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水野幸吉得以小闲;在热海之滨、箱根山中,违背医嘱,终成《武汉文库·中国中部事情:汉口》。《武汉文库·中国中部事情:汉口》虽是病中之笔、羁旅之作,无论是《中国中部事情:汉口》中内容还是体裁格式还不能求其万全,就书中内容而言,笔者也认为尚有补充之余地;但若将《武汉文库·中国中部事情:汉口》作为病中的退屈聊赖之笔或做一般的踏查手记来看待,笔者则要大声叫屈了。
书中数据,尽可能采用*新统计,基于海关报告的部分,只能到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止。另外,在执笔中,游船、商船两会社的长江航线与湖南、大东两轮船会社的合并已有结果,为此,对日清轮船会社多少有些需要修正之处,这些都是上月之事;迫于出版时间,来不及补入,甚觉遗憾。
《武汉文库·中国中部事情:汉口》为《武汉文库》“日译文献”辑的一种,分地理、衣食住、气候与卫生、汉口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历史沿革)、汉口的工业、畜牧业和渔猎、航运、金融通货及度量衡、商业机关、物产、公益及公共机关、关税及邮政制度、铁路等13章,从实证的、客观的角度,通过运用大量的数据揭示了晚清汉口的实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著书之动机在自序里已述,再叙撰稿之过程。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秋,笔者自奉调到汉口始,就开始酝酿此书。对各方材料收集已一年有半,但由于公务繁杂,一直未得闲暇付诸于笔。时值京汉铁路开通、长江航运日益发达,对于汉口之将来,常成为本邦人不绝于口之话题;为此,日益感到撰写此书之迫切和必要。正当此时,笔者患病,不得不回国养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由此,笔者得以小闲;在热海之滨、箱根山中,违背医嘱,终成此书。此书虽是病中之笔、羁旅之作,无论是书中内容还是体裁格式还不能求其万全,就书中内容而言,笔者也认为尚有补充之余地;但若将此书作为病中的退屈聊赖之笔或做一般的踏查手记来看待,笔者则要大声叫屈了。
书中数据,尽可能采用*新统计,基于海关报告的部分,只能到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止。另外,在执笔中,游船、商船两会社的长江航线与湖南、大东两轮船会社的合并已有结果,为此,对日清轮船会社多少有些需要修正之处,这些都是上月之事;迫于出版时间,来不及补入,甚觉遗憾。
商业学士山崎馨一君(汉口领事官补)、八木双一君(前汉口领事馆书记生)、宫村季雄(长沙外务翻译生)就相关材料收集,文学士樋口秀雄君及文学士德谷丰之助君就出版校正,都费尽心力给与援助,在此深表谢意。还需言明的是:本书有不少资料拔萃于领事馆报告、清国海关、通商汇撰及一些西洋书籍。
笔者著述宗旨及编目之设想,简言之,若能细读此书固然很好,如若不能细读,择其与自己利害相关部分阅读亦可。
在重印之际计划准备做大幅度修正,为此,读者在阅读中,若有存疑之处,尽情告知,笔者将不胜感激。
《武汉文库·中国中部事情:汉口》:
第二款衣料**项概说往昔用麻据说往昔中国没有棉花,一般服装材料几乎都是用麻。估计汉口的住民无论冬夏都以麻为衣服的材料。自从学得棉花栽培法及习得养蚕法以来,绸布的使用几乎普及全国。麻的使用退居到仅做炎暑之时的衣服材料,当严寒之际,衣服内里置以狐、羊之毛皮,以此御寒。汉口住民不像日本或欧美人用暖室、暖炉、火盆御寒,可能是由于燃料缺乏之故,为此,直接通过改变衣服的材料来御寒。《史记·商鞅传》记载:“赵良日: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由此可见,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有使用、重视毛皮的记载。
第二项麻布麻布种类在汉口所产的麻,实际上就是我国“苎麻”(Ramie)的一种,英国人特地将此麻命名为“ChinaGrass”。中国四川的青麻、山西的片麻、湖南的原港麻或粗线麻都是“苎麻”的一个种类,作为宿根性草本植物的“苎麻”,其宿根一年间可收获3~4次。湖南浏阳、江西广昌以及广东用此“苎麻”手织夏布(其线亦用手工纺),此夏布类似于日本的“奈良晒”。中国此类麻布除有用线粗细之异和漂白布与浅色之别的特点之外,未曾见过染有图案的布面纹饰。汉口地方,夏季颇为炎热,为此,夏衣越轻薄越好,在习惯上麻布倾向于向“轻罗薄纱”方向发展。
从生活习惯来看,夏季饮茶,会出很多汗,夏衣每日要2~3次地洗涤,由此,布料需要结实且不褪色乃是不言而喻之要点。
夏布的尺寸夏布的幅宽根据产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大体上,一般幅宽为1尺3寸~1尺4寸,一匹布有4丈8尺~5丈。价格依据布料的粗细而定,一般的夏衣用料,每尺70文至150文之间;也有每尺300文以上的上等货,当然,其需求量不会很多。假设,每尺为100文,做一长衫需要2丈4尺的材料,这样就是2,400文。当然,也可做成“对接”的长衫,所谓“对接”就是:用此麻布做上半部,以浅色纱罗为下半部。总之,顾名思义,所谓夏布就是作为夏季平常所穿的衣服的布料。出门穿的盛装或日行头,多用浅色的纹罗、纺绸等轻薄的绸布衣料制作。也有穿葛布之人,此布乃多为老人及雅士所爱用。葛布的产地在湖南的浏阳、湖北武昌的葛田等地。
第三项棉布土布与西洋棉布棉布四季皆需,为此,对其需求量甚大。据说在汉口附近地区所产的棉花每年有40~50万担的程度。汉口本地人所生产的布被叫做手工棉布或土布。另外,还有一种土法制作的产量很多的白棉布,英语称谓为Nankeen,这种白棉布的工艺是:将进口的日本或印度的棉纱(机纺纱)与本土农民自制的手纺纱混在一起使用①。这样的手工织作的土布,幅宽为1尺3寸~1尺4寸,其经纬纱均为平织的14~16支纱。此布虽外表粗陋,却质地结实,为下层劳动者所喜爱,作为便衣随时穿用。然而,在欧美各国大量输入的以机械织制的宽幅细棉布的冲击下,其土布的销路逐渐受到蚕食。不仅如此,由于西洋纺织技术精巧细致,能纺制出“仿绸布类”的细棉布,此类棉布能投合中国实用主义之风气,为此,其供应量每年都有增加之趋势。这其中,英国曼彻斯特的棉布、美国的花纹棉布(Drill)以其经纬纱的组织匀称齐整、布料结实牢固为优势,远远超过中国本土的土布。此外,可以印染天蓝、二蓝、鱼白、玉色、深蓝、天青等颜色,由于具有这些优势,渐渐成为中等以下的一般民众所需的常用衣料。
分析起来,这些西洋棉布之所以能迅速打人市场,主要是在布料设计之初,首先考虑了结实,其次是布料表面比土布光鲜,并且其价格与土布区别不大,这是被中国中等以下民众接受的主要因素。
