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湘湖风俗》设岁时、生活、生产、礼仪、信仰诸篇,择要予以绍介。岁时篇按春、夏、秋、冬四时,简述主要节令习俗,还写了年终一些重要的民俗事象如备年货等。生活篇写了湘湖人过去的衣食住行、家庭器用、保健娱乐等,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淳朴民风。湘湖人向来以农为主业,兼及渔、林、牧、副、商、匠作等多种生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生产方式渐行渐远,却积淀成丰富多彩的生产习俗,生产篇即以此为重点。礼仪篇重点记述婚嫁、丧葬、喜庆、取名、称谓、交往、禁忌等礼俗,展示湘湖人的礼仪风采。信仰篇则介绍祀神祭祖、香市庙会、地方神祇等方面内容,反映湘湖民众信仰习俗演变的轨迹。风物特产、百工艺匠、老行当老家什等,因湘湖(白马湖)丛书另有专著,本书只在必要的章节用极省俭的文字带过,不作详细记述。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含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陋习消衰,新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逐渐树立,传统习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本书在简介民俗事象吋,对民俗的传承、演变和现状也予以适当关注。
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湘湖一带立夏有称人、“尝三新”、吃“脚骨笋”、小孩忌坐门槛等节俗。民国《萧山县志稿》载:“立夏,市青梅、樱桃,分饷家众,又摘蚕豆尝新。以秤权人轻重,谓可免疰夏之患。食煨笋,谓可健脚骨。”“立夏忌坐门槛,谓不利于脚。”立夏节俗多与小孩有关,很有趣。“三新”指樱桃、青梅、蚕豆三种新登场的果蔬。立夏时天气转暖,樱桃、青梅、蚕豆先百果而熟,营养丰富,口味上佳,所以乡人以尝鲜为乐事,俗称“尝三新”。樱桃、青梅本是萧山特产。萧山樱桃原出湘湖一带,这里土壤肥沃,温湿适度,所产樱桃鲜甜爽口。元人赵子渐在《萧山赋》中写湘湖四时物产莼、橘、樱、栗时说,湘湖樱桃为“夏里莹点朱之樱”;民国《萧山县志稿》卷一引《浙江通志》引宋宝庆《会稽续志》载“樱桃出萧山夏孝乡者胜”,指的也是湘湖樱桃。早在明朝初年,萧山樱桃就被列为贡品,到了明正统年间(1436—1449),朝廷屡派太监到萧山催贡樱桃,弄得民不聊生,有一年督办太监遭到知县苏琳怒斥,苏琳因此被押解进京,但明英宗朱祁镇听了苏琳的申诉后,顺应民意,准许萧山免贡樱桃。但经此劫难,萧山果农一气之下反将樱桃树都砍了。后来湘湖一带种樱桃的少了,立夏时节,只能从屋前宅后摘几粒自家尝尝鲜,*要紧的是给小孩吃点。梅为“岁寒三友”之广,品格高雅,颇受湘湖人家喜欢,房前屋后常种上几棵,以为吉祥。尤其家有儿女未婚嫁的,若是门前梅花开了,又加喜鹊闹枝,认为必有喜事临门。湘湖青梅品质虽略逊于进化诸坞所产,但也核小果大,质脆汁多,色翠形圆,酸味纯正。谷雨时节青梅未熟,馋嘴的孩子已开始偷摘7。立夏前后更是大快朵颐,尽管酸得皱眉,酸倒了牙不能吃饭,照样乐此不疲。立夏吃青梅,是新鲜生吃,而湘湖人知道*好的吃法,是将其盛在碗里,加糖蒸熟,当咸口果子尝几粒,其味酸甜适度,妙不可言。“三新”中所说的蚕豆应是指豌豆,真正的蚕豆成熟还要早,且湘湖人习惯于称豌豆为蚕豆。豌豆清明以后谢花结荚,立夏成熟,所以乡谚云“清明见荚,立夏好吃”,正是新登场的时鲜货。新鲜豌豆翠绿清亮,形如眼珠,老辈人说立夏吃豌豆小孩会眼目清亮。吃法是将现摘的豌豆带壳清煮,加一小撮盐,煮熟了,连豆荚都可吃,嚼后便能抽出两条筋,豆荚里面饱含的鲜水,吃起来真叫是鲜。刚出锅,贪嘴的小孩急不可待伸手要抓,大人立马制止:“灶司菩萨都没供奉,吃了会肚子痛!”循俗,“三新”要先供灶司菩萨和祖宗大人,由他们先尝。所谓吃“脚骨笋”,又叫“健脚笋”,是指将火梢笋带壳煨熟,剥壳让小孩整枝吃掉,据说可以健脚骨。火梢笋是一种野生小笋,湘湖四周小山上多有生长。‘火梢”两宇我觉得尚可推敲,这种笋长成的小竹,软软的只数尺长,湘湖人家用来腾鸡赶鸭,甚或抽打淘气小孩,抽打时能发出“呼啸”之声,但不会伤人,所以从语意和象声来看,似乎称“呼啸笋”更妥贴。但约定俗成的东西不要轻易改,义桥镇《潘山村志》和《许贤乡志》中都是称“火梢笋”,如《许贤乡志》载:“并将火梢笋带壳煨熟,剥壳后让孩子整枝而吃,谓食之可健脚骨,故俗称健脚笋。”健脚骨*为湘湖农家看重,男孩脚健长大后方能体格强健,有利于日后行路、挑担、干重活。称人,即称体重,是立夏节俗的重头戏。乡俗以为,立夏称人有利于健康乎安地度过夏季。清人范寅《越谚》云:“称人,立夏日称之,可免疰夏。”疰夏,即夏季眠食不服的一种病。其实称人与疰夏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越谚》的说法似缺乏科学依据。称人主要称小孩,小孩称完后大人也会“开心一刻”。有的地方妇女不许称,有的地方则没有这个规矩。方法是在村口的树枝上或墙门里的廊檐下挂起一杆大杠秤,秤钩上用绳套挂只大竹篮,也有挂一张小方凳的。小一点的孩于坐在竹篮里,稍大一点的孩子坐到小方凳上,轮流着称。太小的孩子坐在竹篮里会哭,大人在旁哄着,用拨浪鼓摇着,及至过称,便欢天喜地抱走。也有让妈妈抱看坐在大筐内称,称好后把小孩抱给他人,妈妈自己再称一下,两者相减就是小孩的体重。半大孩子也有双手抓住秤钩,双脚悬空挂起来称的。……
