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经典传世藏书
(1932年-1951年,100种;112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典性。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是从三联书店1932年至1951年期间出版的几千种图书中反复精选出来的,可谓精品中之精品,且已经过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
2、稀缺性。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其出版时间虽然并不十分久远,但如今却不易见到。这是三联书店带有抢救性保护和整合本店八十年所积累的出版资源之举,目的在于传承三联文脉,打造三联精品,在弘扬传统和开拓创新的变局中,恪守“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实现为国家文化建设做贡献的社会责任。
3、学术性。从内容上看,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创造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和学术底蕴而独领风骚,是三联书店特有的宝贵的出版资源,而且也真实记录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艰难历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4、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以初版一印本或经著译编者审定、修订、增补过的版本为首选,因此本文库又具有较为珍贵的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5、原汁原味的民国特点。文库为重排本,由繁体字竖排版改为简体字横排版,以忠实于原作、整旧如旧、能不改则不改为编辑原则;尊重原书民国时期的语言和特色;原书注释,如旧,编者后出的注释,均注明“编者注”;文库各书均前插原书书影、原书版权页和文库版“本书出版说明”;本书出版说明的撰写,以客观中立为原则,扼要介绍本书的内容、版本流转、著译编者的情况。
★ 32开布面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三联经典文库”所选图书,来自于1932年创办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及其分支机构,以及194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后的出版物
★ 经典性!从1932年至1951年期间出版的几千种图书中反复精选出来的,可谓精品中之精品,且已经过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
★ 稀缺性!所辑入的图书,其出版时间虽然并不十分久远,但如今却不易见到,颇具稀缺性
★ 学术性!文库所辑图书以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创造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和学术底蕴而独领风骚,也真实记录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艰难历程
★ 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高!以初版一印本或经著译编者审定、修订、增补过的版本为首选
★ 原汁原味的民国特点!文库虽为简体字横排版,但以忠实于原作、整旧如旧、能不改则不改为编辑原则,尊重原书民国时期的语言和特色
★ 文库各书均前插原书书影、原书版权页和文库版“本书出版说明”,出版说明简要介绍本书内容、版本流转、著译编者的情况
★ 既有直面现实、追求真理、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原创作品,又有引介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迻译之作
友情提示:本套书书盒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破损,但书籍全新完好,望读者知悉,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适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八十华诞,为弘扬传统,接续文脉,回报读者,服务社会,我们决定策划出版《三联经典文库》。本文库也是三联书店自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以来的**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1932 年7 月,生活书店在上海创办,此后,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相继成立。本文库**辑、第二辑所选图书,来自于这三家出版单位及其分支机构,以及1948 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后的出版物,始于1932 年,截至1951 年,两辑各一百种。此为第二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思想文化诸领域,涵盖专著、文集、散文、小说、诗歌、传记、报道等体裁,既有直面现实、追求真理、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原创作品,又有引介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迻译之作,真实记录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与探索、理想与愿景和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本文库所辑入各书,多为名家名作,在版本方面,以初版一印本或经著译编者审定、修订、增订过的版本为*,因此本文库又具有较为珍贵的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文库还将编选续辑,使之成为恢弘文化工程。诚挚希望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帮助我们完善编选工作,再现三联经典作品之风采。祈愿三联前辈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能薪火相传,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增光添彩。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典性。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是从三联书店1932年至1951年期间出版的几千种图书中反复精选出来的,可谓精品中之精品,且已经过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
2、稀缺性。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其出版时间虽然并不十分久远,但如今却不易见到。这是三联书店带有抢救性保护和整合本店八十年所积累的出版资源之举,目的在于传承三联文脉,打造三联精品,在弘扬传统和开拓创新的变局中,恪守“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实现为国家文化建设做贡献的社会责任。
3、学术性。从内容上看,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创造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和学术底蕴而独领风骚,是三联书店特有的宝贵的出版资源,而且也真实记录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艰难历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4、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文库第二辑所辑入的图书,以初版一印本或经著译编者审定、修订、增补过的版本为**,因此本文库又具有较为珍贵的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5、原汁原味的民国特点。文库为重排本,由繁体字竖排版改为简体字横排版,以忠实于原作、整旧如旧、能不改则不改为编辑原则;尊重原书民国时期的语言和特色;原书注释,如旧,编者后出的注释,均注明“编者注”;文库各书均前插原书书影、原书版权页和文库版“本书出版说明”;本书出版说明的撰写,以客观中立为原则,扼要介绍本书的内容、版本流转、著译编者的情况。
邹韬奋,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1921年大学毕业后至1931年,负责《生活》周刊和《时事新报》副刊编务。1932年7月,建立生活书店。次年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这期间,他写了《小言论》和《韬奋漫笔》等杂文集,用锐利的笔锋,表达了群众的心声。1933年7月因受迫害流亡国外,先后写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4本游记随笔,这是30年代新闻性散文中少有的佳作。
潘汉年,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人,中共著名特工,作家,在抗战期间奉命代表中国共产党与日军取得互不侵犯的默契。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哲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在宣传*哲学思想方面亦有一定成就。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主编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
