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是将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甲骨、陶瓦器、印章封泥、古钱币等器物的文字、图形、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将其原大拓印在纸上的技法。《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就是一部全面讲述我国这种传统技法的专著。该书作者贾双喜先生长期供职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特藏部),从事金石传拓工作30年,曾师从王敏、张广泉先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刻苦钻研,掌握了丰富的传拓知识和娴熟的传拓技法,擅长石刻传拓,尤精于甲骨传拓。《问答》一书,就是他多年工作的心得和总结。
阅读全书,我个人认为《问答》一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内容全面翔实
《问答》一书,共设200个问题,比较全面地讲述了传拓技法的起源,传拓的材料,传拓的**工具,传拓的对象,传拓的类别,传拓的方法、步骤,传拓与响揭、摹揭、颖拓的区别,传拓技法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与传拓相关的其他诸多问题,全书涉猎面较广,有相当深度,内容翔实,语言表达准确。
2.编撰形式活泼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内容简介:传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是将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甲骨、陶瓦器、印章封泥、古钱币等器物的文字、图形、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将其原大拓印在纸上的技法。《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就是一部全面讲述我国这种传统技法的专著。该书作者贾双喜先生长期供职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特藏部),从事金石传拓工作30年,曾师从王敏、张广泉先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刻苦钻研,掌握了丰富的传拓知识和娴熟的传拓技法,擅长石刻传拓,尤精于甲骨传拓。《问答》一书,就是他多年工作的心得和总结。阅读全书,我个人认为《问答》一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内容全面翔实《问答》一书,共设200个问题,比较全面地讲述了传拓技法的起源,传拓的材料,传拓的**工具,传拓的对象,传拓的类别,传拓的方法、步骤,传拓与响揭、摹揭、颖拓的区别,传拓技法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与传拓相关的其他诸多问题,全书涉猎面较广,有相当深度,内容翔实,语言表达准确。2.编撰形式活泼传拓是一门手工技法,如何操作,如何实施,描述过程本身就易于繁琐、枯燥,作者采用问答式,一问一答,形式活泼,语言生动,针对性强,通俗易懂。如上所说,传拓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单靠文字叙述难于充分表达操作方法和过程,为此作者配有大量插图加以演示,避免枯燥抽象,使得传统技法更加直观易懂,便于初学者掌握。3.注重文献根据重视并引用大量古文献是《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书中在如“什么是传统技法?现存*早的拓本是什么?什么是水前拓、水后拓?”等等诸多问答中,恰如其分地征引了古代诗文和其他古代文献,作为讲述的依据和佐证,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同时也提升了《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的学术价值,使之与一般通俗小册子具有明显的区别。4.表达观点新颖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传统技法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介绍、阐述传拓技法。一方面作者在许多问题承继前人的传统与经验,另一方面,又能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个人的一得之见和独到见解。例如,作者在传拓对象中关于石刻的分类,言简意赅,分类恰当。又如作者对碑与帖的区别,传拓与摹揭的区别,瓜皮拓、隔麻拓的区别以及响揭、颖拓、全形拓等诸多概念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些看法或言之有理,令人信服,或成一家之言,富于参考价值。
