孕育着特殊的痛苦、欢欣、孤独和恐惧。当你精神亢奋的时候,这些情绪会格外饱满强烈。你的想法和感受来得如此迅速和频繁,就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而你会紧紧追随它们,直到涌现出更为明亮耀眼的星星。这个时候,你的羞耻感似乎一扫而空,留下的只有恰当的言辞和举止,以及强大的吸引人的魅力,再乏味的人身上也会涌现出乐趣。你的心中忽然激情荡漾,有一种想要投入诱惑、彻底享受的强烈冲动。你的全身洋溢着轻松、亮丽、安宁、无所不能以及欣快的感受,但是,在某个时候,一切忽然都变了。这些想法来得太快,也来得太多了,内心的明净清澈被排山倒海的困惑所取代。你的记忆在流逝,朋友脸上的幽默和专注变成了恐惧与担心。之前一帆风顺,现在却犹如逆水行舟——你变得如此易怒、气愤、惊慌、无法控制,完全陷落在心灵最黑暗的洞窟之中。你永远不知道这些洞窟究竟在哪儿,而它也永不会终结,因为疯狂自会营造属于它自己的现实。这种情况不断持续,反复出现。如果说躁郁症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它会使你丧失部分记忆,最后只有他人还记得你当时的样子,记得你那些诡异疯狂且漫无目的的行为。在经历了用药、心理治疗、绝望和过度服药之后,还剩下些什么?所有难以置信的感受都有待梳理和重整。有谁因为太客气而不敢说什么?谁又知道些什么?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而最挥之不去的问题则是,它什么时候会再次复发?当然,之后还会有很多令人痛苦的提醒——要吃的药物、怨恨、忘记吃药、吃药、怨恨,然后再忘记,但终究要吃药。你的信用卡被冻结、支票跳票,你要向自己的工作单位解释,要向很多人道歉。断断续续的记忆——我究竟干了什么,友情枯竭或是断裂,婚姻也千疮百孔,而问题总是在那里萦绕:它什么时候会再次复发?我哪些感觉是真实的?哪个我才是真正的我?是那个狂野、冲动、喧闹、充满能量、疯狂诡异的我?还是那个羞涩、退缩、绝望、企图自杀、走向毁灭、疲惫不堪的我?也许两者兼而有之,但...
——引自章节:03心灵之翼
乌尔里希•德吕纳(Ulrich Drüner),1943年出生于法国,1963—1969年学习音乐和音乐理论,1987年以研究理查德•瓦格纳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当过5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和中短篇小说《十八...
精彩摘录「私も15歳のころは、どこかべつの世界に行ってしまいたいといつも思っていた」と佐伯さんは微笑むんで言う。「誰の手も
八木泽里志一九七七年生于千叶县,日本大学艺术学系毕业。二○○九年以《在森崎书店的日子》荣获第三届千代田文学奖首奖。该作品并被拍成电影,于二○一○年十月上映。本书...
罗伯特・T・清崎(Robert T. Kiyosaki),他教人们成为百万富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称他为百万富翁学校的教师的原因。“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的主要原因...
沧月,网络文学女作家。2001年底开始在网络发表作品,先以武侠成名,后转入奇幻领域,受到读者喜爱。后开始为《今古传奇·武侠版》等杂志写文;2004年获《今古传奇...
电力企业专利实务手册 本书特色 国网科技成果及专利服务中心编著的《电力企业专利实务手册》以电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以满足电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科研技术人员...
《摇滚危机》是第一部严肃的关于摇滚音乐史的学术专著,王黔倾十年心血而成,某种意义上说,此书有开创之价值。在西方学术界,流行音乐已经被系统和全面地研究了几十年。一...
以撒·泰勒曾于英格兰宗教会议上讲述伊斯兰如何影响皈信者:伊斯兰中千叮咛万嘱咐的美德包括节制、清洁、纯正、公义、坚毅、果敢、慈悲、殷勤待人、诚实及顺从.....伊...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
樊树,浙江省作协会员,专注于温暖向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暗恋者的救赎》《冬日暖阳》《我很好》等。
TheHandbookofCriticalTheorybringstogetherforthefirsttimeadetailedexaminationofth...
当代著名哲学家经典力作。本书作者马库斯•加布里尔28岁即成为波恩大学讲席教授,是德国有史以来年轻的哲学教授,也是当代哲学新思潮“新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本书德文版...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
How is social action related to aesthetics, and anthropology to theatre? What is...
阿德里安·比赞(Adrian Bejan)★世界杰出的能源科学家之一★获得过十多个重大奖项,包括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及美国化学工师学会联合颁发的国际传热界学术奖...
世界建筑人文故事-教堂的故事 目录 **章 圣墓大教堂:耶稣受难之路(中东耶路撒冷)圣墓大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
迈克尔·沃尔泽学术生涯的奠基之作,哈佛大学学生的必读经典。英国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性要素的国家,在其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为什么是加尔文宗的清教徒带头发动荣...
罗伯特·奥布赖恩,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和儿童文学家。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涉及童话、小说等多种体裁,其中以《尼姆的老鼠》最为有名,出版后曾获得波士顿环球荷思书籍奖、刘易...
本书是阿里巴巴CBU技术部(1688.com)深耕B2B电商15年的经验总结。阿里巴巴B2B在战略形态上经历了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营销平台的升级迭代,本书聚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