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传记的*好部分,不是他冒险的记录,而是他风格的故事。”芭芭拉.威利秉持这一原则,将对纳博科夫文学艺术的探究放在首位,而这一部分也的确成为她的评传中*出色的部分。 相对于其作品所蕴含的历史、哲学和文化意味,纳博科夫所掌握的蝶类专业知识,对其创作也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将“变形”与“超越”这两个重要主题赋予了作品。如果不是革命,纳博科夫其实更可能成为心无旁骛的昆虫学家,那今天的人们也就没有机会说“萝莉”这个词了。
他如何从一个没落的俄罗斯贵族之家的少年成长为世界*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家庭荣光、故乡情怀和对蝴蝶的执迷又如何投射、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洛丽塔和大名鼎鼎的卓别林又是什么关系?请看芭芭拉.威利在书中的精彩评述。
本书完整记述了纳博科夫的文学生涯,他的显赫出身,从俄罗斯到欧洲再到美国的流亡经历,以及他对蝴蝶的痴迷,并在此过程中全面考察了他的俄语、英语诗歌和小说创作。通过对一些重要作品的精确到位的分析,作者令人信服地阐明了纳博科夫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他作品的脉络里分析了他的自传、书信、批评文字以及近年出版的《劳拉的原型》,勾勒出了一个完整而全新的纳博科夫形象。 本书属漓江出版社*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系列,配有数十幅珍贵图片。
纳博科夫疯狂的工作日程意味着他只有在假期中才能专心创作。从1951到1953年的三个夏天,是他创作《洛丽塔》的关键。尤其是1953年的夏天,他同时写《洛丽塔》和《普宁》。纳博科夫一家开着老爷车,四处追寻蝴蝶。天气不好时,纳博科夫就写作,将车后排当成"私人移动工作室",主要是那里没有"噪音"和"气流"。 回到伊萨卡,他就记录少姑娘的举止和兴趣。他阅读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采访当地女中校长,留意时尚潮流,列出点唱机中的歌曲、著名歌星和影星的名字,随手摘抄杂志广告,记下收音机和电影中的台词。他搜寻报纸上关于性犯罪和谋杀的细节,甚至查询枪支使用手册。其中有一个故事特别吸引他的注意。1948年,11岁的莎丽·霍纳被50岁的弗兰克·纳沙诱拐,在逃亡途中,做了差不多两年性奴,*终被遗弃在加州一个汽车旅馆。不过,另一个更早的故事明显预示了纳博科夫笔下的场景。丽塔·格蕾是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第二任妻子。他们初识于1915年,那时丽塔7岁,卓别林26岁。当时,卓别林"偶然下榻在基蒂的加油客栈,丽塔的妈妈娜娜正好在客栈做招待。" 5年后,在拍摄《小孩》时,卓别林从一群临时演员中,将丽塔单独选出来,量身订做了挑逗天使这一角色,甚至委托了一家电影工作室的艺人仿照"雷诺兹的《纯真年代》为她画像。 1923年,卓别林让她主演《淘金潮》。年内,她怀上身孕。怕被控告强奸,卓别林带着丽塔远走墨西哥,在那里娶了她。卓别林对记者说,"这总比去坐牢好,而且也不长久。"1928年,丽塔上诉法庭要求离婚,理由是卓别林不但一直出轨,而且经常虐待她。她说,卓别林当她面读"禁书";当她反对他的口交要求--她称这是"变态的、违背自然的、堕落的不洁行为"--时,卓别林辩称"大家都这样做"。卓别林承认,他只是"犯了其他愚蠢男人一样犯的错误",并谴责丽塔的母亲把女儿强塞给他。这桩离婚案引发了一次大丑闻,不仅威胁着卓别林的事业,还威胁到5家好莱坞影片公司的业务。丽塔*终获得补偿费62万5千美金。1929年,卓别林因其"全才和天赋"获得美国电影学会首次颁发的奥斯卡奖殊荣。丽塔·格蕾的真名是丽丽塔·麦克默里。除了两个女主角的名字明显相似之外,在纳博科夫的叙事中,洛丽塔也与灰色明显有关,如她有一双"大大的灰眼睛"。她甚至死于小说中虚构的阿拉斯加小镇灰星,纳博科夫曾说这是"小说中*重要的小镇"。另外,灰色暗示的空灵特质也被关于星界的隐喻放大--"一颗灰星被雾霾(洛丽塔的姓是黑兹[Haze],即灰霾)笼罩";而安娜贝尔·雷--亨伯特失落的"里维埃拉的爱情"--投下的魔力,则被描述为一团"星云"。1958年8月,《洛丽塔》*终在美国出版。三年前,纳博科夫的这颗"定时炸弹"先后被五家大出版社拒绝,它们都怕出版这部具有争议性题材的作品之后倒霉。绝望之下,纳博科夫请他的法国文学经纪人帮忙联系出版。1955年6月,他与巴黎的奥林匹亚出版社达成了出版协议。莫里斯·吉诺迪亚斯旗下的这家出版社出过许多20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如萨缪尔·贝克特、亨利·米勒和威廉·巴勒斯,但它*来钱的门道是出色情读物。纳博科夫不知情,就在1955年10月高兴地签了协议,印刷了5000套,分上下两册,"平装本,封面老套,是淡淡的橄榄绿色"。因为该出版社的名声,《洛丽塔》*初根本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直到英国作家格雷汉姆·格林在《星期日时报》撰文,将它列为1955年度*佳作品之一。格林怂恿英国出版商出版,宣布"在英国,我也许会因此进监狱,但不可能有更好的理由!"他对这部小说的盛赞在大西洋两岸激发了一场热烈的论战,贯穿了1956年,进入1957年后还没有消退。在此期间,由于英法两国当局的禁令,《洛丽塔》成了一本臭名昭著的作品,已经引其私下热炒。随着公众的好奇上升到白热化,1957年6月,《铁锚评论》刊登了一篇长长的节选,同时配发了纳博科夫的自辩(《关于一本名叫〈洛丽塔〉的书》)和哥伦比亚大学弗雷德·杜比写的"一篇又臭又长的批评"。这不只是借著名学者来为节选站台,还是一次故意的策略,因为这篇批评 "很乏味,审查官都不忍卒读,更懒得去看原作"。然而,节选刊发后,得到世人的普遍好评;一年多后,《洛丽塔》在美国各大书店上市。……
%芭芭拉.威利(Barbara Wylie),《斯拉夫和东欧评论》杂志副主编。撰有《纳博科夫评传》和《电影中的纳博科夫》等研究性专著。
译者李小均,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著有《自由与反讽》《信仰之海》,译有《薇拉》《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梅尔维尔的政治哲学》《语言与沉默》《在西方的目光下》《古罗马的马车竞赛》等。
芭芭拉.威利(Barbara Wylie),《斯拉夫和东欧评论》杂志副主编。撰有《纳博科夫评传》和《电影中的纳博科夫》等研究性专著。
