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峰、李利安编著的《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主要收集并选取了从东晋十六国一直到隋唐时代的、曾经在终南山长期驻留或者是英骨留在终南山的著名高僧。分为草堂译经、避难兴法、盛世宗师、幽谷英魂和异国学僧等五个类型,主要写他们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并且通过有关的故事情节来突出个性。
你想了解终南高僧的思想、历史影响吗?想知道他们不同寻常的故事吗?请阅读崔峰、李利安编著的《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将这些高僧划分为草堂译经、避难兴法、盛世宗师、幽谷英魂和异国学僧等五个类型。从收集的高僧事迹来看,主要考虑到他们的一些历史贡献和影响,通过有关的一些故事情节来达到突出其不同个性的目的。虽然加入了一些文学手法,但并不违背历史事实。
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他带着众弟子来到邺城。那时后赵政权已经覆灭,但战火仍然不断。他望着城市里的残垣断壁,感叹地说:“国家有难,民心不定,即使想弘法也难上加难。还不如回到山中,自种自吃,潜心修行。”于是带着弟子西去王屋、女休山。他们栖息山中,吃山果,饮山泉,潜心修习。谁知好景不长,前燕慕容俊率领大军进攻河北,战争再次降临。这时习凿齿从襄阳致书道安,请他南下弘法,道安便下定决心逃离北方,南下投奔襄阳。带着这支数百人的队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家吃住都有着极大的困难。道安和同学、弟子们来到新野后,不得不另寻对策。他无奈地对众人说:“如今世道混乱,不依靠国主,则法事难以立足。佛法教化,也应广布。如今我们不得不暂时分开。法汰,你去扬州,那里多有君子,好尚风流,正适合你的性情。法和,你去益州,那里山川秀美,完全可以让你修身养性。剩余的慧远等弟子随我暂时去襄阳。此后天涯海角,你们各自珍重吧。”于是法汰和法和分头带领弟子远去,他自己率领弟子慧远等四百余人继续南下襄阳。襄阳在那时还属于东晋,社会环境比较安定,道安在那里住了15年,得到了充分发展事业的机会。往襄阳之前,道安的声名早已传遍东晋。人襄阳后,东晋境内的四方学士竞往师之。道安来后,习凿齿前来拜望。当时道安正与徒众进食,众人见习凿齿进来,赶忙放下食钵,恭立迎接。只有释道安持钵继续进食,并不理睬。习凿齿从容落座,说道:“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道安机锋相对。两人哈哈大笑,相互致礼。’见面礼毕,两人便开始谈学论道,从此他们时常往还,成为至交。当时征西将军桓朗子正镇守江陵,邀道安前去暂住,朱序出镇襄阳,又将他请回去,与自己谈玄论法。朱序每每感叹:“安法师真是学道的渡口,明理的桥梁,陶冶人的作坊!”习凿齿向东晋宰相谢安推荐道安时说:“释道安确实远胜于其他僧人。师徒数百人,持斋讲经,孜孜不倦,有条不紊,此种情形从来没见过。他传法从来不以变换道术来诱惑人心,态度十分认真。而且他平时博览群书,阴阳数术、内外经典,无不贯通,特向你推荐一见。”晋孝武帝闻其风范,十分钦佩,派使者慰问,并下诏书:“安法师器识宽宏通达,为人风神俊朗,身居佛门,驯化俗众,业绩显著,不只规范当今,也将陶冶来世,奉给一同王公,资财由所在地方出。这样一来,道安生活更加稳定,不必再为衣食住行虚耗心力了。当时的襄阳不仅是军事重镇,还是连接南北佛教的重镇。在这里,道安看到了许多以前未曾见过的佛经,有《船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等。他把这些佛经找来仔细阅读研究。慢慢他发现,各种译经版本混乱不堪,译经内容也各有出入,不能准确翻译到位。同时一些疑伪经混杂其中,使人难以辨别。于是他便开始整理佛经,辨识真伪,撰成《经录》一部,首开中国内地之先河,使后人对众经的来龙去脉做到有迹可循。时间一长,随着投奔佛门的人逐步增多,道安的弟子达到千人以上,这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时汉地并没有完善的戒律规范,道安便制定出新的僧尼规范,包括讲经说法的仪式与方法,昼夜六时的修行吃住规则,每半月一次的说戒忏悔仪式,夏安居期满之日的检讨忏悔集会仪式。戒律一出,天下寺院便纷纷采纳,直到鸠摩罗什来华译出完备的律藏,才渐渐被取代。同时他还针对僧人出家后的混乱姓氏,进行了统一,均以“释”作为僧人的姓氏,对以后中国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安到达襄阳后不久,氐族的首领苻坚便逐渐统一了北方。为了利用佛教来治理天下,他开始四处收罗佛教高僧。道安的名气早已被苻坚所知。他常说:“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都是神器,应让他们来辅佐我。”公元378年,苻坚派长乐公苻丕围攻襄阳。道安见刀兵将近,便想率徒众远走,却遭到朱序的拒绝。道安便将众人分开,派慧远去庐山传法,自己仍留在襄阳城里。在前秦士兵围城一年之后,襄阳*后沦陷。苻坚闻知消息,对仆射极翼哈哈大笑:“朕以十万之师攻打襄阳,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半人。“是谁呢?臣猜测一个定是朱序。”“不不,与朱序无关。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耳!”苻坚在长安城外迎接道安的到来。到达长安城的南郊时,道安望着巍峨高耸、郁郁苍苍的终南山,充满神往的眼神,感叹道:“大自然赋予长安城这块风水宝地,真不愧高僧静修的好地方。”苻坚把他们一行安顿在城内的五重寺,道安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苻坚经常来五重寺与道安谈论佛法甚至有关国家治理的事情。提到译经一事,道安极力推荐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长安与他见面。这时的苻坚便产生了轻取鸠摩罗什的想法。终于在383年,苻坚派吕光征讨龟兹诸国,并将鸠摩罗什请回内地。可惜这时间一拖就是20多年。当鸠摩罗什来到凉州的时候,道安已经进入另一个世界,而罗什来长安,则是16年以后的事了。二人如长庚与启明,永不得相见。由于得到苻坚政权的支持,道安在长安的名气日益扩大,四方慕名追随者接踵而至,徒众数量达数千人之多。另外还有伽提婆、昙摩难提、僧伽跋澄等很多外国僧人。于是道安决定开始佛经的翻译工作。他常常亲自审定音韵文字,详细考核修辞意旨,因此新译的佛经在很多方面纠正了过去的错误。由于旧译经典深义隐没,文理欠通,他先后为《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经典注疏,从此经义更具系统。他注经时,曾发愿:“若我所说不违佛旨,愿见瑞相指点。”当夜,果然梦见一白首长眉尊者来说:“君所注之经,都合乎佛旨。因佛指示我不得涅巢,住在西域,当助你弘扬佛道,可时时为我设斋食。”道安醒来,便为其设斋食,从不间断。
