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狮子影像东来之路为主要线索,将雄猛的狮子与宁静的莲花相牵,将智慧与慈悲相连,讲诉欧亚文化交流中宽厚相容的一面.中国并不是亚洲狮的栖息地,但是从东汉时代开始,狮子作为贡 品被西亚、中亚的国家进献到中国皇宫,自此之后,历代都有狮子被 贡献到朝廷的皇家苑囿,而狮子文化也随之而来.随着佛教的传播,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器物上,狮子图像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吉祥装饰 图样,在影壁、窗户、屋脊、抱鼓石、柱头、柱础及桥梁的栏杆等上面,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狮子图样.上层统治者用狮子的图样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仁厚,而底层百姓则用艺术化的可爱狮子造像来守护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与理想.
关于此书,作者云:"没有胸襟开阔的交流与融合,就不会有繁荣丰富的文化,现代文明是如此,古代文化也是这样.当我们画地为牢自我欣赏地将传统文化当成是自家囊中风景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这些传统文化中其实早就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异质文化,是多种文明因素相互渗透的结晶."
本书以狮子影像东来之路为主要线索,将雄猛的狮子与宁静的莲花相牵,将智慧与慈悲相连,讲诉欧亚文化交流中宽厚相容的一面。中国并不是亚洲狮的栖息地,但是从东汉时代开始,狮子作为贡 品被西亚、中亚的国家进献到中国皇宫,自此之后,历代都有狮子被 贡献到朝廷的皇家苑囿,而狮子文化也随之而来。随着佛教的传播,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器物上,狮子图像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吉祥装饰 图样,在影壁、窗户、屋脊、抱鼓石、柱头、柱础及桥梁的栏杆等上面,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狮子图样。上层统治者用狮子的图样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仁厚,而底层百姓则用艺术化的可爱狮子造像来守护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与理想。
在佛经中,释迦牟尼总是用狮子与野牛的故事来开导弟子们,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26中,就讲了一头狮子与牛先亲如兄弟、后被鬣狗离间而斗如寇仇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在遥远的古代印度大陆,森林中有一头怀孕了的母狮子,在临产之前,她准备多储存一些肉食,于是就尾随一群野牛,寻找捕猎的机会.正好这群野牛中有一头母牛刚刚产下一个小牛犊,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个牛妈妈就渐渐落在了野牛群的后面.母狮子伺机将这头雌野牛猎杀,心满意足地拖回自己栖身的森林.
那个刚刚生下来的小牛犊正是"初生牛犊不怕狮"的年龄,贪恋牛妈妈的乳汁,也跟着这头母狮子来到了狮子居住的森林中.
母狮子看到小牛犊跟她而来,起初产生了将小牛犊也猎杀的企图,但转而一想,觉得留着这头小牛犊比较好,等自己生下了小狮子,这个小牛犊正好可以陪着小狮子一起玩耍.于是,当她生下小狮子后,就将小狮子跟小牛犊都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哺乳喂养.小狮子和小牛犊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亲如兄弟.
随着小狮子和小牛犊的逐渐长大,母狮子也年老体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之时,她将狮、牛二子叫到身边,告诉他们说:"你们两个都是我乳汁养育.我待你们没有一点差别与不同,从道义上讲你俩应该就是兄弟.你们要记住,世间多的是那种挑拨离间之徒,他们的谗言假语、诬陷挑拨的手段不可不防.我离世后,你们兄弟俩要真诚相待,千万不能听信那些背面之言."留下这些遗言后,母狮子离世而去.
狮、牛二兄弟牢记母狮子的遗言,仍然像他们的妈妈在世时那样亲如兄弟.狮子弟弟捕猎勇敢,很快就出脱得威武凶猛;牛大哥在狮子弟弟的保护下,能随心所欲地找到丰美的草场,也长得膘肥体壮.
这时候,一个年老、狡猾而阴险的鬣狗盯上了这兄弟俩,见他们膘肥体壮,就想:"这两块美肉都应该被我享用,我要离间他们,令其相杀."于是,它等到狮子弟弟出门去捕猎的时候,就来到牛哥的身边,耷拉着耳朵,装作无精打采的样子.
小野牛见他是个年老的鬣狗,就不无同情地问道:"阿舅,你耷拉耳朵、无精打采,莫不是热风吹来,身体困顿哪?"鬣狗回答说:"外甥,哪是热风吹来,身体困顿这么简单哪,我是听到了一个坏消息,故而不乐."小野牛很好奇地问:"你听到了什么坏消息哪?"鬣狗装作很关心野牛的样子:"我听到你的狮子弟弟说,要等他捕不到猎物的时候杀了你充饥."小野牛哪里肯相信,回驳道:"阿舅,此言差矣.我狮子妈妈临终时告诫说:我俩是她一乳喂养,亲如兄弟.在她死后,也要真诚相待,绝不要听世间那些离间之徒的背面之言."鬣狗嘎嘎奸笑说:"外甥,我说好话你不听,看来你真是没几天好活头了."小野牛不由得有点动摇,就问道:"阿舅,怎么能看出狮子弟弟要杀我呢?"鬣狗告诉他说:"外甥,当狮子从栖身的洞窟出来的时候,身毛皆竖,现其威势,三声哮吼,四顾而望,窜到你的面前,就是要杀你的时候啦."说完这番话,鬣狗就离开小野牛,到狮子弟弟那里去挑拨离间.
