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0-1811)被誉为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与“现代戏剧的促进人物。”他在十年内创作的全部八部戏剧以独树一帜的思考探索事物的深层原因,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克莱斯特把现代危机写进他的文学作品。他笔下的世界脆弱易碎而充满裂痕,事物因具有多义性而扑朔迷离,无法探究。于是,他得出这个结论:世界上的矛盾难以解决。★本书以克莱斯特八部戏剧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在三阶段的历史发展观、语言危机、认知危机和身份认同危机这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克莱斯特戏剧作品中的现代性要素。
★专著《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在国内德语文学研究界处于领先地位,其出版填补了中国没有关于克莱斯特研究专著的空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有克氏作品翻译问世,但研究却相对贫乏,尤其是克氏戏剧作品更少人问津。★该论著从产生于西方启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入手探讨克氏的戏剧,在文学史和思想史层面进行观点鲜明的精当分析,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克莱斯特的思想和戏剧。★该专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克莱斯特研究水平。★本专著首次采用有深刻而有广度的新阐释方法全面研究、解读克莱斯特的戏剧,对丰富国内的克莱斯特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开拓意义。★该专著视野开阔,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内容深入。★该专著成功地将纷繁复杂的克莱斯特戏剧及其散见其中的现代性内涵条理清晰地加以论述,并且结合历史语境,令人信服地阐明了这类现代性的各种表象、功能和意义,有鉴于国内尚无类似的研究专著而言,其开创意义不言而喻。
克莱斯特是德国19世纪作家,以戏剧和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界文学史,历来为文学研究之重镇,其研究被称为“克莱斯特学”。
上世纪20年代,国内已有克氏作品翻译问世,但研究却相对贫乏,尤其是克氏戏剧作品更少人问津。专著《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实堪称筚路蓝缕之作。该论著从产生于西方启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入手探讨克氏的戏剧。
该专著以克莱斯特一生中创作的八部戏剧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出发,用三阶段历史发展观、认知危机、语言危机意识和身份认同危机这四大基本模式,系统分析克氏戏剧中的现代性要素。
历史哲学模式主要针对克莱斯特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讨的“原罪”这个基督教国家最原始的人类事件,目的是记载人类充满危机的历史。这个阐释模式主要涉及克氏对长期统治欧洲精神史的三阶段世界模式(自然、人、神)的价值重估,他强调,已经异化的现代人无法从充满危机的历史中逃脱出来。
认知理论模式针对克氏经历“康德危机”后产生的认知危机,烘托陌生化的自我认知和令人恐惧的真实。语言危机意识模式分析克氏在戏剧中对语言的置疑,揭示语言的诡辩性对语言表达明确性的破坏,从而揭示人与人之间充满猜疑、怀疑和误解的关系。
身份认同危机部分着重分析作家通过演绎“双重身份者”突出这一点:人物对独一无二的、不可混淆的自我的信任变得可疑。
克氏没有完全丧失对人类精神所抱的希望:人类精神虽面临困临困境,但未陷入绝境。以这种全新视角和全新阐释方法进行的研究在国内的克莱斯特研究中尚属首次。该论著在追踪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颇能发己所见,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理论基础。这部论著不仅是一种文学史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称之为思想史的考察,亦为不可。
《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使我们对克氏的思想和戏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专著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分析精当,是一部启人思考的专著,亦显示作者在克氏研究上用力之勤,钻研之深。
——人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国强教授
赵蕾莲,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德国洪堡学者。 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与文化。迄今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如《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德国研究》等)以及境外出版的《文学之路》(Literaturstrae)上发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写的学术论文30余篇,翻译《尼采遗稿》和《弗里德里希·尼采与科茜玛·瓦格纳》以及《格林兄弟》《施蒂娜》《混乱与迷惘》等多部译著。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兼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多次赴德国进修、访学(分别获得德国歌德学院与中国国家教委合作项目资助以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与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中国北京与上海以及德国魏玛、图宾根和科尼希斯温特(Knigswinter)参加由德国梯森基金会资助的“《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受“中、日、韩日耳曼协会”邀请,参加过在韩国首尔和日本金泽(Kanazawa)举行的国际日耳曼学术研讨会,并宣读学术论文。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2009年获准立项),2011年起成为德国洪堡学者,在德国著名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的资助下从事科研项目研究。
罗素卷-通往幸福之路-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世纪哲学大师罗素的幸福快乐人生哲学指南。罗素告诉你怎样拥有快乐的人生,怎样获得完美的情...
