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农夫,是大多数摩登的城市人向往而没有勇气做的事情。但《讨山记》的作者阿宝,却真正地把与山林和平共存的理想付诸了实践,以愚公“还”山的勇气,承包了一块山地,从举债、套袋,到杀虫、采果,从山上造房,到山下摆摊,从台风里压塌的帐篷,到大雨中狂奔的货车,每一步走来,都伴随着艰辛,孤独,迷惑,挣扎,有时甚至是生死关头的搏斗。而劳作之余,那些星光下的虫鸣清唱,朝霞里的鸟曲交响,梨花丛里朋友的歌声,雪山腰中情人的号角,充分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阿宝是一个奇女子。35岁之前她放怀天下,曾徒步、骑驴、骑单车游走于中国西藏、尼泊尔、印度18个月;35岁之后,她放下背包,开始了讨山的新生活。她举债租下梨山几处山坡,将自己对于土地的关怀与惜护付诸实践。建房、设计果园、剪枝、上肥、杀虫、套袋、摆摊,乃至打官司,和梭罗一样入山居住,她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选择靠天吃饭后的种种牵绊与阻塞。所以,这本书不是那么文艺或浪漫,但它会让你在阅读的磨砺后,剥去自身的浮华,露出内心的晶莹通透。或许,这场阅读将是一次救赎。
●被誉为“中国从事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人”的总理夫人程虹,曾把自己的译作“美国自然文学经典文丛”作为国礼赠给了外国元首,正是她身体力行地推动,也激发了自然文学的出版升温和阅读热情。她认为:“自然文学强调人与自然进行亲身接触与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从中寻求一种文化与精神的出路。”
●作为记录人与土地紧密互动、转诉人与自然交缠纠结的《讨山记》,无疑是一部纯正的自然文学,但似乎又像一本文学、科学、心理、人文哲学的书。这从它荣获的奖项上,就可以看出其超越体裁和学科的独特魅力:2004年,在台湾地区一出版,就立即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坎,获得了当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版“美好生活推荐书”、台湾卫生署“心理健康类首奖”、台湾博客来网络书店年度十本必读好书、台湾*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台湾出版界*高奖“金鼎奖”等殊荣。
●《讨山记》不只是一个记录人和土地紧密互动的故事,不只是转诉了人与自然的交缠纠结,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人们:当人生遭遇困境窘迫时,寻找生活的方式,确定生活的态度,可以平衡与外界的矛盾。
大陆版《讨山记》是一本朴素而有大美的书。出版者请来“世界*美的书”得奖者朱赢椿先生。朱先生一直强调“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这一回他希望将这本自己喜爱的图书设计得“自然”。于是,从封面到内文、从用纸到装订,都围绕着“自然”这一宗旨。读者在阅读文字之余,可以感受到设计的熨帖与恰到好处。
●《讨山记》是由世界上*美的书设计者朱赢椿装帧设计!
目录
自序
山盟
讨山缘起
贵人
精神伙伴
追梦
举债
从耕地走回荒野
吾亦有庐
汗水
剪枝
除草
套袋三昧
歼虫记
生命的沉思
有机的迷思
收获
摆摊记
靠天吃饭
官司记
天 地 人
天籁
人籁
血肉之躯
韩少功推荐:求知之道在于言词更在于行动,在于说法更在于活法,常常只取决于求知者能否收拾行囊走向实践,能否走向充满着尘土、汗水以及伤痛的长途———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更为严峻的一项使命。
王跃文推荐:阿宝的《讨山记》是一本禅书。我理解的禅,是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领悟生命的真谛。阿宝以一个女子的骨肉之躯,以七分果园里的耕耘劳作,流血流汗,向土地索食,在劳力中劳心,于练身里炼神,向谋食处谋道,最终达到桶底脱落,无挂无碍的禅境。这是真正的生活禅,生命禅。
孟东篱(台湾著名翻译家、作家)推荐:听说她会一个人骑单车住帐篷在欧洲漫游好几个月,以卖自己沿途写生的画作维生;听说她会冬天在北极圈内的小木屋里独居好几个星期;听说她会独自一人,从四川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再到印度,不搭飞机,却搭长途公车,又舍公车,步行,买驴,骑驴,失驴,又买二手单车,骑车,推车,夜间睡人廊下,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到拉萨,再从拉萨以此方式翻山越岭到尼泊尔,转往印度……于今,住在横贯公路支线外的竹村工寮。这些事情,听听好像不似真的,好像只看到了一个雾中的身影,只是惊叹: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徐仁修(台湾荒野保护创始人):一本真正的好书,一本有思想、由生活结晶出的著作是很不容易一口气读完的,因为你不知不觉会停下来咀嚼其中掷地有声的精髓,沉思那不同的见地。《讨山记》就一再让我因为内心激动而中断,因为感动而模糊了眼睛,每一篇章都让人沉吟不已,我以台湾有一位这样真实的女性而骄傲,我可以誉她为廿一世纪的亨利戴维、梭罗,这本书也堪称为“《瓦尔登湖》(二)”。
王岳川(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在新世纪,人类文化发展正在逐渐走向清明的理性化,走向与自己心灵对话的独立精神个体追求,重视个体心灵的独处。
谢泳(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作为一个学术个体户,我很欣赏《讨山记》作者阿宝个人奋斗的精神。
