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宗世界史文集》共分四编。
**编是雷海宗于192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杜尔阁的政治思想》。此论文从未发表过,存芝加哥大学档案馆,雷海宗家里也无此文稿。20世纪80年代后期,雷海宗以前的弟子、已故著本文集的此文即是按我手头保存的复印文稿排印的。杜尔阁是18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政治家与思想家。此学位论文虽篇幅不算大,却是根据翔实的史料,特别是杜尔阁的原著,参阅了大量的国际学者的专著,对杜尔阁的政治思想作了相当系统、全面、深刻的分析与论述,独立提出了雷海宗自己的见解,是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的。由于此文从未公开过,所以本文稿对于研究杜尔阁与了解雷海宗的学术思想来说,是颇为珍贵的。全文用英文写成,似乎应译成中文。但文中有不少杜尔阁法文原著的引文,我不会法语,无法翻译。本英文论文的遣词造句,典雅多姿,既有他所推崇的18世纪英国文史大家爱德华·吉本的风格,又能传中国古文简洁凝练之神。
第二编是基督教史研究。雷海宗对基督教史有精深的研究。这里把雷海宗在基督教史领域所发表的文章与论述集合在一起作为第二编。从《近代史上的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一)》到《二十世纪的罗马教廷与帝国主义》诸篇是雷海宗配合镇压反革命与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8月至12月在《历史教学》杂志、《大公报》与《进步日报》的《史学周刊》上接连刊登的揭露批判梵蒂冈教廷和耶稣会的实质与活动的系列文章,其稿费皆捐献。《基督教的宗派及其性质》是雷海宗1957年1月在《历史教学》单独发表的阐述基督教各主要流派在历史上演变发展的文章。《犹太国与犹太教》、《东方宗教与基督教的兴起》、《罗马帝国与教会之争及基督教之胜利》与《罗马帝国倾覆中之基督教会》诸篇皆摘自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的雷海宗著《世界上古史讲义》一书中有关早期基督教史的各章节。《五至二十世纪基督教史纲要》则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雷海宗撰《西洋文化史纲要》一书中有关基督教史的各章节。
第三编是世界史研究,其中包括雷海宗撰写的基督教史以外的世界史方面的文章,按发表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世袭以外的大位继承法》、《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与《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三篇发表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篇讲的是罗马帝国皇帝与回教兴起时早期教主的继承方法,意在供当代中国政治元首之更替继承参考。第二篇集中阐述了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的观点及其对中外历史的运用。第三篇通过分析西方中古哲学中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来探讨近现代政治中的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表明雷海宗似乎倾向于折中,赞成温和的全体主义或温和的个体主义。此后诸篇都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
第四编是书评、论翻译和译文。雷海宗强调要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因而重视写书评。他1927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号清华大学写过多篇书评,主要发表于《清华学报》与《社会科学》,这里编入的是世界史方面的书评。中国史方面的书评见《伯伦史学集》。雷海宗也注意翻译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写了一系列关于翻译的文章,刊载于《翻译通报》,皆与世界史有关,故收入。这里还包括7雷海宗亲笔翻译的两篇关于史学理论的译作。**篇是《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这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奇的名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章《历史与记事》的翻译,刊载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学系主编的《史学》1930年第1期。第二篇是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名著《西方的没落》(第二卷部分章节)的译文,原是1960年前后雷海宗为批判斯宾格勒与进行自我批判而翻译的。西方现代的历史哲学可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或曰批判的)历史哲学两派,斯宾格勒与克罗奇分别是这两派的代表人物,对雷海宗的史等思想与理论有重大的影响。雷海宗将他们的代表作译成中文,可见对他们的重视,其译笔与注释亦有独到之处。
★雷海宗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
★本书*完整、*全面地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在世界史领域所发表的文章
★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擅长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把握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运用
★ 以一定的哲学观点来消化史料,解释历史,努力打破西方的欧洲中心论和传统的王朝体系,建立起独树一帜的囊括世界、光耀中华的历史体系
★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热情歌颂中国的历史,积极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文化,追求真理,锐意创新,不断前进,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雷海宗去世后,因为各种原因,他的作品问世很少,学术地位被严重低估,直到*近10年,随着雷先生的学生、著名学者何炳棣、何兆武、齐世荣、资中筠等人的回忆性文章发表,雷海宗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越来越为人所知。1992年南开大学历史系举行了“纪念雷海宗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三十周年”的会议,《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在商务印书馆重印,中华书局出版了《伯伦史学集》,2002年和2012年南开大学两次召开了纪念雷海宗诞辰的大会,“雷海宗热”已经突破了历史学界的范围。