日本方向是仿土布目前日本纺织业所织造的纺织品尚处于幼稚阶段,暂且无法与英美的细棉布类相竞争,今后日本可使用动力机械,织出有特色、优于中国土布的产品,即织造出能胜过中国传统土布的产品,以此赢得市场销路。
棉布的用途非常广泛,甚至将涉人传统的丝绸服装面料的范围。被称作西洋仿丝绸的“棉羽绸”(Cottonltalian)、“棉羽绫”(CottonI.asting)等棉织品,由于价廉,很有竞争力,汉口民众开始用此面料制作裙子、背心、套裤等,而这些服装的面料原本都是以丝绸来做的。换句话说,西洋人之所以开发仿丝绸面料,其目的就是想以此来取代中国传统的缎子及丝绸面料市场。由于价格与质量上的优越因素,西洋的仿丝绸面料被汉口中产以下男女民众所看中,逐渐成为常用的服装面料。
……
水野幸吉(1873~1914年),20世纪初期日本外交官,1905年9月到日本驻汉口领事馆担任领事工作。在此工作期间,广泛踏查,著述了被日本外务省褒扬的《汉口》。
武德庆,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近年主要著述有《日本国情概观》(日文版)、《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日文版)、《日语长难句精解》等多种,此外还发表了日语专业及与日本相关论文20余篇。
干兰-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干兰”式建筑从古代起便盛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古代的主要建筑形制之...
《刑法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的供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法律专业学生使用的刑法学教
《指数基金定投:普通人的低风险理财之路》内容简介:对大多数人而言,指数基金定投是非常适合的理财方式。什么是指数基金、为何定
历史的谜题2:体会历史背后的相臣之道 本书特色 相臣的首要岗位职能,就在平衡。汉相陈平曾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
1945中国记忆:日俘日侨大遣返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
通过采访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将领的后人和远征军老兵以及抗战史专家,并进行了大量实地拍摄,详实地记录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支中
千里走三国 目录 **章在刘备的家乡第二章洛阳的关公文化第三章管理学视野中的中国历史第四章寻找陶谦时代的徐州第五章许昌的旅游经济第六章访问卧龙故地第七章赤壁大战...
《诗词蒙语》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二十章,包括“‘三言两语’谈平仄”、“对偶和律诗”、“作诗和填词”、“谈练字”、“诗词里的重
家书中的百年史 本书特色 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近代中国历史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萧功...
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是何兹全主编的《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之一。内容包括:东汉末年城乡经济的破...
日本汉文史籍丛刊-第一辑-(共十九册)-纪传本 内容简介 《日本汉文史籍丛刊(第1辑纪传体共19册)(精)》(作者孙锦泉、周斌、粟品孝)系《日本汉文史籍丛刊》*...
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是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或新马克思主义者。他1938年生于伦敦,是一个热忱的社会主义者,而不是一个
林超民文集(第4卷) (精装) 目录 谢辞/1自序/1《东陆瑰宝——董泽传》序/1《昆明医学院校史》序/3《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编后记/5《秉烛集》编后记/7《...
时间与传统(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内容简介 《时间与传统》针对新考古学提倡的过程论(即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取向,强调考古学主要应该发挥在重建历史上的作用,新...
努尔哈赤卷-清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书特色 史上*牛『说书人』评说中国历史上*后一个封建王朝用『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历史才能让历史变得对自己更有用!!!中文繁体版全...
燕京胜迹-西洋镜-第十三辑 本书特色 u 胡适作序推荐,慈禧太后御用女官德龄公主撰文的中国摄影代表作u 2009年,《燕京胜迹》在华辰影像拍卖中以10万元成交u...
日本学 内容简介 《日本学》是中国和日本学者围绕日本问题所做研究的成果,内容涵盖日本的历史、社会、文化、思想、人物、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从历史到现实多层次、...
战争曾经摧毁了我们的一切,只留下惨痛的记忆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这些更是难以算记,它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梦想,还
缪钺先生学记 本书特色 四川大学历史系已故教授缪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和教育家,其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学林。...
故居留芳(纵横精华·第一辑) 本书特色 寻访名人旧邸阅尽历史沧桑蔡元培、鲁迅、胡适,近现代史上不可忽视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故居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圣地,寻访名人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