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国家国歌的确定,都与这个国家诞生的历程密切相关。《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开始的时候,那时,中华民族正处在危险的时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中华民族赖以继绝兴灭的抉择。靠着由4亿人民的血肉筑成的这道长城,终,中华民族不仅没有被侵略者征服,并且地打败了侵略者。而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以来一直积弱积贫的中国,走上了复兴之路。接续下来的便是,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新中国不久之后就诞生了。由此可见,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对于中国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被新中国确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着的时候,就已经流传于世界。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就在纽约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世界反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由此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瞩目的重要事件。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1.朝鲜变局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1875年9月,日本派遣云扬舰长井上良馨率舰秘密驶进朝鲜江华海峡的月尾岛前海,准备寻找武装寻衅的机会。9月20日,云扬舰向永宗城附近的朝鲜炮台开炮,朝鲜炮台守军还击。井上趁机命令云扬舰向草芝镇和顶山岛猛烈开炮,并登岸占领了朝鲜首都门户的永宗岛要塞,肆意杀戮城中百姓,掠走36门大炮及其他财物。9月24日,云扬号犯下一连串侵略战争罪行后扬长而去。“云扬舰事件”发生后,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人立即对海军部队发布准备对朝作战的紧急命令,同时选派人员同中国交涉。
1876年1月11日,明治派外务少卿森有礼为特命全权公使,与恭亲王奕訢在北京会晤,采取恶人先告状的手段反诬日船在驶往牛庄途经江华岛时,因需淡水,突然遭到岸上炮台袭击,日船不得已“当行防护,仅得免难”云云,要求“朝鲜国以礼接我使臣,不拒我所求”,否则“韩人自取不测之祸必矣”。清总理衙门大员以朝鲜虽然同中国属朝贡关系,但“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应对。李鸿章也担心日本万一用兵,祸及满洲,不敢与森有礼顶撞。其实,日本派使臣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探听清廷的口气,而把交涉重点放在对朝的施压之上。为此,明治特意给全权大使黑田清隆下达了“内训”和“内谕”,列举了具体的“谈判条件”,要求朝鲜必须“无条件承担江华岛事件的责任”。
1876年1月,日本全权大使黑田清隆、副使井上良馨率领7艘军舰、800余名精锐士兵杀气腾腾驶往朝鲜。2月4日到达江华岛。随即,黑田、井上率领一千人等大摇大摆地进了江华城,还命令舰队发射空炮,恫吓朝鲜朝野。
2月14日,朝鲜官方不得已与黑田一行展开了谈判。由于朝鲜朝廷内主和派占上风,国王高宗也赞成“缓和策”,加之李鸿章书状中也有劝说朝鲜让步之意,2月27日,日朝双方终于在江华府的练武台上签订了《日朝修好条规》。
《日朝修好条规》(又称《江华条约》)签字后,日本又逼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附录》和《通商章程》,进一步完善了不平等条约。然而,日本并没有满足既得利益,继续以军事施压为前奏,攫取在朝鲜的特殊权益。
《江华条约》签订后,朝鲜各地掀起了反对和抵御外来侵略的群众斗争,斗争也波及到朝鲜的旧式军队。1881年7月,朝鲜发生兵变。兵变士兵包围了日本公使馆,处决了日本军事顾问堀本礼造少尉,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在焚毁公使馆后仓皇逃往仁川。消息传到日本,日本立即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会议决定出兵干涉,派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先率领陆海军侵入朝鲜,另组成混成旅团集结在福冈待命。
朝鲜兵变和日本准备出兵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中国。直隶总督张树声接到驻日本领事的电报后立即呈报朝廷。清也颇感事态严峻,担心日本乘机掌控朝鲜,于是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3艘军舰驶往仁川,另派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率6营士兵3000余人驰赴汉城,8月10日到达。与此同时,花房率领两个中队的士兵在仁川登陆,日军的4艘军舰也随即抵达。
1882年10月4日,中朝两国官员在天津签订了《中朝水陆通商事宜章程》,规定了相互开放口岸、互派商务委员、中方享有领事裁判权、清兵舰可以驶入朝鲜沿海或停泊各港口等项。应该说,该条约不仅规定了中国与朝鲜的藩属关系,而且赋予清超出其他帝国的特殊权益。但在同时,日朝《济物浦条约》也规定了日本在朝鲜的驻兵权。中日两国在朝鲜的矛盾日益激化。后,终于发生了中日间的甲午战争。
2.险恶的“大陆政策”
应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武家文化的历史传统,从11世纪前后武士阶层的出现开始,日本产生了以从事战争为毕生职业的军人集团,国家政权及地方机构也操持在武家势力的手中,甚至连天皇也不过是幕府政权挟令各地诸侯的招牌罢了。明治维新后,这种军国主义的传统不仅没有被遏止或消除,相反,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理论和殖民思想的蔓延,以及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需要,以侵略中国大陆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开始孕育。
1868年4月6日,作为明治的施政纲领,以明治天皇名义颁发了《五条誓文》和《宸翰》(天皇亲笔信),其中宣称:“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
