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开精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熊秉元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
★《光明日报》《新京报》《法制日报》上榜好书
★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于轼、王泽鉴、张五常、史进川、姚先国等人倾情推荐!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作者以平实、精确、风趣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释经济行为、经济成本、经济效率等概念,构建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告诉我们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即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与经济毫无关系的事情,如家庭伦常关系、诚实的品质、司法的“公正”等
★《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作者以71篇美文阐述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4个方面,引导读者用经济学眼观看世界
友情提示:本套书的书顶或书底部有划线,是出版方所作的特价记录,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当经济学与法学相遇,会衍生出什么样的学问呢?熊秉元教授在说明法律经济学旨趣的同时,回顾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物的基本思想。
作者以平实、精确、有趣、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经济行为、成本、效率等概念,建构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处理方式,显示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司法学上的正义确有密切的关联,及互相启发之处。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本书中,作者继续用那支带有魔力的笔,或用生活中的大小故事解释经济学原理,或用经济学原理解读生活中的大小故事。这些故事小到伦常关系,大到国家政治,经由作者由浅入深,有理有据的阐述,使我们在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熊秉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告诉我们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即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与经济毫无关系的事情,如家庭伦常关系、诚实的品质、司法的“公正”等。
本书通过16个章节,60个小故事,从人的特质到社会价值的演变,以经济学的视角,使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愈加清晰。作者用一只诙谐的笔,将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使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发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同时塑造我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
熊秉元说,经济学的要义在于客观、正确、有趣,而非经世济民。本书的出发点正是“如何用经济学眼观看世界”。这里的“世界”包括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4辑,共71篇美文。因为作者有一支能够将经济学写的妙趣横生的魔力之笔,因此读本书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基础;因为是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所以读本书可以颠覆很多我们过去深信不疑的常识。
相关推荐阅读: 《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熊秉元教授是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早年因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而名扬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成为华人经济学界“四侠”。
如果正义已成为不容挑战的理念,那么,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不能无视成本,则应成为常识。如何通过成本分析,以*小的成本追求*大限度的正义,这正是法律经济学想要解决的问题。熊秉元教授在本书中大胆的跨界,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带进法律学,阐释如何在实现正义的过程中,实现成本的*小化。
熊教授的《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主要是用经济学原理作进一步思考用的,是写给一般读者,也就是像我这样的人看的。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认识和分析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特别是如何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来认识世界。这一点正是我们东方人相对于西方人而言,最缺乏、最需要补充的东西。
——茅于轼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结合了散文之美,经济分析的谨严和法学上的想象力,充满智能结晶,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王泽鉴
从《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这本书来看,“熊秉元的心脏是在正常位置,他对经济学的兴趣是正确的趣味所在,而且观察力很有两手。”
——张五常
今天,在不少法律经济学的大部头著作已经被翻译为中文出版的时候,熊秉元先生《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这本篇幅不大的著作能够在大陆问世具有别样的意义。作者用他在经济学和法学深厚的双边造诣、充满慧见的叙述、俯拾皆是的生动例证以及清雅简约、款款道来的文笔,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中得以对法律经济学一窥堂奥。尤其是对于法学院的师生和法律实务家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引人入门且引人入胜之作。
——贺卫方
“有人说经济学家是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并让大家自觉得很笨的那种人,熊秉元正好相反,笔下常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发端,运用带有魔力的笔,把充满了数字与符号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得清楚可亲,让人在享受阅读的趣味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经济学的奇妙世界。”
——《中国经济时报》
熊秉元,我国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为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熊秉元近年来致力于推广“法律经济学”,在两岸三地主要大学的法学院里,担任讲座教授的经济学者,他是*一位,也是目前好的一位。熊秉元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一本经济学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即获选为“金鼎奖”推荐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两篇文章被选为高职国文课文,是华人经济学家中好获此殊荣的人。新著作《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备受好评。
侯卫东,考古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俊,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小仓广,1965年出生。青山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进入日本最大人力资源情报公司Recruit公司服务。2003年担任组织人事咨询顾问公司Faithholdin...
古龙,(1938-1985),原名熊耀华,出生于香港,幼时暂居汉口,后经香港赴台。古龙的小说创造性地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
名老中医郭完祥万家妙方临证经验选粹 内容简介 本书方剂是作者汲取了全国各地名老中医的医学精华之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并结合自身三十余...
《内向者de优势:从内向女孩到职场达人》将告诉你:内向成就你独特的个性,而不是你成功的阻碍;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获得优秀的职业
黄帝内经-中医四部经典-大字版 本书特色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本书之名*早见于《汉书·...
身痛逐淤汤-第四辑 本书特色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这套《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爬罗剔抉,补苴罅漏,广泛收集了经典方剂的实验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经验,是名方奇方的...
作品目录前言第一篇 中国篇第一章 论晋楚城濮之战第二章 从战略观点看战国时代第三章 楚汉相争的战略分析第四章 论韩信用兵第五
弗里兹•科恩(Fritz Kern,1884—1950),德国史学家,著有《中世纪早期的神圣王权与抵抗权》《中世纪的法律与宪法》《迄至1308年法国扩张政策的缘...
「堀川和松倉這兩位高中生,有時看看書,有時解解謎,就這樣漸漸了解彼此,也了解到彼此都有看不到的部分。希望大家會喜歡。」──作者/米澤穗信性喜揶揄、個性成熟的松倉...
子午流注-传统时间针法集粹 本书特色 子午流注——传统时间针灸疗法,一直以其独特的取穴方法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研究者曰众,研究...
巴史克(Michael Franz Basch),美国Rush医学院的精神医学教授,芝加哥心理分析中心的训练及督导分析师,也是Michael Reese医院暨医...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说,更像作者吴晓波对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从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诞生,到“肮脏、繁乱又生生不息”...
葛兆光,1950年4月生于上海,籍贯福建。1968年上山下乡,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贵州省凯里县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当工人,1978年至1984年...
徐立冰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移动通信专业。2007年加入思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先后参与了国家电网公司、国内顶尖互联网企业、大型电器零售连锁企业的全国广域网和数据...
《人类简史》系列知识漫画,改编自《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由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携手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插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共同精心创...
This new account of international modernism explores the complex motivations beh...
邱晓华,男,1974年生,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任记者。数年后旅英留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发展,加入北京一家特大型投资公司,从事资本市场业务三年...
秦立强,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江苏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
刚刚离开校园即将投身社会及工作的乡下姑娘安德丽娅·桑切丝幸运地得到了世上似乎所有女孩都梦寐以求的机会--在大城市纽约最出名时尚杂志《Runway》的主编米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