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以一种全新形式的教材,将自己平日的思考以及我认为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年轻人。
3.11 大地震是我写作此书的契机之一。3.11 让历史的潮流反转。以一言概之,我觉得东京中心主义的时代结束了。都市中心主义抑或称为都市主义更确切,其本质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都市这一中心向地方流动的。技术、文化、经济不一而足。地方隶属于大城市,逐渐被掠夺、破坏。
就建筑而言,混凝土、铁等材料都是都市主义的产物。在20 世纪之前,在不同地方、不同场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构成了那些地方特有的景观,孕育着当地的文化。但从20 世纪开始,这一切全部被混凝土和铁破坏。这段悲惨历史潮流的结局就是3.11 的悲剧。
但是,仔细解读历史可以发现,悲剧中往往孕育了新的转机。经历灾害和危机之后,会产生真正有意义的新动向。在春风得意时,人们大概不会认真地思考事情,而是热衷于维持现状,不太可能大幅度地转换方向。
我的亲身经历也是如此。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崩溃,我在东京的设计工作几乎停滞了10 年。在这10 年里,我辗转于地方,和当地的工匠一起,建造了一些小的建筑。那时,我切身体会到不论怎样的“小场所”中都潜藏着未被唤醒的力量。感受到了 “小场所”无尽的富藏和它的温暖。要是没有这10 年远离东京的辛劳,我或许不会觉悟到“场所”的问题。
托十年之旅的福,在3.11 之前我们就开始关注场所,思考着如何设计使“小场所”熠熠生辉的建筑。从这时起,我给自己定下两条原则。
其一,重视“小场所”的材料、技术和工匠。
其二,尽可能通过“小元素”进行建造。
混凝土是典型的“大元素”。虽然最初是黏稠的液体状态,但一旦凝固之后就变成又大又重的固体,既不能切割也不能分解。
与其相反,由木结构或砖砌之类的“小元素”构成的建筑,可以通过个人的手简易建造,解体也较为简单。一言以蔽之,用小元素建造的建筑是民主的建筑。它是草根式的,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
所有的“小元素”,我都尽可能采用当地可以采集到的材料。就像动物收集身边的“小元素”筑巢一样,在“小场所”用 “小元素”建造,我认为这种谁都可以筑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
但是我也对这种建造方法究竟是否适合收入教科书持有疑问。因为教科书是将中心的、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文化传授给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人们,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基本特点。从根本上说,我怀疑这种特点究竟是否与我所思考的“场所主义”契合。这或许正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以“场所”为题的建筑教材的原因所在。
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也更想针对 “场所”这个难以得出普遍性结论的命题,给年轻人留下些什么。
虽然是我的主观想法,但我仍然将《圣经》和《论语》作为参考。虽然这两本书均为长卷,也堪称为伟大的教材而被广泛学习,但它们的书写方式都是不成体系的,而是片段式的。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在基督和孔子身边聚集了一群没有正式工作的流浪汉,这两本书就是片段式地记录了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难关和辛劳。
《圣经》的核心是由四个门徒分别记述的,以充满矛盾的故事集(四福音书)为中心构成,是一本和普世主义相距甚远的、非常随意的教科书。《论语》也被批评有用语模糊、可作多解的缺点。
但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样的写法,才使得这两本书成为了伟大的教材。正因为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写法,才使更多人产生共鸣,每个读者都能发现适合自己的解读方法,使其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教材。
出于上述狂妄的思考,我决定将这本关于“场所”的教材以18 个片段记述集合体的形式写出来。
我们的旅途仍在继续,但我首先想向大家分享我们在这18 次旅行中如何面对“场所”,如何经历困难,以及如何与生活在 “场所”中的人们分享喜悦。
隈研吾
2012年1 月
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横滨。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研究生院,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2001年担任庆应私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现为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东京大学教授。工学博士。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等著作。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国际木建筑奖、国际石造建筑奖等。
是希程的、转筑理论文艺短兴我另一方面、将建领、那否定青重视体验和内部空间、是、加《风士》式的建筑理论。教材《建奇腾从这两者的对立开始时论的将厨精(注建领域的建筑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以日本文化为重大影响的曼弗雷多·塔大《空间中的日在他的著作《球与迷宫》(体的内针对三角锥和迷宫这两个对直克(Augustin理,但这也是塔和洞窟的变奏之但是,海德格尔并不认为建从符路尔的理论起源于海洞窟,而是将建筑定义为桥。桥之间,被作为建立秩序的要素而选对立,而化处理。也就是说,作为桥的建筑广为人将它周围存在的场所整合为一个整体、Wohnen格尔超越了塔和洞窟这一长久对立的海德格20世纪后半期,解构主义的哲学刻塔,试使用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方法整合客
——引自章节:悲剧改变建筑“生产”拯救建筑
《学会来事的艺术全集》内容简介:通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日本行政法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展现了日本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规则及学术观点,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在了解日本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制度架构的同时,理解各项制度...
