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刻画了一个为追求理想,在不惑之年,抛妻弃子,奔赴巴黎学画的落魄中年人形象。主人公查尔斯后又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在异国,他孤寂落寞、贫病交加。在双目失明的状况下,他用尽毕生力量在木屋墙壁上绘下了一幅惊人巨作,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大火……
查尔斯在别人眼中是个不可理喻的疯子、背弃家庭的负心汉,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但他活得如此落魄而美好。“即使只靠一支画笔,沦陷于赤贫之中,我孤独而炽热的灵魂也无法和画画儿分开。”让读者感受到了,艺术、理想之与物质、现实的对抗,在这对抗中,精神的丰足,闪烁出自由而超脱的花火。
前几天,送别了一位同事。我也记不大清这是第几次送别同事了。他们离开的理由千篇一律,要么是家里催促结婚,要么是否定其未来的发展,反正不管怎么样,家里有各种手段让你回去。不是说留在北上广深就一定好。我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选择道路,为什么作为成年人,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且不说追求梦想,单说坚持自己的一点点小愿望和自由,就已经很难了。近期重读《月亮与六便士》,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所作所为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说他是渣男中的渣男都不为过。抛妻弃子去画画,跟救命恩人的妻子同居……他自私而残酷,只在乎自己。这里并不是要为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渣”开脱,但是我们要看到这部作品里所表达的内涵,毛姆可从来没在文中说男主的种种行为值得鼓励,他赞颂的是男主活得真实,以及对艺术的狂热追逐,三餐不饱也无法停止画画,他的灵魂不在世俗的欲望,爱情、美食、友谊等一切东西他都不在意,他的眼里只有画画。书中的“我”问斯特里克兰德:“所有的人都讨厌你、鄙视你,这对你一点儿都无所谓吗? ”他说:“无所谓。”大部分人应该说而没说的就是这句无所谓。毛姆在与本书齐名的《刀锋》里,这样写道:“当一个人要做让自己快乐的事,难免让别人不快乐。”开始时,我们总是顺从自己的内心,可慢慢的,就变成了顺从别人的内心。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莫大的可悲。我们不想让家人失望,不想让身边的人不快乐,那就只好牺牲自己的快乐。从责任感的角度来看,这样没什么不妥,你将得到的是众人的赞赏,成为一个顾家的人,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可是,这样的道路真的是我们自己想选择的吗?生活不是《无间道》里的“没得选”,但我们*终还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选择了违心的道路。他人的期待就像是春节回老家又返城时,妈妈拼命地往你的包里塞东西,土特产啊衣服啊零食啊,包已经要爆开了,还在往里塞着。于是你就背着硕大、几乎摇摇欲坠的背包挤进了开往北上广深的火车,你不堪重负,可又没办法丢下家人的心意。家人、朋友给我们以巨大的期待和要求,说明了我们存在的重要性。但现实的不自由往往是:我们从未要求别人做什么,可别人总是在要求我们做什么。“为你好”这三个字,简直是像一种紧箍咒,它无时无刻摧毁着你,你却无法反驳。你说你想留在北京,他们说没前途,“为你好”在老家给你找了个清闲工作,你说你想奋斗事业,他们说年龄不小了,“为你好”给你找了很多陌生人作相亲对象……这是个到处充满笼子的时代,我们被他人圈养在关爱的笼子里,稍有不配合便成了他们口中的自私鬼。有时候真想像查尔斯·斯特克里兰德一样,对所有人大声说一句:“无所谓。”能拒绝不想做的事,能坚持追逐梦想,就是自由吧。不管这世界有多无可奈何,不管这世界有多少双手拖着我们的双腿,不管地上有多少便士任人捡拾,永远也别忘了头顶那轮免费的月亮,即便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至少可以在深夜降临的时候,看一看它。
说实话,刚认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那会儿,我一点也没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否认他的伟大。我说的伟大,不是官运亨通的政客或者立功受勋的军人的那种伟大,这些人的“伟大”源于他们的地位,而非个人的品性,一旦事过境迁,他们身上的光环就褪色了。于是,人们会发现,一位离职的首相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演说家,而一个脱下戎装的将军也无非是个市井草莽之徒。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伟大却是货真价实的。你可以不喜欢他的艺术,但却很难不对它产生兴趣。他的作品吸引你的目光,扰动你的心神。他被人嘲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捍卫他甚至赞颂他不再是什么奇行怪癖,连他的缺点也被人们津津乐道,认为是获得卓越成就的必然产物。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目前尚无定论,崇拜者的追捧和批评者的诋毁可能都太轻率了,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那就是他的天赋。
在我看来,艺术中*能打动人的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一个艺术家个性鲜明,那么即使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会原谅。我认为,委拉斯凯兹是比艾尔·格列柯更高明的画家,但由于画风和题材缺乏新鲜感,不免让人对他的崇拜大打折扣。相反,克里特岛那位画家的作品,却充满了肉欲和悲剧的情调,仿佛永恒的献祭,将自己灵魂的秘密全部奉献出来。艺术家们,无论画家、诗人还是音乐家,他们会用自己或崇高、或美好的作品来装点这个世界,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与人的性本能相似,美妙的同时又免不了粗暴野蛮。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奉献自己作品的同时,会将他个人的伟大才能一同展现出来。
探寻一个艺术家的秘密,就如同阅读侦探小说一样让人欲罢不能,又像宇宙一样充满了奥秘,其妙处就在于你无法找到答案。即便是斯特里克兰德*无关紧要的作品,也会让你看到他那古怪、复杂、受折磨的个性。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那些不喜欢他作品的人也无法对其画作漠然视之。同样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那么多人对他的生活和性格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在斯特里克兰德去世四年后,莫里斯·休瑞才在《法兰西信使》上发表了那篇文章,将这位默默无闻的画家从历史的尘埃中挖掘出来。这篇文章打响了**炮,其后那些囿于传统的评论家们才纷纷跟进。在法国的艺术评论界,长期以来没有哪个人享有像休瑞那样无可争议的权威,他的观点总是让人印象深刻。他对斯特里克兰德的赞誉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后来的舆论却证实了他的公正,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今日的声望正是建立在他当初所奠定的基调之上。
