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农夫,是大多数摩登的城市人向往而没有勇气做的事情。但《讨山记》的作者阿宝,却真正地把与山林和平共存的理想付诸了实践,以愚公“还”山的勇气,承包了一块山地,从举债、套袋,到杀虫、采果,从山上造房,到山下摆摊,从台风里压塌的帐篷,到大雨中狂奔的货车,每一步走来,都伴随着艰辛,孤独,迷惑,挣扎,有时甚至是生死关头的搏斗。而劳作之余,那些星光下的虫鸣清唱,朝霞里的鸟曲交响,梨花丛里朋友的歌声,雪山腰中情人的号角,充分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阿宝是一个奇女子。35岁之前她放怀天下,曾徒步、骑驴、骑单车游走于中国西藏、尼泊尔、印度18个月;35岁之后,她放下背包,开始了讨山的新生活。她举债租下梨山几处山坡,将自己对于土地的关怀与惜护付诸实践。建房、设计果园、剪枝、上肥、杀虫、套袋、摆摊,乃至打官司,和梭罗一样入山居住,她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选择靠天吃饭后的种种牵绊与阻塞。所以,这本书不是那么文艺或浪漫,但它会让你在阅读的磨砺后,剥去自身的浮华,露出内心的晶莹通透。或许,这场阅读将是一次救赎。
●被誉为“中国从事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人”的总理夫人程虹,曾把自己的译作“美国自然文学经典文丛”作为国礼赠给了外国元首,正是她身体力行地推动,也激发了自然文学的出版升温和阅读热情。她认为:“自然文学强调人与自然进行亲身接触与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从中寻求一种文化与精神的出路。”
●作为记录人与土地紧密互动、转诉人与自然交缠纠结的《讨山记》,无疑是一部纯正的自然文学,但似乎又像一本文学、科学、心理、人文哲学的书。这从它荣获的奖项上,就可以看出其超越体裁和学科的独特魅力:2004年,在台湾地区一出版,就立即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坎,获得了当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版“美好生活推荐书”、台湾卫生署“心理健康类首奖”、台湾博客来网络书店年度十本必读好书、台湾*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台湾出版界*高奖“金鼎奖”等殊荣。
●《讨山记》不只是一个记录人和土地紧密互动的故事,不只是转诉了人与自然的交缠纠结,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人们:当人生遭遇困境窘迫时,寻找生活的方式,确定生活的态度,可以平衡与外界的矛盾。
大陆版《讨山记》是一本朴素而有大美的书。出版者请来“世界*美的书”得奖者朱赢椿先生。朱先生一直强调“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这一回他希望将这本自己喜爱的图书设计得“自然”。于是,从封面到内文、从用纸到装订,都围绕着“自然”这一宗旨。读者在阅读文字之余,可以感受到设计的熨帖与恰到好处。
●《讨山记》是由世界上*美的书设计者朱赢椿装帧设计!
目录
自序
山盟
讨山缘起
贵人
精神伙伴
追梦
举债
从耕地走回荒野
吾亦有庐
汗水
剪枝
除草
套袋三昧
歼虫记
生命的沉思
有机的迷思
收获
摆摊记
靠天吃饭
官司记
天 地 人
天籁
人籁
血肉之躯
韩少功推荐:求知之道在于言词更在于行动,在于说法更在于活法,常常只取决于求知者能否收拾行囊走向实践,能否走向充满着尘土、汗水以及伤痛的长途———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更为严峻的一项使命。
王跃文推荐:阿宝的《讨山记》是一本禅书。我理解的禅,是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领悟生命的真谛。阿宝以一个女子的骨肉之躯,以七分果园里的耕耘劳作,流血流汗,向土地索食,在劳力中劳心,于练身里炼神,向谋食处谋道,最终达到桶底脱落,无挂无碍的禅境。这是真正的生活禅,生命禅。
孟东篱(台湾著名翻译家、作家)推荐:听说她会一个人骑单车住帐篷在欧洲漫游好几个月,以卖自己沿途写生的画作维生;听说她会冬天在北极圈内的小木屋里独居好几个星期;听说她会独自一人,从四川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再到印度,不搭飞机,却搭长途公车,又舍公车,步行,买驴,骑驴,失驴,又买二手单车,骑车,推车,夜间睡人廊下,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到拉萨,再从拉萨以此方式翻山越岭到尼泊尔,转往印度……于今,住在横贯公路支线外的竹村工寮。这些事情,听听好像不似真的,好像只看到了一个雾中的身影,只是惊叹: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徐仁修(台湾荒野保护创始人):一本真正的好书,一本有思想、由生活结晶出的著作是很不容易一口气读完的,因为你不知不觉会停下来咀嚼其中掷地有声的精髓,沉思那不同的见地。《讨山记》就一再让我因为内心激动而中断,因为感动而模糊了眼睛,每一篇章都让人沉吟不已,我以台湾有一位这样真实的女性而骄傲,我可以誉她为廿一世纪的亨利戴维、梭罗,这本书也堪称为“《瓦尔登湖》(二)”。
王岳川(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在新世纪,人类文化发展正在逐渐走向清明的理性化,走向与自己心灵对话的独立精神个体追求,重视个体心灵的独处。
谢泳(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作为一个学术个体户,我很欣赏《讨山记》作者阿宝个人奋斗的精神。
江晓原、马家辉、陈子善、梁文道、陈晓明、张颐武、刘华杰等权威评论家的推荐语陆续在进行和整理当中。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文汇读书周报、深圳晚报、晶报、南方都市报等近百家媒体记者推荐陆续在进行和整理中。