在2012年“雷海宗先生诞辰110年纪念大会”上,我社出版的《历史.时势.人心》(雷海宗著,王敦书选编)作为大会赠书受到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画家范曾、龚克校长在致辞时还特别引用了《历史.时势.人心》一书中的内容。
2014年,为了弘扬雷海宗先生的学术观点和史学思想,也为了让广大读者更为深入地领略先生作为史学大家的风范,我社出版新书《雷海宗世界史文集》(雷海宗著,王敦书编)。书中收录的部分文章目前只存于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和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各大网站和图书馆都没有这些资料的内容,尤其是雷海宗先生在芝加哥大学的英文博士论文,是 次面向广大中国读者,因此本书具有独占性。
《雷海宗世界史文集》共分四编。
**编是雷海宗于192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杜尔阁的政治思想》。此论文从未发表过,存芝加哥大学档案馆,雷海宗家里也无此文稿。20世纪80年代后期,雷海宗以前的弟子、已故著本文集的此文即是按我手头保存的复印文稿排印的。杜尔阁是18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政治家与思想家。此学位论文虽篇幅不算大,却是根据翔实的史料,特别是杜尔阁的原著,参阅了大量的国际学者的专著,对杜尔阁的政治思想作了相当系统、全面、深刻的分析与论述,独立提出了雷海宗自己的见解,是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的。由于此文从未公开过,所以本文稿对于研究杜尔阁与了解雷海宗的学术思想来说,是颇为珍贵的。全文用英文写成,似乎应译成中文。但文中有不少杜尔阁法文原著的引文,我不会法语,无法翻译。本英文论文的遣词造句,典雅多姿,既有他所推崇的18世纪英国文史大家爱德华·吉本的风格,又能传中国古文简洁凝练之神。
第二编是基督教史研究。雷海宗对基督教史有精深的研究。这里把雷海宗在基督教史领域所发表的文章与论述集合在一起作为第二编。从《近代史上的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一)》到《二十世纪的罗马教廷与帝国主义》诸篇是雷海宗配合镇压反革命与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8月至12月在《历史教学》杂志、《大公报》与《进步日报》的《史学周刊》上接连刊登的揭露批判梵蒂冈教廷和耶稣会的实质与活动的系列文章,其稿费皆捐献。《基督教的宗派及其性质》是雷海宗1957年1月在《历史教学》单独发表的阐述基督教各主要流派在历史上演变发展的文章。《犹太国与犹太教》、《东方宗教与基督教的兴起》、《罗马帝国与教会之争及基督教之胜利》与《罗马帝国倾覆中之基督教会》诸篇皆摘自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的雷海宗著《世界上古史讲义》一书中有关早期基督教史的各章节。《五至二十世纪基督教史纲要》则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雷海宗撰《西洋文化史纲要》一书中有关基督教史的各章节。
第三编是世界史研究,其中包括雷海宗撰写的基督教史以外的世界史方面的文章,按发表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世袭以外的大位继承法》、《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与《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三篇发表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篇讲的是罗马帝国皇帝与回教兴起时早期教主的继承方法,意在供当代中国政治元首之更替继承参考。第二篇集中阐述了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的观点及其对中外历史的运用。第三篇通过分析西方中古哲学中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来探讨近现代政治中的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表明雷海宗似乎倾向于折中,赞成温和的全体主义或温和的个体主义。此后诸篇都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
第四编是书评、论翻译和译文。雷海宗强调要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因而重视写书评。他1927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号清华大学写过多篇书评,主要发表于《清华学报》与《社会科学》,这里编入的是世界史方面的书评。中国史方面的书评见《伯伦史学集》。雷海宗也注意翻译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写了一系列关于翻译的文章,刊载于《翻译通报》,皆与世界史有关,故收入。这里还包括7雷海宗亲笔翻译的两篇关于史学理论的译作。**篇是《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这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奇的名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章《历史与记事》的翻译,刊载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学系主编的《史学》1930年第1期。第二篇是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名著《西方的没落》(第二卷部分章节)的译文,原是1960年前后雷海宗为批判斯宾格勒与进行自我批判而翻译的。西方现代的历史哲学可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或曰批判的)历史哲学两派,斯宾格勒与克罗奇分别是这两派的代表人物,对雷海宗的史等思想与理论有重大的影响。雷海宗将他们的代表作译成中文,可见对他们的重视,其译笔与注释亦有独到之处。
◆雷先生最使我敬仰的是他大过人的“容忍”,而这种容忍是深植于一己学术和道义方面的自信。
——何炳棣
◆雷先生对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整体把握,要不失为20世纪我国史学领域中不容忽视的一家之言。
——何兆武
◆雷先生博闻强识,上课从不带讲稿,连卡片也没有,只有粉笔一两只……
——齐世荣
◆想到他的人格和强加于他的种种罪名之间的反差,又联想到整个一代知识精英的学识、风骨和以后类似的遭遇……嗟乎,余欲无言!
