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于鹤雕塑艺术集(佛像卷)》收录郑于鹤先生近二十年内所创作的部分与佛教相关的艺术作品,是郑于鹤佛像雕塑艺术集,集中展示了郑于鹤先生多年佛像雕塑成果:包括“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图”浮雕、“天王殿”之诸尊造像、“大雄宝殿”之三世佛造像、“四大菩萨”造像、“观音菩萨”造像、“地藏王菩萨”造像、“十八罗汉”造像、“伽蓝菩萨”关羽之造像和“手持青莲”造像等。造像内容丰富、形象传神,选用多种材料进行表现,代表当代佛像雕塑的水平。
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优美的药义女、野鹿苑的狮子柱头、帕鲁德围栏浮雕;几乎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精华。波斯艺术的装饰图形、希腊艺术的人体性征表现手法已可以找到传播的基因。 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1-一3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牛建陀罗与北印度的秣亮罗曾是贵霜王朝时期的两大雕刻中心。此外,在安达罗王朝统治下的南印度阿默拉沃蒂,佛教雕刻自成一派,与键陀罗、秣菟罗鼎足而三,成为这一时期三大艺术中心。 键陀罗国创始者,原为公元1世纪入主其地的大月氏人(在敦煌附近),后疆域扩大,建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城。这里曾为希腊人长期占领,留下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键陀罗人汲取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形成表现美的比例、和谐的几何形体和真实、焕发生命力的人体雕塑艺术。佛像顶上的肉髻,被希腊雕刻常见的优美自然的波浪式卷发所覆盖,佛像通肩式袈裟,类似希腊罗马雕刻的长袍,襞褶厚重。面部表情平淡、高贵、冷静,半闭的眼睛流露出沉思内省的神态。 秣菟罗艺术更强调健壮、华丽、裸露的肉体美和力量感,佛像着偏袒右肩式,薄衣透体,键陀罗那种波浪式卷发,已变成剃光的形式。 键陀罗雕刻艺术的影响极其深广,主要向西北、东北和东南三个方向传播。3世纪以后,向西传入阿富汗东、中部地区,著名的巴米羊石窟,被认为是后期键陀罗艺术的巨制。印度佛教艺术的向西进发仅仅到达中亚的部分地区,止于巴米羊就返折向远东传播了。 东北一支沿着丝绸之路进入新疆及内地。佛教艺术在中国内地的深入是沿着三条路线发展的:云冈、龙门和响堂山。云冈巨大的佛主像从岩百上直接雕出来,这种手法完全是印度式的,衣饰的旋状纹和巴米羊佛像有一致之处,且带有键陀罗风格的刚硬。但到达河南的龙门石窟后,中国的艺术家已经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亚风格的能力,龙门石窟异于云冈之处就是造像更富于东方民族气质。响堂山百窟则是另一种富于特色的形式:柱状的人物显示出一种建筑学品格,也增加了些宝珠的装饰。这三种类型迸一步融合,便发展出伟大的唐代风格。唐以后,复由中国东向而流入高丽、日本。高丽的许多重要寺院和佛像,如恤粟寺和众生寺,朝鲜文献上说是唐朝派出的“中国之神匠”完成的。佛像雕塑亦受“六朝风格:和“隋唐制”影响。日本*重要的寺院是奈良的法隆寺,大约建于公元610年。这座世界上*古老的木结构佛寺完全是按照中国六朝时期庙宇规模建造的。法隆寺的木佛像至今为日本佛像中*优美的一尊,佛的火焰形服式虽带有六朝特征但仍可见到键陀罗的流风余韵。金堂(佛堂)四壁的净土变相图及四大天王像等,为公元712年高丽人所绘,其风格极似印度有名的阿真特的壁画。 向东南,键陀罗艺术与北印度的秣菟罗雕刻并行发展,成为印度笈多时代佛教艺术的先驱。 印度及多王朝(约公元320一535年)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笈多时代秣菟罗样式和萨拉那特样式的佛像雕刻是从贵霜王朝的键陀罗佛像和初期秣菟罗佛像演变而来,其特点是:佛像弯曲的头发变为珠宝帽式,腰部由粗壮变为苗条,眼睑下垂,表现安详静谧的气氛。衣服由宽敞变为合身,由多层变为单层,衣纹变为新月形,富律动美。笈多样式的佛像,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东南亚、中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的佛教造型艺术,甚至比键陀罗佛仅的影响更为深远。 斯里兰卡与印度毗邻,佛教文化艺术始终是斯里兰卡的主流,尤其是佛教雕塑艺术受印度影响*深。悉祗利耶巨岩上的岩画中散花的天女;是真正的笼多时期的阿旗陀风格。阿努拉德普勒后期的佛像雕刻,手作禅定印,衣纹全楚明,造型亦接近笈多时代的萨拉那特样式的佛像、十分精美。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从那里的港口,可以迅速通向缅甸和泰国,与斯里兰卡一样,这两个国家也是小乘佛教国。至今发现的许多雕刻、铜器的形制以及佛像主尊薄纱透体的服饰显示由与印度笈多王朝晚期风格的渊源关系。 笈多时代以后,佛教在即度本土日益衰微,逐渐被印度教同化,衍变为密宗。在古印度的另一端的孟加拉国,佛教艺术渗入了大量印度教的因素。佛教密家的雕刻,打破笈多时期的古典艺术准则,佛像造型高程式化,动作姿势夸张,讲究更繁琐迷惑的”手印“;装饰崇尚纤丽繁褥,大量采用尖拱、火焰等纹样,孟加拉的这种风格,形成了笈多样式的艺术和尼泊尔及西藏艺术向的过渡阶段。尤其是西藏的佛教艺术,所受影响*深,成为佛教艺术中一种晚出的形式。 从印度的阿旃陀、阿富汗的巴米羊,到印尼的婆罗浮图、柬埔寨的吴哥寺;再到中国的克孜尔、伯孜克里克、敦煌、炳灵寺、云冈、龙门,再东向流入朝鲜、日本;这些佛教艺术的奇葩宛如一串璀璨的宝珠,”点缀在亚洲大陆,放射着艺术的光芒,它记录着人类交流的历史,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印度的装饰性雕塑与中国的写意性雕塑交融,形成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特有风格,并呈现着由装饰性为主向写意性为主的转化,这是石窟雕塑的总趋势。
