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决澜社被打入另册,直至改革开放才重新进入美术史研究者的视野。但史料的匮乏和残缺,又制约了决澜社研究的深入。倪贻德这部《艺苑交游记》或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此书写下了倪贻德与决澜社同人和其他有才华的画家或深或浅的“交游”,作者虽自谦为“零碎的印象”,却是迄今为止关于决澜社的*为完整的回忆,而且文采斐然,颇具可读性。
《海豚书馆:艺苑交游记》一九三六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初版即绝版,存世不多。这是首次以全书本来面目完整重印。附录的三篇,一即为《决澜社宣言》,二为《虞山秋游记》,虽已编入《画人行脚》,但文中追忆与决澜社重要成员张弦的画缘,正可与《艺苑交游记•决澜社的一群》对照阅读。第三篇《画室漫步》作于抗战爆发前夕,反映了倪贻德对于中国现代绘画出路的新思考。
在序言里,作者就提到了《海豚书馆:艺苑交游记》的由来和主要内容,“赵景深先生要我为《青年界》写点画家印象记之类的文章”,“这里所写的,并不是堂堂的艺术批评,也不是严正的作家评传,不过是我个人对于几个画友们的零碎的印象而已。其间也涉及到各人艺术的地方,也只是自己的一点断片的感想”。
作为决澜社的创始人之一,倪贻德致力于表现新文艺,用激情对抗画坛的庸俗和颓败。倪贻德不仅仅在画坛上成就突出,在文坛上也有声誉,他的散文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感情真挚,在这本散文集中,处处可以看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种种社会形态和个人在社会中的奔波,留学日本的热血青年、紧张的国内战事,爱情、生机、理想等穿插其中,相同的理想,不同的人生际遇,让我们仿佛能够身临其境,不胜感叹。从中也能够读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和画家的心态。
去年夏天,赵景深先生要我为《青年界》写点画家印象记之类的文章,于是我就用了《艺苑交游记》的题目,络续写了几篇关于我所知道的几个画友们的事情,现在汇集起来,居然也成了这样一本小小的集子了。
这里所写的,并不是堂堂的艺术批评,也不是严正的作家评传,不过是我个人对于几个画友们的零碎的印象而已。其间虽也有涉及到各人艺术的地方,也只是自己的一点断片的感想。
我非常抱歉,对于当代的许多艺坛泰斗,面界名人,竟一个也没有写到,这是因为他们有的是我的前辈先生,不敢妄加褒贬,有的无缘相识,当然没有什么印象可写。反之,这里所写的,大都是不甚为人所注意的画家,或是无名的青年作家,甚至并非画家,不过和绘画方面有关系的人物:
所以,读者若是要在这里找寻些当代名家的嘉言珍闻,那是要失望的。我的意思,只是想使人知道在寂寞的中国艺坛上,还有这样一部分真正爱好艺术献身艺术的人,他们是正在默默地做着中国艺坛上的基础工程的。
一九三六,五,十二。
但不知道什么原故,他自从回到他的故乡广东之后,他的那种蓬勃的朝气便渐渐的消灭下去,他不再像以前的鼓着一肚子的劲,日夜在油色中讨生活了。有时仅仅用些水彩或色粉画点轻淡的小品,而渐渐他又回返到复古的倾向,每天热衷于鉴赏石涛,金冬心等的古画,而自己也泼墨挥毫,画起水墨的文人画来了。洋画家的国画的倾向,也许是*近中国洋画界的普遍的现象吧。
和丁氏的性格恰恰相反而又和丁氏是莫逆交的,那便是陈之佛氏。陈之佛并不是洋画家,乃是中国唯一的图案画家的前辈。自从西洋艺术传人中国以来,洋画家的出现多如雨后春笋,然而专门研究图案的人,却还是不可多得。以目下中国情形看来,我觉得与其造就许多高等游民的洋画家,倒还不如多生产几个图案画家的切于实用。然而到现在为止,中国研究图案的画家实在太少了,许多画图案的,对于图案的理论大都没有深刻的修养,所以画出来的作品,只是浅薄的低级趣味。陈之佛的出身是浙江甲种工业学校,以研究机织图案开始,而再到日本进了东京美术学校的图案科,作更深的研究。他的对于图案之有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是当然的了。
我的和陈之佛氏的熟识,却是在到了广州以后。在那以前,虽然也见过几面,却没有谈过什么话。因我和他有着同乡的关系,在南方的异地,当然容易熟识起来,而成为*接近的同伴。
说起陈之佛氏的姿态,那是非常有趣的。如果漫画家要描写他的特征,我想是*容易着笔的吧。三角形的面部,戴着一副阔边眼镜,下颚上留着几根稀稀的羊胡子,头上留着像鸟窝一般的长头发,使他的头更加觉得大了起来。他的躯干是瘦小得可惊的。在许多朋友中,他恐怕是*矮的一个。
倪贻德,笔名尼特,自幼爱好绘画艺术,中学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留校任教,致力于美术理论和绘画技法的研究,常在校刊《美术》和其他报刊上发表有独特见解的美术理论和作品评论,积极介绍国外先进绘画艺术。1923年参加“创造社”进行文学创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后起之秀。受郁达夫的自我抒情小说的影响颇大。1932年秋,他和庞薰琴等组织决澜社,以表现新艺术形式举办三次画展,富有狂风般的激情,向沉寂、庸俗、衰颓的画界冲击,使中国画坛出现新兴气象。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跟随郭沫若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一度任郭沫若领导下的第三厅美术科长,后在西南联大、英士大学、国立艺专等校任教。著有小说集《玄武湖之秋》、《东海之滨》、《百合集》等。