李杰(微博ID:水晶苍蝇拍)当过服务员,也做过IT职业经理人,自2009年后一直为职业投资人,现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股市进阶之道》《公司价值分析》作者。常年...
张仲景,医学家。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河南南阳)人。所著《伤寒杂病论》被改编成《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三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37年上海正风文学院毕业。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
作者在中英两国原始档案和其他中外著述的基础上,以轻松流畅的笔调、严肃缜密的学术态度,从战前中英两国两百年的交往史、战争的爆发与经过,以及战后两国的谈判等方面,全...
我们总是对别人太慷慨,却对自己太吝啬。懂得爱别人,却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下得了狠心、说得出狠话
【美学精粹】朱光潜美学散文精选集,全彩典藏版。谈生活,谈做人,历经时间沉淀,平实深永,內蕴珠玑,自有力量。【接受一个有缺憾的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
亚里士多德说 :“ 人们来到城市 , 是为了生活 ; 人们居住在城市 ,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如今,我们因为各种理由相聚于城市。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作者用近百...
虞斌:高级系统架构师,IT高级顾问,软件开发专家,有着极为丰富的工程项目背景,技术领域涵盖了从芯片设计,微控制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手机/移动设备,到网络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本书特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编写人员周谋望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师及治疗师,通过学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知识,总结近年的实...
祝小兔(祝捷),《时尚芭莎》文化版副总监双鱼女最大的好处,就是告诉你人生在世的梦幻性。只要做到众人皆醒我独醉,便能甜过初恋。时光最大的好处,就是为过往一切披上金...
[内容简介]《过日子》充满了生活志趣,可以在书中跟季羡林和周作人听雨,看梁实秋怎样讲价和骂人,尝尝汪曾祺爱吃的昆明菜,看看丰子恺写小动物。[编辑推荐]△最轻松愉...
曾祥霞,法学学士、在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中国私人银行家俱乐部(ChPBCLUB)创始人&理事长,拥有13年财富管理经验,持有CPB、AFP专业证书。曾祥霞...
陈志华,1929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
眼科临床禁忌手册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贯彻实施,严格遵循诊疗和技术操作常规,对避免和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十分重要。...
社会变迁与民商法发展-两岸民商法前沿-第3辑 本书特色 全国各地民商法大家作品云集,两岸民商法前沿动态全面呈现!独家大陆-台湾民商法比较研究! 本辑以“社会变迁...
作品目录1 老斗 2 套诗 3 述梦 4 盗官 5 斗铭 6 验鸭 7 捏虱 8 问心 9 画影 10 爵诨 …… · · · · · ·
NowinitsFourthEdition,thismuchlovedtextofferstheoreticalandphilosophicaldepthwit...
证据法学 本书特色 《证据法学》通过借鉴美国证据法学理论、参酌中国制度传统,构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证据法学体系,是当时中国证据法教材的代表作之。充分体现了东吴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