墨学研究---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 本书特色 《墨学研究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一书是我目前所看到的有关墨学研究的一部上乘之作。作者从一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周公解梦全集 本书特色 《周公解梦全集》(作者张小雨)在立足于《周公解梦》原貌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了极具现代化气息的事物,例如:飞机、宇宙飞船、立交桥、...
尼采新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应在《悲剧哲学家尼》之后所做的尼采研究的几篇重要论文的汇集,在中国的尼采研究中可谓独树一帜。书中对尼采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道德经圣解》书纲举目张,体用兼赅。融通三家,而合百流,以“道”一以贯之。自宇宙以至人生,不但为玄理派哲学书。且亦为实用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 本书特色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 内容简介 本书...
中国三大教及传说 本书特色 《中国三大教及传说》将乌上层建筑式的文化概述与生动具骨的传说故事相结合,再以具有时代感的传统工律绘书形式表现出来,毁不乏理论内蕴,又...
易经的智慧-4 本书特色 《易经的智慧》系列丛书共六部,由同名电视讲座整理而成,**部《易经的智慧1:从开天辟地到师忧比乐》,从乾坤定位开始展开,讲述始生之难,...
曙光-尼采文集 本书特色 这个尼采,他宣告:“上帝死了!”曾经使整个西方世界震撼。这个尼采,他的“超人哲学”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这个尼采,一生饱受漂泊和病...
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 本书特色 ★ 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必读书,全能大儒王阳明思想精华所在!★ 语言大师叶圣陶精心校注之作,后世《传习录》校注本之范本!★尘封民国...
晚明思想史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晚明思想史论》论及晚明佛学的复兴、西学东渐等,纵横捭阖,视野宏阔,是史有定评的思想史名著。附录《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两...
逻辑学是什么 本书特色 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这有助于提高您的写作能力,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可以从角度、多方面展开,从而加深...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内容简介 一般说来,宋代以降,中国佛教基本是走向衰落了,但是它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诸领域却依然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在中国发展...
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 内容简介 《人本德育论》是广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
本书作者为文史大家,其谈文学,多从文化思想入手,注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本书三十余篇,上起古诗三百首,下及近新文学、有考
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礼记译解(全2册) 本书特色 自從東漢學者鄭玄分别給儀禮、周禮、禮記做了注解之後,才有了三一禮七逗一名稱。儀禮記的是冠、婚、喪、祭、飲...
《阅读梵文佛典:基本语法指南》是法光法师介绍梵文学习的经典之作,也是普通读者入门与研习梵文的佳品。全书由英文写成,但其中
华为哲学概论 本书特色 一个公司的基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观。为什么任正非总是销声匿迹?为什么华为总是无处不在? 完整阐释任正非的经营理念与华为企业文化...
本书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结合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庄子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
中国华教脉络 本书特色 佛教自从两汉之际,从古印度传人中国,截至21世纪的今天,佛教的发展和演变从没停止过。如禅宗就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显著地表现出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