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
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建立之前,大概有6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对于汉传佛教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末到东晋之前,佛法初传,着重于佛经的译注,当时有名的高僧多是佛经翻译家。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的369年间,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
此时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北方的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大都扶植佛教,大规模建寺造像、开凿石窟;在南方的汉族王朝,佛教也开始得到帝王与士族上层的支持。这
个时期,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印度和西域的名僧进入内地传教,一时名僧辈出。
《华夏文库·佛教书系·佛法初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魏嘉平年间,中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了魏都洛阳。当时,魏国境内虽有佛法流传,却不正规,僧众并未受戒,只把头发剪去,表示有别于俗人。而斋忏仪式,仍效法汉地的祠祀,不是佛教规范的斋忏。
昙柯迦罗到洛阳后,纠正了上述情况,推行了正规的佛法。昙利迦罗应众僧的请求,进行戒律的翻译。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戒律的传来,是三国时代佛教中重大的事件。因此昙柯迦罗虽然译经甚少,但他始译戒本,首传戒法,意义很大。他由于担心律文繁广,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因而他译出节选的戒律《僧祐戒心》1卷,并请天竺和西域僧担任戒师授戒。从此,魏地才开始按佛教的正规戒律授戒度僧,僧众也有了遵循的戒规。这是中土有戒律受戒的开始,后世都将昙柯迦罗视为律宗的始祖。
后来,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来到洛阳,他也精通律学,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法藏)羯磨》1卷,此书一直在中土流行。因为它原出《四分律》,后来中土的律宗独尊《四分律》,就与之有关。
在嘉平末年,又有康居沙门康僧铠来到洛阳,翻译了《郁伽长者所问经》与《无量寿经》等。此外,还有西域沙门白延(又作帛延)来洛阳译经。
总体来说,曹魏时期的佛教得到了较大发展。虽然当权者曹操并未采取支持佛教的政策,但是后来的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曹操的儿子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吴国佛教
吴国地处江南,建都建业(今南京),佛教也由中原辗转传人该地。佛教*先是由中原避乱南下的僧侣传去的,安世高就是其一,他后来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去世。三国时期译经*多的支谦,也避乱到了江南。吴代的译经,开始于武昌,大盛于建业。译人有维祗难、竺将(一作律)炎、支谦、康僧会等人。
支谦是这一时代的译经大师,孙权曾经向支谦请教佛经,并任命他为博士。他的翻译纯用意译,对于向来不翻的真言也没有例外,他也曾为他自己所译的《了本生死经》作注,此为经注的*早著作。
吴地僧侣除从北南下者外,也有从南北上者,如维祗难、竺将炎、康僧会等。维祗难是天竺沙门,在孙权黄武三年(224年)携《法句经》的梵本来到武昌,《法句经》由他的同伴竺将炎与支谦共同译出二卷,后经校订,现在依然存世。竺将炎后来又在黄龙二年(230年),为孙权译出《三摩竭经》《佛医经》各一卷。
在维祗难译经20余年后,康僧会于赤乌十年(247年)来到建业,建立茅屋,设置佛像,开始在民间传教。此前虽有支谦在吴地译经,但支谦是优婆塞(居士),服饰与常人接近,维祗难、竺将炎虽是僧人,但不懂汉语,也没有在民间传教,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康僧会在建业民间传教,并且穿着沙门服饰,佛教的影响才日益扩大。
据记载,孙权因此而召见康僧会,并让他显示佛教的灵验。康僧会显现舍利的灵异后,孙权为他建塔,并造建初寺,这是吴地的**座佛寺。此后,孙皓即位,法令苛虐,并且意欲破坏佛寺,康僧会结合儒家经典向孙皓宣传佛教教义,尤其是善恶报应说,佛寺得以保存,并使孙皓从善信佛。
……
禅宗故事 本书特色 一、“教育故事”解读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故事;在感受教育或教育他人中产生的故事,在人类切活动中感受真善美和传播真善美的故事。二、“丛书”宗旨讲...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通过考察三个主题来提出一些这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个关系到概念多元论的哲学核心问题及其对真理和智慧问题的含义;第...
休谟与《人性论》 本书特色 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之一。 《人性论》被现代学者们视为休谟*重要的一部著作。《人性论》通过不同学科分...
丁福保大德文汇 本书特色 《丁福保大德文汇/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编著者王志远。 觉光法师宣读礼赞文今乃礼赞现代高僧者,寄禅、虚云、太虚、谛闲、印光、弘一、倓虚...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特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
马丁路德加拉太书注释(康来昌牧师改写)神是那些卑微、受苦、受压迫、绝望者以及一无所有者的神。祂的仁慈,使盲者看见,使受创
圣经故事(经典插图本) 本书特色 《圣经》不是一个人写的,也不是一个时期写成的,而是在不同历史年代中,由不同身份、不同见解的人零星写成的,所以在编辑成书后,有前...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第3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张祥龙编著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
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对我国国学大师章太炎思想的一个全面总结,作者认为“多元主义”、“历史主义”与“人文主义”构成了章氏...
孔子智慧101:春之卷 本书特色 《孔子智慧11》一书(共四卷),笔调练达,深入浅出,将《论语》精华选取11章,配上古往今来故事,演绎孔子智慧,使世人...
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作者于佛学涉猎甚广,1928年撰成本书,融会贯通佛学与科学,引经据典,解析旧说,...
隋唐道家与道教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家与道教作为中国地地道道、土生土长下的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深远,而且影响至今,深入民...
西方学者卷 补卷-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书特色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
别尔嘉耶夫论自由与奴役 本书特色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别尔嘉耶夫著石磊编译的《别尔嘉耶夫论自由与奴役(精)》收入了俄国学者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别尔嘉耶夫...
本书对于海内外所见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部分择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汉译、释文,并对相关的藏文、藏传佛教、藏族历史和人物等领域的
中国儒教史(下卷) 本书特色“儒教是教说”是中国大陆近二十年来在宗教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创新学说。它否定了近百年来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古代是“非宗教国”的“...
《逻辑研究》被公认为当代哲学最重要的“突破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
景德传灯录-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禅宗类-27 本书特色 《景德传灯录》是中国禅宗史上*部以“传灯”命名的灯体著作,亦是一步重要的禅宗典籍。它反映了禅宗发展的趋向和...
现生说法看佛教 本书特色 认识人生意义,增进人生修养,改变人生态度。人生佛教的启蒙读物,现代佛教的研究力作,学佛做人不能不读的一本书。现生说法看佛教 内容简介 ...
四柱时空信息学 本书特色 四柱学是中国古代先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的一套用于了解人在时空中如何受时空影响,以及根据时空的运动规律预测人在其中的发展变化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