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秋(秋风)从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演变成为当代大陆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学界被当成中国思想变化的一个重要标本,也引起了公共媒体的关注。2012年以来,秋风陆续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或者与其他学者对话,本书收录了这些访谈或对话。多围绕国人对孔子的态度、儒家的历史演变、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儒家与当代中国秩序构建的关系等展开。话题虽然沉重,但访谈或对话的形式,活泼自由,甚至有些学术八卦,或可见作者真性情。
秋风(姚中秋)从著名的自由差义学者演变成为当代大陆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学界被当成中国思想变化的一个重要标本,也引起了公共媒体的关注。2012年以来,秋风陆续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或者与其他学者对话,《为儒家鼓与呼》收录了这些访谈或对话,内容多围绕国人对孔子的态度、儒家的历史演变、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儒家与当代中国秩序构建的关系等展开。话题虽然沉重,但访谈或对话的形式,活泼自由,甚至有些学术八卦,或可见作者之真性情。
1.魏晋风流名士张翰有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闻秋风起,遂辞官还乡。您的笔名亦谓“秋风”,是否有意诫勉自己“淡泊名利,唯心是求”?近闻自《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起,您将回归本姓,这又是缘何而来?秋风:哈哈,我起那个笔名,其实没有什么考虑。当时在一家报社当编辑,又准备写评论发在自己编辑的版面上,怕影响不好,临时要起个笔名,本名姚中秋中有个秋,再加个字吧,那就是风。后来就一直用这个笔名发表时评,然后,大家就开始知道秋风。不过,终究是心有不安:姓得自祖先,名得自祖父、父亲,姓名乃自己的文化生命之标志,岂可随意改变?因此,从六七年前开始,我的学术译著、论著,其实都用姚中秋这个本名,时评采用秋风这个笔名。《寻找中道》大约是我出版的*后一本时评集了,所以也就是“秋风”的*后一本著作了。2.您称自己是一个中道自由主义者,从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多个角度来看,您认为现今中国迫切需要革新的是什么?建立公民社会又需从什么开始呢?秋风:很麻烦,中国的一切都需要变革。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人们回归自身的文化,做一个正常人,一个好人,如果有可能,成为一个君子。没有君子,什么变革都无从谈起。或者,大家只是坐在那儿说啊说,没有任何意义。君子会行动。现在需要的是变革行动,而没有君子,就没有变革行动。立人的几位朋友,比如李英强先生,就是君子,他们有行动能力,这是我*佩服的。所以,先别提公民社会,先让自己成为君子吧。有了君子,自然就有公民社会。而且,是可持续的公民社会。3.关于*近对宗族的质疑。你提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乡村应该形成不同形态的自治”,而您又多次提到“钱塘江以南,儒家式现代秩序”,认为“未来中国的历史,将是这一秩序趋向成熟,同时向北扩展,反哺江南、北方,滋润西部”。这里面涉及民族传统、宗教、社会形态等问题,统一用儒家式现代秩序,那何谈自治呢?岂不矛盾?秋风:确实,自治的首要含义是民众决定自己的治理模式,不同地方的乡村,文化、社会、政治结构不同,自然应当形成不同的治理模式。现在法律强制规定了一个统一的治理模式,从根本上违背自治原则。但是,从大范围看,中国的基层社会自治,一定是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自治必须有价值基础。没有价值共识,人们不可能共同生活,也就谈不上自治,更没有自由可言。而中国就是儒家的。这一点,在知识分子身上当然看不到了,在城市也不明显。但礼失而求诸野,在乡村,尤其是钱塘江以南中国的乡村,儒家文化还根深蒂固,而且表现在方方面面的制度中。也恰恰因为有儒家价值,这里的民众还维持着较为稳定的自发性社会组织——宗族。依靠宗族,这里维持着较好的秩序。由此,这里的经济*为发达,基层政治*为民主。我们看到了一个儒家式现代秩序,当然,很不成熟。但我相信,它会成熟。而这与自治、与宪政一点都不矛盾。因为,儒家就在那儿。不是用权力从外部强加,而是自然地存在于那儿。只是,一百年来,知识分子否定它,权力破坏它。现在,我的主张只是,不要再抨击,不要再破坏了,让人们自由地生活。4.从您关于自由经济、福利社会、乡村自治、儒家宪政等问题比较另类的解读中,感觉您是一个非常重视“自然秩序”的人,比如您说“过去六十年,中国在文化上被殖民,先被苏俄殖民,后被欧美殖民”,您反对“消灭自发社会组织的国家主义”,还提及中国“大政府的现实”等。您所提倡的“自然秩序”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还涉及社会组织形态。请您具体地谈一谈何谓“自然秩序”?秋风:儒家式秩序就是中国的自然的文明秩序。这个秩序是高度文明的,比如,人人在人格上平等,基层社会的广泛自治,私人产权的有效保障,市场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温情的人际关系,等等。确实,传统中国的政体存在严重缺陷,但总体上,中国人生活在文明之中。……
《为儒家鼓与呼》学者荐评
对传统文化更有信心的民族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在一个不断开放的社会中,人们重新发现了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这是一种正常的回归。为儒家鼓与呼,对重建一个自发的、扩展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规则很有帮助。——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秋风先生为往圣继绝学,为儒家开新篇,不仅开启了中国人的文化寻根之旅,也试图通古今之治道、究天人之宪理。中国若要复兴,必先破解文化传统的基因密码,探究现代化转型的精神路径,完成文化复兴的中国命题。当代百家,儒为根脉。复兴之路,非儒可乎?