鬣狗来到狮子弟弟身边,也用同样的可怜相来欺骗他,告诉狮子弟弟他带来了一个像火焰一样炽热的让他不能安宁的坏消息,他说小野牛现在长大了,要报母狮子杀其野牛妈妈的仇,准备用锐利如刀的牛角挑破狮子弟弟的腹腔.狮子弟弟起初也不相信,但架不住狡猾的老鬣狗的花言巧语,*后不禁疑惑地问道:"阿舅,怎么能看出野牛哥哥要破我腹腔,杀我报仇呢?"鬣狗告诉他说:"外甥,这个野牛从栖身的洞窟出来时,摇动身体,发出吼声,以脚刨地,猛地窜到你面前,就是准备要杀你报仇啦."说完这些话,狡猾阴险的老鬣狗就躲到一边,准备在这场它挑起来的狮牛争斗中获取渔人之利啦.
其实,鬣狗所说的狮子和野牛走出栖身洞窟后的那些动作,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平常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习惯而已.但是经鬣狗这样一挑拨,野牛哥哥和狮子弟弟都心怀猜忌,各自暗存防范之心、进攻之意,早把狮子妈妈告诉他们勿听背面之言的遗言忘得一干二净了.
第二天早晨,当狮子和牛走出栖身的洞窟时,狮子果然身毛皆竖,现其威势,三声哮吼,四顾而望,而野牛也摇动身体,发出吼声,以脚刨地.跟鬣狗说的一模一样.狮子与牛都以为对方要杀害自己,于是狮子弟弟迅疾张开巨爪扑向野牛的头部,而野牛哥哥也以刀子般尖锐的牛角挑破狮子弟弟的肚子.瞬息之间,狮子与牛都一命呜呼,鬣狗的奸计得逞.这正是:
若听恶人言,必无贤善事.
狮子牛相爱,鬣狗令斗死.
在释迦牟尼讲的这个故事中,狮子与野牛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在《外道劳度叉斗圣图》中,狮子是佛力的象征,而野牛成了外道的象征—狮子征服牛,其中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寓意和历史背景.
(二)
在《贤愚经》中,就记载了一个名叫坚誓的食草狮子,食果吃草,不害群生.由于它躯体金色,所以又被称作金狮子.释迦牟尼佛向弟子们讲述了金狮子一心向辟支佛问道,后来被贪心猎师所害的故事.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7《亲近品第九》对这个故事的记载比较详细.故事说古代印度有个叫波罗奈的国家,人民炽盛,国土丰熟.国中有山名仙圣山,常有五百辟支佛僧人和神仙住在山中,所以很多猛禽巨兽也受到佛法感染.有一头狮子名叫坚誓,它身披明亮耀眼的金色毛皮,有大威武,发声哮吼,飞鸟堕落,走兽隐伏.它游行山泽之间,遇见一个威仪清净的辟支佛僧人,心生欢喜,日日亲近,听这位辟支佛沙门诵经说微妙法.
这时候,仙圣山附近的一位大猎师看到这头威武的金毛狮子,贪念顿生,有了一个坏念头,他想:"如果猎获了这头身披金毛、威武无比的狮子,将它的金色毛皮献给国王,国王一定会因功而封我高官厚禄,我的子孙们世世享尽荣华富贵."想到这里,猎师狂喜不已,他暗暗盘算道:"这头坚誓狮子是兽中之王,我很难靠近,弓箭远距离不能伤到它,捕鸟兽的网也不能制服它.我必须设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计策来,才能达到目的.既然坚誓狮子*尊敬的人是山中修道的僧人,我何不扮作僧人,它若看见穿袈裟的我,必来亲附.等它靠近我了,便用毒箭头射杀它."计谋已定,猎师便回家向家人说:"我家祖先以来,历世相承常为猎师,但没有听说过有金毛狮子这样奇异的动物.如今我见到了金毛狮子,打算将它猎杀,所以需要剃须发、穿法服,假扮僧侣."等打扮妥当,他就返回山中,坐在一棵大树下等待.
