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典:心灵、自我和社会》是米德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记录和总结,全面展示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米德从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以进化的观点论述人的心灵和自我在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突出有机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开创了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他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心理学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
《心灵自我和社会》概括性地研究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作者乔治·赫伯特·米德在芝加哥大学曾就这一问题举办过系列讲座,作者主张以心灵、自我而达到与社会相融合的论理线路,特别强调在这一进程中行为概念的不断深化和变异。作者以此书而对后世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毕业于美国奥伯林学院。1887年进哈佛大学深造。1888至1891年留学欧洲,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进修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1891至1894年与杜威同时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结成密友。1894年随杜威到芝加哥大学任教授,并一道加入美国实用主义最重要的派别一芝加哥学派。1904年杜威离开该校后接任哲学系主任,直至逝世。其教学声望卓著,但著述不多,其同事和学生在他死后将他的讲稿、速记稿和札记等加以编辑整理出版。主要著作有:《当代哲学》(1932)、《心灵、自我和社会》(1934)、《19世纪思想运动》(1936)、《行动哲学》(1938)。
图解健康法——脊柱体操健康法 本书特色 很多人都认为生病只有靠吃药、打针才能好,实际上,治愈疾病的是人体本来就具备的“自然治愈力”。吃的药、打的针只不过起帮助作...
《Kotlin编程实战》内容简介:Kotlin是一种多范式编程语言。你可以用Kotlin编写简单的脚本、面向对象的代码、函数式代码,以及异步
***一句话概括***这么吵架你就赢了!让内心善良,却不会自我保护的人震动及改变。畅销10年、重印30次的经典之作,精彩呈现你不知
《正能量》作者理查德•怀斯曼最新力作《睡眠正能量》。理查德•怀斯曼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头衔,他的心理学研究
《应急管理典型案例研究报告(2017)》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中心2016年度开发的典型案例,如广东深圳光明
编剧心理学--在剧本中建构冲突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剧本创作原理的编剧教程。书中分别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森、卡尔·荣格、阿尔弗雷德...
对症拔罐治百病 本书特色 无论日常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是一个与体内“邪”、“毒”、“瘀”对抗的过程,当“寒”、“热”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外邪和内患相结合就会导致机...
在关系中成长-读懂你的人生脚本 本书特色 每段关系里,都有解不开的情结与鬼影,人我关系的问题,其实都是“没办法信任关系”的问题。*棒的关...
《哈佛家庭医学全书》分为上下册,独家引自美国,是哈佛医学院200余年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和医学研究的成果,由哈佛医学院160余位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本书特色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心理学有着神奇的魔力,它可以帮你洞察世间万象的本质,看透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生活之道在于自我调节 心理...
《人的潜能和价值》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人的潜能和价值”讨论的论文集。主要选录了马斯洛有关人心理学价值观点的文章。作为人
家庭健康快车-(全三册) 本书特色 日益繁忙的我们,当面对身体出现的一些小状况时,有多少人会主动去看医生呢?又有多少人是抱着“别理会,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的侥...
《漫威之父斯坦·李》内容简介:在美国乃至全球流行文化中,斯坦·李感动了无数人。他是漫画界行走的、爱说话的、爱开玩笑的、爱自
《力量与肌肉训练图谱》不仅用文字描述如何进行训练,而且使用详细的、表明肌肉和肌腱运动方式的解剖学图谱,更直观地展示了肌肉
博赞应变术-掌控未来的七大应变工具 本书特色 变化是生活本身固有的特征。不管我们喜欢还是厌恶,周围的一切和我们自己的内在都在变化。接受改变是人生所有伟大经历中*...
传世偏方-家庭必备宝典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关传统的老偏方的书,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皮肤、骨骼与四肢、五官、妇幼泌尿生殖等等方面的偏方,可以帮助大...
性学与爱情心理学 本书特色本书是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对病例的分析,在性的问题上得出的一套系统学说。书中阐述了幼儿性欲、青春期的变化、现代人的...
生命呵护手册 本书特色 我们的身体所发出的信号,是简单的疲劳,还是病症?是平时常见的临时性症状,还是需要请医生诊治的疾病征兆?对此你会不会不加辨别,一拖再拖,*...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为那些已经在使用或者计划使用已故的海因兹·科胡特(HeinzKohut)关于自体心理学的概念的专业人士
「自我超越」是驱策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可惜,在超越的过程中,又往往因为害怕而一再回到原点。在本书中,罗伯特·弗里茨提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