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产主义宣言》发表以来的一个半多世纪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由于它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而成为20世纪历史上一种至关重要的存在,在某些时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存在。本书收集了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1956—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领域所写的许多作品,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和不可分开的恩格斯)思想发展及其后世影响的研究。希望本书的出版会帮助读者反思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在21世纪将会拥有何种未来的问题。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提供了一种迷人的、有洞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影响:从对贵格会运动到马基雅维利,以及在法国大革命和德国哲学中的渊源。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核心文本,从恩格斯的《工人阶级的境况》到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再到《共产主义宣言》一一进行了考察,并对过去30年来退却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析。通过出色、深刻、有力且广泛的研究,《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毫无疑问地向我们展示出:马克思是我们这一世纪的思想家,就像他是过去两个世纪的思想家一样。
享誉全球的思想大师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真正*后一部力作!
“现在又是应该认真地对待马克思的时候了。”——霍布斯鲍姆在本书的*后一句忠告!
《如何改变世界》是一位90多岁老人的著作。我们大多数人到达这个年纪,能够自己从扶手椅里站起来已是幸事,更不用说从事历史研究了。它无疑不会是这种不屈不挠精神赐予我们的*后著作...本书的大多数内容以前都曾发表过,尽管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文章未曾以英语发表过。因此,现在那些不懂意大利语的人能够阅读霍布斯鲍姆*初以意大利语发表的许多文章,至少可以阅读关于1880年到1883年马克思主义史的三项重要研究。单是这些研究就足以使本书具有独特的价值……
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他的史学著作是最高等级的学术作品,但又饱含了深刻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孜孜不倦地鼓动人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英国前首相 托尼 布莱尔(tony blair)
霍布斯鲍姆是一位非凡的历史学家,一个对于政治充满激情的人。他将英国悠久的历史呈现于成千上万的大众面前,他把历史从高头讲章上领进了寻常百姓家。他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关切国家、关心政治。虽然颇受争议,但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英国工党领袖埃德 米利班德(ed miliband)
霍布斯鲍姆是现时代权威的史学家……他开创了对公众抗议、暴乱和起义的研究,他的著作对社会科学家和对历史学家一样重要。
—《泰晤士报》(times)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可以说是英国最受尊敬的史学家,是极少数真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家之一……无论是在对细微末节的掌握上,还是在非凡的综合能力上无人能出其右。
—《卫报》(guardian)
他似乎既从容不迫又熟练自在地徜徉于许多地点、主题和世纪之中,时而语带幽默并展现出难得一见的天分。尽管霍布斯鲍姆的特质与布罗代尔颇为不同,但他拥有同样宽阔的视野、深入的观察能力、朝气蓬勃的精神以及(不得不再度强调的)天分。
—《世界报》(le monde)
目前没有任何以英文进行撰述的历史学家在掌握事实与资料上的能力,堪与霍布斯鲍姆匹敌。他储存和检索细节的能力,已达到只有配备众多工作人员的庞大数据库才能够处理的程度。霍布斯鲍姆那种从众多资料中归纳出既令人惊讶又让人佩服的结论的天赋,这么多年来依然不断成长。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不是小说家但是他细密头脑内的引擎,却具有劳斯莱斯等级的想象力。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1917—2012),享誉全球的思想大师、备受推崇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及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被多个国家的大学授予名誉学位。
作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同龄人,1917年出生于埃及名城亚历山大港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移居英国的俄国犹太后裔,母亲来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1919年,举家迁住维也纳,十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孤儿霍布斯鲍姆于1931年投奔叔父,徙居柏林,在“一战”后受创最深的德奥两国度过童年。希特勒上台后,1933年转赴英国,幸运地躲过之后的纳粹大屠杀,完成中学教育,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二战”爆发后,投笔从戎,至1946年退伍,回到剑桥完成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英国费边社的历史。1947年成为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讲师,1959年升任高级讲师,1978年成为该校经济和社会史荣誉教授。1982年退休后,任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政治和社会史荣誉教授。1998年,英国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为其颁发了名誉勋位(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2002年,被任命为他一生执教的伯克贝克学院校长,由于他的辞职信一直未获批准,实际上他至死都是该校校长。2003年,获得杰出欧洲史研究奖。2012年,中国国庆日凌晨,因病在伦敦谢世。
译者简介:
吕增奎,哲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共中央编译局海外理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哲学和海外当代中国学研究。主编《马克思与诺齐克之间:G.A.柯亨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民主的长征: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3部文集,翻译《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的复兴:富裕启示录》(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3部专著,发表论文和译文20多篇。
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 本书特色 1.热占关注:全书在反思中外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官僚主义的起源及其发生作用的规律,有很多独到的学术见解,显示了作者深厚的马列主...
间接路线是当代英国战史大师李德哈特毕生所提倡的战略观念。在《战略论》一书中,李德哈特以西洋军事史上的三十场战争,二百八十
八十年前的中国梦-一九三三年《东方杂志》中国梦主题征文选 本书特色 1932年11月,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东方杂志》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的征文活...
攻城血路-衡阳会战中的日军第133联队 本书特色 日军步兵第133联队是1944年衡阳攻防战中日军**线的具有顽强战力的主攻部队,面对中美战机的空袭、给养不济以...
大国航母-第一部 本书特色 大国利器,兴衰标志!没有航母,何以成大国?中国著名航母专家、国防大学上校房兵直击航母百年发展之路航母百年,有力证明:凡是世界性强国,...
我所亲历的三次国共谈判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余先生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通过对张治中将军在国共谈判中的作为以及他同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物...
曾纪泽的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曾纪泽,晚清著名外交家,曾任驻英法俄公使,被誉为晚清驻外使领**人。在近代驻外使领中,曾纪泽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既继承了...
菲利普·米罗诺夫: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 本书特色 《菲利普·米罗诺夫: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菲利普·米罗...
“历经一百多年而尚在进行之中的中国社会巨变依然保持其前景不明朗的特点,这自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良序而稳定社会的要求,而政治哲学的正义目标的预期后果却正在于这样一种社...
理想、信念、信仰 共产主义新解 本书特色 高强编著的《理想信念信仰共产主义新解》力图通过阐述,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共产主义认识上的疑点问题,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理...
党支部书记实用手册-(新编本) 本书特色 《党支部书记实用手册(新编本)》主要内容包括:党支部书记的产生、必要时,党支部书记可由上级党组织指派、党支部书记被调到...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以美国《国会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为依据,通过细致梳理国会“涉藏立法”和其他干涉活动,试图对1987-2009年美国...
政能亮I-政令走出中南海之后 本书特色 本书是凤凰网评论栏目“政能亮”所发文章的一个阶段性合集。“政能亮”以“好政策,亮中国”为栏目基本理念,全面深入解读国务院...
传统与变革-日本政治史专题研究 本书特色 《传统与变革:日本政治史专题研究》**章集中研究讨论了日本天皇制的形成与嬗变问题,在世界政治发展史上,日本的天皇制是*...
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史探微 内容简介 崔丕,1954年9月28日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7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
自由主义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部分叙述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剖析自由主义的主要原则;第三部分介绍批评自由主义的学派及其观点。作者在讨论自由主...
战争的终结-轰炸日本-直击二战 本书特色 《战争的终结――轰炸日本》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军事类图书,是“直击二战”系列丛书之一。 哈...
乌托邦-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更需要美丽的乌托邦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本书特色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
《西方哲学史(第三卷):中世纪哲学》内容简介:本书是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之分卷,研究的是广义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