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宗世界史文集》共分四编。
**编是雷海宗于192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杜尔阁的政治思想》。此论文从未发表过,存芝加哥大学档案馆,雷海宗家里也无此文稿。20世纪80年代后期,雷海宗以前的弟子、已故著本文集的此文即是按我手头保存的复印文稿排印的。杜尔阁是18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政治家与思想家。此学位论文虽篇幅不算大,却是根据翔实的史料,特别是杜尔阁的原著,参阅了大量的国际学者的专著,对杜尔阁的政治思想作了相当系统、全面、深刻的分析与论述,独立提出了雷海宗自己的见解,是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的。由于此文从未公开过,所以本文稿对于研究杜尔阁与了解雷海宗的学术思想来说,是颇为珍贵的。全文用英文写成,似乎应译成中文。但文中有不少杜尔阁法文原著的引文,我不会法语,无法翻译。本英文论文的遣词造句,典雅多姿,既有他所推崇的18世纪英国文史大家爱德华·吉本的风格,又能传中国古文简洁凝练之神。
第二编是基督教史研究。雷海宗对基督教史有精深的研究。这里把雷海宗在基督教史领域所发表的文章与论述集合在一起作为第二编。从《近代史上的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一)》到《二十世纪的罗马教廷与帝国主义》诸篇是雷海宗配合镇压反革命与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8月至12月在《历史教学》杂志、《大公报》与《进步日报》的《史学周刊》上接连刊登的揭露批判梵蒂冈教廷和耶稣会的实质与活动的系列文章,其稿费皆捐献。《基督教的宗派及其性质》是雷海宗1957年1月在《历史教学》单独发表的阐述基督教各主要流派在历史上演变发展的文章。《犹太国与犹太教》、《东方宗教与基督教的兴起》、《罗马帝国与教会之争及基督教之胜利》与《罗马帝国倾覆中之基督教会》诸篇皆摘自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的雷海宗著《世界上古史讲义》一书中有关早期基督教史的各章节。《五至二十世纪基督教史纲要》则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雷海宗撰《西洋文化史纲要》一书中有关基督教史的各章节。
第三编是世界史研究,其中包括雷海宗撰写的基督教史以外的世界史方面的文章,按发表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世袭以外的大位继承法》、《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与《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三篇发表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篇讲的是罗马帝国皇帝与回教兴起时早期教主的继承方法,意在供当代中国政治元首之更替继承参考。第二篇集中阐述了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的观点及其对中外历史的运用。第三篇通过分析西方中古哲学中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来探讨近现代政治中的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表明雷海宗似乎倾向于折中,赞成温和的全体主义或温和的个体主义。此后诸篇都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
第四编是书评、论翻译和译文。雷海宗强调要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因而重视写书评。他1927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号清华大学写过多篇书评,主要发表于《清华学报》与《社会科学》,这里编入的是世界史方面的书评。中国史方面的书评见《伯伦史学集》。雷海宗也注意翻译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写了一系列关于翻译的文章,刊载于《翻译通报》,皆与世界史有关,故收入。这里还包括7雷海宗亲笔翻译的两篇关于史学理论的译作。**篇是《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这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奇的名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章《历史与记事》的翻译,刊载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学系主编的《史学》1930年第1期。第二篇是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名著《西方的没落》(第二卷部分章节)的译文,原是1960年前后雷海宗为批判斯宾格勒与进行自我批判而翻译的。西方现代的历史哲学可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或曰批判的)历史哲学两派,斯宾格勒与克罗奇分别是这两派的代表人物,对雷海宗的史等思想与理论有重大的影响。雷海宗将他们的代表作译成中文,可见对他们的重视,其译笔与注释亦有独到之处。
★雷海宗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
★本书*完整、*全面地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在世界史领域所发表的文章
★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擅长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把握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运用
★ 以一定的哲学观点来消化史料,解释历史,努力打破西方的欧洲中心论和传统的王朝体系,建立起独树一帜的囊括世界、光耀中华的历史体系
★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热情歌颂中国的历史,积极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文化,追求真理,锐意创新,不断前进,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雷海宗去世后,因为各种原因,他的作品问世很少,学术地位被严重低估,直到*近10年,随着雷先生的学生、著名学者何炳棣、何兆武、齐世荣、资中筠等人的回忆性文章发表,雷海宗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越来越为人所知。1992年南开大学历史系举行了“纪念雷海宗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三十周年”的会议,《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在商务印书馆重印,中华书局出版了《伯伦史学集》,2002年和2012年南开大学两次召开了纪念雷海宗诞辰的大会,“雷海宗热”已经突破了历史学界的范围。