译者李小均,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著有《自由与反讽》《信仰之海》,译有《薇拉》《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梅尔维尔的政治哲学》《语言与沉默》《在西方的目光下》《古罗马的马车竞赛》等。
我的艺术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系俄罗斯著名戏剧理论家,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人民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毕生致力于戏剧艺术创造的经典艺术总结...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本书特色 本书是二百万字的的著作,是迄今国内*大的一部佛教人名辞典。著者震华法师生前曾任上海玉佛寺住持,并于四十年代创办上海佛...
德国著名哲学家自述(上中下) 本书特色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原创性。本书文章均由不同流派、不同的学派的哲学家自己写成,这使得本书同哪些由别人写成的传记或教科书...
正义的天使张纯如 本书特色 梁伯华所著的《正义的天使张纯如》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本传记。故事中的主角,就是举世知名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本书作者全面收集张纯如生...
韦唯的激情岁月 内容简介 《韦唯的激情岁月》独家披露了韦唯与瑞典音乐家迈克尔·史密斯从相恋到离婚,这十年婚恋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包括韦唯与当时的有妇之父迈克尔相恋...
中国高端访问伍-解密18位文化名流的本色人生 本书特色 在这里你可以真实了解到:与2556岁圣贤聊“心得”的于丹、以个人心迹贴近伟人足迹的龚育之、向世界报道“开...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党我军历史上**部全面记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生平业绩的大型传记。入传的军事家和高级将领,有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胡风传 本书特色 五十多年前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揭发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曾席了全国大地,胡风本人身陷囹圄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直至1980年,这一冤案首次获平反...
《女孩绘》内容简介:美术是一项很受人们亲睐的特长,它不仅能培养人的能力而且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人的情操,而素描则是
那志良历经了故宫博物院成立、文物南迁、文物精品运台等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一生与故宫及其文物结缘,是故宫历史和故宫文物的重要
《如果种子不死》内容简介:本书是纪德的自传,一部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讲述其至二十六岁结婚前夕的生活,记录了他争取自由、逃
兰迪·鲍许是一位热情、风趣且教学认真的大学教授,在46岁时被诊断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腺癌。2007年8月,医生说他的癌症
《才女之累》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关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专著。作者在古今浩繁的相关资料中爬梳抉择,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认
本真的自由--林语堂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林语堂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的描摹,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在民主与科学/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旗帜下充满着悖论的心灵图画。我不知道...
邓颖超与何香凝 本书特色 “统战人物传记系列”自出版以来,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案头书,更受到众史学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从统一战线的视角、采用纪实的手...
Dancing the Dream 内容简介 dancing the dream, michael jackson's second book, first p...
忘年之恋(李宗仁与胡友松) 本书特色 她,秉承了母亲“电影皇后”的胡蝶的花容月貌,她,正值27岁的青春年华…… 他,台儿庄会战的总指挥、原国民政府代总统,他,已...
世界神秘文化 本书特色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积累,神秘文化也渐渐厚重起来。它们仿若陈年老酿,散发着隽永的醇香;又仿若绝世佳人,一颦一笑扣人心弦。然而,当人们驻...
刘少奇年谱:第一卷 内容简介 《刘少奇年谱(第1卷 增订本)》是记述当代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刘少奇一生经历、活动、思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它以翔实可...
吴湖帆年谱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台湾知名艺术学者傅申题签★ 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的旧报刊、旧杂志等原始资料,还收集了许多画集、图录、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