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到抱走台湾各大文学奖冠军的博士生首次梳理写作心路
精心讲述写作比赛的窍门,悉心呈现名家写作课的课堂笔记,留心生活素材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叙述文字的作者,你扮演的角色就好比是一个造物主,你创造的是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一定要尽可能的精细、周密,这样你才能在其中天马行空,游刃有余。”
——《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安贝托•艾柯著
“人事有代谢,人心无古今。写作能看到一种冲破时间的力量。那是人与人之间的朴质的传承,与这个世界的变迁无关。是人的自识、人与人的相处、误解与原谅。”
——张怡微
这本作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随笔集中,呈现了一位将写作视为志业的年轻人所经由的道路,努力与付出,失去与得到。诚恳而真挚。她仔细梳理了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无意中走上一条职业写作者的路径:读创意写作专业,接受王安忆、吴念真的写作指导训练,参加台湾各种文学比赛,用比赛的奖金一路读书、写作至今。生活的锐度,生命的悲欣,统统借助故事内化为心灵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也是自己的陌生人,共栖于这亲爱的人生。”
媒体推荐:
张怡微以小说名世,却在散文写作中不断开掘文字以及自我的多重可能。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她或许醉心于时光之于生活面貌的多般塑造,积极探索人与人、人与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然而,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她似乎对文字与影像所创造的第二世界更为倾心。她的文字有着诚恳的感悟力与知性的美感,呼唤着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她关于文学本身的理性思索,必将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丰沛的滋养。
——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授奖词
文字灵动、跳脱。譬如以削铅笔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缘份,用“越是适切,消耗越是大”,引人会心一笑。这文字功力,无论写女人的自怜、女性的情谊,或者写闺密间夹进一个男子之后的疏远,足以承载其中起伏的心事。除了写情也写景,穿插了网路的进化,以及香港、上海双城的对照,而时移事往,作者笔调夹著淡淡的喟叹、微微的酸楚,时时又有几分世故、几分詼谐,也因此益发骨肉停匀。
——台湾作家平路评张怡微时报文学奖获奖作品《哀眠》
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情感与所描述的较为接近,可以感受一个外来者的眼睛在台北街头穿梭,前后的文句有迹可循,仍保有绵密感。
——台湾作家唐诺评张怡微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漂浪与抒情》
这篇作品把人物、岁月留下的痕迹,掌握得很好,写出庶民小小的梦想、小小的磨难,有文笔,有历练。
──台湾评论家郭强生评联合报文学奖获奖作品《奥客》
张怡微在两岸三地的报刊上写各式随笔和评论文字,虽然数量惊人,但细究内容,却不像那些万金油式的书评人般犯滥无旨归,她谈论的大都是一些对自己写作有所滋养有所触动的作者作品,所以从中每每能见到她自己的面影。
——《上海文化》编辑、文学评论家张定浩
除了众多的小说,张怡微还写了数量不菲的非虚构性散文作品。儘管她本人并不太看重这些作品,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它们同样禀有不俗的品位(荣膺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的《大自鸣钟之味》便是典型的一例),而其中涉及台湾的那部分,相当典型地展现了她独特的美学风貌,与她的小说相比,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
在张怡微的笔下,成长与都市有著非常微妙的关系。藉由著对于城市的书写,释放了关于自我性别与城市空间的种种想像,是以个体经验来“重建”城市的历史与气质。都市的拥挤与暧昧、繁杂与寂寞以及青春的迷茫与无措、激情与叛逆情绪吻合。因此,她作品中的都市是潮或是霾雨,是逼仄的却又是空旷的,是让人可以亲近取暖的理由,亦是相互疏离的缘由。
——批评家周会凌
我相信一点,有自己文学世界的作家,未来会建造她的大厦。张怡微是一个安静的作者,这种安静源于她的不在意,不为批评耿耿于怀,不为表扬得意洋洋,反正都按自己的步骤写下去,好与坏都是自己的,得与失也是一个人的。不在意,不等于偏执,更也不等于封闭,不在意是一种写作态度——不功利,更纯粹。
——书评人李伟长
写上海,一直是个很有趣很有挑战的事情。这些年,陆陆续续参加过好几个需要将上海高屋建瓴起来的事情,反而越发地希望看到,市井的、生活化的上海,让人愉快的是,能看到张怡微开这个头。
——青年作家刘嘉俊
张怡微,198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写作硕士。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班。
获得——
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
第33届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评审奖
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
2013年廖风德文艺创作奖金散文特优
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
第36届台湾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
第35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
第三届《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
第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
出版——
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下一站西单》、《梦醒》
短篇小说集《旧时迷宫》、《时光,请等一等》、《青春禁忌游戏》
散文集《我自己的陌生人》、《都是遗风在醉人》、《怅然年华》
学习很忙,无论在深山、深潭,无论在城市、农村,人在年轻的时候,似乎都逃脱不了被牵制、被压抑的命运。只是好在,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是一辈子值得守卫和探索的事业。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最可贵的是,它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做的梦。
——引自第95页
我似乎没有整块的时间好好读书,却冥冥中有着神力,支持我在一片混乱的生活压力中,硬是安放下一张书桌。
——引自第11页
「你們也知道,我故鄉的人從有時間以來便不斷互相殘殺……地球人根本是宇宙中的恐怖大王!即使其他星球目前沒有遭受地球人威脅,不久的將來也會如此。因此,請分享你們的祕...