——资中筠
◆我与雷师的关系,用几句话来概括,很不容易。再三考虑,是否可用:“父亲之交,师生之恩。受教恨短,勉承师学。凄凉送终,情同父子。”
——王敦书
雷海宗,字伯伦,生于1902年,河北永清县人。雷先生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雷先生于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雷先生逝世于1962年12月,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与梁启超、蒋廷黻、郑天挺并称“南开史学四大家”。
王敦书,知名历史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师从著名史学家雷海宗,是国内继承和研究雷海宗的权威。作为雷海宗最后一个弟子和其助教,陪伴雷海宗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10年。
日本史 本书特色 《日本史》讲述一个孤悬海中的岛国,一个文雅与野性共存的奇异国度,一个善于模仿、勇于创造的文明,一个亚洲*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一个在世界经济史上...
《项塔兰》内容简介:林巴巴这一生,一言难尽。他曾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哲学家、诗人,接着又成了吸毒者、劫匪和通缉犯。命运之神将
本书记述了二战后期盟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雅尔塔会议的顺利召开,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德国法西斯的溃败和投
从本质上说,西塞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政思想,是结合罗马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对希腊各学加以而成的。他在《论共和国》部著作中对家学
《所罗门王的指环》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科普作家、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获得者洛伦茨的经典科普著作。本书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沈从文系统考证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学术专著,全书共25万字、700幅图。本书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
漫画中国历史 第六卷 春秋(三) 本书特色 纪连海作序,方成、金波、纪连海跨界推荐你*该读的一套好书。 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扶持项目 ...
《探秘资管前沿:风险平价量化投资》内容简介:拨开风险平价量化投资的迷雾,探索投资机构资产管理的前沿 本书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
天可汗时代-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本书特色 唐朝,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一座不可企及的高峰,所有中国人*自豪的光荣与梦想。从建国之初,大唐就具备了征讨四方的实力,并征...
《小蚁君植物景观手绘教程》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景观设计中常见植物类别的梳理,从植物的结构形态出发,遵循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
《华为研发(第3版)》内容简介:《华为研发》是一本讲创业的书,其中有华为早期创业时的艰难、苦涩、屈身民宅的那段时光。同时这也
中东国家史·(610-2000):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起源 本书特色 中东地区,是现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大国关系、地区安全、民族...
《小回忆》内容简介:作者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作家。这个“小回忆”,是作者从出生到15岁考上大
新史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新史学》于1920年代由何炳松译成中文,何氏翻译此书的目的,是认为鲁滨逊在《新史学》中反映的史学思想,“...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 本书特色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编辑推荐:大众历史类读物。风格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她让皇帝专情一生,她让百官俯首称臣,...
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册) 本书特色 李华瑞编著的《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剖析了宋代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瘟疫)的概况和特点,从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
唐史论丛·第十辑 内容简介 本书在这些近年有关唐宋变迁的议论的基础上,选择长安城市史与韩愈精神史之间的关系这一个案进行分析,以尝试重新分析中国社会史中的9世纪之...
真龙百趣图:皇帝论 本书特色 《真龙百趣图:皇帝论》:封建帝王,作为历史活动中的特殊人群,由于他们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予取予夺的政治威权,特别是血火交进、激烈争...
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1863~1941),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863年1月19日生于德国埃姆斯勒本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言官与康乾政治-清代 本书特色 1644年,一个拥有强健体魄的民族开始了纵马弯弓的时代,以儒家功利观所追求的"大一统"而言,清代是值得骄傲的.然而,通过言官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