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平易近人的国文教师王先生、好学又活泼的学生乐华和大文这三个主角而展开三十二节课程, 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
《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是用故事的体裁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每种知识大约占了一个题目。每个题都找出一个*便于衬托的场面来,将个人和社会的大小时事穿插进去,关联地写出来。通体都把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写得又生动,又周到,又都深入浅出。的确是一部好书。《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是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特为中学生诸君运用他们多年教导中学国文的经验写成的,什么事应该说以及怎么说才好懂,都很细心地注意到,很合中学生诸君的脾胃。
《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正午十二时的下课钟才打过,H市**中学门口蜂也似地涌出许多回家吃午饭去的学生。女生的华丽的纸伞,男生的雪白的制服,使初秋正午的阳光闪耀得愈见明亮。本来行人不多的街道,突然就热闹起来。“从今日起,我们是初中一年生了。上午三班功课,英文仍是从头学起,算学还是加减乘除四则,都没有什么。只有国文和我们在高小时大不同了,你觉得怎样?”周乐华由大街转入小巷,对同走的张大文说。“我也觉得国文有些繁难。这恐怕不但我们如此,方才王先生发文选时,全级的人看了似乎都皱着眉头呢。” “这难怪他们。我和你在高小时对于国文一科总算是用功的,先生称赞我们俩在全级中理解力*好,尚且觉得够不上程度。” “今天发出来的两篇文选,说叫我们预先自习。我方才约略看了几处,不懂的地方正多哩。你或者比我能多懂些吧。” “哪里哪里。反正今天是星期一,王先生方才叫我们在星期三以前把那篇白话体的《秋夜》先预备好,还有一天半工夫呢。我回去慢慢地预备,真有不懂的地方,只好去问父亲了。” “你有父亲可问,真是幸福。我……”失了父亲的大文不禁把话咽住了。“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有什么两样?你不是可以常到我家里去,请我父亲指导的吗?今晚就去吧,我们一同把**篇先来预备,好不好?——呀,已到了你家门口了。我吃了饭就来找你一同上课去。下午**班是图画吗?”乐华安慰了大文,急步走向自己家里去。周乐华与张大文是姨表兄弟,两人都是十四岁。周乐华家居离H市五十里的S镇,父亲周枚叔是个中学教师,曾在好几个中学校里担任过国文功课。新近因为厌弃教师生涯,就在H市某银行里担任文牍的职务。暑假时乐华在S镇高小毕业了,枚叔因为乡间没有中学,自己又在银行里服务,不能兼顾S镇的家,就将全家移居H市,令乐华投考**中学初中部。张大文原是H市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因大文身体瘦弱,初小毕业后,即依从医生的劝告和亲戚问的商议,令其转入乡间的S镇小学校去住读,只在年假暑假回到H市来。乡居两年,大文在高小毕业了,身体也大好了,便留在H市与乐华同入**中学。两人既是亲戚,两年以来又同级同学,情谊真同兄弟一样。下午课毕后,乐华与大文去做课外运动。阔大的运动场,各种各样的运动器具,比较乡间高小的几有天渊之差。两人汗淋淋地携了书包走出校门,已是将晚的时候了。乐华走到家里,见父亲早已从银行里回来了。檐下摆好了吃饭桌凳。母亲正在厨下,将要搬出碗盏来。“今天上了几班课?程度够得上吗?好好地用功啊!”吃饭时枚叔很关心地问乐华。“别的还好,只是国文有些难。” “大概是文言文吧,你们在小学里是只读白话文的。” “不但文言文难懂,白话文也和从前的样子不同。今天先生发了两篇文选,一篇白话的,一篇文言的。白话的一篇是鲁迅的《秋夜》,文言的那篇叫作《登泰山记》,是姚……做的。” “姚鼐的吧。这个‘鼐’字你不认识吧。姚鼐安徽人,是前清有名的文章家。” “先生交代在星期三以前要把这两篇文章预备好呢。” “吃了饭好好去预备吧。不懂的地方可问爸爸,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自修时没有人可问。”乐华的母亲从旁加进来说。“我也许无法指导呢。”枚叔苦笑。“为什么?你不是做过多年的国文教师的吗?”乐华的母亲这样问,乐华也张大了眼睛凉讶地对着父亲。“惟其做过多年的国文教师,所以这样说。一个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课程中*成问题的是国文。这理由说来很长,且待有机会时再说吧。”枚叔一壁说,一壁用牙签剔牙。乐华愈加疑惑。恰好大文如约来了。天色已昏暗,乐华在自己的小书房里捻亮了电灯,叫大文进去一同预习。枚叔独自在庭间闲步,若有所想。两人先取出《秋夜》来看,一行一行地默读下去,遇到不曾见过的字类,用铅笔记出,就《学生字典》逐一查检,生字查明了,再全体通读,仍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你懂得吗?为什么要这样说?”大文问乐华说。“不懂,不懂。下面还有呢,‘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天空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不懂,不懂。字是个个认识的,连接起来竟会看不明白,怎样好啊!”乐华皱起眉头,埋头再细细默读。这当儿枚叔踱进小书房来。“你们看不懂《秋夜》吧?” “难懂,简直不懂。”乐华、大文差不多齐声说,同时现出请求讲解的眼色。“不懂是应该的。”枚叔笑着说。“为什么学校要叫我们读不懂的文章呢?我们在高小读国语读本,都是能懂的。”大文说。“让我来告诉你们,”枚叔坐下在椅子上说,“你们在小学里所读的国语课本,是按照了你们的程度,专为你们编的。现在中学里,先生所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如鲁迅的《秋夜》,或是古时的人做的,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的,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样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懂了。”……