郑于鹤,江苏徐州人。擅长泥塑。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雕塑家。曾应邀在北京、香港、多伦多、东京、雅典等地举办过作品展,其作品被誉为既是中国传统的又是中国现代的。 1950年拜“泥人张”张景祜为师,在泥人张工作室从事泥塑创作。历任中央工艺美院泥塑教员,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员,北京装潢印刷厂美术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戈壁鼓声》、《草原雄鹰》、《开拓辉煌》、《光环春秋》、“阿福系列”、“小泥塑系列”等。出版有《 郑于鹤彩塑集》、《郑于鹤的泥人世界》、《郑于鹤雕塑艺术论集》等。 郑于鹤一贯坚持的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具体创作时他主张一要表现出作品的内在气质,二要形式美。像他以往的作品那样,这两组塑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两个要求的完美体现上。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它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
中国窑洞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理论篇与实例评析篇两大部分。理论篇从保护生态环境、节能节地,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研讨中国窑洞对未来建筑学发展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碑帖大观米芾蜀素帖/碑帖大观 内容简介 “蜀素”乃北宋时四川所造、质地精良的丝绸织物,上有鸟丝栏列,因纹罗较纸粗糙,滞涩难写,且不吃墨、不洇墨,非功力深厚之书家...
作品目录译者序序言前言第1章 内容!内容!内容!1.1 人们为了内容而来1.2 内容=对话1.3 Web=电话,而不是文件柜1.4 用户在网上
Inthisground-breakingstudyVastuVidya,thetraditionalIndianscienceofarchitecturean...
《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内容简介:世界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亲笔自传。撼动人心的自我剖白,天才艺术家的救赎之路。草间弥生,
艺术论纲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艺术的发生、艺术表现社会生活的特殊规定性、艺术的外部关系与价值、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过程、艺...
隶书标准习字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为实学隶书的人编写的,介绍了隶书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主要书体之一。历史悠久,名家辈出。隶书的写法灵活我变,...
◎FilmCraft書系:入圍英國Kraszna-KrauszBookAwards攝影與動態影像書籍大獎(2012)。◎東西方世界級大導演指名之剪接大師一網打
何绍基书法集字章法 内容简介 本丛书选用古代书法大师的代表作品,集成唐诗、宋词、格言和名句等,只要您对某一体(或颜真卿,或柳公权,或赵孟頫,或王羲之)有一定的临...
欧罗巴思想译丛: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上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迄今为止*全面介绍和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专著。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正像恩格...
中国书法167个练习(49.80)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包含丰富而复杂的技法,但从无一份关于全部技法的清单。《中国书法:167个练习》是一部以167个练习组成的书...
赵孟頫墨迹-中国著名碑帖选集 内容简介 赵孟頫(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为宋宗后裔,仕元后,...
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德国产品设计回望 本书特色 《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德国产品设计回望》论坛里两国专家将以20世纪50至80年代间德国和中国的产...
《中国网络漫画出版发展报告》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框架,系统全面地研究了网络漫画的创作生产、发行传播和用户消费
李晓东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9—1993年间在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建筑系做建筑理论研究工作,获建筑学博士学位。曾任教新加
《时光边缘》内容简介:该书是一本生活随笔散文集,共收录作者自2021年1月以后18个月以来创作的散文和诗歌作品60余篇。全书主要分为
抗战海报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由《抗战时评》、《抗战诗歌》、《抗战戏剧》、《抗战电影》、《抗战海报》、《抗战照片》6部分组成。它遴选、收录了自1931年“九一八”...
近年来,市场上出版了不少关于建筑绘画的图书,这对于开阔建筑设计人员和建筑专业学生的视野、引进国外新的表现手段,确实起过阶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实用图典 本书特色 传统装饰图案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是由祭祀、崇拜、图腾逐渐演变为具有审美特性的装...
原始艺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史前艺术和原始艺术。史前艺术指的是考古发掘出来史前原始社会的艺术品;原始艺术指的是近、现代原始部落的艺术。同时,在我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