在2012年“雷海宗先生诞辰110年纪念大会”上,我社出版的《历史.时势.人心》(雷海宗著,王敦书选编)作为大会赠书受到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画家范曾、龚克校长在致辞时还特别引用了《历史.时势.人心》一书中的内容。
2014年,为了弘扬雷海宗先生的学术观点和史学思想,也为了让广大读者更为深入地领略先生作为史学大家的风范,我社出版新书《雷海宗世界史文集》(雷海宗著,王敦书编)。书中收录的部分文章目前只存于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和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各大网站和图书馆都没有这些资料的内容,尤其是雷海宗先生在芝加哥大学的英文博士论文,是 次面向广大中国读者,因此本书具有独占性。
《雷海宗世界史文集》共分四编。
**编是雷海宗于192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杜尔阁的政治思想》。此论文从未发表过,存芝加哥大学档案馆,雷海宗家里也无此文稿。20世纪80年代后期,雷海宗以前的弟子、已故著本文集的此文即是按我手头保存的复印文稿排印的。杜尔阁是18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政治家与思想家。此学位论文虽篇幅不算大,却是根据翔实的史料,特别是杜尔阁的原著,参阅了大量的国际学者的专著,对杜尔阁的政治思想作了相当系统、全面、深刻的分析与论述,独立提出了雷海宗自己的见解,是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的。由于此文从未公开过,所以本文稿对于研究杜尔阁与了解雷海宗的学术思想来说,是颇为珍贵的。全文用英文写成,似乎应译成中文。但文中有不少杜尔阁法文原著的引文,我不会法语,无法翻译。本英文论文的遣词造句,典雅多姿,既有他所推崇的18世纪英国文史大家爱德华·吉本的风格,又能传中国古文简洁凝练之神。
第二编是基督教史研究。雷海宗对基督教史有精深的研究。这里把雷海宗在基督教史领域所发表的文章与论述集合在一起作为第二编。从《近代史上的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一)》到《二十世纪的罗马教廷与帝国主义》诸篇是雷海宗配合镇压反革命与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8月至12月在《历史教学》杂志、《大公报》与《进步日报》的《史学周刊》上接连刊登的揭露批判梵蒂冈教廷和耶稣会的实质与活动的系列文章,其稿费皆捐献。《基督教的宗派及其性质》是雷海宗1957年1月在《历史教学》单独发表的阐述基督教各主要流派在历史上演变发展的文章。《犹太国与犹太教》、《东方宗教与基督教的兴起》、《罗马帝国与教会之争及基督教之胜利》与《罗马帝国倾覆中之基督教会》诸篇皆摘自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的雷海宗著《世界上古史讲义》一书中有关早期基督教史的各章节。《五至二十世纪基督教史纲要》则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雷海宗撰《西洋文化史纲要》一书中有关基督教史的各章节。
第三编是世界史研究,其中包括雷海宗撰写的基督教史以外的世界史方面的文章,按发表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世袭以外的大位继承法》、《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与《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三篇发表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篇讲的是罗马帝国皇帝与回教兴起时早期教主的继承方法,意在供当代中国政治元首之更替继承参考。第二篇集中阐述了雷海宗的文化形态史观的观点及其对中外历史的运用。第三篇通过分析西方中古哲学中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来探讨近现代政治中的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表明雷海宗似乎倾向于折中,赞成温和的全体主义或温和的个体主义。此后诸篇都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
第四编是书评、论翻译和译文。雷海宗强调要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因而重视写书评。他1927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号清华大学写过多篇书评,主要发表于《清华学报》与《社会科学》,这里编入的是世界史方面的书评。中国史方面的书评见《伯伦史学集》。雷海宗也注意翻译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写了一系列关于翻译的文章,刊载于《翻译通报》,皆与世界史有关,故收入。这里还包括7雷海宗亲笔翻译的两篇关于史学理论的译作。**篇是《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这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奇的名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章《历史与记事》的翻译,刊载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学系主编的《史学》1930年第1期。第二篇是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名著《西方的没落》(第二卷部分章节)的译文,原是1960年前后雷海宗为批判斯宾格勒与进行自我批判而翻译的。西方现代的历史哲学可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或曰批判的)历史哲学两派,斯宾格勒与克罗奇分别是这两派的代表人物,对雷海宗的史等思想与理论有重大的影响。雷海宗将他们的代表作译成中文,可见对他们的重视,其译笔与注释亦有独到之处。
◆雷先生最使我敬仰的是他大过人的“容忍”,而这种容忍是深植于一己学术和道义方面的自信。
——何炳棣
◆雷先生对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整体把握,要不失为20世纪我国史学领域中不容忽视的一家之言。
——何兆武
◆雷先生博闻强识,上课从不带讲稿,连卡片也没有,只有粉笔一两只……
——齐世荣
◆想到他的人格和强加于他的种种罪名之间的反差,又联想到整个一代知识精英的学识、风骨和以后类似的遭遇……嗟乎,余欲无言!