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早年当过教师。主编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著有小说《倪焕之》(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之一)等,散文集《小记十篇》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夏丏尊,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出版家。浙江上虞人。夏丏尊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和编辑工作。1930年起,创办《中学生》杂志。1935年,与叶圣陶合编初中文科教材《国文百八课》。1937年,又合编《初中国文教本》(6册)。他和叶圣陶共同写成语言知识的读写故事《文心》,连载于《中学生》,由开明书店出版。该书被誉为“在国文教学上划了一个时代”。还翻译并出版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
白鱼解字-手稿本 本书特色 破解汉字奥秘的中国首席大侦探,学者流沙河触摸中华文化之脉的巅峰之作他纠正了许慎《说文解字》一书里的数处错误他去除了汉字与生命之间的隔...
中国文化精神 内容简介 余迁居来台,即曾在空军各基地作过一番巡廻演讲,又增以在三军参谋大学、海、陆、空军官校之演讲,共成中国文化十二讲。此为余对当前军人作有系统...
《人工智能营销》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1章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趋势;第2章阐述了人工智能营销的定义
联林撷萃 本书特色 《联林撷萃》:联学文史经典,值得雅士珍藏。对联,义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
菊与刀 本书特色 l 一本研究日本民族性的重要工具,让读者全面了解日本民族的铠甲和软肋。l 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l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
菲利普.德斯寇拉(Philippe Descola)作為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人類學榮譽教授、師承李維史陀的美洲印地安研究大家、「四大...
1 论汉语的诗性 本书特色 《论汉语的诗性》的意图就在于将这一论断学术化,通过梳理、检讨与之有关的概念和观念,通过小范围的文本调查,将汉语诗性问题置于文学理论的...
朱子家训-中华文化传统精髓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蒙学几个方面人手,选取国学经典中*有代表《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故事》、《中国...
中华趣味语文-青少年版 本书特色 《中華趣味语文(青少年版)》:知识量大、内容丰富,可谓青少年课外语文的知识宝库。语境精美,语意精练、问答幽默、陈述震撼,值得收...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钱文忠集 本书特色 全新解读国学启蒙读物 汲取意料不到的正能量父母育儿*佳读物 学生启蒙不二之选企业文化培训**之书从小就应读 未读的补读...
切韵研究校订本 内容简介 《切韵》一书在汉浯语音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自清代陈澧以后,一百多年来,中外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到...
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内容简介 中西比较文学作为跨文化的文学对话,首先应该录找二者的共同话语,否则,对话就没有契合点,就会各说各的。本般来讲...
实实在在教语文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三部分内容。*辑“我的语文教学观”,是我对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思考,有阅读,有写作,有课题研究;有文本解...
《合作网络范式下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合作网络属性的分析与其管理控制主体框架的重构问题、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内容简介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由于字表中...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学发凡、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民俗学及其作用、“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与古典...
寻幽大理 内容简介 介绍大理千年古国的信仰、历史与人文之旅,并访谈外地移民大理的怡然自得。大理人的善意其来有自,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特别重视信仰,他们相信所有理该相...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三辑) 目录 單周堯黎廣基讀上博楚竹書(二)《從政》甲篇 “煨(威)則民不道”小識趙平安上博簡《三德》“毋昇貧”解讀李銳讀簡散剳楊懷源上博...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续篇 内容简介 知识分子的经济生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1世纪开始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待遇明显提高。反思整个20...
祈财民俗 本书特色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财”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吉祥意义,它常常与“福”、“禄”、“寿”、“喜”一起,被视为能够为人们带来幸福吉祥和美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