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五)》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民族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国民族》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国民族》(作者孙运来)介绍了高山族、水族、东乡族等五个民族。
畲人“山客”讲畲话。畲话与客家话基本上能够无障碍沟通,一些地区的畲话带有少数吴语、浙南闽语的成分。有人认为畲话跟客家话是同一种语言,是客家话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认为,畲话就是畲族的本民族语言,历史上畲族先民与客家先民曾经长期混合居住,互相通婚,长达千年之久,畲族本民族语言与客家先民语言相互影响,使现代畲族语与客家话如此的接近。但是,畲话与客家话之间还是有一些细微区别,不能认为现代畲话就是客家话。现在的畲民,除了居住在广东罗浮山区的少数人外,基本上说客家方言,这反映出客家先民语言对当时土著民语言的巨大影响,但另一方面,土著民的语言也影响了客家先民的语言。在语法方面,客家话中的语序与普通话颠倒,又有“来去”并用只表“去”的意思,这些都与汉语不同,而与傣语、苗语等某些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相近。客家先民的语言受土著语言的影响,融会而成为客家话。畲族文化影响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对畲族文化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和江淮,在经济和文化上比土著居民先进,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后来都为畲民所接受,他们的文化给予了畲族巨大的、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如宗教信仰,客家先民入居赣闽粤交界区域之后,他们带来的佛教、道教,与土著民的民间信仰进行了斗争,结果是佛教、道教获得广泛的传播,连土著民也有不少接受了佛教、道教,但佛教、道教本身也改变了固有的面貌,变成一种适应当地固有文化的民俗佛教、民俗道教。语言的相互影响也就是伴随着文化影响、融合而发生的,是文化影响的一个特例。中国畲族的文学,由传统的民间文学和新兴的作家文学两部分共同组成。在畲族民间文学中,有关民族始祖盘瓠的神话作品异常地引人注意。畲族的民歌也被称作山歌或杂歌,可以用来达到叙事、说理、咏物、抒情等多方面的目的,其中包括:劳动歌、情歌、风俗歌、时政歌等门类,艺术上有语言质朴明快、音韵和谐悦耳的特点。其实畲族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中以山歌、神话和传说*有特色。由于畲族的歌唱习俗,在民间产生了许多长篇的史诗、叙事诗、说唱文学和民歌。史诗的主要作品有《盘古歌》和《豹王哥歌》。说唱文学的主要内容是由畲族民间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话本改编的《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畲族民歌语言明快,音韵和谐,不用典故,也不用夸张和粉饰,叙事、咏物、抒情朴实真切。除韵文作品外,还有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中叙述畲族祖先开基创业的有《畲族祖先的传说》和《高辛和龙王》;颂扬英雄为民除害的有《天眼重开》;表现畲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有《卖炭》和《石牛》等。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民爱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句,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畲族山歌过去主要流行为浙西南一带的畲族聚居山区,起源于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一脉相承。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时政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祭祀礼仪歌与识理斗智歌等种类。畲族几乎家家户户都爱听山歌,男女老少都会唱山歌,许多畲族山歌手出口成歌,语言形象生动,令人赞不绝口。畲歌的丰富多彩,充分显示了畲民的智慧,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是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名编名著,经典必读,畅销海内外46年,古史新证,...
《游戏改变人生》内容简介:玩游戏可以让你多活10年,你相信吗? 如果面对人生每个挑战和玩游戏一样充满激情,该有多好? 《游戏改
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 本书特色 ★ 16开,图文并茂,景观照片清晰★ 许嘉璐,彭珮云题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希斯科·班德林贺辞★ 介绍全...
每個人都擁有名為「身體」的人生導師,坦率面對自己的身體,就是坦率面對自己的心理。★《心裡的苦,身體知道》作者好評佳作,日本亞馬遜Amazon.com讀者4.5顆...
长江文化史 本书特色 李学勤、徐吉军编写的《长江文化史(精)》所论述的长江文化,正是这么一种大区域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历代长江流域文化史的探索,展示出这一大区域在...
厚德载物 内容简介 这本由李友广撰的《厚德载物》一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厚德载物”一语,高度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重德特质...
中国人本色 本书特色 这本书里的一些细节非常有趣,作者发表的观点一针见血,有一种局外人特有的敏锐与清醒。它像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隐约看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活在...
语文零拾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语文零拾》收集的都是作者的书评和译稿,共14篇。书中关涉中国的...
中国旧书局 本书特色 《中国旧书局》以清末之1949年间上海书林的旧书局为关注点,历数上海书林曾辉煌一时的五十多家旧书局的兴衰史,为读者展现了在那个激烈动荡的变...
第三册-国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条经典文化的长河。从这里,你将进入文学、历史、哲学,进入祖国传统文化的圣殿;你将从中细细品味社会和人生,获得成长的自信和快乐...
闲雅小品丛书:清白旧家风-家训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
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与民俗文化》之《佛门俗影》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与民俗文化》丛书致力于揭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
中华谚语 内容简介 《中华谚语》一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
中国文化史 本书特色柳诒徵编著的《中国文化史(上中下)》被誉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三编,□□编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
古希腊生活-人类生活图卷 本书特色 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理解西方社会的一把关键性钥匙,西方生活的基本模式以及情态演进,大都可以从古代希腊人那里找到源头性的诠释。...
江西地方戏 本书特色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地 方戏》是《江西方志文化丛书》分册之一,收录了江 西境域内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与艺术成就较高的28...
中国汉字源流 本书特色 汉字突破了古今几千年、纵横数千里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发挥其超时空的书写和识读功能,完整地记载与传承中国文化。汉字作为汉语好的记录工具、中...
泉中春秋-中华钱币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刘伟编著的这本《泉币春秋--中华钱币文化大观》以历史的沿革为顺序,上启先秦下至民国,兼顾不同时期及各少数民族政权铸币史实,...
通用俗语词典 内容简介 1.本词典是“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中的一种,供具有初、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2.本词典选收常用俗语近四千条(包括副条)。3.所选条...
实用语海-典故故事 本书特色 字、词、句涵盖所有语言常识,点、线、面层层剖析中华古老文字精华,引领现代读者走进一个美轮美奂的文化圣殿,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