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
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
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
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华夏文库·佛教书系·佛法初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魏嘉平年间,中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了魏都洛阳。当时,魏国境内虽有佛法流传,却不正规,僧众并未受戒,只把头发剪去,表示有别于俗人。而斋忏仪式,仍效法汉地的祠祀,不是佛教规范的斋忏。
昙柯迦罗到洛阳后,纠正了上述情况,推行了正规的佛法。昙利迦罗应众僧的请求,进行戒律的翻译。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戒律的传来,是三国时代佛教中重大的事件。因此昙柯迦罗虽然译经甚少,但他始译戒本,首传戒法,意义很大。他由于担心律文繁广,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因而他译出节选的戒律《僧祐戒心》1卷,并请天竺和西域僧担任戒师授戒。从此,魏地才开始按佛教的正规戒律授戒度僧,僧众也有了遵循的戒规。这是中土有戒律受戒的开始,后世都将昙柯迦罗视为律宗的始祖。
后来,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来到洛阳,他也精通律学,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法藏)羯磨》1卷,此书一直在中土流行。因为它原出《四分律》,后来中土的律宗独尊《四分律》,就与之有关。
在嘉平末年,又有康居沙门康僧铠来到洛阳,翻译了《郁伽长者所问经》与《无量寿经》等。此外,还有西域沙门白延(又作帛延)来洛阳译经。
总体来说,曹魏时期的佛教得到了较大发展。虽然当权者曹操并未采取支持佛教的政策,但是后来的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曹操的儿子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吴国佛教
吴国地处江南,建都建业(今南京),佛教也由中原辗转传人该地。佛教*先是由中原避乱南下的僧侣传去的,安世高就是其一,他后来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去世。三国时期译经*多的支谦,也避乱到了江南。吴代的译经,开始于武昌,大盛于建业。译人有维祗难、竺将(一作律)炎、支谦、康僧会等人。
支谦是这一时代的译经大师,孙权曾经向支谦请教佛经,并任命他为博士。他的翻译纯用意译,对于向来不翻的真言也没有例外,他也曾为他自己所译的《了本生死经》作注,此为经注的*早著作。
吴地僧侣除从北南下者外,也有从南北上者,如维祗难、竺将炎、康僧会等。维祗难是天竺沙门,在孙权黄武三年(224年)携《法句经》的梵本来到武昌,《法句经》由他的同伴竺将炎与支谦共同译出二卷,后经校订,现在依然存世。竺将炎后来又在黄龙二年(230年),为孙权译出《三摩竭经》《佛医经》各一卷。
在维祗难译经20余年后,康僧会于赤乌十年(247年)来到建业,建立茅屋,设置佛像,开始在民间传教。此前虽有支谦在吴地译经,但支谦是优婆塞(居士),服饰与常人接近,维祗难、竺将炎虽是僧人,但不懂汉语,也没有在民间传教,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康僧会在建业民间传教,并且穿着沙门服饰,佛教的影响才日益扩大。
据记载,孙权因此而召见康僧会,并让他显示佛教的灵验。康僧会显现舍利的灵异后,孙权为他建塔,并造建初寺,这是吴地的**座佛寺。此后,孙皓即位,法令苛虐,并且意欲破坏佛寺,康僧会结合儒家经典向孙皓宣传佛教教义,尤其是善恶报应说,佛寺得以保存,并使孙皓从善信佛。
……
申鉴注校补 内容简介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申鉴注校补(繁体竖排中文)》东汉荀悦撰,明代黄省曾注,今人孙启治校补。《申鉴》凡五篇,曰《政体》《时事》《俗嫌》《杂言...
绘图入地眼全书 内容简介 《绘图入地眼全书》,北宋辜托长老著。长老生宋时,扦葬建造,手作甚多,迭著神异,阴阳二宅经彼建造,至今不替,其遗址犹有存者。凡富...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家,本书是他的一部名著,也是早期分析哲学运动的一部经典之作,原系罗素为哈
马一浮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李国红所著的《马一浮思想研究》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即以性命和六艺为中心来展开对马一浮思想的研究。作者从马一浮儒学的基本观点“六艺赅摄...
禅的智慧:禅诗百首 目录 总序:禅是智慧自序**章禅言诗——不离文字之禅1庐山东林杂诗2游石门诗3登石室饭僧诗4展敬上风林寺5观影元非有6左手握骊珠7题大禹寺义...
到 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批评大家埃德蒙威尔逊的早期代表作,从历史写作与历史行动的关联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是怎样...
周易通义 目录 上经乾(卦一)坤(卦二)屯(卦三)蒙(卦四)需(卦五)讼(卦六)师(卦七)比(卦八)小畜(卦九)履(卦十)泰(卦十一)否(卦十二)同人(卦十三)...
哲学概论(上下) 内容简介 唐先生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之巨匠,其代表作之一的《哲学概论》,为当代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规模*宏大的哲学介绍书。本书内容广泛,在哲学问题上包...
菜根谭-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本书特色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绝意仕途的退职隐士洪应明所撰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宋人汪信民说:“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朱熹云...
团购:佛教小百科7册 内容简介 佛教的持物佛教的动物佛教的莲花佛教的塔婆佛教的植物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中国的佛塔团购:佛教小百科7册 目录 佛教的持物佛教的塔婆...
边读边悟易经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体悟人生奥秘的学问,指点生活迷津的圣典。《易经》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我们可以悟不透它,但不可以不读它。即使不能完全还原其本义,至少可...
美学原理美学纲要 内容简介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选题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全国外国文学专家数十人共同研究和制定,所选收的作品,上自...
国学经典:国学大师推荐的十一部国学名著 本书特色 “国学”一说,*早见于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演讲,又可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
俗物的道德与幸福 内容简介 《俗物的道德与幸福》是其文集的一个节选主题集。如果读者能够因为这个集子而对读罗素的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便是我们的*大的收获。本书内容...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 本书特色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是当今国际音乐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教材完成撰写前,在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尚无人开设此类课程,更无教材。到目前为...
论语解说 本书特色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而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内容简介 大忙人,是那些汲汲于名利,为生存和发展奔波不止的人,其中多有事业成功、前途光明的人。但你在忙忙碌碌中是否曾意识到自己丢失了些什么,远...
西方哲学画传 本书特色这本书用25万字、160余幅图片讲述了西方哲学诞生以来,2500多年的故事。 故事从古希腊开始:**批哲学家突破神话,试图对自然世界的运作...
易学普及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介绍关于《易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历代易学家研究《易经》的突出成果。对六十四卦的哲学内涵、卦辞、卦象、爻象作出概括和分析...
天人合道-老子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对“老子道论”的理论前提、丰富内涵、概念考释、逻辑细节、历史影响等,许春华博士的《天人合道——老子哲学研究》一书进行了深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