幸福不是你左右了他.而是他在你左右 本书特色 以“女人靠什么留住男人一生”为核心问题,为“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态”的女人提供了60种“留住男人心的实用提案...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本书特色 本书中作者以情入里,出入古今,仰视宇宙之大,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她倡导环保、关怀乡城的变化,细绘海峡两岸纠结的爱与愁,...
《手把手教你做产品经理》内容简介: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崛起及发展,软件和各类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市场营销、商业模式、产品运营
苗族卷-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上.下) 本书特色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
唐人街 内容简介 **代华人“美国梦”的追求与幻灭,国学大师笔下芸芸众生的辛酸和幸福。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林语堂的《唐人街》属于*早的“移民文字”范畴。在它之前的...
荷马史诗.奥德赛-(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内容简介 在“史诗系列”里,《奥德赛》上承回归,下接《忒勒格尼亚》,共二十四卷,12,110行,其创作或编制年代略...
听听那冷雨 本书特色 《听听那冷雨》是我四十三岁到四十六岁之间的文集,其中的二十八篇文章,从抒情的《听听那冷雨》到幽默的《借钱的境界》,从书评、序言到诗论、乐评...
朱自清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之一,也是卓有才华和贡献的学者、诗人、语文教育家,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思想、社会活动中,平凡而高...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69:柔石 洪灵菲卷 本书特色 本集收录了柔石的小说《人鬼和他的棋的故事》、《三姊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散文《一个伟大的印象》、...
秦文君花香文集·百合卷 本书特色 本文集共分十卷,每卷以鲜花命名,包括《栀子卷》《风信子卷》《百合卷》《腊梅卷》《龙胆卷》《薰衣草卷》《蔷薇卷》《石竹卷》《水仙...
新月集.飞鸟集 本书特色 《新月集》《飞鸟集》均由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所作。在《新月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
宋词三百首诵读本 本书特色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编著的《宋词三百首诵读本》为”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中的一种,依据通行本编排。“中华诵经典诵读行...
鲁迅杂文精选 本书特色 鲁迅的杂文,从字面上看只是针对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中的许多具体的人、事和社会现象,但他所表现的思想和精神却远远地超越了现实空间。本书为了...
《实证社会科学(第五卷)》内容简介:本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丛书,以实证性研究为导向,以
《佛教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佛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
归去来兮-世界华人文库 本书特色 作者对“老公”的温情与她对孩子的挚爱随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而她幽默的文笔常会引起读者莞尔。作者虽是侨居美国的现代女性,归根结...
闲话之七:半世浮沉 本书特色 修复记忆,扫描名流世界。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慕客书的形态连续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
带电的肉体 本书特色 灵魂与肉体的和谐咏叹,影像与生活的另类观察——《带电的肉体》,*具性感的电影随笔,则莫言热力推荐,将我们引入另一种充满想象的诱惑空间。在这...
鲁迅的故家(精装) 本书特色 1.鲁迅z全的人生履历。一直以来,鲁迅的生平多为时期性记载或以他人转述的形式出现,也就是一个个割裂的片段,纷乱杂芜,非常不利于读者...
《鲁迅自编文集:南腔北调集》内容简介:本书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7年1929年间所写的杂文五十一篇。当时上海有一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