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以一种全新形式的教材,将自己平日的思考以及我认为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年轻人。
3.11 大地震是我写作此书的契机之一。3.11 让历史的潮流反转。以一言概之,我觉得东京中心主义的时代结束了。都市中心主义抑或称为都市主义更确切,其本质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都市这一中心向地方流动的。技术、文化、经济不一而足。地方隶属于大城市,逐渐被掠夺、破坏。
就建筑而言,混凝土、铁等材料都是都市主义的产物。在20 世纪之前,在不同地方、不同场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构成了那些地方特有的景观,孕育着当地的文化。但从20 世纪开始,这一切全部被混凝土和铁破坏。这段悲惨历史潮流的结局就是3.11 的悲剧。
但是,仔细解读历史可以发现,悲剧中往往孕育了新的转机。经历灾害和危机之后,会产生真正有意义的新动向。在春风得意时,人们大概不会认真地思考事情,而是热衷于维持现状,不太可能大幅度地转换方向。
我的亲身经历也是如此。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崩溃,我在东京的设计工作几乎停滞了10 年。在这10 年里,我辗转于地方,和当地的工匠一起,建造了一些小的建筑。那时,我切身体会到不论怎样的“小场所”中都潜藏着未被唤醒的力量。感受到了 “小场所”无尽的富藏和它的温暖。要是没有这10 年远离东京的辛劳,我或许不会觉悟到“场所”的问题。
托十年之旅的福,在3.11 之前我们就开始关注场所,思考着如何设计使“小场所”熠熠生辉的建筑。从这时起,我给自己定下两条原则。
其一,重视“小场所”的材料、技术和工匠。
其二,尽可能通过“小元素”进行建造。
混凝土是典型的“大元素”。虽然最初是黏稠的液体状态,但一旦凝固之后就变成又大又重的固体,既不能切割也不能分解。
与其相反,由木结构或砖砌之类的“小元素”构成的建筑,可以通过个人的手简易建造,解体也较为简单。一言以蔽之,用小元素建造的建筑是民主的建筑。它是草根式的,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
所有的“小元素”,我都尽可能采用当地可以采集到的材料。就像动物收集身边的“小元素”筑巢一样,在“小场所”用 “小元素”建造,我认为这种谁都可以筑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
但是我也对这种建造方法究竟是否适合收入教科书持有疑问。因为教科书是将中心的、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文化传授给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人们,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基本特点。从根本上说,我怀疑这种特点究竟是否与我所思考的“场所主义”契合。这或许正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以“场所”为题的建筑教材的原因所在。
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也更想针对 “场所”这个难以得出普遍性结论的命题,给年轻人留下些什么。
虽然是我的主观想法,但我仍然将《圣经》和《论语》作为参考。虽然这两本书均为长卷,也堪称为伟大的教材而被广泛学习,但它们的书写方式都是不成体系的,而是片段式的。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在基督和孔子身边聚集了一群没有正式工作的流浪汉,这两本书就是片段式地记录了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难关和辛劳。
《圣经》的核心是由四个门徒分别记述的,以充满矛盾的故事集(四福音书)为中心构成,是一本和普世主义相距甚远的、非常随意的教科书。《论语》也被批评有用语模糊、可作多解的缺点。
但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样的写法,才使得这两本书成为了伟大的教材。正因为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写法,才使更多人产生共鸣,每个读者都能发现适合自己的解读方法,使其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教材。
出于上述狂妄的思考,我决定将这本关于“场所”的教材以18 个片段记述集合体的形式写出来。
我们的旅途仍在继续,但我首先想向大家分享我们在这18 次旅行中如何面对“场所”,如何经历困难,以及如何与生活在 “场所”中的人们分享喜悦。
隈研吾
2012年1 月
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横滨。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研究生院,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2001年担任庆应私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现为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东京大学教授。工学博士。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等著作。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国际木建筑奖、国际石造建筑奖等。
是希程的、转筑理论文艺短兴我另一方面、将建领、那否定青重视体验和内部空间、是、加《风士》式的建筑理论。教材《建奇腾从这两者的对立开始时论的将厨精(注建领域的建筑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以日本文化为重大影响的曼弗雷多·塔大《空间中的日在他的著作《球与迷宫》(体的内针对三角锥和迷宫这两个对直克(Augustin理,但这也是塔和洞窟的变奏之但是,海德格尔并不认为建从符路尔的理论起源于海洞窟,而是将建筑定义为桥。桥之间,被作为建立秩序的要素而选对立,而化处理。也就是说,作为桥的建筑广为人将它周围存在的场所整合为一个整体、Wohnen格尔超越了塔和洞窟这一长久对立的海德格20世纪后半期,解构主义的哲学刻塔,试使用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方法整合客
——引自章节:悲剧改变建筑“生产”拯救建筑
党治国家终结了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政权“内卷化”趋势,但远没有完成政治共同体的正规化和合理化的现代化过程,即“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对于在一党执政体制...