作品目录目 次译本序枕 草 子卷一第一段 四时的情趣第二段 节令第三段 正月元旦其二 除目的时候其三 三月三日其四 贺茂祭的时候
龙启瑞诗文集校笺 内容简介 《龙启瑞诗文集校笺》实际上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本集的校笺,二是有关龙启瑞生平及其作品的资料的收集,三是校笺者对龙氏生平、思想和著...
改革开放30年散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重点项目,是迎接改革开放30年大庆的献礼图书,而且也是对30年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集中展示,具有较高的文...
纸上民国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是《新文学史料》主编,与史料打交道多年,因此有关现代作家的人与事十分稔熟,民国文坛旧事,品评文学大家,写来如数家珍。难得是作者颇多创...
泰戈尔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本书编选泰戈尔*著名的散文诗《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成集。泰戈尔“以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优美的诗,和他的诗中高超...
巧打英语牌--闯入美国主流 本书特色 一个资深报纸编辑的女儿,王蕤从小写小说,为青少年主持广播节目。像所有她们这一代人里*优秀的人一样,她的梦想是到美国读书……...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
医殇:首次撕开医药业之黑幕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曾经是一位临床医生。亲历的耳闻目睹使得他有感而发,大量的调查和材料积累使得本书具有说服力。除了典型案例之外,我们...
《水色赞美诗》内容简介:用水彩“写”一首诗,赞美少女的青春与活力。与Kirara一起走进水彩人物插画的世界,用画笔描绘你心中的少
杜甫诗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未来是一只灰色海鸥》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普拉斯1956年后直至去世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所有著名诗歌,由其丈夫、英国桂冠诗人特德·
鲁迅卷-鲁迅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文坛巨擘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散文名篇、文化随笔、社会随笔、生活随笔近百篇,如:《文学和出汗》《略论中国...
诗经典译丛:兰斯顿.休斯诗选(精装版) 内容简介 《兰斯顿·休斯诗选/诗经典·译丛》主要内容包括译序:休斯——涂抹上锐一波普的声音,黑人谈河流,苏婶的故事,黑人...
艺苑交游记 本书特色 《海豚书馆:艺苑交游记》一九三六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初版即绝版,存世不多。这是首次以全书本来面目完整重印。附录的三篇,一即为《决...
现代症候群:刘墉浪漫期杂文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散文包括:“风水症候”、“创造自己的命运”、“中年女性的反叛”、“给我们的一片乐土”等近30篇。现代症候群:刘...
青春诗会:离歌 本书特色 青春诗会融汇三十多年的积累,贡献给中国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新诗歌、新诗人。青春诗会为中国新生代诗歌的代表集体,极具价值。从1980年算起...
蓝调城南-肖复兴文集-卷六 本书特色 城南在老北京地位特殊而重要,那里曾经是老北京商业文化娱乐的中心,其历史的文化含义,对于保护老北京、建设新北京意义深远。作家...
外国散文精品文库(套装共8册) 本书特色 插图本《外国散文精品文库》全8册,100多万字,辑录蒙田、茨威格、川端康成、蒲宁等多位外国著名作家、思想家的优秀散文作...
象形-诗性文化读本-[贰零壹贰] 本书特色 我一直悬在你头顶的上空以观测金融危机对爱情的影响以及政治对爱情的动摇。——刘洁岷《后工业时代的爱情》“语言是用来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