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夏铸九、刘家琨、赵辰、杨奎松、梁文道——两岸三地建筑家、史学家、媒体人共同推荐。
一部终结之书:它终结了梁思成的神话,却更真切地呈现出一代建筑师乃至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悲剧性命运。
一部开启之书:它开启了“新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崭新篇章,同时揭示了当下中国城市与建筑乱象的制度根源。
这是一个你所不熟悉的梁思成。他在1931到1948年间,回应激荡世界的现代建筑潮流,和同仁们通过建筑史的调研和写作,构筑起“中国建筑”体系,并积极思考该体系向中国现代建筑转换的可能。而在1949到1959年间,他深陷新中国政治运动的漩涡。为跟上形势,他频繁进行自我否定和改造,有时也将批判矛头指向同道。他的思想历程充满急剧的扭转、中断和切换,到*后彻底迷失。他构筑起的“中国建筑”体系也在任意化的政治潮流冲击下分崩离析。
本书以大量新史料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探讨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与政权更迭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那段历史远没有结束:政治任意化导致的建筑任意化,仍然主导着今天中国的空间图景。
掩映在本书的诸多材料与讨论背后的是两种愿望:在那段被概念性的史学遮盖的建筑史中,是否用另一种乌托邦宣告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死亡;通过围绕一个学者个人的大量细节史料,通过其心志演变的真相拼图来呈现在个人层面上“中国传统建筑”的终结,以及梁思成个人,如何最终成为捍卫这一传统的寓言主角。这本书的特殊意味在于,一段几乎无法再写的历史是如何可以从细节入手去重述的。
—王澍
“看似明了的事情从来与事实不符。”面对一段几成定论的历史和一对传奇偶像,朱涛以令人钦佩的学术勇气和令人感动的治学真挚,试图在浮泛风行的时代中艰难地说出真实。这本书可能冒犯你的情感,可能使你愤慨,可能使你痛苦,甚至可能使你虚无……但确实值得一读。好书!
—刘家琨
梁思成的幽灵在北京城上空飘荡……
朱涛写我与我的时代这样的书与论文应该受到肯定,这是必须要做的事的第一步,比起那些空洞的缅怀和颂扬有意义得多了。这是中国建筑与城市的专业者走出自己的路的必要一步,这是实践上的必要一步,也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一步。
然而,作为一位在改革开放之后留学美国哥大的年轻一代的现代主义的建筑史学家,朱涛始终不懂我的心,不懂我的自我批判的用心。1950年代政治风向下的那些专业者当然也不懂我的自我批判的用心之处啊,虽然,我自己也并不满意自身在用心之外的实践表现。
在实践上的表现我自己确实也不满意,但是,你们无缘理解我可是真正有意愿要摆脱资产阶级的现代史学的史观与史学方法,有意图要摆脱五四之后的现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偏见,有意图要超越西方现代建筑的形式主义建构。这是我的未竟之业。
你们不理解我对政治与专业结合的真诚赤子之心,可是也不要从你们现在的语境与世界观中曲解了我的用心吧?可惜林徽因早一步离我而去,不然,她总是能捷足先登的。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幽灵在北京城上空飘荡……
—夏铸九
作为一位优秀的历史与理论学者,朱涛在他的研究中,成功地将梁先生及其建筑学术研究置于中国近代跌宕起伏的政治与学术社会背景之中,有比较分析地将梁先生的学术进程与社会背景丝丝相扣地联系在一起。从朱涛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立体的梁思成先生和他的学术成就,在我看来,这是今天能够看到的梁思成研究中最为脱离“宏大叙事”的成果,事实上也是我所期望的。
—赵辰
前些年读过王军的《城记》之后,一直想要找到一本能够更深入地说明阶级政治在新中国建筑史上是如何既摧毁了传统,又扭曲了现代的历史研究著作。朱涛的《梁思成与他的时代》一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的愿望。朱涛着力挖掘的虽然是梁思成1949年前后思想变动的前因后果,但他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在阶级政治的干预下,那个时代的中国建筑是如何左右摇摆着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希望的。
—杨奎松
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任助理教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哲学博士候选人。他于1990年获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工学学士,2001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200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哲学硕士。在进行建筑实践的同时,他还通过写作广泛探讨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问题。
