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平易近人的国文教师王先生、好学又活泼的学生乐华和大文这三个主角而展开三十二节课程, 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
《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是用故事的体裁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每种知识大约占了一个题目。每个题都找出一个*便于衬托的场面来,将个人和社会的大小时事穿插进去,关联地写出来。通体都把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写得又生动,又周到,又都深入浅出。的确是一部好书。《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是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特为中学生诸君运用他们多年教导中学国文的经验写成的,什么事应该说以及怎么说才好懂,都很细心地注意到,很合中学生诸君的脾胃。
《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正午十二时的下课钟才打过,H市**中学门口蜂也似地涌出许多回家吃午饭去的学生。女生的华丽的纸伞,男生的雪白的制服,使初秋正午的阳光闪耀得愈见明亮。本来行人不多的街道,突然就热闹起来。“从今日起,我们是初中一年生了。上午三班功课,英文仍是从头学起,算学还是加减乘除四则,都没有什么。只有国文和我们在高小时大不同了,你觉得怎样?”周乐华由大街转入小巷,对同走的张大文说。“我也觉得国文有些繁难。这恐怕不但我们如此,方才王先生发文选时,全级的人看了似乎都皱着眉头呢。” “这难怪他们。我和你在高小时对于国文一科总算是用功的,先生称赞我们俩在全级中理解力*好,尚且觉得够不上程度。” “今天发出来的两篇文选,说叫我们预先自习。我方才约略看了几处,不懂的地方正多哩。你或者比我能多懂些吧。” “哪里哪里。反正今天是星期一,王先生方才叫我们在星期三以前把那篇白话体的《秋夜》先预备好,还有一天半工夫呢。我回去慢慢地预备,真有不懂的地方,只好去问父亲了。” “你有父亲可问,真是幸福。我……”失了父亲的大文不禁把话咽住了。“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有什么两样?你不是可以常到我家里去,请我父亲指导的吗?今晚就去吧,我们一同把**篇先来预备,好不好?——呀,已到了你家门口了。我吃了饭就来找你一同上课去。下午**班是图画吗?”乐华安慰了大文,急步走向自己家里去。周乐华与张大文是姨表兄弟,两人都是十四岁。周乐华家居离H市五十里的S镇,父亲周枚叔是个中学教师,曾在好几个中学校里担任过国文功课。新近因为厌弃教师生涯,就在H市某银行里担任文牍的职务。暑假时乐华在S镇高小毕业了,枚叔因为乡间没有中学,自己又在银行里服务,不能兼顾S镇的家,就将全家移居H市,令乐华投考**中学初中部。张大文原是H市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因大文身体瘦弱,初小毕业后,即依从医生的劝告和亲戚问的商议,令其转入乡间的S镇小学校去住读,只在年假暑假回到H市来。乡居两年,大文在高小毕业了,身体也大好了,便留在H市与乐华同入**中学。两人既是亲戚,两年以来又同级同学,情谊真同兄弟一样。下午课毕后,乐华与大文去做课外运动。阔大的运动场,各种各样的运动器具,比较乡间高小的几有天渊之差。两人汗淋淋地携了书包走出校门,已是将晚的时候了。乐华走到家里,见父亲早已从银行里回来了。檐下摆好了吃饭桌凳。母亲正在厨下,将要搬出碗盏来。“今天上了几班课?程度够得上吗?好好地用功啊!”吃饭时枚叔很关心地问乐华。“别的还好,只是国文有些难。” “大概是文言文吧,你们在小学里是只读白话文的。” “不但文言文难懂,白话文也和从前的样子不同。今天先生发了两篇文选,一篇白话的,一篇文言的。白话的一篇是鲁迅的《秋夜》,文言的那篇叫作《登泰山记》,是姚……做的。” “姚鼐的吧。这个‘鼐’字你不认识吧。姚鼐安徽人,是前清有名的文章家。” “先生交代在星期三以前要把这两篇文章预备好呢。” “吃了饭好好去预备吧。不懂的地方可问爸爸,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自修时没有人可问。”乐华的母亲从旁加进来说。“我也许无法指导呢。”枚叔苦笑。“为什么?你不是做过多年的国文教师的吗?”乐华的母亲这样问,乐华也张大了眼睛凉讶地对着父亲。“惟其做过多年的国文教师,所以这样说。一个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课程中*成问题的是国文。这理由说来很长,且待有机会时再说吧。”枚叔一壁说,一壁用牙签剔牙。乐华愈加疑惑。恰好大文如约来了。天色已昏暗,乐华在自己的小书房里捻亮了电灯,叫大文进去一同预习。枚叔独自在庭间闲步,若有所想。两人先取出《秋夜》来看,一行一行地默读下去,遇到不曾见过的字类,用铅笔记出,就《学生字典》逐一查检,生字查明了,再全体通读,仍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你懂得吗?为什么要这样说?”大文问乐华说。“不懂,不懂。下面还有呢,‘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天空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不懂,不懂。字是个个认识的,连接起来竟会看不明白,怎样好啊!”乐华皱起眉头,埋头再细细默读。这当儿枚叔踱进小书房来。“你们看不懂《秋夜》吧?” “难懂,简直不懂。”乐华、大文差不多齐声说,同时现出请求讲解的眼色。“不懂是应该的。”枚叔笑着说。“为什么学校要叫我们读不懂的文章呢?我们在高小读国语读本,都是能懂的。”大文说。“让我来告诉你们,”枚叔坐下在椅子上说,“你们在小学里所读的国语课本,是按照了你们的程度,专为你们编的。现在中学里,先生所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如鲁迅的《秋夜》,或是古时的人做的,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的,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样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懂了。”……