郑渊洁,中国文坛传奇人物。1955年出生,1978年开始童话创作,1985年创办专门刊登其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有“童话大王”之美誉。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
江岚,时间管理普及者,“积木定制时间管理法”创始人,微信公众号“江湖实战营”主理人,曾任多家商业地产集团公司管理职务。其历时10年独创的积木定制时间管理法让数万...
《我的饮食岁月》是欧美饮食文学传奇人物费雪的自传体散文集。她用动情的笔触,描写生命中的吃吃喝喝,以及战争、饥饿、爱欲、得到、失去、温情与泪水。在本书中,费雪写到...
幸运的人的行为模式有趣的实验怀斯曼进行了一项能阐述这个效应的实验,在实验中,他给实验对象一份报纸,并要求他们数一数报纸里有多少张照片。那份报纸共有43张照片,而...
王小波,男,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到云南插队,后来做过工人、民办教师。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
梁庚尧,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祖籍广东省新会县,1948年生于广州,1956年定居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博士。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讲师、副...
巴荒,本名蔡蓉,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其油画《流》、《藏人肖像》、《穿彝装的肖像》、《风景》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
作品目录引言、人生有何意义\一、树头铜钲\二、畅想曲\三、中天丽日\四、交响乐\五、共鸣\六、暮钟\附录:胡适年谱简编\编后记\
这是一本讲述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成长历程和成功经历的传记读物。书中以蔡志忠个人成长时间轨迹为线,讲述了他少年、青年、壮年以及现在老年的故事。共分十个章节,每章一个主...
iBooks2017年优选图书。-医学博士、《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教你理性看待食物,驱散饮食迷思,摆脱焦虑和困扰,找回享受美味的愉悦感。-我们总是在寻找灵丹妙药,...
作品目录译者的话1962年第一版序言1981年第二版序言《西藏的文明》汉译第三版赘言第一章 地域与居民一、地区与风土二、居民三、
Theauthorsofthisbookuseregulationtheorytobringtheoreticalfocusandanalyticclarity...
不用怀疑,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画图解决!研究显示,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10%。透过文字,是20%。经由图像,则可以
阿多尼斯,原名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伯尔,1930年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1956年移居黎巴嫩,开始文学生涯。1980年代起长期在欧美讲学、写作,现定居巴...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本书特色 散中见人见物见史见思,既带人进入历史,又启发人走出历史,超越历史。这本小书保持着陈先生讲话为文的一贯风格,充满激情,娓娓动听,书中贯...
Raph Koster是一位资深的游戏设计师,现在担任索尼在线娱乐公司的首席创意官。他是Ultima Online和Star Wars Galaxies的首席创...
文泽尔喜绘山和水,爱藏酒与书。蛰伏欧陆,心向非洲。写小说,开书馆,办讲座。私人图书馆馆长、《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旅行家》《凤凰周刊》《新视线》专栏作家、德...
作品目录目 录:旅行或外出有较多随身物品时最实用大容量箱包………………………… 4丝带行李箱…………………………………… 4
People-friends,familymembers,workcolleagues,salespeople-lietousallthetim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