江晓原、马家辉、陈子善、梁文道、陈晓明、张颐武、刘华杰等权威评论家的推荐语陆续在进行和整理当中。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文汇读书周报、深圳晚报、晶报、南方都市报等近百家媒体记者推荐陆续在进行和整理中。
1965年生于台湾宜兰,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自然中获得最深的感动,因之,人与自然的冲突也成为她最大的关怀。她生命的主轴,一直萦绕在生活内涵的取舍上。曾经为学摄影而谋职于照相馆,每天冲印照片、接触化学药剂而对此爱好心生动摇,渐渐无师自通拿起画笔取代相机。大学时代首次攀登高山,对原始山林的迷恋一发不可收拾,后任台湾省“太鲁阁国家公园”解说员。1994年起自由旅行、写生,曾以骑单车、徒步、赶驴等方式游走西藏、尼泊尔、印度十八个月,及单车环游定性一北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七个月。结束云游后蛰居花莲竹村,不定期在梨山打工。1999年,她作为与山林和平共存理想的实践者,将对山林土地的关怀付诸实行,正式成为梨山女农。
团购:冯其庸文集5册 本书特色 《冯其庸文集》5册:《解梦集》(上、下)《漱石集》《沧桑集》主要收录了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有关红学的研究成果与心得,《秋风集》则包...
《幸福营销管理》内容简介:在营销者的脑海里,很难将“幸福”和“营销”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直至今日,还有诸多人将“营销”视为“
随园食单 本书特色 《随园食单/中华文化经典丛书》编著者袁枚。 《随园食单》主要是介绍江浙一带富有特色的饮食的制作方法,因此它是一本地域性的“江...
一个一个人 本书特色 *具个人特色的纪传体断代史;1979-2012的中国微叙事。本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装帧设计。书名及腰封文字由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题写。一个...
阅美文-因为风的缘故(精装) 本书特色 《因为风的缘故》分“念故乡”“小人间”“在路上”“时光书”四辑。关于写作,作者历为主张不讨巧、无匠气而朴素清新的文风,认...
《希腊神话》内容简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它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腊神话因其有较完整的体系和独特的文学魅力而流传久远。希
伊犁秋天的札记 本书特色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周涛的散文作品集,他以浓郁写意的笔墨描绘了祖国边疆,主要是作家熟悉的北疆万里河山的波澜壮阔,贯穿着对生命的颂赞、崇...
从军记-麦家自选集 本书特色 ★“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麦家*新中短篇小说集;★ 继《解密》、《风声》、《暗算》等著名作品之后再推新作;★ 被《纽...
史铁生卷-史铁生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文坛大家史铁生先生以他质朴通透而又充满生命哲理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大美的收获。在或冥思深沉...
当代散文-唐弢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唐弢散文选集》:百花散文书系·当代部分当代散文-唐弢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
楚辞 本书特色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
风中的纸屑-周国平经典随笔 本书特色 1.该套书是周国平老师*具传承性的一个系列作品,许多其他畅销书都是基于这套书里的散文重新拼凑的,比如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
秦似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
心是莲花开 本书特色 夜来香。 大槐树。 老妇人。 从平淡中感悟生命,从纯粹中体会人生,天地万物都在季老朴素的文笔中禀赋了生命的感动。 《心是莲花开》收录季羡林...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国内**部用作高校文科教材...
时光河:作品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者作品卷,全书精选了齐邦媛、张承志、李娟、筱敏四位作家的多篇精彩散文作品。齐邦媛《巨流河》(节选...
安徒生精品集-诗人的市场 本书特色 这是安徒生作品的精品读本,这是安徒生饮誉世界的成名之作,这是一百多年来该作品中译本的**次面世,这是安徒生著作中拥有*多读者...
第六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本书特色 北京文学月刊社编著的《第六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集》收录了阎纲、陈奕纯、王十月等作家的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内容包括《孤魂无主...
这部《中外现代诗歌导读》视野开阔、编选新颖,它从“醒悟是从梦中往外跳伞”、“为要寻一颗明星”、“爱的更多的一个”、“寂静
作品目录001_红拂夜奔181_唐人故事· · · · · ·作者简介王小波(1952-1997),男,汉族。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