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言)、文字(文)和视象符号(象)三者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要素和条件。中国语言、学术、文化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汉字问题,即以汉字为枢纽,在言、文、象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格局中研究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并将这种以汉字为本的言、文、象三者既分离又统一看作是中国学术、中国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它要求我们冲破传统学科分治的壁垒,在一个大汉字文化观的格局下进行学术研究。文化语言学的“再汉字化”研究是中国文化转型期的中心问题。文化语言学引领中国学术和文化的“再汉字化”转向,顺应了世界学术的大趋势。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为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汉字转向问题,立足于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综合利用语言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的*新成果,梳理、提炼并构建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字的固化和语言的泛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保存,进而探究民族心理与特质形成的文化路径。丛书力求穿透语言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的特有基因,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理基础。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欧化”是描述中国语言变革时经常使用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极其复杂。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精确地描述和定义“欧化”;其次,20世纪前期关于语言问题的几次大争论,使得社会政治因素不断渗入。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将“欧化”作为一个纯粹的语言或文学现象来进行回顾。我们可以从风格的角度来界定什么是“欧化”的作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激起的长期争论中,“欧化”风格与“民族作派”之间的区别,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也可以从语法的角度来区别不同作品的“欧化”程度。现代语言学家如王力和吕叔湘等人,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述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给中国书面语带来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王力看来,五四运动之后,欧化的表达就成了中国书面语的主流。这是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主要区别之一。王力为“欧化”拟定了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显然主要是从语法,准确地说是从句法的角度提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套标准为中国语言学界提供了分析欧化问题的主要框架和工具,至今也仍然频频被引用。《左传》、《水浒传》和《井》是三个风格迥异的文本,创作时间相去很远,其语言风格则分属文言文、古代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通过对这三个文本所做的详尽分析,申小龙先生从中发展出一套对中国书面语进行语法分析的新框架。他倡导的文化语言学更强调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区别,并将这种区别上升到了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高度。他认为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有着重大区别,以至于建立在西方语言学基础上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无法有效地分析汉语作品。申小龙强调汉语在句法和风格上的巨大弹性。通过对《井》的句法所作的分析,他指出,和文言文一样,现代白话文仍然可以保持汉语的特性,根据流动的多个视点组织词组,以表达意义。这和西方语言有明显区别。后者的特色在于,句子以动词为中心,由此构造了一个单一焦点的意义结构。所谓欧化,在他看来,*明显的特征在于那些以动词为中心、往往具有复杂结构的长句。他也承认,在中国书面语中,欧化的表达的确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但这种欧化的表达更符合西方语言特征,而多少扭曲了中国语言的特性。根据我的理解,他的理论中蕴含了这样一种历史观念:现代白话文并不必然趋于欧化。他多次提到,欧化其实是“析句带动造句”的产物,即欧化文体并不是先于语言学界的研究而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语言学界提倡的结果。的确有很多历史事实可以说明,语言学界对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19世纪后半期以至整个20世纪,语言学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语言学著作常常被用作改造中国书面语的依据,而从《马氏文通》出版以来,中国语言学的主流分析工具又大多是从西方语言学那里继承来的。……
申小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理论语文学研究主任。著有《中国句型文化》等专著20部;主编有《新文化古代汉语》等高校教材3部、“中国文化语言学”等丛书3套、《当代中国语言学论纲》等论集5部。
浦沢直树:1960年1月2日出生,毕业于明星大学经济系,是日本青年漫画画坛的主力画手之一。自幼喜欢绘画,在大学时期更沉醉于漫画与音乐创作。毕业后,凭《RETUR...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多学科联合研究的结果最终揭开了生命的秘密: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组织,承载着所有的地球系统,所有的生命都是大约35亿年前的一个微生物的后裔...
经营生命 内容简介 人作为地球上的生命,其特殊就在于对生命的自觉,对天地自然的主动探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天地日月是什么?它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
读库0603 内容简介 1999年,中国指挥家李博伦抱病完成了与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的世纪之约,那场音乐会由大病初愈的英若诚主持。其后,三位大师相继辞世,这场“从...
榕城治学记 本书特色 《榕城治学记》:上善若水:老子的智慧仁者爱人:孔子的智慧尽辞知本:曾子的智慧——朱熹与《大学》梦断明主之治——李世民贞观之治与唐初君主专制...
Beijing Kunst und Kultur einer alten Hauptstadt(古都北京 德文版) 本书特色 《古都北京》是一部文图并茂的北京历...
晒幸福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系列(6)·言情伦理系列(33):晒幸福》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
国学今读大书院-世说新语 内容简介 作者刘义庆是南朝宋人,长沙景王刘道怜第二子,后过继给刘道规,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辞,广招文学人才,当时著名诗人鲍照就曾投其门...
文化十六讲 本书特色 《文化十六讲》选编柳诒徵、吕思勉两位著名史家对中国文化的经典解读,从思想、教育、学术、文艺、社会风俗等多个方面,全面阐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 本书特色 北京,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旧北京的历史遗存和标识也在逐渐地消逝着。至于那些不见经传的常故轶闻和不同...
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理论研究,二是对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微观研究,即对散见于先秦两汉医籍及其他文献中的医学用...
国学研究论稿 内容简介 《国学研究论稿》是菲律宾富豪陈永栽及其高级助理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炳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论文集。书中从文化审视、经史滴沥、古赋撷英、...
经典塔罗入门-内附全套彩色塔罗牌 本书特色 欢迎进入到魔法占卜以及神奇的远古世界。近千年来,神话,童话和传说一直在演绎着它们永恒的主题——幻想世界中的某个地方,...
通用成语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收现代汉语中通用的成语近3000条。常用的“异形”成语,以“也作”条出现,作为副条,条目后面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采用按词拼写规则。...
洪丕谟说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藏大家讲坛 本书特色 《洪丕谟说文房四宝》:传承千年的文明载体,江南才子论说“文房四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图文并茂演绎其收藏与投资价...
第一次品普洱茶就上手-图解版 本书特色 《人人学茶:第1次品普洱茶就上手(图解版)》涵盖了普洱茶的概念、文化、历史、品种、产品、仓储、鉴评、冲泡、茶俗、微生物、...
岭南名刹祠宇 内容简介 陈荆鸿先生雅人深致,文史渊冲,深研明、清、民国岭南人物及文献。以表彰晚明志士,萃力尤多,名重一时;又于岭南人物、艺林遗闻以及山川形胜风尚...
鸡蛋里面挑骨头:给三大报寻个错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业外人点评编校差错的书,是忠实读者对三大报编校质量的善意质询。所说“三大报”,指的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
闲雅小品丛书:落叶半床书-书香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
文化史的追寻——以近世中国为视域(人文大讲堂) 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关注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近年更以概念史研究独树一帜。本书前半部分为文化史理论探讨,对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