——宪政社会主义学派开创者华炳啸(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
作为当代儒家中最具表达能力,也最热衷公共事务的代表,秋风先生一直饱受争议,在这本以访谈为主的书中,他正面回应了所有的疑问。与传统时代不同,儒者会长期处于更严厉、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因此,辩难与交流,是其不可或缺的技艺。对儒家而言,秋风先生的努力是极为重要的经验。
——《战略与管理》杂志前执行主编、《文化纵横》杂志执行主编高超群
姚中秋(秋风),陕西蒲城人,著名学者,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当代大陆古典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备受媒体关注的准学术明星。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弘道书院院长。曾致力于译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普通法宪政主义,近年致力于儒家义理之阐述与中国治理秩序史之研究。个人著述20多种、译著18种。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加措活佛的人生加持与开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加措活佛的代表作品,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
本书内容包括:佛光的折射、释尊的生涯、佛像与佛寺、山门与天王殿、大雄宝殿、菩萨、观世音菩萨、中国的罗汉、汉化的诸天、藏经
本卷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分析哲学”,第二篇为“科学哲学”。每篇开始写一个导论,分别介绍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各自的来龙去脉、
批评的希腊哲学史 内容简介 被西方和东方的列强强行拖进现代化以来,文明中国的变化真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山河如此,学术亦然。然而,新的中国收拾河山、重整乾坤...
乾嘉学派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将乾嘉学派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力求准确梳理乾嘉学派的形成、发展、蜕变及向近代学术演进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对众多学者深入的个案探讨,也...
印度瑜伽经与佛教 本书特色 王慕龄博士长期以来对宗教文化方面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这部书是她在其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增改后推出的学术著作,是其数年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
笛卡尔的人类哲学 本书特色 《笛卡尔的人类哲学》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笛卡尔的人类哲学 内容简介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笛卡尔的人类哲学》将对笛卡尔在哲...
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 内容简介 《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布鲁诺(1548~1600)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现代文化的先驱和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本书是其代表作...
冲突 本书特色 横跨人文、科学、艺术的年度盛宴,全球8位*前沿专家汇聚剑桥,大卫·海格/哈佛大学进化遗传学家和理论家,西蒙·巴伦-科恩/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主...
本书探讨了孔子晚年及其身后的儒家思想和命运,从孔子“作《春秋》”及其历史传承展开论述,梳理了从曾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的先
梅堂述儒 内容简介 儒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本书对先秦元典、宋儒、清儒以至于新儒学诸家之说深入辨析,阐微显幽,又传新儒学之神以发扬光大之,甚得儒学之道。该书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的首篇著作是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它是作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发表
瑜珈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南怀瑾作品 本书特色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是学佛修持者首要必读的典籍,是印度戒贤大师专为玄奘大师传授的佛法精髓,包括了从开...
戴震哲学研究-哲学史家文库-第2辑 本书特色 作者通过对《戴震文集》文本与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和把握,在充分吸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问题意识的视域,以...
諾斯特拉達姆士(Nostradamus),1503年12月23日生於法國南部普旺斯省。卒於1566年。他少年已熱愛觀星。諾氏完成醫科學業,成為醫
图解经典78-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 本书特色 《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生的尽头是什么?死亡之后我们将遇见什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对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说。而中...
无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精装版) 本书特色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发源,研究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所强调的是“道”,即究竟真实,宇...
博伽梵歌原意 本书特色 《博伽梵歌原意》由维亚萨戴瓦所*,是世上一部*古老的瑜伽典籍,印度重要的圣典,也被称为“**智慧者的不朽甘露”。...
本书是“文史知识文库”之一。本书介绍了佛教的基本知识,深入浅出地,重点而又系统地叙述佛教在中国的一些情况,比方讲解殿堂佛
巴特比.或论偶然 本书特色 《巴特比或论偶然》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众所周知,乔吉奥·阿甘本先生有着深厚的古典学、语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