1965年生于台湾宜兰,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自然中获得最深的感动,因之,人与自然的冲突也成为她最大的关怀。她生命的主轴,一直萦绕在生活内涵的取舍上。曾经为学摄影而谋职于照相馆,每天冲印照片、接触化学药剂而对此爱好心生动摇,渐渐无师自通拿起画笔取代相机。大学时代首次攀登高山,对原始山林的迷恋一发不可收拾,后任台湾省“太鲁阁国家公园”解说员。1994年起自由旅行、写生,曾以骑单车、徒步、赶驴等方式游走西藏、尼泊尔、印度十八个月,及单车环游定性一北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七个月。结束云游后蛰居花莲竹村,不定期在梨山打工。1999年,她作为与山林和平共存理想的实践者,将对山林土地的关怀付诸实行,正式成为梨山女农。
唐代咏史怀古诗论稿 目录 序/魏中林上编 咏史怀古诗纵论**章 咏史怀古诗的主要体式**节 传体咏史诗第二节 比体咏史诗第三节 “赞体”、“论体”咏史诗第四节 ...
阎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长篇小说《曾在天涯》(海外...
译者的话名家诗选·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缪斯》是苏联《星火》杂志上由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主编的一个栏目。1987年6月号《星火》杂志在
2017年选系列丛书:2017年中国随笔精选 本书特色 一年一辑的中国随笔精选,是由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是2017这个文学年度随笔作品的集萃,华文世界各大媒体*...
赵树理小说散文集 本书特色 山药蛋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产生的代表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学新方向的极其重要的中国新文学流派,为...
《中等收入陷阱:基于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的理解》内容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但近年来经济增速明
我很好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集结柯裕棻过去在《联合报》“文化胭脂”专栏、《人间副刊》专栏、《联合文学》“逃逸路线”专栏等的文章、博客文章以及其他一些新作的文集。这...
心灯-(一) 本书特色 堪比星云大师的佛门智者---万行法师给我们开悟:点破现实中的种种迷茫与困惑,传承不息的精神和信念。在茫茫人海,我们的心灵很容易迷失在欲望...
午夜之门 本书特色 《午夜之门》是徐则臣的长篇力作,以个体的视角切入历史,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对一个大时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于家庭伦理、旧式家族、战争、爱等...
《让孩子能说会用的成语故事(金版)》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一百个经典成语,除了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历史典故,还对成语的词义和出
读者文摘:典藏版:不平凡的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抓住民国时期这一“混论”的突出特点,描述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人间悲欢离合,把*残酷、*真实的...
神奇旅程:环游地球80页 内容简介 100多年以前,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本有趣的书,名为《环游地球八十天》,书中的主人公正好用80天环游了整个地球。这是一...
夜莺与玫瑰 本书特色 《夜莺与玫瑰》是一部由19世纪著名的大童话作家王尔德所著的童话作品集。其共收录了他的《夜莺与玫瑰》《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
《原来这么拍:超越构图》内容简介:构图是摄影中重要的基本技巧,同时也是重要的摄影语言,好的构图对于增强画面表现力,突出主题
俄罗斯文学-名著精读 本书特色 “粗犷”,“厚重”,混杂着“生猛的动物性与 优雅的文化感&rdquo...
一片阳光 本书特色 本书系“世纪经典文丛”之一,辑录林徽因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佳作,如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作品自有女...
《巨龙飞腾》内容简介:本书从一个普通铁路人的视角勾勒了我国高铁的创新发展历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高铁成为“中国名片”的原
东野圭吾,195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日本著名作家,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1985年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1999年...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本书特色 文学,是一种救赎。文学之美时而浪漫温暖,使人超然于简单的生活之上,挣脱现实的纠葛;时而伤感落寞,通过对伤痛的悲悯,使人...
天涯诗路-中国当代海外诗人作品荟萃 本书特色 每个女三十多年前,活跃在海外的华语诗人主要来自台湾,如郑愁予、余光中等人。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北岛、顾城等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