《编绳项链》内容简介:《魔法编绳系列:编绳项链》清晰的步骤图解和详尽的图注,通过穿、压、缠、绕、编等一些简单的编制,就能轻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
2008-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第五辑) 内容简介 沈阳故宫不仅是一处著名的清代皇家建筑遗存,也是一座有着近八十年历史的大型博物馆。由于这座皇宫与清人关前历史、...
中译本序言第一部序幕第二部行动第三部余波第一章太平洋的癌第二章在月光之夜,还是在清晨第三章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第四
中国通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吕思勉著的《中国通史(上下)/崇文馆》分上下册,上册为中国文化史,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
享譽國際的日本當代重量級思想家柄谷行人提出揚棄並超越舊世界帝國與近代國家的劃時代鉅著開啟歷史研究的新視界近年來,各地革命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第三版 本书特色 ★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总榜**名★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作者三度修订,内容更为翔...
大上海的孤岛岁月 内容简介 1937年11月,上海租界外围地区落入日军的掌控,租界成为一座“孤岛”。虽然租界宣布“中立”,但并不是世外桃源。在日本法西斯主义者面...
云门抗日烽火 本书特色 本书共五章,资料主要来源于《青州人在抗日战场上》《中共青州地方史》(*卷)《青州抗战专辑》等书中有关青州抗战的内容。本书记载了青州军民的...
史记 本书特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
裴宜理(ElizabethJ.Perry)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
晚清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情理论和研究理论问题;鸦片与鸦片战争问题;太平天国和中法战争问题;洋务问题;清政府问题等内容。晚清史研究 目录 前言一、情理论和...
八桂古城 内容简介 《八桂古城》对广西这17座古城的历史沿革、遗存的古建筑物等进行了简单的文字介绍,并附上了这些古城墙、古城门楼等古建筑物的近期照片,让读者了解...
《史记》早该这样读 本书特色 史记之伟大,如同圣经之伟大史记之难解,如同神曲之难解世界是平的,历史是弯曲的。*古老的官商如何相处?*残酷的楚汉相争如何获胜?历史...
历史是造物主写的小说-第一部 本书特色 一部全面完整的人类发展史,一场文明启承与兴衰的千古悠梦。 一部中西全史,当代通鉴! 读了会哭、会笑、会拍桌子的励志之书!...
《世界小史》内容简介:本书由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撰写,一经出版便受到热烈欢迎。作者用成熟睿智的文笔,将人类自古至今几千年的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本书特色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作者裴士锋以17世纪的湖南隐士王夫之为现代湖南人性格的原型,分析其打破传统窠臼的思想如何影响后来的湖南复兴运动,...
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
《缅甸,中日大角逐》内容主要包括:序章:丛林的记忆,上篇白骨之路,第一章大溃退,第二章文明人与野蛮人,第三章女兵恨,第四章
回忆西安事变-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陈惠丰主编的《回忆西安事变》讲述了,西安事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件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