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德俊编著的《什么是诗》所辑录的诗论内容,于古诗、新诗、译诗,兼容并蓄,力求融会贯通。书中语录的编排总的按诗论的内容性质分类。每一类的编排则按先中国、后外国为次第。具体作者则分门别类按其生年先后排列;作者生年不详者,排在后面或较适当位置。
鲁德俊编著的《什么是诗》是一本诗论的语录汇编。编著者倾几十年的精力,分门别类辑录了古今中外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对诗歌的真知灼见和精辟论述,对于诗学研究者和诗歌爱好者极具参考价值,是案头**的工具书。
鲁德俊,山东济南人,1934年生。中共党员。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工作到山东省农林厅。不久被派往山东林学院任校务委员兼文科主任。后调任苏州师专中文系主任,主讲诗词和戏曲。文革时曾任教于江苏昆山成茂中学,又任教于江苏省昆山中学。退休后在昆山市老年大学继续讲授诗词至今。为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昆山市京剧联谊会会员。自幼随父学唱京剧小生。演过话剧,写过剧本,在《戏剧电影报》《中国京剧》等报刊上发表过戏曲论文。出版著作有诗集《不是散文分行的诗》,诗论集《诗的格律与鉴赏》《新格律诗研究》《十四行体在中国》,以及《中国十四行体诗选》《中国百家名诗赏析》《历代名人咏昆山》《诗吟昆山》《昆山礼赞》《昆山文物楹联集萃》(注释)《当代苏州人才录》(昆山部分)等十余种。
傲慢与偏见-外国文学名著新译 本书特色 在这部作品中,智慧的伟力得到充分的施展,因而,对人性透彻的理解,对其千姿百态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四处洋溢的机智幽默,所有这...
生死家书 本书特色《生死家书》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父母留下了的大量书信,在历史的洪流里逆流而上,返回到那个动荡不堪的民国,就正是借由这一封封散落的家书,才铺就了几...
《萤窗异草》是继《聊斋》之后的又一部较好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三编十二卷,共收作品138篇,原书署长白浩歌子撰,据今人考证,
一、《世说新语》流传的版本很多,主要有影印南宋绍兴八年董刻本,明嘉靖袁耿嘉趣堂翻刻南宋陆游刻本,清道光周氏纷欣阁重刻袁本
故乡的柳丝 本书特色 马瑞芳所著的《故乡的柳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
战火之外 本书特色 ★以对柬埔寨内战的报道而一举成名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首次出版其柬埔寨、越南、伊拉克战争报道文集。★书中他与生死至友狄潘的故事被改编为奥斯卡...
唐诗的故事 本书特色 唐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大成果,也是一大源泉。中国人的思乡、忆旧、惜别、怀古、咏春、登临、言志直到悼亡,几乎都早在唐诗里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故事新编:典藏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鲁迅小说爱好者 文学爱好者 鲁迅白话小说的经典名著故事新编:典藏本 内容简介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录其在...
纪德精选集 本书特色 《纪德精选集》属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精选书系”的编选工作都在研究基础上进行,每一种书的编选者皆为该作家的权威研究者或著名翻译家,外国文...
经典国学读本:李商隐诗选 内容简介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兴湿庭筠合称焉“湿李”。其诗风格秾丽繁缚,善于用典,开后世西崑体之流派。“春蚕到...
泰戈尔哲思美文精选 本书特色 梁艳萍编著的《泰戈尔哲思美文精选》收录了泰戈尔的散文作品,泰戈尔的散文创作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写的“人世行客的身...
放翁诗话 内容简介 “诗话”之名,首起于欧阳修晚年所作的《六一诗话》,他自称“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多收录诗人的趣闻轶事与诗句的品评,开启了随笔式的论诗风气。...
《翟永明的诗》是“蓝星诗库”系列之一,选入翟永明短诗数十首,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集中翟永明诗歌精华的选本,同时对翟永明诗歌
李一冰作品集:李一冰文存(全2册) 内容简介儒家哲学至高无上之传统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表率李一冰作品集:李一冰文存(全2册) 目录 李一冰作品集(上)张苍水传李一...
《寻味东西》内容简介:★英国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最新美食指南,继《鱼翅与花椒》后重磅归来,跨越东西饮食版图,打破舌尖上
《从零开始学新电商数据分析》内容简介:《从零开始学新电商数据分析》总共10章内容,涉及16种分析工具,帮助新手从零开始学习电商
中国历代诗词精选读本 本书特色 作者简介,侧重文采而非功行,题解导读,三言两语,留不尽余味请读者细品:注释注音,尽可能全面详尽,扫清通向审美的路障。中国历代诗词...
作品目录自述(1946年)自述片断(1955年3月)失业的痛苦和探索自然界统一性的乐趣——1901年4月14日给M.格罗斯曼的信生活的一个
花月令 本书特色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榴花照眼、菡萏为莲,槐花黄、桂飘香,芙蓉冷…四季轮回,春夏更替。这些本应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只因年深月长,...
花之寺 本书特色 凌叔华的小说《花之寺》,却发祥于这一种期刊(指《现代评论》)的,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地描写了旧家庭中婉顺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