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为中国人辩护,不是替中国人表示歉意,不是对中国人的批评,也不是为中国人歌功颂德。本书只解释中国和中国人。笔者曾经在中国居留多年,和中华帝国各地、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紧密的接触,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现在,作者尝试将自己在中华帝国的感受写出来。作者努力描述并解释这个民族生活中的突出特性,论述为什么很多西方人感受突兀的、难以接受的方式,在中国人看来却是自然的、天经地义的。全书建立在客观事实,而非主观臆断的基础之上。作者希望能够用素描式的方法向读者描绘真正的中国人。
全书穿插了许多具体事例,希望借助它们能够使作者的作品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列易于理解。
中国人身上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有一些怪癖,更有许多闪光的道德品质和令人钦佩的性格特征。在岁月流动中,它们被年轻的一代牢牢继承下去,变化非常缓慢。中国有着光明的前途,中国必将在世界历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谁不深信这一点,谁就不算真正了解中国。
这本书里的一些细节非常有趣,作者发表的观点一针见血,有一种局外人特有的敏锐与清醒。它像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隐约看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活在中国传统中的自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晚清研究专家 夏晓虹
费正清说,中国人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文化优越感。本书描绘了这个自以为是的“世界中心”的陨落……类似我们今天对美国的观察。本书提供了一种有益借鉴:在敌视和交融理解的两岸,我们既收获了阅读享受,也点燃了思考的燃点。
--《新京报·书评》主编 萧三郎
晩清中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国人或许已经熟悉了这样的描述:腐败堕落的朝廷,愚昧无知的国人,几个卖国贼和几个勇敢的士大夫在帝国落日的余晖中惨淡经营着这个被人痛击的国度……无论是中国人自己,还是西方人,可能都误读了那个时代。何天爵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尽量抛弃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把中国人作为真实的人对待,把中国社会作为真实的社会对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晩清外交研究专家 李扬帆
美国外交官何天爵意识到自己作为“镜子”的局限:“我们都用自己建造的标准、用从自己身上总结出的模式去衡量他人。他人是否正确、是否明智,都取决于他们是遵从了还是背离了我们已经树立的规范。”因此他尽可能地克服了这种引起“变形”的局限,他的《中国人本色》才得以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中国人非常全面、难得的“镜像”。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
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1844-1912),美国传教士,外交官,原名切斯特·何尔康比,何天爵是他的中文名。他1869年来华,在北京负责公理会所办的教会学校,1871年辞去教会职务,先后任驻华使馆翻译、头等参赞、署理公债等职。曾参与起草1880年关于华人移居美国的条约,还参与了1980年美国和朝鲜签约订条约。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华期间曾接待陪同,在处理美国侨民在华经济纠纷和教案方面不遗余力。1885年回美国。1895年出版其颇具影响的《中国人本色》一书。另撰有《The Real Army and Navy in The Real Chinese Question》等作品。
本书是何天爵根据他本人在中国居留16年的所见所闻的深入思考写成的,是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一幅全方位、大视角的生动画卷,其内容涉及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中国人特质的揭示,对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 本书特色 ★16开软精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变化角度切入,选取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着实拨动...
家庭书架(五)-最伟大的思想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广袤而深邃的“文化地图”。“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却因有“会思考”的本领而有别于世间的繁华万物。虽然这芦苇非常渺...
新编古代汉语教程 本书特色 毛远明、陈志明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教程》从地方高师院校和普通高校教学实际出发,本书编写不求宏大繁富,但以简明实用为尚;力求在教材的有...
大学演讲录(第三辑) 内容简介 本书正要为您拉开这重重帷幕,让精神的启明星重新闪耀光芒。让您能在追逐、奔波之余,稍稍放慢匆匆的脚步,抬头仰望星空,在星光中审视自...
古书凝义举例 内容简介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 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就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三版 内容简介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语言学概论”使用的教材...
約翰.高登醫師(Dr. Jean Gordin)與奧立維爾.瑪帝醫師(Dr. Olivier Marty),兩位均是肝膽胃腸專科醫師。林雅芬學歷:法國法蘭西康德...
《吉他和弦图解完全学习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吉他和弦的学习工具书,书中包含了吉他常用及拓展的和弦,每个和弦的按法都配有
《甲寅》月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内容简介 章士钊于1914年5月日本东京创刊的《甲寅》月刊,成为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和留学日本的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民族出路与表达个人...
读书的风雅 本书特色 《读书的风雅》是老编辑郑一奇近30年的书评写作集。该书点评了近百部中外优秀文史图书、文化名著,还收入了他的书评研究、名著导读等。这本书评合...
南怀瑾国学日历2020(精)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及南粉编辑的一部南怀瑾先生语录集,按照日历的形式编排,从儒释道三个方面精选出南师著作中的精华语录...
藏书家-第17辑 本书特色 昔年作《中国藏书文化散论》,首刊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年第2期,讲的是藏书文化的意义,不意先后为《北京日报》(2001年7月...
怎样写领导讲话稿-[第二版] 内容简介 “常用公文写作丛书”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有关公文的规定,熟悉什么写什么,把重点放在写什么、怎么写...
老照片第31辑 内容简介 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应...
藏族古日历和祭祀图谱研究 本书特色 徐丽华、牛颂编*的《藏族古日历和祭祀图谱研究》与已出版的《藏文古籍概览》同属《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研究丛书》系列。书稿根据《...
中国古村落-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中国古代村落》介绍了古村落是中国古代*基层居民的生话中心,处处充满着先民生活的痕...
中国神话故事 本书特色 人类*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神话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思考和解释。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
《守望与思索》内容简介:本书为人文清华讲坛2019年六位嘉宾的深度访谈及演讲实录,这六位嘉宾均为清华人文学科及理工学科的代表人
傅雷:那远逝的雷火灵魂/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傅雷是公认的中国20世纪*伟大的翻译家之—,其翻译名声之巨足以遮蔽他在其他诸多领域里的不俗贡献。在对其...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本书特色 书中的论述围绕的核心问题是“西学东渐”后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内容涉及人类学国别与一致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人类学的“国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