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 (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执拗的低音》,《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皇帝、儒生与孔庙》
张隆溪编著的《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由该讲座的讲演稿为基础整理加工而成,主要内容是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著作为基础,讨论阐释学的基本观念,并着重讨论人文研究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跨文化理解的问题。张隆溪,1947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世界级华裔学术大师之一。
**讲:阐释学的基本观念
第二讲:经典、权威与文化传统
第三讲:语言、艺术与审美意识
第四讲: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
张隆溪,男,1947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世界级华裔学术大师之一。北京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现任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现在唯一健在华裔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韦斯理大学杰出学人讲座教授。《中华英才》杂志赞誉其为“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
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本书特色 蔡尚思编著的《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以三十个问题为线索,讲述了中国文化人立身治学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尤其是值...
于魁智和他的戏 本书特色 这套“折桂令丛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
對女人來說,結婚可是2次投胎!嫁給好男人帶妳上天堂,嫁給壞男人則帶妳下地獄。大家都知道選對人嫁對郎的重要性,不過,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生擒選中的目標獵物,才是最重要...
桔子樹自稱為新型植物人,低碳環保,活潑嚴肅,和諧有愛。喜愛陽光和水,喜愛溫暖的文字,喜愛廣闊的天地,喜愛分享這一切。堅持寫有愛的故事,偶爾禁忌情色。她擁有著出神...
收藏文化 本书特色 1.1995年,“雅俗文化书系”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赵朴初题字,季羡林作序;2011年,新版“雅俗文化书系”重装推出,延续经典。2.为读者...
哈萨克族民俗文化:暨哈萨克族研究资料索引:1879~2005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哈萨克族源流——族源、历史、分布;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及习俗;哈萨克族服饰;...
简明赫哲语词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部。上部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汇等学习语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日常词汇 ; 中部包括赫哲族日常生活...
经典常谈 本书特色 本书系“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丛书之一种。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 “诸子”“辞赋”“诗”“文”“四书五经...
茗记 本书特色 百味尝尽方识茶,千回对语始知君;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品茶,如品人生,百味其中。茗记 内容简介 人生百态,本色如茶——人生如茶。作者用...
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 本书特色 “海峡两岸文化发展丛书·闽台文化关系篇”是以闽台为中心,以文化为重点,来论析两岸关系的一套系列研究论著。《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作为...
龙智慧,作家,导演,1979年生。曾在湖南某发电厂担任技术员和工程师九年,后进入人民日报社等媒体,历任记者、编辑、主编、总编助理等职。2015年赴芝加哥艺术学院...
梅樱短笺 本书特色 《诗情画意梦回唐宋》、《女儿国里尽朝晖》、《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纸墨寿于金石》、《有容乃大康熙帝》、...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本书特色 徐春光先生于2007年1月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所做的关于“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专题演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书既是根据其的...
东北移民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东北移民历史为线索,对东北移民文化进行介绍,主要分为“东北移民的历史回顾”“东北移民文化的形成”“东北移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东北移...
汉语小论文写作初步(修订本) 内容简介 这本书总结了作者前两轮在这方面试验的一些做法,并力图使它逐步完善。总结过去从而指导现在,试图获得一个新的基础,在新的基础...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朝韩卷 本书特色 刘顺利所著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朝韩卷)》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展现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交流的历...
日本銷售破67萬冊獲獎記錄★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第29回小說推理新人獎★週刊文春「2008年Mystery Best 10」第1名★寶島社「2009年這本...
2013-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为《咬文嚼字》2013年度的合订本(精装)。合订本保持了一贯的特色:知识实用,文字生动,材料新颖。刊物公布的年度十大语...
作品目录写在前面 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概述 二、历史悠久的达斡尔族萨满文化 三、斡米南仪式的地域性 四、对斡米南仪式的
辽夏金元陵 本书特色 辽、夏、金、元朝代的帝王陵,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较少,有些帝陵的地点及陵园建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正因为如此,它也备受国内外人们的瞩目。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