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祥瑞》以图片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出土汉画像石、画像砖中的诸多祥瑞形象,有白虎、玄武、朱雀、凤鸟等,是汉代祥瑞崇拜较为完整的形象资料库,适合不同受众需求。对于研究汉代祥瑞崇拜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现代美术设计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祥瑞》所收录的汉画数量大,品种全,分类较为科学,便于使用者分类查找,快速而又方便,是专业人士得力的助手,业余爱好者了解古代社会、欣赏古代艺术的直观读物。
总序
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形成以至确立的时期。汉代波澜壮阔的四百多年的历史进程,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汉画是汉代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信强悍、昂扬进取、气度恢宏,则是汉代给我们的民族留下的重要的精神基因。汉画造型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更是卓尔不凡,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
从狭义上讲,汉画指的是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从广义上讲,汉画造型艺术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以雕绘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画像石、汉代玉器以及肖形印等;二是以模印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画像砖、汉瓦当、泥封、铜镜、摇钱树、陶灶等;三是以绘画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代的帛画、壁画、漆画等;四是以塑绘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汉代的陶楼与陶俑等。汉画内涵丰富,其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生产生活、审美纹饰等形象繁多,生动多彩,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称汉画“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堪称为形象的先秦文化和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汉画不仅引起文物考古界、艺术界的关注,而且也为历史、宗教、民俗、天文、建筑、体育、曲艺、酿制、纺织、印染等专业学科工作者所瞩目。
汉画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写实、夸张,粗犷、细腻,简练、繁复,稚拙、成熟,质朴、妩媚,热烈、疏淡,含蓄、直白,俏皮、庄重……总之,汉画艺术给人以极其丰富的审美感受。总结汉画造型艺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艺术风格博大雄浑,艺术表现夸张变形,富有律动的美感,注重神韵的形象追求等。从汉画造型艺术中,我们甚至可以探寻到现代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等的影子。
对于汉画艺术的研究、探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角度:考古学家更关注汉画的“质”——汉画的质地和材料、制作年代、类型特征以及汉画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等;历史学家更注重汉画具有的“桥”的作用——将它们看作是贯通那个时代的人与社会事件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术史家更侧重于汉画的“美”——汉画图像的客观象征意义以及在整个美术发展史中的意义等;而科技、农业、手工业、民俗、音乐、舞蹈、曲艺、体育、服饰、建筑等诸方面的专家学者也能够从各自的领域与专业的角度得到相应的启迪。把拓片运用于金石研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方法。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汉瓦当、青铜器、陶瓷艺术等属于具有三维空间的雕塑艺术形式,而拓片则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形式。客观地说,拓片与原作相比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材料、质地、色泽以及空间的转折变化等,甚至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然而,拓片自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对汉画形象的二度创造,将立体形象浓缩于二维图形之中;二是可能更接近图像的本质。拓片以浓墨凸显主体形象,省略背景,使读者能更直接、更快捷、更概括地辨识与记录图像和文字。傅雷先生在写给他在海外学习音乐的儿子傅聪的信中,随寄有中国传统拓片若干,他告诉儿子拓片是*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印刷术”——没有西方版画印刷翻转的不便,具有中国艺术气息,应该多加阅读和学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拓片是中国水墨画与传统雕刻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别具一格的一种形式。这也许就是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拓片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利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汉铜镜和摇钱树、汉瓦当、汉肖形印、汉陶楼陶灶等汉画艺术形象的拓本,按照龙、神仙、祥瑞、人物、动物、器物、建筑、纹饰等八个部分进行分类汇集,编辑出一套以图画形象为表现主体的工具书以供广大艺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使用,便是《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编撰的主要目的。从2004年至今,整整十年时间,建设汉画图库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本套丛书的出版,若能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艺术工作者的喜爱,能为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些许参考,让其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汉画造型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就不负我们这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了。
杨絮飞李国新杨蕴菁
2014年4月于浙江农林大学
杨絮飞,河南新蔡人,美术学硕士,在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装饰艺术设计方向负责人,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汉画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学会会员。目前,主持国家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3项,省级重点课题5项,出版专著10本。其中关于汉画研究方面的专著有《汉画学》《画像石艺术鉴赏》《砖石札记——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发表汉画学术论文50余篇。 杨蕴菁,河南新蔡人,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汉画研究学者。现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近年来,公开发表汉画研究论文近10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布鲁斯•布洛克有三十余年的影视行业工作经验和电影教学经验,对影像的视觉结构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认识,本书已被译为5种文字,是电
《上帝的指纹(上下)》是通过探寻人类史前文明而思考人类的现在并预言世界未来的力作。在这部启示录般的作品中,作者以其令人震惊
方腾飞(花名清英,英文名kiral),蚂蚁金服集团技术专家,从事Java开发近10年。5年以上的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和敏捷开发经验,崇尚团队合作。曾参与CMS、电...
清傅山书丹枫阁记 内容简介 傅山,初名鼎臣,字竹青,后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别号甚多,参见丁宝铨《傅山年谱》。傅氏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无一六○七年)。卒于...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内容简介:博尔赫斯笔下博闻强识的富内斯和部落老人篝火旁的娓娓道来,我们称之为肉身的记忆;石洞壁上的楔
侯孝贤电影讲座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台湾新电影*重要的代表人物侯孝贤2007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所做的一系列讲座的记录稿,首次全方位地回顾了其创作历程。全书主要分成6...
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化出了不同的风貌。然而,中国古代玉器的鉴赏与研究
草书识辨指南 本书特色 草书是一门难学、难悟的艺术。草书的识与辨是学习草书的必经之路,只有识其字、辨其形,熟记草书偏旁部首的简化规律,并掌握形近宇、同形异宇的辨...
墨韵总关情 本书特色 这本《墨韵总关情》关注多元的探索,在诠释书作内蕴的历史性、社会性和人性的同时,也试图以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原理为后盾,尝试破译其内蕴的...
日常设计经典1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保拉·安东尼利(pa0iaantone…)作为世界著名的设计专家.特地选取了100件日常生活中的经典设计,如铅笔、回形针、...
五大洲,十五年时间,五十五座城市,三百四十五张精选照片。建筑师、建筑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带您从“
褚遂良楷书集字春联-春联挥毫必备 本书特色 书写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组成部分,有 着悠久的历史。这种独特的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华夏 子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
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11-15:亚非卷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 亚非卷》丛书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经典保留书目,此部丛书和欧美卷一起从1984年选题提出...
1949-1965-新中国电影艺术史 本书特色 孟犁野同志编撰的《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1965)》是写共和国电影历史著作中很有特色的一部。这本书的可贵,...
颜真卿元次山碑 本书特色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邪临沂,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七○九)卒于唐德宗贞元元年(七八五),为梁代著名文学家颜之推五世从孙。真...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幕后故事书 本书特色 ★24开精装,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于2015年在国内公映后,以优秀的口碑引发观众的追捧和媒体...
田英章楷书7000常用字 内容简介 钢笔书法被认为是现代入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必修课。一手漂亮的好字被称作人的“第二张脸”,而一本权威的书法字帖则是习字者练...
上海电影100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上海电影的萌芽(1896~1921)、上海电影的曲折发展(1921~1931)、新兴电影运动(1931~1937)、新...
文徵明书醉翁亭记等三种-历代名家小楷从帖-04 本书特色 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有一件轴装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原作为纸本,高五十三点五厘米,幅宽二十八点六厘米...
虽然编剧生涯如同掷骰子一般不可预知,但这本书至少会告诉你游戏规则是什么。本书是一本实用的编剧入门教材,系统地向编剧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