2010年,由《南方都市报》及八家中国建筑媒体联合主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评选活动,将首次设立的“建筑评论奖”授予朱涛,表彰他过去十年的写作,以及在建筑的专业解读、空间的社会关怀和历史性反思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他最近的作品包括,与十九位国际建筑学者联手写作的首部世界当代建筑通史《当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1960-2010》(A Cri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1960–2010),将于2014年3月由伦敦Ashgate出版。
《云千吟》内容简介:这是一个看似河清海晏、歌舞升平的盛世,实则是武林分裂、外寇环伺的乱局。少女隋云曦与青梅竹马的师兄姜恒,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内容简介:20几岁的年轻人,涉世不深,又正逢角色和身份的转变时期,必须面对很多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作品目录緒 言第一章 宗教信仰自由與依法管理宗教宗教政策的形成宗教管理的落實宗教理論的建立宗教政策的恢復與宗教管理的規範
《幼科指南》释义 本书特色 医号为哑科,自古再为难事。这本《幼科指南》又名《幼科医学指南》,4卷。清·周震撰,成书于1661年。卷一儿科歌赋及议论;卷二...
安妮宝贝,作家。曾任职银行、广告公司、网站、杂志社。1998年起发表小说,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拥有大量读者。现居北...
中国名中医:颜正华临证论治 内容简介 《中国名医颜正华临证论治》系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颜正华教授的临证医案集,收录医案116例,计45个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科...
彼其之子,美如玉。他们是魏晋的风流,南朝的烟雨,北朝的碧血;他们也是唐宋的曲陌与春风,明清的深衢与秋月。曹植、朱权,潘安、独孤信,苏轼、纳兰性德……他们或是声威...
找到你爱的那个人,然后再失去他……---知名作家胡安,在墨西哥的垃圾场长大,暮年到菲律宾旅行。40年前的回忆,却像一条神秘大道,始终围绕着他:垃圾场大火中救出来...
Whatisthefutureofhumanity?Aretheonesthatsaytheworldiscomingtoanendcorrect?Isthis...
本书是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回忆录,通过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著作,麦克捏精彩地描述了现代世界历史的演变。在书中,作者生动、优雅、机智好辩地描述了其生活...
实习律师指南(第三版) 本书特色 本书*初是写给实习律师的操作指南,其实有过一段执业经历的年轻律师认真阅读本书,会有更深的领悟。特别是在第三版中新增加的内容,是...
陳浩基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海外成員。2008年以童話推理作品〈傑克魔豆殺人事件〉入圍第六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翌年又以續作...
《城市碎片:北京、芝加哥、巴黎城市保护中的政治》是关于城市空间的政治学解读。作者运用美国城市政治学理论及比较研究的视角,对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实...
埃莉诺·霍奇曼·波特(1868-1920)生于美国新罕什尔州。她曾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后到田纳西州居住,最后定居纽约市。《波莉安娜》于1913年出...
本书所有作者都是著名的C++权威人物。Stanley B. Lippman目前是微软公司 Visual C++ 团队的架构师。他从1984年开始在贝尔实验室与C...
苏珊·罗恩使交谈艺术重获新生。这种艺术值得我们用心智和灵魂去体会。她指出我们为何需要伶牙俐齿,怎样做到能说会道,并以幽默
"Nurwasgeschautwird,gehörtindiePhänomenologie".KaumeinanderesBuchwirddieserMaxim...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她的代表作品有《脂麻通鉴》、《终朝采绿》、《诗经名物新证》、《诗经...
一般人也許會覺得有點詭異,但「佛格特街一號」卻深深吸引著珍,這幢房子與她的相遇簡直就像命中注定。要住進這裡,必須遵守兩百多條近乎偏執的出租守則以及無所不在的科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认知,让人们开始担心因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社会和他人,为此许多人开始变得焦虑不安。要摆脱这种焦虑,单靠大量的阅读,简单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