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历史人口**之书,历史人口地理学绕不开的经典参考书。 人口众多,这曾让国人引为自豪的纪录,如今却被人比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十几亿人口如何发展而来?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面临人口压力? 过去这几千年间中国的人口是怎样再生产、怎样迁移和分布的呢? 立国自有疆,有民斯有土。不认识中国人口史,就无法读懂中国社会。 《葛剑雄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学人文库”之一,七卷精装本,囊括葛剑雄先生迄今*重要的研究成果及作品,是我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史人口史领域的研究丰碑。文集由葛剑雄重新编订,当中很多为市面上已经绝版的书目,如修订版《悠悠长水:谭其骧传》增补更多历史细节,第四卷《南北西东》首次发表《北极日记》等。 葛剑雄文集一:《普天之下》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二:《亿兆斯民》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三:《悠悠长水:谭其骧传》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四:《南北西东》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五:《追寻时空》 葛剑雄文集六:《史迹记踪》 葛剑雄文集七:《冷眼热言》
《西汉人口地理》是作者葛剑雄于1983年8月通过答辩的博学位论文,经修改完善后于1986年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本正式出版的博士学位论文。葛剑雄在《西汉人口地理》中重新提出了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地理的特殊意义,分析了西汉两百年间的人口增长、分布和迁移。其认为,人口的迁移和分布,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人口数量不仅反映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力量。当时,中国人口史方面没有任何中文专著,外文也只有一些论文和某一阶段的专著,《西汉人口地理》完成以后成为国内**部人口断代史,开启了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先河。此后,葛剑雄的关注扩大至整个中国人口史、移民史,乃至人口对现当代中国的影响,《中国人口发展史》是作者首部全面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的拓荒之作,带世人更清晰地正视“人口”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亿兆斯民》出版后广受到国际学界重视,既因其是国内**手资料原创,同时又因其*先吸收了国际人口学研究的先进成果。《中国人口发展史》包含了历史人口调查制度与现存资料研究,历代人口数量的发展和变化特点,囊括自秦汉、三国至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至近代各个时期的人口分析,还有横向层次的人口构成、再生产、分布、迁移研究。《葛剑雄文集 :亿兆斯民》特别收录《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节选:人口分布的变迁),探讨过去一个世纪——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里“人口”这一重要因素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人口的现代化。
一般民众对中国人口史的无知或误解虽然也不是好事,但毕竟还不会造成直接的后果;学者们的疏漏或错误就可能影响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我认为,就像国民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样,中国公民——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要逐步做到这一点,专门研究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葛剑雄
葛剑雄同志的博士论文《西汉人口地理》即将出版了,我感到很高兴,这不仅因为他是我指导过的研究生,而且因为这是我们新中国出版的第一篇历史学博士论文。……尽管我国的历史地理研究有悠久的传统,有举世无匹的丰富的文献资料,但至今这门学科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研究领域还是空白点,很多新的研究方法还没有进行尝试,已经取得的成果与我们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地位都是很不相称的。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是在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扎扎实实地研究,写出一批有质量的专著,填补目前存在的大量空白。只有这样,中国历史地理学体系的建立才有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地理的通论才能写好。
——谭其骧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1965年当中学教师,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师从谭其骧教授。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1983年在职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6年至2007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07年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至2014年3月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纽约时报》编辑之选.《旧金山纪事报》推荐书目.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捕捉19世纪早期新世界民族、经济、思想和信仰之间的冲突。世界上三大一神教——西兰...
作品目录第一章 鸦片贸易第二章 棉花贸易第三章 贸易的过渡时期第四章 同官僚的合作第五章 作为中国政府特别代理人的怡和第六章
当代中国传媒史:1978:2010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中国传媒业的深刻变革,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新媒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探究1978年以后中国传媒变...
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 本书特色 **部实战型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MBA式教科书,被业界誉为“中国人自己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是一部尚未出版即引发广泛争议的奇...
1927-1940-映入西方的近代中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 本书特色哈雷特·阿班(hallett e.abend)是20世纪30 ...
趣味文章:博览群书2009-2011年集粹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博览群书》杂志由光明日报社主办,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
《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未来》内容简介:1.人类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全球文明?人类在工业文明之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文明?在技术爆炸式发展
欧阳肃通,男,1975年9月生,江西赣州人。1997年和200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分别获得哲学学士与硕士学位,2005年于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学系获得宗教学博士学位...
吴黎熙(Helmut Uhlig,1922~1997)曾在维也纳学习过哲学、艺术史及文学理论。多年生活在柏林,是20世纪70~90年代德语世界有关亚洲文化著作最...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范汉森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老杂志创刊号赏真-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超厚纸板封面,布面书籍,内页采用优质纸张印刷,装帧精美,触感舒适★ 所收书影,共分十二...
报刊与文化身份:1898-1981中国妇女报刊研究 本书特色 《报刊与文化身份:1898-1981中国妇女报刊研究》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新旧思...
卡尔·波普尔(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
民国出版标记大观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民国版本书籍封底上的出版标记为契入点而撰写的著作。 本书除了介绍“商务”、“中华”、“世界”、“大东”、“开明”等有较大...
忧郁与哀悼-生产-第8辑 本书特色 《生产(第8辑):忧郁与哀悼》是目前国内介绍欧美新学一个*前沿的阵地。虽然它的译文常常值得商榷,虽然它的版权一直模糊不清,但...
侯旭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系主任、教授。
文献学论著辑要(国学基本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系张舜徽先生为便于初学,选录有关文献学之专著、论文、笔记、书札汇集而成,留意于群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
《ZL模式:民企提效共赢制胜之道》内容简介:中国民营企业应立即补上"管理各门功课”,以解决管理缺失"这块最短板”,彻底消除因劳
这个世界是有趣的 本书特色 《这个世界是有趣的》 精选名家名作,每一篇文章以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字或温文尔雅、或风趣幽默、或犀利独到,旨在告诉我们:无论发生好的...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 内容简介 书稿以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为出发点,研究阐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诸多挑战及途径,观点正确,具有学术研究的必要性。书稿通过资格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