插图:答:闷拓纸要经过折、迭、浸、闷四个环节。先说第一个环节折。假设拓纸是一张2尺乘以4尺的整纸,首先把拓纸展开放平,面对拓纸,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纸的左下角和右下角,顺势用右手提起纸的右下角对准纸的右上角,用左手提起纸的左下角对准纸的左上角,双手同时向下移动1.5厘米,随着用右手把纸的右下角向回折一个2厘米的小三角,再用左手按住纸的左上角,右手抚平拓纸,使其形成对折,并再连续对折二次,每次对折要与纸的上部相错1厘米,使拓纸形成一个长条形。再说第二个环节迭。用右手把形成长条形的拓纸的右边向下向左移动,使拓纸竖长着对准自己,然后再连续对折二次,每次对折时与纸的上部相错1厘米,使纸迭成一个正方块形。在折拓纸时相错的1.5厘米和向回折一个2厘米的小三角及迭拓纸时相错的1厘米都是便于拓纸上石的时候容易揭开使用。第三个环节是浸水。先将一张折迭好的拓纸夹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间,拇指顺势放在拓纸之上,使有相错的部分向左、向上,然后使拓纸的下部在先,上部在后,在盆内的清水中穿过,并在拇指的协助下迅速取出,放在洁净的湿毛巾上,由于拓纸不宜太湿,凡每湿一张拓纸,再加上迭好的一张干拓纸,也可以两张湿拓纸,两张干拓纸再两张湿拓纸,两张干拓纸,以此类推。最后用湿毛巾包好浸湿的拓纸,在双手向下轻压浸湿的拓纸后,再用薄塑料纸包好,待搁置一段时间使其湿干均匀后就可随取随用了。第四个环节是闷纸。闷纸的时间一般要在传拓半天前进行。如果在炎热的夏天,急需传拓,一次闷纸的数量不要过多,时间也不要过长,以免拓纸发酵变质变糟。闷好的拓纸如果是一次没使完,剩下的拓纸最好放在冰箱中冷藏。关于闷拓纸的用水,北京地区一直是用清水,晋、鲁、豫、陕等地则用白芨水或胶矾水。
沧桑之变:图说改革开放30年百姓生活 本书特色 ★12开平装,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版1印★本书由《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制片人朱乐贤...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已故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守屋美都雄先生在史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论著之一,收录了已故守屋博士晚年所撰论文中的主要作品,同时也涉及一部...
老照片-第八十七辑 本书特色 由冯克力先生主编出版的《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
雪域文化拾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个人学术专著。书中收有作者多年来创作并曾分别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过的20多篇有代表性的论文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内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
这部文采洋溢的名作可能提供了目前对民主政治最准确、周全、细密的描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翰•邓恩讲述了“民主”作为一个词语
文艺复兴时代-欧洲风化史 本书特色 “每个时代的风化行为、风化观念、规范并制约性生活的种种规定,*典型*鲜明地表现了各该时代的精神。每个历史时期、每个民族和每个...
《人间清醒》内容简介:百万畅销书作者、认知大咖水木然重磅新作 4大类别、14个认知主题、200篇精炼短文 带你看清人生的真相,和你
图说 中国通史的故事 远古卷 本书特色 假如你不是专业史学工作者. 那么一.读懂中国历史,读此书.足矣! 你将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真切地了解到中。华。民族波...
资治通鉴(线装典藏版)(套装共6册) 本书特色 ★ 16开盒装,线装书局出版,线装竖排,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
《元曲三百首》内容简介:王国维有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是也。作为元代文
《东大教授漫画世界史》内容简介:★口碑原著日亚9.0分,改编日剧《洞窟叔叔》豆瓣8.7分力荐!中川雅也(Lily Franky)诚意主演,尾
艺文类聚-穿越时空的诤言 奏章 目录 李斯 谏逐客书晁错 论贵粟疏刘向 谏起昌陵疏鲍宣 上哀帝书孔融 荐祢衡表诸葛亮 前出师表李密 陈情表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韩愈...
这是一本论述自由人社会的政治组织的书。它的方法论、概念工具以及逻辑分析法,本质上渊源于把这样一种社会的经济组织作为其主题
资治通鉴-诠释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现存的*大的编年体通史。该书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所以“专取有关国...
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 本书特色 《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主要根据时间段来划分,共四个时期:**时期(1978-1900年)、第二时期(1901...
全书除了绪论、小结,分为十九章,凡64万字。第一章,回溯明末清初西学传播情况,及其对晚清的影响。第二章,述鸦片战争以前,西
黄巾起义-漫说中国历史-17-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
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 本书特色 在清朝近三百年间,留下了诸多令人费解的疑团:努尔哈赤杀子、雍正死亡、乾隆身世、慈禧出生地、慈安暴亡、刺马案等,令...
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1900-2000 本书特色 1、知名经济学家、学者作序推荐:吴敬琏、弗朗西斯科·郗士 2、八卦,好看,有趣。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