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到抱走台湾各大文学奖冠军的博士生首次梳理写作心路
精心讲述写作比赛的窍门,悉心呈现名家写作课的课堂笔记,留心生活素材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叙述文字的作者,你扮演的角色就好比是一个造物主,你创造的是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一定要尽可能的精细、周密,这样你才能在其中天马行空,游刃有余。”
——《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安贝托•艾柯著
“人事有代谢,人心无古今。写作能看到一种冲破时间的力量。那是人与人之间的朴质的传承,与这个世界的变迁无关。是人的自识、人与人的相处、误解与原谅。”
——张怡微
这本作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随笔集中,呈现了一位将写作视为志业的年轻人所经由的道路,努力与付出,失去与得到。诚恳而真挚。她仔细梳理了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无意中走上一条职业写作者的路径:读创意写作专业,接受王安忆、吴念真的写作指导训练,参加台湾各种文学比赛,用比赛的奖金一路读书、写作至今。生活的锐度,生命的悲欣,统统借助故事内化为心灵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也是自己的陌生人,共栖于这亲爱的人生。”
媒体推荐:
张怡微以小说名世,却在散文写作中不断开掘文字以及自我的多重可能。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她或许醉心于时光之于生活面貌的多般塑造,积极探索人与人、人与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然而,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她似乎对文字与影像所创造的第二世界更为倾心。她的文字有着诚恳的感悟力与知性的美感,呼唤着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她关于文学本身的理性思索,必将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丰沛的滋养。
——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授奖词
文字灵动、跳脱。譬如以削铅笔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缘份,用“越是适切,消耗越是大”,引人会心一笑。这文字功力,无论写女人的自怜、女性的情谊,或者写闺密间夹进一个男子之后的疏远,足以承载其中起伏的心事。除了写情也写景,穿插了网路的进化,以及香港、上海双城的对照,而时移事往,作者笔调夹著淡淡的喟叹、微微的酸楚,时时又有几分世故、几分詼谐,也因此益发骨肉停匀。
——台湾作家平路评张怡微时报文学奖获奖作品《哀眠》
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情感与所描述的较为接近,可以感受一个外来者的眼睛在台北街头穿梭,前后的文句有迹可循,仍保有绵密感。
——台湾作家唐诺评张怡微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漂浪与抒情》
这篇作品把人物、岁月留下的痕迹,掌握得很好,写出庶民小小的梦想、小小的磨难,有文笔,有历练。
──台湾评论家郭强生评联合报文学奖获奖作品《奥客》
张怡微在两岸三地的报刊上写各式随笔和评论文字,虽然数量惊人,但细究内容,却不像那些万金油式的书评人般犯滥无旨归,她谈论的大都是一些对自己写作有所滋养有所触动的作者作品,所以从中每每能见到她自己的面影。
——《上海文化》编辑、文学评论家张定浩
除了众多的小说,张怡微还写了数量不菲的非虚构性散文作品。儘管她本人并不太看重这些作品,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它们同样禀有不俗的品位(荣膺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的《大自鸣钟之味》便是典型的一例),而其中涉及台湾的那部分,相当典型地展现了她独特的美学风貌,与她的小说相比,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
在张怡微的笔下,成长与都市有著非常微妙的关系。藉由著对于城市的书写,释放了关于自我性别与城市空间的种种想像,是以个体经验来“重建”城市的历史与气质。都市的拥挤与暧昧、繁杂与寂寞以及青春的迷茫与无措、激情与叛逆情绪吻合。因此,她作品中的都市是潮或是霾雨,是逼仄的却又是空旷的,是让人可以亲近取暖的理由,亦是相互疏离的缘由。
——批评家周会凌
我相信一点,有自己文学世界的作家,未来会建造她的大厦。张怡微是一个安静的作者,这种安静源于她的不在意,不为批评耿耿于怀,不为表扬得意洋洋,反正都按自己的步骤写下去,好与坏都是自己的,得与失也是一个人的。不在意,不等于偏执,更也不等于封闭,不在意是一种写作态度——不功利,更纯粹。
——书评人李伟长
写上海,一直是个很有趣很有挑战的事情。这些年,陆陆续续参加过好几个需要将上海高屋建瓴起来的事情,反而越发地希望看到,市井的、生活化的上海,让人愉快的是,能看到张怡微开这个头。
——青年作家刘嘉俊
张怡微,198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写作硕士。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班。
获得——
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
第33届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评审奖
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
2013年廖风德文艺创作奖金散文特优
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
第36届台湾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
第35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
第三届《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
第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
出版——
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下一站西单》、《梦醒》
短篇小说集《旧时迷宫》、《时光,请等一等》、《青春禁忌游戏》
散文集《我自己的陌生人》、《都是遗风在醉人》、《怅然年华》
学习很忙,无论在深山、深潭,无论在城市、农村,人在年轻的时候,似乎都逃脱不了被牵制、被压抑的命运。只是好在,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是一辈子值得守卫和探索的事业。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最可贵的是,它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做的梦。
——引自第95页
我似乎没有整块的时间好好读书,却冥冥中有着神力,支持我在一片混乱的生活压力中,硬是安放下一张书桌。
——引自第11页
嘿,一樹。即使全世界都忘記了你,我仍在每天的生活中想起你。你走了之後,我才明白,原來人在最深沉的悲哀之中,仍可以感受到幸福。我會學習笑著、繼續活下去。《改造野豬...