范文澜,字仲沄,浙江绍兴人,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历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等职。1969年7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翦伯赞并称为当时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
李公朴,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是“七君子”之一。1946年2月10日发生“校场口事件”,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总指挥李公朴当场被打得头破血流。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大兴街学院坡被国民党特务开枪行刺,于7月12日凌晨逝世,年仅44岁。
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后改名胡乔木。政治家,理论家。江苏盐城人。曾任北平(今北京)团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1937年到延安,历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委员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1941年起任*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参与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和1949年先后担任新华总社社长和新闻总署署长。
胡风,湖北蕲春人,原名张光人,中国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七月派诗人,左翼文化代表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其文艺思想与主政者不和而遭到整肃,并掀起一场涉及面巨大的政治批判运动。1980年、1986年、1988年,经历三次平反过程,才彻底平反。在彻底平反前的1985年6月8日去世。
胡绳,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1982年,胡出任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负责研究中共党史,并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年,胡接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8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翦伯赞,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历史系主任。曾参与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问题,五四运动以后被称为史学界的“马列五老”之一。
沙千里,原名重远,又名仲渊,“七君子”之一。与邹韬奋等6人以“危害民国罪”被捕,即“七君子事件”。上海解放后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北京,历任贸易部、商业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秘书长、地方工业部和轻工业部长、粮食部长等。
萧红原名张廼莹,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1935年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场》。夏志清称萧红为“二十世纪中国*秀的作家之一”。
……
2005-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六卷) 内容简介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六卷·二00五,于 2006 年2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发行...
仪顾堂书目题跋汇编 内容简介 这套《书目题跋丛书》与上述丛刊不同,以收集晚清以来重要、实用而又稀见的,尤其是不曾刊行的书目题跋为主,同时适当兼收晚清以前重要题跋...
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郭沫若、茅盾、冰心、曹禺、沈从文、巴金、季羡林、贾平凹等现当代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本书中既可以看到70年来时代的变迁,也...
穿越中国当代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持续20年的否定主义研究为基础,对学术界普遍流行的学术观、实践观、历史观、伦理观、个体观等,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批判与重建。穿...
交融集 本书特色 关于转型期历史研究的思考——兼与唐德刚、耿云志先生商榷国学与“国学热”——与刘梦溪先生论国学书地方志与文学研究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漫话...
作品目录第一章 成湯滅夏的戰爭第一節 夏商之際的歷史大勢第二節 成湯滅夏第二章 商代前期的戰爭第一節 夷夏交爭第二節 開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范汉森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于建嵘-底层立场 本书特色 《底层立场》:中国*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之一,学术著作《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连续荣登“新...
论出版自由 本书特色 《论出版自由》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由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政论家约翰·弥尔顿编写,该书是弥尔顿许多精心撰述的政论中*重要的一篇,是他...
这不是一本“撩汉把妹”指南,比起铺天盖地的“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嫁给什么样的男人才幸福”之类的秘笈,来自台湾的孙中兴教授简直老实得乏善可陈。说来说去,他的核心...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出生于西藏。由本世纪最受尊敬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后来被上师认出是拖顿索甲的转世。197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
新中国纪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本书特色 《新中国纪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新中国举行的各种纪念活动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本书首...
中国传媒前沿观察 本书特色 张云鹏、张君昌主编的《中国传媒前沿观察》一书是中广协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2008年至2012年五年来各位学术委员的研究成果的结集。书中...
阶级 本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高等教育*权威的社会科学教材之一;中国10余所*高学府知名学者联合推荐。阶级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中阶级的相关性爱到普遍置...
《国史讲话:春秋》内容简介:商代以前的中国历史,我们已不能详确知道了。大约在耶稣纪元前二千年左右,黄河流域的中部,有一种比
约公元前21世纪初,中原出现的夏王朝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继之而起的是商王朝,夏商承替延续千年之久。中国古代文明由早期形成阶段至夏商时期趋于成熟并走向繁盛,创...
1943年的母亲 本书特色 《1943年的母亲》的作者李立泰行文简洁流畅,从不拖泥带水,除给人一种阅读的流畅感之外,又能在有限的篇幅里传递*大*丰富的信息量,因...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 本书特色 《每日邮报》的创办者诺斯克利夫勋爵曾经有一句名言“凶杀、性、丑闻俨然已经成为了英国大众传播的每日主菜。”但对于英国大众传播真正的流...
宁可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由宁可先生之女宁欣教授汇集其父一生中较为重要的文章编选而成,其中既有宁可先生的随笔琐记,回忆师友家人,...
《我们》内容简介:《我们》以笔记的形式,描绘了二十六世纪的一个集权主义国度“众一国”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只有号码,没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