步平,男,1948年北京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多年来从事中外关系史,尤其是中日关系史与抗日战争史研究,重点研究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化学战及遗弃化学武器问题、战后日本的历史认识、日本的右翼问题等。担任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并主持了中日韩三国学者教师共同编写《东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的工作。出版有《日本侵略中国与毒气武器》(日本明石书店)、《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日本右翼问题研究》等。
荣维木,男,1952年北京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口述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著作有《炮火下的觉醒——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史话》、《李宗仁大传》、《日本教科书问题评析》(合著)、《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合著)、《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合著)等;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谁在制造谎言——评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史观》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人选奖。
本书是法国政治哲学学者皮埃尔·马南对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名著《论美国的民主》的解读。托克维尔指出,七百年来在基督教世界
现代文明的成坏-许倬云说历史-02 本书特色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书是台湾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基于“全球大历史&r...
《新潮职业》内容简介:做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假如你正面临迷茫,更要在别人的事业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为此,我们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明的曙光 本书特色 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青铜和铁器时代,水与火孕育的文明种子在生产和杀伐征战中延续和传递,历史的大幕上不断上演的崛起和衰亡...
马小跳爱科学读历史游天下:中国/马小跳爱科学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我国的历史大事件和名胜古迹,沿着时间顺序编写,历史故事和地理知识均有生动的插图,让孩子抓住历史...
《走近上海》内容简介:《走近上海》一书是站在新上海人的视野和沪上专家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近距离的端量、和全面介绍上海的一
西方的没落 内容简介 《西方的没落/博雅经典阅读文丛》是一部有关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的著作,在西方很多国家产生了复杂而广泛的影响。《西方的没落/博...
史学要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史学要论-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作品源于作者在北京大学的...
TheshockingstoryofoneofthefewpeopleborninaNorthKoreanpoliticalprisontohaveescape...
《欧洲史:转型时代(约1450—1914)》内容简介:《欧洲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的代表作。它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
马立博(RobertB.Marks,又译罗伯特•B•马克斯),197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中国史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加州惠特尔学院
Hauntingvoicesfromadark,disgracefulpast,whichaffordastunningandrevelatorypanoram...
台湾史 本书特色 《台湾史》:一部反映历史真相的《台湾史》,开启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翔实的资料,珍贵的图片,坚实的数据。台湾史 内容简介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
回忆邓演达-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邓演达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本书是一部追忆邓演达的文集,其中有...
辉煌崛起-风雨兼程-新中国辉煌60年丛书第四卷 本书特色 《辉煌崛起(第4卷)》:风雨兼程-新中国辉煌60年丛书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
《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是一本颠覆发展理念的著作。作者埃斯科瓦尔在发展领域以专家与学者的身份工作多年,对发展的
醋-红尘漫漫别笑联 本书特色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位看客,静观天涯牛人为你讲述一段*搞笑、*可爱、*滑稽的老大历史。沙发、板凳、坐前排,潜水、灌水、别抬杠。钦...
复杂社会的崩溃 本书特色 《复杂社会的崩溃》:历史上的复杂社会均易于崩溃,崩溃从本质上讲并非一场灾难,但具有强大的破坏性。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一旦崩溃,一定意味着...
《黑暗年代》内容简介:一般来说,1066年威廉大帝实现诺曼征服被看作是英格兰历史的开端,而自公元5世纪初盎格鲁-撒克逊人移居不列
戊戌变法史事考 本书特色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本书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历史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