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人》,是季老回忆追述那些在清华曾交往过、且有着甚笃交情的一些名人。从季老在清华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与名师的率真交往,直到解放初几位红极一时的文坛大家的点滴小事,季羡林在文中的描述都十分生动。如文中季老提到的锋芒毕露的清华“四剑客”,恰中现今年轻人的下怀,直令他们艳羡不已。那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毛头小伙子,在清华园的工字厅指点文坛,臧否人物,高谈阔论,喜怒笑骂皆成文章,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读了季老的这类文章会感到痛快淋漓,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他又是晚近谢世的一位见证人,因此此类回忆更逼真、更抢眼,更耐人寻味。
季羡林先生是一代大家,其一生治学和求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大清华度过的,这4本专辑是《季羡林说 北大那些人》《季羡林说 北大那些事儿》《季羡林说 清华那些人》《季羡林说 清华那些事儿》,均以北大清华两校为切入点,选取特定的视角,通过世纪老人生动真实的回忆,追溯北大清华的流年岁月,描述风流韵事,月旦骚人墨客,进而唤起社会各界,尤其广大青年学子以及其他立志成才者对北大清华的了解和关注,使其“以人为镜知得失,以史为鉴明利害”。总之,这4本专辑力求做到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浅近简约,通俗易懂,聚焦热点,针砭时弊,贴近广大读者尤其青年学生及其家长,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成为人手一册的“启蒙书”。值得收藏于书架案头释卷不缀。
这4本专辑本着绝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原则,一方面综合季老一生在北大清华的活动经历和特点,一方面查阅研读季老与此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忠实原著,切中主题,采用已被证明*受读者欢迎的季老知人论事、纵谈学苑风情的作品,全面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他所亲历的北大清华的人和事儿,以使广大读者留下余思或反思,全面准确地评判和阐示季老的道德文章,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大师风采且内心受益。
代序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编者前言
回忆师友净化灵魂
回忆陈寅恪先生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
回忆雨僧先生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西谛先生
怀念乔木
追忆李长之
悼组缃
致林庚生日贺信
忆念张天麟
春城忆广田
品学评人博采众长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
陈寅恪的爱国主义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
寅恪先生二三事
《**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序
《赵元任全集》序
读朱自清《背影》
我的朋友臧克家
周作人论——兼及汪精卫
《清华园日记》(节选):毕业季,与师友相处的美好日子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附录1留学散记——德国的师友
哥廷根大学的老师们
重返哥廷根
遥远的怀念
追忆哈隆教授
我的女房东
伯恩克一家
迈耶一家
听诗
表的喜剧
wala
反希特勒的人们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章用一家
忆章用
《印度寓言》自序——献给西园和虎文
给储安平的信
附录
爱国孝亲尊师重友——我读吾师:梁志刚
美文伴我进北大——从读季老的两篇散文谈起:胡光利
季羡林大事年表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胡孚琛,1945年生于河北吴桥。196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曾在地方的医疗卫生、化工部门工作。1979年相继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读书和教学,l984年考入社...
欧阳厚均集-湖湘文库-全2册 本书特色 《欧阳厚均集(2)》所收欧阳厚均的著作包括:《有方游草》二卷、《望云书屋文集》二卷、《来念堂诗草》二卷、《粤东游草》一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本书特色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内容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
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德国著名哲学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作出创新的人物。布洛赫...
北宋书学文献考论 内容简介 应该说,近现代以来,以《美术丛书》、《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中国书画全书》等著作为代表,书学文献的整理与出版还...
文献学与文献学家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第二辑的其中一册,选收作者1984年以来发表的论文近20篇。内容涉及文献学与目录学方面,详细总结了...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内容简介:我们生活在激烈的政治变革期——脱欧公投,特朗普胜选,欧洲等地极右运动兴起,民族主义和仇外情
大众媒介与社会 本书特色 在英国情境之中,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新闻无学”的焦虑,也不会发生什么新闻学传播学之争议;媒介也好,文化也好,传播也好,只是一个研究对象,...
金口诀应用学-各类实战预测例题解读 本书特色 融太乙、奇门、六壬三式之精华的《大六壬神课金口诀》简称“金口诀”,是自古至今口口相传的“庙算”的绝秘精华,源于天人...
马小星,上海嘉定人。幼年因病致残,行走不便,遂使成为探险家的愿望落空,但对于神秘事物的兴趣至老不衰。早年做过工人,后相继在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滩杂志社就职。不...
费孝通 -乡土中国(精装) 本书特色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
媒介与权势:谁掌管美国-上下卷 本书特色 哈伯斯塔姆以浩瀚的历史资料为背景,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20世纪美国新闻政治史上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的背景、起因、发展、结...
陇右文献丛稿 本书特色 《陇右文献丛稿》编著者王锷。王锷兄在本书中所收文章,如《陇右文献的内容、研究状况及其展望》、《甘肃简牍述论》、《简版学一百年》等,是对历...
《何谓教育:黑暗中的光明》内容简介:★ 唯分数论只会助长精致利己,从容舒展才会鼓励独立思考 ★ 将教育的主权还给孩子,看战后日
薄荷实验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 本书特色 为什么新型市场的开拓者都需要先打下道德基础?财产、生命与家庭关系观念的演变与工业革命同步并持续美国经济社会学学...
海明威新闻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海明威在《多伦多每日星报》《多伦多星报圊刊》等报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海明威新闻集》中海明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战...
中国古代绘画大师 本书特色 《*国古代绘画大师》由徐潜主编。《*国古代绘画大师》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未曾发生过中断,这就使得中国具备了一个典型传统社会的品格;中国又是一个有过两千年专制制度的社...
没有苟且,哪有远方 内容简介 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难免有些理想主义,怀抱着梦想,憧憬着未来,有着不肯与世俗妥协的清高,不屑于屈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低矮“门槛”,平...
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 内容简介 《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为世纪之光丛书之一,其内容介绍了人文知识分子不仅体现了知识分子这一群属的*高价值标准,也标示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