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和纪事体的完美结合国际*流行的年鉴派史学风格视觉直观,线索明确,中西对鉴,巨细无遗多所高校教师联合推荐
国内**本有态度的历史年表,全书采用陈寅恪、王国维、吕思勉、钱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观点独特,分析透彻,发常人所未见,揭示难得勘破的历史规律。可谓是当今历史出版当中的难得佳作。除此之外,本书用年表贯穿全书,标明公元、朝代、帝王年号,系以历史事件,包括朝代兴衰、帝王更替、战役、改革、政争等,世界史大事夹杂其间直接与之对照。每个朝代的重要史实,标题清楚,叙事明白,与年表相呼应,方便查询,实为及其适合学生与一般读者阅读的中国历史读物。
张景忠,1951年生,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先后发表《寻根小说:一次理论与创作并举的小说潮》《新时期军旅小说发展轨迹》等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延边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持》等多项课题。马东峰,1980年生,文学硕士、世界史博士。先后发表《论张承志的知青小说的主体意识》《比较视野下的〈金鳌新话〉与〈剪灯新话〉》等论文,编写《中西文论读本》。
张景忠,1951年生,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先后发表《寻根小说:一次理论与创作并举的小说潮》《新时期军旅小说发展轨迹》等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延边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持》等多项课题。马东峰,1980年生,文学硕士、世界史博士。先后发表《论张承志的知青小说的主体意识》《比较视野下的〈金鳌新话〉与〈剪灯新话〉》等论文,编写《中西文论读本》。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内容简介:本书从生活、工作、恋爱、家庭、事业等方面对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旨
后汉书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内容简介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荚军
庇护二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教皇之一,也是一位人文主义者、诗人、历史学家。《闻见录》是他篇幅最长、最吸引人、流传最为久
大刀砍头、剥皮分尸、血肉横飞、累累白骨、狂轰滥炸……60年前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那一段饱受蹂躏的浩劫,那一段梦魇般沉重的
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 本书特色 八旗兵真的锐不可当吗?农民军真的势如破竹吗?大明朝真的不堪一击吗?袁崇焕真是民族英雄吗?朱由检不是亡国之君吗?挑战正史,p...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西南边疆卷十四:清代驻藏大臣考 本书特色 《清代驻藏大臣考》是研究清代驻藏大臣的学术论著。对清代通过设置驻藏大臣统治西藏的有效措施及其成...
《特种行业体能训练手册》内容简介:特种行业体能训练手册介绍了特种行业体能训练的目标、原则、体系与主要内容,然后讲解了如何进
《史华慈论中国》简介在二战以后的国际汉学史上,史华慈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在近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中国近现代史、中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献给孩子的历史(6册) 本书特色《中华上下五千年》全套共6册,适合6-12岁。 《中华上下五千年》概括了华夏族汉族的故事,带领孩子掌握历史文化,...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是著名军史作家萨苏《国破山河在》的续篇。主要内容同《国破山河在》一样,通过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互证,或
民国官场实录 本书特色 《民国官场实录》由事件亲历者亲口讲述或亲笔撰文,还原一桩桩卖官鬻爵、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官场丑剧,以及民国官吏施政下一件件冤案、惨案的真...
史记七篇读法 本书特色 《史记七篇读法》(作者司马迁)二卷是王又朴在清代乾隆年间所编选的重要《史记》选本,其中有:项羽本纪、外戚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
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通过历史事件片断和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话,来折射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本书以短语的形式集韵味思想于一体...
本书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研究的重心而论,文化史在儒学的复兴及其演进,政治史
《阿金库尔战役》内容简介:阿金库尔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经长途跋涉、饱受
伊朗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之一,全书概述了伊朗自石器时代以来至20世纪末的漫长历史。全书共分十一章...
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
★党卫军研究专家raingun倾力之作★国内唯一决定版,库尔斯克会战70周年纪念典藏★详尽描写二战库尔斯克南线战役,残酷重现普罗霍
中国通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傅斯年之侄傅乐成传世史学巨著首次引进 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著述推荐“在中国通史之中,公认*好的一部作品” 比肩钱穆《国史大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