果然,金毛狮子见到僧人打扮的猎师,心生欢喜,腾跃亲附,前来卧在猎师身边.猎师大喜,暗暗拿出藏在袈裟下的弓箭射向金毛狮子.狮子被毒箭所伤,剧痛万分.它狂怒吼叫,奔腾跃起,本想扑向身穿僧服的猎师,但是心中突然又升起慈悲的念头,金毛狮子想:"此人身穿僧人法服,我若毁坏法服,就是对佛法的不敬;我若夺其性命,便是违背佛陀慈悲不杀生的教导;人世间常有善恶不分的人和事,此人是恶人,怀毒阴谋要来害我,我如果再将他扑杀,冤冤相报,与那荼毒生灵的恶人有什么分别?修忍之人,一切爱敬.不忍之人,众所憎恶.我要学会忍,不应该再生这种毁坏生灵的恶心."想到这里,金毛狮王坚誓就吟出一首偈言以明志:"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完此偈,金毛狮子即便命终.猎师喜不自胜,脱了僧服,持刀剥下狮子皮,下山献给了波罗奈国的国王.国王见到毛色如此奇异的金毛狮子皮,果然欣喜异常,对左右大臣说:"我从生来,未闻狮子身毛如此明亮金色,今日亲自眼见,奇哉怪哉!"然后国王又问猎师:"你是如何猎杀这样雄猛的狮子王,获得其皮呢?"猎师于是一一将他设诡计猎杀狮子王的过程及狮子王所吟偈言告诉国王.
国王闻言,顿时心生忧恼,犹如被食物噎在喉咙,既不能下咽,也无法吐出,难受异常.他非常懊悔地对左右大臣及诸侯人等宣示说:"诸君当知,我曾听大智大勇的贤者说过这样的话:若有狮子身毛金色必是菩萨.今日,这个恶猎师设诡计捕杀金毛狮子王,就是杀了兽中的菩萨.我今天如果以高官厚禄、金银珍宝赐给这个作恶的猎师,岂不也成了一个屠杀菩萨的万恶之徒了吗?"于是国王即宣布将那个猎师处以死刑,以示惩戒.随后,国王又亲自背负狮子皮来到金毛狮子被杀的那棵大树下,以牛头旃檀木为柴,火化了金毛狮子的皮骨尸骸,并建了舍利塔常作供养.
佛陀讲完这个金狮子与猎师的故事,就告诉阿难等身边的弟子们说,那个金狮子就是他自己,而猎杀狮子的猎师,就是他的堂兄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个"恶比丘",处处与佛陀作对,破坏僧团.
……
尚永琪,历史学博士,现任《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拜占庭的赠礼》内容简介: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一个曾经繁荣昌盛、如今灭亡已久的国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据水陆交通
历史真相:文明史上的100次转折 本书特色 哪些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哪些发现对文明轨迹产生变革性作用 哪些创造对科学的演进起到重大突破 哪些人对人类的...
《战略高度:中国思想界访谈录》以对谈的形式,讨论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涉及改革与发展的方
青梅煮酒-三国群雄的帅和怪-[增补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对三国群雄进行人格心理的深度剖析的历史随笔。全书站在与罗贯中截然相反的立场上,对三国鼎立的主要人物用比...
相麓景萝稿 本书特色 由纪健生主编的《相麓景萝稿》分为六卷。卷一专写吴师及钱锺书、金克木、钱穆等私淑前辈,取名“学山”,卷二为文献、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杂文,是想...
前奏 内容简介 1975年春,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即大刀阔斧地领导铁路、煤炭、钢铁、国防科技等领域的整顿。在挫败“四人帮”的反经验主义阴谋后,邓小平主持党中央...
景德问瓷 本书特色 《问系列:景德问瓷》从景德镇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瓷文化入手,勾画了景德镇风情与景德镇瓷文化丰富内涵,细腻地描述了景德镇这一水土宜陶的灵秀之地,...
另一个古代世界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系列:另一个古代世界》是介绍有关西方古代历史的通俗读本,作者杰里·托纳揭示了我们能从对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哪些知识。他...
《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古代政治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观察相关的制度框架、实施状态,从制度举措及其
《社会工作助力社会治理》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对北京等地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数据,重点探讨了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在应对近年来因国
史记:线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16开仿古线装,装帧古朴典雅,线装书局出版★《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历经18载完成★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
先秦姓氏制度考索 内容简介 张淑一是1996年秋入学随我读博士学位的。她经过三年清贫苦读的生活,于1999年6月8日按期顺利地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
李鸿章发迹史(上) 本书特色 ★《李鸿章发迹史》:讲述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本书为您全面揭开大清**权臣李鸿章,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
欲望是把双刃剑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兴亡之鉴!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的太平天国,是重建还是破坏?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
吕思勉文集(精装全四卷) 本书特色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中国现代国学大师。吕氏治学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即坚持不懈地...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断)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历史著作。全书约15万字,分为16篇,另有序一篇,从春秋、两汉、三国、南北朝、唐、五代、宋、明、...
人类文明的彼岸世界 本书特色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人类福祸相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论是已然成型的宗教,还是枝叶难分的思潮或观念,其中或多或少包含对此世之...
本书为许纪霖、刘擎主编“知识分子论丛”第12辑。本辑关注的话题是重构现代中国想象,内容包括王汎森谈中国思想史研究经验、许章
柔然帝国 本书特色 1700年前,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突然出现在蒙古高原,在纵横几万里的欧亚大陆尽情驰骋。公元828年以后,欧洲史书一致宣称这一显赫一时的民族已经完...
《数字服务外包模式:全球视野与中国情境》内容简介: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升和竞争的加剧,许多组织在开发和保持有效竞争所需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