斯特里克兰德的声名鹊起,可说是艺术史上*浪漫的事件之一,但我并不想对他的作品进行评论,除非它们涉及画家的性格。某些画家傲慢地宣称,外行根本不懂绘画艺术,所以门外汉要想表达对艺术的欣赏,*好的方法就是闭嘴和支票簿。对此,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而情感则是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认为艺术只有艺术家才能鉴赏,就如同认为精巧的工艺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一样荒诞可笑。
不过我也承认,评论家如果对绘画技巧缺乏认知,很少能对画作提出真正有价值的看法,而我对绘画几乎一窍不通。幸运的是,我没必要冒妄加评论的风险,因为我的朋友爱德华·列格特先生既是优秀的作家,又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画家,他在一本小书里对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作品已经做了充分的探讨,此书文风优美,堪称典范,不过很可惜,这种文风在英国远不如在法国流行。
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莫里斯·休瑞对斯特里克兰德的生平做了简介,这显然是在故意吊读者的胃口。他对艺术没有感情用事,只是一心想要唤起那些有识之士对一个天才画家的注意力。不过,休瑞是一个写文章的高手,深知“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的道理,所以用这种方法轻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著者:
毛姆(Maugham,1874—1965),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早期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文笔质朴硬朗,人物性格鲜明,环境描写独具特色,故事脉络清晰,情节引人入胜,因此被誉为“会讲故事的小说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锁》《刀锋》等,短篇小说《叶的震颤》《卡苏里那树》等。
译者:
翁敏,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硕士,从事编辑工作多年,参与翻译过《莎士比亚集》等大型图书的编译。个人翻译作品有《月亮和六便士》《汤姆索亚历险记》《白牙》等。
大美敦煌:精选本 本书特色 方健荣编著的《大美敦煌(精选本)》为《敦煌印象》《大美敦煌》《敦煌花雨》三种散文集的精选本,遴选出常书鸿、段文杰、刘白羽、北岛、余秋...
北京乎! 本书特色 《北京乎!》是当代散文家孙福熙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从一个中国南方绍兴人的视角,从一个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的视角,重新审视、感悟老北京的景...
精彩摘录盛唐是詩的時代,而不是散文的時代。它的文學思想更傾向於理想和抒情,而不是功利與寫實。——引自第7页
海上劳工-雨果文集-第七卷 小说卷 本书特色 《海上劳工(精)》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利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
萧红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
钟叔河卷-旧锻坊题题题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著名学者锺叔河先生的题跋本,为萧跃华先生历数年时间辛苦辑得。锺叔河是当代著名编辑、学者、散文作家,是当代出版界的先驱...
吴晗全集(1-10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吴晗全集》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 《全集》分为10卷,其中“历史卷”...
你我皆凡人-从金庸武侠里读出来的现实江湖 本书特色 如果我们作为一介凡人,来到金庸的江湖世界,会是什么模样?也许不会是“杀尽仇寇、败尽英雄”那么快意,或是“从今...
钱理群-活着的理由 本书特色 《活着的理由》乃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新作品,汇聚了先生近两年来的思考。钱理群先生*近的几本比较重要的作品都放在我们社,《追寻生存...
《流溪》内容简介:林棹的这部小说是我这些年读到的中文小说里尤为特殊的一部。她有点恍惚的叙述方式和她描写的茂密的内容甚至具有
陈允吉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参加二十四史中《旧唐书》的点校整理,并参与承担该书的通读和最后审定全部点校稿的任务。嗣后致力于佛教与中国文...
《人生最该越过的10道障碍》内容简介:思想的高度决定着行为的高度,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脑子里存在一些习惯思维造成的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林莽诗歌精品集 本书特色 林莽的诗作始终保持着一种平静和内敛的气质,使他的书具有了一种穿越岁月的光芒。犹如夜晚平原上的点点篝火,散发着质...
李白诗选评 本书特色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
丹凤街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丹凤街》中,南京人义字当头的文化性格特征和民族大义,更是让人五体投地。从书名到故事内容以及书中方言口语,都充满了纯正的南京味。小说...
文字的背影 本书特色 《文字的背影》是王为松从事出版及对读书感悟的随笔集,其中有从事编辑时与许多文化名人接触的感触,也有从事出版工作时的读书感悟,或曰书评。作者...
牛犊顶橡树-文学生活随笔 本书特色 本书是索尔仁尼琴从1967年开始写作的文学—生活札记,到1974年结束。1967年,他在苏联文学界处于沉寂和孤独中,1962...
吕碧城集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吕碧城集》 展现了近三百...
普希金诗选 本书特色 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当时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使得国家落后,民不聊生,而连年战乱列是雪上加霜,普希金以...
港督话神州-(外一种) 内容简介 等级和刑罚中国人由父母做主包办婚姻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爱尔兰农民的婚姻方式相似。青年男子的家庭通常先请媒人去女方家求婚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