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早年当过教师。主编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著有小说《倪焕之》(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之一)等,散文集《小记十篇》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夏丏尊,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出版家。浙江上虞人。夏丏尊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和编辑工作。1930年起,创办《中学生》杂志。1935年,与叶圣陶合编初中文科教材《国文百八课》。1937年,又合编《初中国文教本》(6册)。他和叶圣陶共同写成语言知识的读写故事《文心》,连载于《中学生》,由开明书店出版。该书被誉为“在国文教学上划了一个时代”。还翻译并出版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
孟子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家园。让我们沿着《周易》、《诗经》、《论语》、《老子》、《庄子 》、...
拉萨掌故 本书特色 《拉萨掌故(第2版)》讲述掌故,顾名思义,是掌握的故典,拉萨掌故,是老旧拉萨尽在只手掌握之中,是扳起指头,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布达拉宫何以凭...
生肖趣谈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生肖来源之谜、生肖人生花絮、生肖命理、生肖占卜、生肖崇信习尚、生肖与民俗环境、生肖文艺等内容。生肖趣谈 目录 前言生肖来源之谜何谓...
一天之內竟讓護國府陷入空前危機!先有大官人楚翊捲入官糧失竊案,接著三侍郎淳于珊珊陷入桃色危機,一個頭兩個大的舒清雅衝去找二官人南宮秋玥求救,卻發現南宮身受重傷!...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三版 内容简介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语言学概论”使用的教材...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福建南音/贵州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 本书特色 木卡姆是维吾尔族著名的古典音乐,是维吾尔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美誉。南...
传家宝:中国古代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特色 ★ 16开盒装,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由清代学者石成金编著★ 全书妙语连篇、生动有趣、图文并茂★ 荟萃从修身齐家到待人处...
葛兆光,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198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现主要从事中国宗教、思想和文...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 内容简介 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21日至25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黄帝内经-全彩精华版 本书特色 《黄帝内经》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时季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本书特色 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史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
「我想你們因為我一直沒有現身,不安也差不多快瀕臨極限了,所以特地像這樣為各位登場,感激涕零吧!」神‧榎木津禮二郎回來了!痛快冒險大混亂活劇第二彈!另一個京極堂系...
《清代经今文学的复兴:庄存与和经今文》内容简介: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是“先进的中国人”,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的变法思想
珍档里的上海-雅俗上海的格调与情怀 本书特色大光明、国际饭店、大世界、十六铺、国泰电影院、音乐厅、红房子、中山公园、四马路、金都戏院、医学院路……一长串有独特内...
作品目录序译者说明上编前言第一章 匈奴的墓葬第二章 匈奴的经济第三章 住所与家具第四章 服装与饰物第五章 交通工具第六章 各类
失落的文明 本书特色 在几百万年里,人类先祖们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与共存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可是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5000年,更多的文明与历史...
老照片(第14辑) 本书特色 在这一辑里《老照片》里,许多当年的照片都需要与文字结合起来解读。比如庆祝公私合营的工商业者,比如“文革”中重逢的韦君宜一家,他们笑...
满族 本书特色 满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纯朴、勇敢的伟大民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满族祖祖辈辈居住在白山黑水(“白”指长白山,“黑”指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追本...
启蒙时代,货币被空前地重新审视。18 世纪伊始,英格兰银行要求政府延长刚获批不久的特许状期限,这预示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变革正在悄然酝酿。当流通公债成为欧洲各政...
文学名著:菊与刀 本书特色 由鲁思·本尼迪克特著的《菊与刀(精)》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作品。”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