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
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
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
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华夏文库·佛教书系·佛法初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魏嘉平年间,中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了魏都洛阳。当时,魏国境内虽有佛法流传,却不正规,僧众并未受戒,只把头发剪去,表示有别于俗人。而斋忏仪式,仍效法汉地的祠祀,不是佛教规范的斋忏。
昙柯迦罗到洛阳后,纠正了上述情况,推行了正规的佛法。昙利迦罗应众僧的请求,进行戒律的翻译。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戒律的传来,是三国时代佛教中重大的事件。因此昙柯迦罗虽然译经甚少,但他始译戒本,首传戒法,意义很大。他由于担心律文繁广,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因而他译出节选的戒律《僧祐戒心》1卷,并请天竺和西域僧担任戒师授戒。从此,魏地才开始按佛教的正规戒律授戒度僧,僧众也有了遵循的戒规。这是中土有戒律受戒的开始,后世都将昙柯迦罗视为律宗的始祖。
后来,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来到洛阳,他也精通律学,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法藏)羯磨》1卷,此书一直在中土流行。因为它原出《四分律》,后来中土的律宗独尊《四分律》,就与之有关。
在嘉平末年,又有康居沙门康僧铠来到洛阳,翻译了《郁伽长者所问经》与《无量寿经》等。此外,还有西域沙门白延(又作帛延)来洛阳译经。
总体来说,曹魏时期的佛教得到了较大发展。虽然当权者曹操并未采取支持佛教的政策,但是后来的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曹操的儿子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吴国佛教
吴国地处江南,建都建业(今南京),佛教也由中原辗转传人该地。佛教*先是由中原避乱南下的僧侣传去的,安世高就是其一,他后来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去世。三国时期译经*多的支谦,也避乱到了江南。吴代的译经,开始于武昌,大盛于建业。译人有维祗难、竺将(一作律)炎、支谦、康僧会等人。
支谦是这一时代的译经大师,孙权曾经向支谦请教佛经,并任命他为博士。他的翻译纯用意译,对于向来不翻的真言也没有例外,他也曾为他自己所译的《了本生死经》作注,此为经注的*早著作。
吴地僧侣除从北南下者外,也有从南北上者,如维祗难、竺将炎、康僧会等。维祗难是天竺沙门,在孙权黄武三年(224年)携《法句经》的梵本来到武昌,《法句经》由他的同伴竺将炎与支谦共同译出二卷,后经校订,现在依然存世。竺将炎后来又在黄龙二年(230年),为孙权译出《三摩竭经》《佛医经》各一卷。
在维祗难译经20余年后,康僧会于赤乌十年(247年)来到建业,建立茅屋,设置佛像,开始在民间传教。此前虽有支谦在吴地译经,但支谦是优婆塞(居士),服饰与常人接近,维祗难、竺将炎虽是僧人,但不懂汉语,也没有在民间传教,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康僧会在建业民间传教,并且穿着沙门服饰,佛教的影响才日益扩大。
据记载,孙权因此而召见康僧会,并让他显示佛教的灵验。康僧会显现舍利的灵异后,孙权为他建塔,并造建初寺,这是吴地的**座佛寺。此后,孙皓即位,法令苛虐,并且意欲破坏佛寺,康僧会结合儒家经典向孙皓宣传佛教教义,尤其是善恶报应说,佛寺得以保存,并使孙皓从善信佛。
……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内容简介 儒学在传统中国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儒家秩序开始解体了,儒学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了。这是20世纪中国儒学出现...
现代中国思想史论-(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四辑,收录了20余篇论文,**辑为五四专辑,从经济伦理、自由与保守、启蒙与救亡、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多个角度解析...
中生代思想书系: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本书特色 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
《楞严经》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几部大经大典之一,义理深圆,彻法源底,自古有“开悟在楞严”的说法。但同时又因体系庞大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尼采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许...
在的澄明-熊伟文选 内容简介 熊伟是海德格尔的亲炙弟子,自上世纪40年代起,即通过讲座、文章、翻译向中国读者介绍海德格尔思想,80年代中国开放之后,更是带领一批...
国学经典:国学大师推荐的十一部国学名著 本书特色 “国学”一说,*早见于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演讲,又可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
老子的再生-正本清源《道德经》 本书特色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却浩似天书,玄达两千多年,不仅其字词难解,就连其是否内涵道、德上下两篇也...
这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宠蒂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在本书中,他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结构理论,试图赋予
哲学讲稿-涵芬书坊-004 本书特色 《哲学讲稿(精)/涵芬书坊》编著者涂尔干。这篇演讲辞论述了大人物和平常人对于社会的作用,其间涂尔干论证了真理可以为所有人所...
叛逆的思想家 本书特色这本书不仅是单纯的科普作品,更是一部真正的思想史漫谈。就连作者自己也很难准确定义它——它到底是一场噩梦,一出闹剧,...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史的变迁 本书特色 唐·库比特编著的《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是灵性与社会丛书之一,《神学的奇异...
中庸-品读 本书特色 《品读中庸》主要选取了《论语》中*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权威的译解和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和现实事例,品读中庸中的...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是邓晓芒教授逐字逐句讲授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录音整理,花费7年的时间,用10句话来解释康德原文的1句话,对研读...
方东美与中西哲学 目录 序缘起绪论作为“世界主义者”的方东美**章诗哲的生命之舞——方东美小传第二章方东美的《哲学三慧》及其哲学体系第三章方东美的美学方法和问题...
直指修道上易犯的錯誤和迷思!曲解修道的真義,以自我為中心來解釋修道,並以修道來加強我慢,這是修道上的唯物。我們對修道的觀
郭店老子与太一生水 本书特色 为了讨论在湖北荆门附近的郭店新发现的《老子》,二十多位不同领域的中西学者筹备了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即...
藏传佛教观音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藏传佛教观音信仰研究/佛教文化对话丛书》为作者编著的国内关于藏传佛教观音信仰和观音法门研究的成果汇编,藏族观音信仰的研究:藏族...
四书五经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对中国在政治、思想、学术、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红楼梦》数术谈 本书特色 《红楼梦 数术谈》是透过对《红楼梦》中"奇事""怪事"的解析,来透视中国古代一种文化现象--术数。从《红楼梦》中的奇事开始谈起,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