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言)、文字(文)和视象符号(象)三者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要素和条件。中国语言、学术、文化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汉字问题,即以汉字为枢纽,在言、文、象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格局中研究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并将这种以汉字为本的言、文、象三者既分离又统一看作是中国学术、中国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它要求我们冲破传统学科分治的壁垒,在一个大汉字文化观的格局下进行学术研究。文化语言学的“再汉字化”研究是中国文化转型期的中心问题。文化语言学引领中国学术和文化的“再汉字化”转向,顺应了世界学术的大趋势。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为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汉字转向问题,立足于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综合利用语言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的*新成果,梳理、提炼并构建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字的固化和语言的泛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保存,进而探究民族心理与特质形成的文化路径。丛书力求穿透语言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的特有基因,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理基础。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欧化”是描述中国语言变革时经常使用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极其复杂。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精确地描述和定义“欧化”;其次,20世纪前期关于语言问题的几次大争论,使得社会政治因素不断渗入。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将“欧化”作为一个纯粹的语言或文学现象来进行回顾。我们可以从风格的角度来界定什么是“欧化”的作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激起的长期争论中,“欧化”风格与“民族作派”之间的区别,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也可以从语法的角度来区别不同作品的“欧化”程度。现代语言学家如王力和吕叔湘等人,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述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给中国书面语带来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王力看来,五四运动之后,欧化的表达就成了中国书面语的主流。这是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主要区别之一。王力为“欧化”拟定了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显然主要是从语法,准确地说是从句法的角度提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套标准为中国语言学界提供了分析欧化问题的主要框架和工具,至今也仍然频频被引用。《左传》、《水浒传》和《井》是三个风格迥异的文本,创作时间相去很远,其语言风格则分属文言文、古代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通过对这三个文本所做的详尽分析,申小龙先生从中发展出一套对中国书面语进行语法分析的新框架。他倡导的文化语言学更强调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区别,并将这种区别上升到了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高度。他认为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有着重大区别,以至于建立在西方语言学基础上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无法有效地分析汉语作品。申小龙强调汉语在句法和风格上的巨大弹性。通过对《井》的句法所作的分析,他指出,和文言文一样,现代白话文仍然可以保持汉语的特性,根据流动的多个视点组织词组,以表达意义。这和西方语言有明显区别。后者的特色在于,句子以动词为中心,由此构造了一个单一焦点的意义结构。所谓欧化,在他看来,*明显的特征在于那些以动词为中心、往往具有复杂结构的长句。他也承认,在中国书面语中,欧化的表达的确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但这种欧化的表达更符合西方语言特征,而多少扭曲了中国语言的特性。根据我的理解,他的理论中蕴含了这样一种历史观念:现代白话文并不必然趋于欧化。他多次提到,欧化其实是“析句带动造句”的产物,即欧化文体并不是先于语言学界的研究而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语言学界提倡的结果。的确有很多历史事实可以说明,语言学界对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19世纪后半期以至整个20世纪,语言学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语言学著作常常被用作改造中国书面语的依据,而从《马氏文通》出版以来,中国语言学的主流分析工具又大多是从西方语言学那里继承来的。……
申小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理论语文学研究主任。著有《中国句型文化》等专著20部;主编有《新文化古代汉语》等高校教材3部、“中国文化语言学”等丛书3套、《当代中国语言学论纲》等论集5部。
中国农民调查 本书特色 这不是一本“报喜”的书,更不是一本粉饰升平的书、贴金的书,而是一本把严酷的真实情况推向读者,推向公众的书,是一本无所隐讳地把“三农”问题...
说不尽的红楼梦:曹雪芹在香山 内容简介 二百年红学研究,自“曹学”兴起,又成另一局面。故欲读通《红楼梦》,不可不懂曹雪芹。然自胡适以降,至当今红学大儒,对曹雪芹...
0701-读库 内容简介 编辑手记:我一直对《读库》的各位智囊说,《读库》*需要的是写得有趣周密的科普文章。我还曾与担任《新发现》杂志主编的严锋先生探讨,问他有...
龙图腾-中华龙文化的源流 本书特色 每个炎黄子孙都要看的一本图书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把自己视作龙的传人。但是,什么是龙?为什么称中华儿女为...
你知道你的姓氏是什么意思吗? 本书特色 “姓氏”一辈子跟着我们,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姓氏是什么意思。本书作者深研文字学,为了让大众对自己...
打破伊斯蘭文明只留駐過往、抗拒現代化改革的迷思!第一本將「伊斯蘭」和「啟蒙運動」相提並論的開創性論述。☪穆斯林與伊斯蘭文化的改革種子,其實早在兩百年前就種下.....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4版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4版)》:中国图书奖获奖图书,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
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 本书特色 一部追溯华夏民族绵延生息的恢弘史篇,一幅尽现中国风俗源远流长的辽阔画卷。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 内容简介 风俗的内涵极其广泛,...
大学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应高校非中文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之需而编写的。该书编写力求选编经典,评析到位,对每篇范文的讲析,不仅紧扣原文,有的放矢,而且兼顾学生...
国学概论 本书特色 《国学概论·外一种:国学讲演录》:我在东京曾讲演过一次国学,在北京也讲演过一次,今天是第三次了。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
日月寝兴-中华起居文化撷萃 本书特色 起居文化的内容,包括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两大部分。也包括诗意的吉祥物“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四大要素。本书在介绍人们生活...
中国四大回音古建筑声学技艺研究与传承 本书特色 《中国四大回音古建筑声学技艺研究与传承》为《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的分册之一,丛书以地域或具体遗产项目划分,选取全国...
世界著名寓言 内容简介 《伊索寓言》以简单的小故事,深刻地总结了人们的许多生活经验和道德教训,其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发人深省的警句,不仅代表了古希腊人民的高...
国学 第1册 本书特色 《国学(第1册)(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课本。国学 第1册 节选 《国学(第1册)(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内容简介:国学,...
《雏凤清声》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分类写作”,按照新课改和中考要求,指导学生从自然、人生、社会三个角度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民间技艺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
应用语言学(牛津语言学入门丛书) 内容简介 库克所著的《应用语言学》在“前言”之后,由“概述”、“阅读材料”、“参考书目”和“术语表”四个部分构成。**...
张岂之自选集 本书特色 《张岂之自选集》作者张岂之为中国思想史领域内公认的卓有盛誉的学者,自五十年代以来,在研究上卓有建树,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
2009-咬文嚼字绿皮书 本书特色 《咬文嚼字绿皮书(2009)》是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2009-咬文嚼字绿皮书 内容简介 《绿皮书(2009年版)》由...
名人一瞬(老照片典藏版) 本书特色 《章乃器在“反右”斗争会上》、《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走访台湾农家》、《晚年蒋介石眺望大陆》、《在台北居所作画的张大千》、《马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