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说文解字》**、《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札”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等。
本书系“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丛书之一种。
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 “诸子”“辞赋”“诗”“文”“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说文解字》等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七十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是一本普及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佳作。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
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
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①;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
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苟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甚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可能的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定出他是哪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人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
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为《仓颉篇》。秦代那三种字书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颉篇》,现在残存着一部分。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了些字书,所选的字大致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篇》还存留着。《仓颉》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急就篇》不分章而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半七字一句,两句一韵;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
这些书和后世“日用杂字”相似.按事类收字——所谓分章或分部,都据事类而言。这些一面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海州(今东海县),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以及《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学术著作。
国学的盛宴 本书特色作品本着传承文化的初心,*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师的手笔厘清中国国学的发展脉略及成就,更有利于读者学国学、品国学、用国学。本书辑录了中国近代史...
雖然家族秘史謎雲滿佈讓琵琶很迷惘,但童年畢竟是悠長而美好的。十八歲那年,她因為惹怒了父親與後母,驚險地逃出那個囚禁她的豪宅,去投奔母親與姑姑。原本母親打算讓琵琶...
中华灯彩 本书特色 《中华灯彩》由李苍彦所著,他在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工作多年,既是经验丰富的业内管理者,又是直接参与工艺美术创作的设计师,还是专注于研究的学者。已...
吉祥文化论 本书特色 由张道一论著的《吉祥文化论》讲述的中国的吉祥艺术,活泼多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世俗仪表。《吉祥文化论》中讲到的吉祥艺术在...
语言发生学-理论与方法集 本书特色 《语言发生学:理论与方法文集》汇集了格林伯格讨论语言发生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世界语言发生学分类的重要论文,由威廉·克罗夫特(...
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 本书特色 《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的*后回眸》编辑推荐:长期逃学的沈从文,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晚饭后听四叔钱穆吹箫的钱伟长,...
渐渐消失的匠人行当 本书特色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数不清的行当,出现过数不清的匠人。这其中有精益求精的师傅,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有技艺精湛的艺人,有...
许国璋论语言 内容简介 《论语言》收论文25篇。有的论析语言的性质,有的评述语言研究的诸方面。写于1978年至1990年。 我们的语言学研究从建国以后算起,已经...
仰望高峰-泽颖采访当代文化大师录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作者与三十位中国文化界“高峰”人物的对话录。通过作者敏锐的观察和智慧性发现,展示了文化大师们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
邯郸-地区民俗辑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项由著名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欧大年教授领衔、邮邯郸地区著名的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参与的课题。本册书收录了15篇报告,其中8篇关于...
《税务透明时代下的家族财富传承》内容简介:税务透明为家族财富传承带来重大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纳税,是财富安全的通行证。纳税
于漪知行录 本书特色 《于漪知行录》是于漪老师教育思考的精华记录,分为精神成长、教育心得、处世智慧、励志之语、学习之道等十个主题,每个主题按照相应的内涵再分为若...
东眺西望/陈舜臣随笔 本书特色 古今中外,人类上演着各种历史活动,文明的浪潮不断交替。陈舜臣先生的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可读性,还有双重文化的意蕴。在《东眺西望...
罗汉传 内容简介 绍轩编注的《罗汉传/民俗文化丛书》分为“漫谈罗汉”、“二十四尊得到者罗汉传”、“附录”三大部分,作者分别叙述了罗汉文化的由来以及二十四尊罗汉分...
《气质》内容简介:在人身上,有一些东西超乎外表,是传记作者或照相机所无法捕捉到的东西,是只能够靠感觉传递的东西,是人由内而
《2018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面试高分指导》内容简介:本书以MBA为例,全面论述了对MBA、MPA、MPAcc等管理类联考面试的认识、
《设计学概论(修订版)》内容简介:本次《设计学概论(全新版)》是第四次修订,全书在基本不改变原修订版全貌的前提下,对几乎全
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吴越神歌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属中国文化新论丛,以中国古代以吴越为主的祭坛古歌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民间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其中...
作品目录第廿六折 险关易渡,悉断红尘第廿七折 环刀夜炼,铸月补天第廿八折 蛇虺当道,落羽分霄第廿九折 过山黄貉,牵机赤血第三
《中国古典舞蹈的“和”品格》内容简介:这部书明晰地分为五章,详尽地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从史学与哲学、从美学到舞蹈学,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