【编辑推荐】※ 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这并非寓言,而是预言!阅读它,就是阅读人类的现在与未来。※这本书成功“预测”了特朗普的竞选口号、上台及当代美国社会的乱象。...
郭敬明中国畅销小说家,导演,编剧。上海ZUI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杂志主编,《文艺风象》《文艺风赏》杂志出品人,“80后”作家群的代表人物,青春文...
【故事简介】他是前无古人的长寿者,从19世纪活到星际殖民时代,活了足足两千年。他是智者中的智者,亲历过人类两千年的历史,提炼出逢凶化吉的生存大智慧。他是拉撒路·...
明开夜合,生于山城,心中却有澎湃的海浪,愿将所有琳琅的故事,都化作文字讲与人听。愿望很小也很大,路还很远,只愿风雨兼程。已出版:《落雪满南山》《我爱的人》《白夜...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
《一图胜千言:学会用图表快速表达》从“信息”、“模型”、“图表”、“文本”、“版面设计”、“颜色”6个方面来解说“图形”的
松岡圭祐1968年12月3日生於日本愛知縣。曾經以催眠師及魔術師的身分在綜藝節目演出。1997年推出第一部推理小說《催眠》,甫一出版便在日本造成轟動,被譽為近年...
仙鹤凶猛-苏霍伊飞机的传奇 本书特色 苏-27在苏联和俄罗斯被亲昵地称为“鹤”,这是因为其独特的稍稍下钩的机头,像埋首振翅的仙鹤在飞翔。和青云直上的米格相比,苏...
《下一个春天》(漫编选·第五弹)国内青年漫画家的赤忱出道作——●这部微博万转之作,为中国女性漫画拉开序幕这是刘允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曾在微博发布后转发超过2.5万...
哈耶克法律哲学 本书特色 《哈耶克法律哲学》这部专题性的研究论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有关哈耶克法律哲学的三篇研究论文和作者认为有助于读者理解哈耶克法治思想的...
王欣(Jason Wang)Google用户体验设计师,现于Chrome OS设计Google的操作系统。在加入Google以前,曾在Salesforce和Am...
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
共犯过限论 本书特色 从共犯过限的适用层面来看,只有个别学者作了一定的探讨。例如,有的学者仅对结果加重犯中的共犯过限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该研究的深度还远不够。此外...
作品目录作者以年羹堯案被殺。此書清代無刻本。此民國七十三年上海書店本係據民國廿五年(一九三六年)故宮博物院鉛印本影印。
他们都出生在埃郡,年代不同,性格各异,唯一的共同点是想远远地逃离这个地方。男孩住在舅舅的农场里。他刚刚失去母亲,没有朋友,唯一的爱好是漫画。他总是戴着面罩披着斗...
【内容简介】基因孩子、节点人类、增强元人类、数据吸血鬼、机械改造人、弃物之王、造神艺术家……特拉维夫、中央星站、耶路撒冷、汤圆城、月球港、波吕港……地球、火星、...
作物营养与施肥技术丛书——蔬菜营养与施肥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二部分,主要论述蔬菜营养特性与蔬菜施肥技术两个主题。与蔬菜营养特性有关的内容有:各种必需营养元...
作品目录前 言/ 001绪 论/ 0051. 商业成功的四个基石/ 0012. 用进取心和价值观来塑造企业愿景/ 0092.1 描述一个最棒的企业愿景/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美国心理分析小说开创者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深受原罪意识影响。作品常常表现出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