精彩摘录VladekSpiegelman:"TheGermanspaidnoattentionofme...InthePolishcartheycoul...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第二版修订了一百多处内容和表述,并增加了616条术语索引,使用者可以通过索引更方便地找到相关条目和范畴。
★日本政坛“下克上”传统从何而来?★★为何高官大臣屡遭暗杀?★★本书将为你讲述明治维新不为人知的残酷真相★★编辑推荐★◎下层武士为中心的明治维新史以一手材料为基...
布赖恩·费根教授是世界顶级的考古学家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史前研究权威。他曾在剑桥大学潘布罗克学院学习考古学,先后在撒哈拉以南、赞比亚、东非地区发掘最早的农业...
Thishighlypracticaldiagnostictoolisanindispensableresourceforboththeofficeandthe...
作品目录出版説明 前言 ▶詩選 ►甲、編年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登錦城散花樓 白頭吟 登峨眉山 峨眉山月歌 巴女詞 渡荆門送别 秋下
裟椤双树:中国著名青春小说作家。文字华丽老练,动漫风十足,善于在行走中捕捉并记录幻想,作品既有旖旎浪漫的古风,又有潮流的现代视觉系风味。2012年第七届中国作家...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推荐“汉堡工”不觉得自己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始终认为,工作就等于尊严,没人应该不劳而获纽约这座大都市里财富、科技、文化一路...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历史教授,著名工程师比尔▪阿迪斯集大成之作,带你穿越建筑艺术的浩瀚历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王其...
《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
一部夹杂英雄主义、爱与悲伤、牺牲与尊严的猫咪全球史。铲屎官,你以为我们只会卖萌?古埃及曾不过是我们爪中的玩具,恺撒大帝也得仰仗我们几分。我们曾在军舰上捕鼠;上过...
Here, in one volume: Marjane Satrapis best-selling,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me...
《写作三绝》内容简介:在写作方面,很多人都听说过“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即开头吸引人、主体言之有物、结尾简洁有力,在撰
作品目录表格目录………………………………………(1)图表目录………………………………………(3)前言…………………………………
神经衰弱的中医调补 内容简介 简介神经衰弱是指患者由于长期存在某些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导致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的一种病症。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易于兴奋...
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 本书特色 《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所规划与编排的内容,可用于教学,也可用于自学。*章为本书的绪言。第二章介绍5 本具插图机构之代表性专书的...
J.J.P. 奥德(Jacobus Johannes Pieter Oud,1890—1963),荷兰建筑师,荷兰风格派运动合作者之一。
本书是法国汉学家葛兰言研究中国“异文化”的代表作。作者基于对欧美人类学的方法和思想的整体反思,试图借助中国古典文献《诗经》和在其他文献中得以保留甚至在现代中国地...
精彩摘录Self-love,myliege,isnotsovileasinAsself-neglecting.——引自第76页Ill-willnever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