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言)、文字(文)和视象符号(象)三者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要素和条件。中国语言、学术、文化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汉字问题,即以汉字为枢纽,在言、文、象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格局中研究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并将这种以汉字为本的言、文、象三者既分离又统一看作是中国学术、中国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它要求我们冲破传统学科分治的壁垒,在一个大汉字文化观的格局下进行学术研究。文化语言学的“再汉字化”研究是中国文化转型期的中心问题。文化语言学引领中国学术和文化的“再汉字化”转向,顺应了世界学术的大趋势。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为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汉字转向问题,立足于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综合利用语言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的*新成果,梳理、提炼并构建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字的固化和语言的泛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保存,进而探究民族心理与特质形成的文化路径。丛书力求穿透语言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的特有基因,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理基础。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欧化”是描述中国语言变革时经常使用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极其复杂。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精确地描述和定义“欧化”;其次,20世纪前期关于语言问题的几次大争论,使得社会政治因素不断渗入。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将“欧化”作为一个纯粹的语言或文学现象来进行回顾。我们可以从风格的角度来界定什么是“欧化”的作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激起的长期争论中,“欧化”风格与“民族作派”之间的区别,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也可以从语法的角度来区别不同作品的“欧化”程度。现代语言学家如王力和吕叔湘等人,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述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给中国书面语带来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王力看来,五四运动之后,欧化的表达就成了中国书面语的主流。这是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主要区别之一。王力为“欧化”拟定了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显然主要是从语法,准确地说是从句法的角度提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套标准为中国语言学界提供了分析欧化问题的主要框架和工具,至今也仍然频频被引用。《左传》、《水浒传》和《井》是三个风格迥异的文本,创作时间相去很远,其语言风格则分属文言文、古代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通过对这三个文本所做的详尽分析,申小龙先生从中发展出一套对中国书面语进行语法分析的新框架。他倡导的文化语言学更强调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区别,并将这种区别上升到了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高度。他认为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有着重大区别,以至于建立在西方语言学基础上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无法有效地分析汉语作品。申小龙强调汉语在句法和风格上的巨大弹性。通过对《井》的句法所作的分析,他指出,和文言文一样,现代白话文仍然可以保持汉语的特性,根据流动的多个视点组织词组,以表达意义。这和西方语言有明显区别。后者的特色在于,句子以动词为中心,由此构造了一个单一焦点的意义结构。所谓欧化,在他看来,*明显的特征在于那些以动词为中心、往往具有复杂结构的长句。他也承认,在中国书面语中,欧化的表达的确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但这种欧化的表达更符合西方语言特征,而多少扭曲了中国语言的特性。根据我的理解,他的理论中蕴含了这样一种历史观念:现代白话文并不必然趋于欧化。他多次提到,欧化其实是“析句带动造句”的产物,即欧化文体并不是先于语言学界的研究而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语言学界提倡的结果。的确有很多历史事实可以说明,语言学界对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19世纪后半期以至整个20世纪,语言学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语言学著作常常被用作改造中国书面语的依据,而从《马氏文通》出版以来,中国语言学的主流分析工具又大多是从西方语言学那里继承来的。……
申小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理论语文学研究主任。著有《中国句型文化》等专著20部;主编有《新文化古代汉语》等高校教材3部、“中国文化语言学”等丛书3套、《当代中国语言学论纲》等论集5部。
一九五〇年代,上海歷史博物館展示了一面豎立在外灘河岸公園入口的告示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自此這面由博物館虛造的告示牌,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當李小龍在電影...
民间歌谣 本书特色 《民间歌谣》通过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通俗而简明的介绍和对其艺术特征、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说明,一方面加深读者朋友们对自己口头文艺创作重...
日本边境论 本书特色 ★《菊与刀》之后,重新认识日本的**著作★上市20天销量15万,2010年日本新书大奖**名★累计销量达1000000册的年度革新之书★入...
古文字谱系疏证-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全四册)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资助项目★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悠久...
婚与丧传统与现代的家庭礼仪 本书特色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丧祭与文明”研究中心在2011年6月份,于北京十三陵和昆明长松园召开了题为“婚与丧:在传统与现代之...
《北欧众神》内容简介:只有在神身上看到人性,才能在人身上看到神性。从《雷神》到《复联》,全都“抄”过它! 自成一脉的北欧神话
中国民间趣味俗语(上下)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趣味俗语(套装共2册)》收集了三百多条常用俗语。分为人物称呼、市井称呼、行为心理、人生感恬、社会现象、功德成败、事...
读库1004 本书特色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 本书特色 文献综述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文献综述的质量,直接决定研究能否顺利完成,以及论文质量之高低。因此,...
武汉老字号故事 本书特色 历史是一幅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生动画卷,而故事则是组成其间的一个个生动细节描述。因为故事,历史显得如此生动,因为故事,历史永葆青春活力...
世界语音 本书特色《世界语音》的语料范围全球化,语音数据来自近400种语言,其中大部分是作者**手调查所得。通过对不同语言之间相似音的比较分析,得到了所有可用于...
一千零一夜 本书特色 纳训翻译的《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相传一国王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便杀掉。宰相女儿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
烧制汉语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美汉语之作,读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学习到更好的汉语,可以获得知识上的补益,学问上的精...
人文小国:小国的地缘支点与人文精神(上、下册) 本书特色 《国是论衡》是由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策划编写的一套丛书。本次团购包括其中的《国家地理》《海洋中国》《人...
礼俗之道-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 内容简介 精神的成长,是灵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对人的生命的自由实现的自觉意识的形成。既不同于传统的老中国,...
文化不会老-名家对谈录 本书特色 这书中二十一对谈话作于2000至2001年,是为当年《艺术世界》“谈话”栏目的内容。这些谈话者皆是文学、绘画、音乐、戏曲、影视...
中国俗文化丛书 沐浴趣话 内容简介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
作品目录翻译例言圣训概说编者序序 严斥借先知捏造谎言第一章 信仰第二章 清洁与小净第三章 大净、月经和代净第四章 拜功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本书特色 马新、杨朝明、刘德增、杨守森编著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共由绪论、结语及八章正文组成,可分为四个主题:“绪论”与“结语”为一个主题,旨...
影响历史的100个安徽第一 本书特色 《影响历史的100个安徽**》由叶文成、王亚非主编,安徽历史悠久而弥新,江淮文化博大而精深。本书所选限定为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