——资中筠
◆我与雷师的关系,用几句话来概括,很不容易。再三考虑,是否可用:“父亲之交,师生之恩。受教恨短,勉承师学。凄凉送终,情同父子。”
——王敦书
雷海宗,字伯伦,生于1902年,河北永清县人。雷先生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雷先生于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雷先生逝世于1962年12月,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与梁启超、蒋廷黻、郑天挺并称“南开史学四大家”。
王敦书,知名历史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师从著名史学家雷海宗,是国内继承和研究雷海宗的权威。作为雷海宗最后一个弟子和其助教,陪伴雷海宗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10年。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全2册 本书特色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精选“二十四史”中的326篇。按照“二十四史”年代顺序分...
本书“采用兼容并包的方法。避免兜售任何单一的理论,概念框架和范式”,作者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分析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
南宋的农村经济 本书特色 南宋承袭北宋,在经济上有人口增加、土地兼并盛行和商业逐渐发达三个基本趋势,人口增加造成耕地不足,土地兼并助长农村财富集中,促使农村贫富...
日本史的诞生 本书特色 ★ 《人民中国》总编辑王众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崔世广、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研中心主任郭连友、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教授丁莉、中...
《超好看:最真作文》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作文书,书里全是孩子笔下最真实有趣的自己和朋友、最原汁原味的师生和课堂。不
前汉演义-蔡东藩说中国史 本书特色 一套流传*广的中华通史,自出版以来忆畅销数百万册,是了解中国历史政治的*详实读本。此次出版的“蔡东藩说中国史系列”,包括了蔡...
《丘吉尔的敦刻尔克》内容简介:◆《BBC历史》年度BEST图书! ◆用演讲凝聚人心,用策略稳定军心,用战斗坚定信心!看丘吉尔如何把
《聚酯装置阀门》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聚酯装置阀门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主要零部件及其结构,各种类型阀门的特点,熔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内容简介: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12卷),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旧五代史》的最新辑本。《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辑逸书,现在的通
《骆驼祥子(丁聪插图本)》内容简介:《骆驼祥子(丁聪插图本)》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
《元稹诗文选》内容简介:元稹是与白居易同时并同等重要的唐代诗人。本书对其诗文加以选注,以明杨循吉据宋本影钞《元氏长庆集》六
新加坡樟宜战俘营,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东南亚地区所建立的最大的战俘营。它是作为日军修建缅泰死亡铁路的中转基地的身份而存在的,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主要关注二十世纪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学·思·行》内容简介: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对我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新能源
ThedefinitiveaccountofGermanysmaligntransformationunderHitlerstotalruleandtheimp...
《王蒙散文》内容简介:本选集按内容分为美文、新疆、小品、怀人、游记、读书记六个部分。从少作《春天的心》到耄耋之年的《明年我
清代广东土地契约文书汇编 本书特色土地契约文书是封建时期土地买卖、地权转移、租佃关系等的法定文书,是研究土地制度演变和农村经济关系的重要的**手资料,是研究中国...
绝密档案背后的传奇-六 本书特色 1920年9月“日上午11时,这些川东子弟终于登上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一些前来送行的家人与船上的人依依惜别。一声长鸣,邮轮...
词语不是通过描写获得它们的力量的:而是通过命名,通过召唤,通过命令,通过谋划,通过引诱,它们才切入实存之物的自然性,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