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历史人口**之书,历史人口地理学绕不开的经典参考书。 人口众多,这曾让国人引为自豪的纪录,如今却被人比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十几亿人口如何发展而来?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面临人口压力? 过去这几千年间中国的人口是怎样再生产、怎样迁移和分布的呢? 立国自有疆,有民斯有土。不认识中国人口史,就无法读懂中国社会。 《葛剑雄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学人文库”之一,七卷精装本,囊括葛剑雄先生迄今*重要的研究成果及作品,是我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史人口史领域的研究丰碑。文集由葛剑雄重新编订,当中很多为市面上已经绝版的书目,如修订版《悠悠长水:谭其骧传》增补更多历史细节,第四卷《南北西东》首次发表《北极日记》等。 葛剑雄文集一:《普天之下》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二:《亿兆斯民》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三:《悠悠长水:谭其骧传》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四:《南北西东》点击购买 葛剑雄文集五:《追寻时空》 葛剑雄文集六:《史迹记踪》 葛剑雄文集七:《冷眼热言》
《西汉人口地理》是作者葛剑雄于1983年8月通过答辩的博学位论文,经修改完善后于1986年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本正式出版的博士学位论文。葛剑雄在《西汉人口地理》中重新提出了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地理的特殊意义,分析了西汉两百年间的人口增长、分布和迁移。其认为,人口的迁移和分布,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人口数量不仅反映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力量。当时,中国人口史方面没有任何中文专著,外文也只有一些论文和某一阶段的专著,《西汉人口地理》完成以后成为国内**部人口断代史,开启了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先河。此后,葛剑雄的关注扩大至整个中国人口史、移民史,乃至人口对现当代中国的影响,《中国人口发展史》是作者首部全面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的拓荒之作,带世人更清晰地正视“人口”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亿兆斯民》出版后广受到国际学界重视,既因其是国内**手资料原创,同时又因其*先吸收了国际人口学研究的先进成果。《中国人口发展史》包含了历史人口调查制度与现存资料研究,历代人口数量的发展和变化特点,囊括自秦汉、三国至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至近代各个时期的人口分析,还有横向层次的人口构成、再生产、分布、迁移研究。《葛剑雄文集 :亿兆斯民》特别收录《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节选:人口分布的变迁),探讨过去一个世纪——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里“人口”这一重要因素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人口的现代化。
一般民众对中国人口史的无知或误解虽然也不是好事,但毕竟还不会造成直接的后果;学者们的疏漏或错误就可能影响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我认为,就像国民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样,中国公民——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要逐步做到这一点,专门研究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葛剑雄
葛剑雄同志的博士论文《西汉人口地理》即将出版了,我感到很高兴,这不仅因为他是我指导过的研究生,而且因为这是我们新中国出版的第一篇历史学博士论文。……尽管我国的历史地理研究有悠久的传统,有举世无匹的丰富的文献资料,但至今这门学科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研究领域还是空白点,很多新的研究方法还没有进行尝试,已经取得的成果与我们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地位都是很不相称的。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是在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扎扎实实地研究,写出一批有质量的专著,填补目前存在的大量空白。只有这样,中国历史地理学体系的建立才有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地理的通论才能写好。
——谭其骧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1965年当中学教师,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师从谭其骧教授。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1983年在职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6年至2007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07年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至2014年3月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现代人物与文化反思 本书特色 周质平所著的《现代人物与文化反思》收录了周质平先生多年来有关现代学人与文化反思方面的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人物研究中涵盖了胡适、林语...
《凡事说理:新时代电视科学理论节目的发展创新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专门研究电视科学理论节目的专著,以《凡事说理》栏目为研究
中国妇女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两千年来笼罩在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神秘面纱作了某种原创性地揭晓。全书以中国家庭为横坐标,以中国历史为纵坐标,从政治、宗教和文学等各个方面作...
欧阳厚均集-湖湘文库-全2册 本书特色 《欧阳厚均集(2)》所收欧阳厚均的著作包括:《有方游草》二卷、《望云书屋文集》二卷、《来念堂诗草》二卷、《粤东游草》一卷...
书文化的传承(插图本)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来新夏先生将自己在国内外许多大学、图书馆所作专题讲座的讲稿整理、修订而成。作者跳出传统目录学、图书馆学的讲课框框,从中...
钱学森智库思想 本书特色 “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格局;系统科学理论的创立不仅为中国前沿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国家治理这项系统工...
作品目录序引言第一章 查古村的岁时祭祀第二章 山环水绕的雪绒山谷第三章 边缘风暴:活佛克珠的戏剧人生第四章 布满神灵的乡野第
第十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第十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0月9-13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图书馆举行。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9篇...
中国的心病 本书特色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杂文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鄢烈山*新作品。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在这里,读懂中国。中国的心病 内容...
相聚《新闻会客厅》 内容简介 《新闻会客厅》是央视精品栏目。本书翔实记述了其诞生与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如“本山”之恋的失败尝试“砣矶岛...
不变革时代的思考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所谓“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业转移一浪高过一...
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想的那样去做呢?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呢?社会学旨在对这两个问题提供答案。尽管其他学科也试图做出回答,但社会学提供的分析视角,既有...
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 本书特色 林毅夫说:邹恒甫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人或机构!但是,你可能熟悉郎咸平和林毅夫,却...
乡村治理结构调适与转型 本书特色 杨嵘均所著《乡村治理结构调适与转型/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转型丛书》从理论、制度、组织结构、乡村治理主体等的调适与转型以及治理结构系...
中国海洋读本-一带一路的海洋思考 本书特色《简明中国海洋读本:“一带一路”的海洋思考》是融科学性、知识性、文化性与故事性为一体的海洋知识...
台北道地 地道北京-两岸生活小词典 本书特色 我很期待本书的出版,这将是庶民的词典,非官方说法,阅读此书才能帮助自己真正了解台湾生活的真实面貌与鲜活有趣的草根文...
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上.下) 本书特色 “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选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丛书&mdas...
社会生活变动不居,社会学亦不可停滞不前。今天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极为多元,研究议题广泛多样,方法也不拘一格。在这一领域中,最为核心的是基本概念及观点的运用。这些概...
2011-中国广播收听年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主要从收听环境、听众特征、听众收听行为、频率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0年中国广播...
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 内容简介 《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内容简介:萨满,是北方氏族,部落的精神文化代表,他与中国民间一般的神汉巫婆相比较,保持了宗教的庄严性和人类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