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有关中国原子弹爆炸的那段历史,已经有很多报道,回忆录、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出版物也有十几本之多,但却很少有核武器研制单位的人发出的声音。区别于以往有关高层决策、组织部署、研究实验、协同攻关等宏观叙述,樊洪业主编的《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着眼于原子弹试验的工作流程,从押运原子弹部件开始,到原子弹装配、上塔、保温、插雷管直至引爆成功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受访者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然而,他们却是在这一长长链条各个环节上“操刀”的亲历者。《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是一本没有任何修饰的有关当事人的述说集,用他们自己的亲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情来还原那一段历史。
樊洪业主编的《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是参加我国核试验的主要亲历者——九院人群体亮相口述披露核试验的全景式回忆,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尽管当时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负责的工作各异,讲述同一历史事件时,却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受访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不经意之中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一本有关我国原子弹引爆的回忆录。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吴文明(1930—),1956年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坦克设计专业毕业。先分在617厂工作,1960年调到二机部北京九所。1964年参加**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任第九作业队702队副队长,时年34岁。一直在青海221厂工作,高级工程师。1993年退休。 吴文明(第九作业队702队副队长):我1956年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以后分到内蒙古**机械制造厂,代号叫617厂,研制生产军事坦克。我参加了中国**辆坦克的制造。在617厂工作了4年,1960年的三四月份突然把我调到二机部北京九所,在长城外面的17号工地,参加小型元件的爆轰试验。在17号工地,我还设计了一个压铸件的工房,打了一口井,当然这个井没打成功——没出水。我记得是1961年7月份去的青海221厂,那时候草原很艰苦,住帐篷,我一直参加第二生产部的建设。1964年把我调到第二生产部去管207车间,负责总装车间。总装什么呢?装配爆轰元件和“内球”。因为那时候**生产部没建好,所以内球也在我们第二生产部装配。反正根据221厂实验部的要求,生产哪个元件,我们就装配哪个元件,实验部再进行爆轰试验。他们的爆轰试验结果,我们一般也不知道。那时候是严格分工、严格保密,互相不知道。 我们还做过“半球”试验。“半球”元件是总装配组的潘长春同志坐在吉普车里怀里抱着,怕震动,一路抱着运到六分厂的。“半球”试验成功以后,接着就做“整球”试验。我们那个时候*困难的是装“内球”,“内球”由5号、8号放射性元件构成,是用四个柱的支架来装配“内球”。因为我们车间原来是炸药车间,没有地方,另找了一个很小的房间装配“内球”,那个房间只有二十多平方米。主要的工作人员有郭学标、王华武,王华武不知道调到哪儿去了,郭学标现在在廊坊的军工厂,他好像退休在那儿。那个时候我们反复地练习装“内球”,当时装配车间的放射性防护非常简单,就发个手套、口罩、眼镜,还有一个大褂子,就这么点东西。我们这些人可以说是“以身许弹”,当然这个弹是国家的原子弹。以身许弹,都无所谓!我是车间的副主任,负责主持工作。车间主任是李必英,后来调回北京。当时还有蔡抱真、孙维昌,他们是第二生产部的领导。我记得八一电影制片厂还在我们的车间拍摄过一次,我和车间里的几个同志都被摄人镜头,不过这个片子我们没有看到过。 ……
侯艺兵(1955一)祖籍河南,生于云南,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编审。主要从事摄影创作和采访编辑,出版有《院士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纪学人》等多部大型影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中外传记学会会员。 曾获第十、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落幕,年轻貌美的意大利女伯爵贝安加在广州遭捕,罪名是“协助日本之外籍嫌疑犯”。这个轰动
永恒的星辰-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画传(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收入大量老电影相关图片与文字,重拾怀旧经典★ 体验如梦如幻也如歌...
《谢晋传》内容简介:本书作者以生动流丽、饱含深情的笔触,追述了谢晋一生漫长而辉煌的电影创作经历,并对他无怨无悔献身电影艺术
慈禧全传-(全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慈禧全传》套装全三册包括:《慈禧全传1:太后治下的中国》《慈禧全传2: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熊伯龙家世及行年考略 本书特色 《熊伯龙家世及行年考略》由徐大纲所著,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熊伯龙家世及行年考略、熊伯龙诗文选注、附录。内容包括:熊伯龙家族...
卡斯泰-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法国海军上将卡斯泰(1878~1968)是世界闻名的海军战略家、历史学家。卡斯泰的一生,如同克劳塞维茨一样,既荣耀辉...
跃登百老汇-黎锦扬自传 本书特色 本书原著为英文,作者回顾其一生文学之路,忆起了启蒙他鬼与性的湘潭家乡,以及随后往北京就读中学,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云南边陲担任土...
巴金日记 本书特色 看看这本日记吧,你会在滚滚红尘中找到一处宁静的心灵家园。从这本日记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文学巨匠多侧面的、真诚的、坦荡的一生。巴金的热情而真诚...
《股票投资沉思录》内容简介:作者以一个交易者的切身体会,融会贯通了哲学思维、经济学理念、金融视野、财务技巧和技术分析,打破
当代美国哲学家访谈录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哈佛哲学评论》对美国14位哲学家的仿谈录。他们都是当今国际哲学界成就斐然的学者。访谈覆盖哲学的多个领域。当代美国哲学...
盛氏家族·苏州·留园 本书特色 盛承懋著的《盛氏家族苏州留园》帮助读者了解与发掘盛宣怀的一生、盛氏家族的发展与苏州这个城市的关系与情缘,从一个侧面对盛宣怀的实业...
珠江传 本书特色 珠江是我国南方*大的河流,她多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我国的江河中独具特色。作者在本书中,将珠江比作一位历史巨人,饱含激情地写出了她幼...
中国卷-皇帝秘史 本书特色 《皇帝秘史·中国卷》讲述了:中国古代*神秘的地方莫过于皇宫,那个被重重包裹的宫墙之内曾演绎着怎样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皇帝...
正史背后的中国军阀 本书特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开启了军阀割据的混战时代。自此,大小军阀粉墨登场,在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
芭比-一个娃娃风靡世界的秘密 本书特色 《芭比:一个娃娃风靡世界的秘密》从多角度剖析了露丝·汉德勒个人及其玩具帝国的生命历程。她告诉我们,在面临困...
张恨水: 温润如玉一世情 本书特色 “文坛奇人”张恨水因写作《啼笑因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长篇小说而开始名噪大江南北,以至于人们...
世界名著百部·名人传 本书特色 《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功至伟的的人物,作者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
洋场才子与小报文人 本书特色 《洋场才子与小报文人》“疾殁世而名不称”,他们曾经辉煌,他们在文学史上是应该占有一个角落的,但这许多人,尤其是所谓“小报文人”,却...
一师毛泽东 要为天下奇 本书特色 王立华著的这本《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是一部专门研究探讨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一师求学的思想与生活历程,给读者展示出一幅少年毛泽...
谁踢的一脚-鲁迅与右翼文人 本书特色 说起鲁迅与右翼文坛的关系,往往局于他“对‘现代评论派’的斗争”、“对‘新月’派的斗争”、“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