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看中国的经典作品。作者以在华的丰厚积淀、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他在中国传教过程中了解到的社会多个方面,包括科举、学校、语言、慈善机构、社会习俗、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等。
本书涉猎之广不但包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法律、教育、宗教、哲学,也包括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方方面面:占卜、赌博、和尚、文字、迷信、礼节、娱乐、新年、鸦片、风水、打油诗、妇女的地位、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与其他古老民族的异同等等。
在北方,能看到类似《圣经·旧约》中提到的打谷场。在收割前夕,农夫们将靠近住宅的一小块地压实整平,让它看起来与一块水泥地没有不同。成捆的谷子被就近放在骡子或驴子背上。农夫用大镰刀割掉谷穗,用驴子踏出或用连枷打出谷粒,然后用铁锹扬出谷壳,让其随风吹走。我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没有见到谷仓。麦杆或者被堆起,或者放在空阁楼中,随即被作为粮秣和燃料处理掉。
在整个帝国,任何能够增强土壤肥力的物料都会被精心保护。每座城市和每个村庄都要捐出一部分肥料,而农夫可以申请,并通常需要购买。这一习惯对外国人来说是种无法忍受的麻烦,但在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方面,却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灌溉当不再忙于其他事情时,农民们就会把运河中的沉渣挖出并铺在大堤上,这样就能避免河道壅塞。一小片地域的清理就需要大量体力劳动。在各个省份,灌溉大都得到了普及。
中国的建筑风格难说美观,却是坚固持久。因此似乎会让我们觉得沉重和阴郁。房屋有时会有两层,但通常只有一层,通常由石料、木料或砖头建成,这取决于不同地方这些材料的价格,以及修建者的个人偏好。地板通常由水泥或泥土砌成。窗户呈网格结构,上面铺着经常需要更换的白纸。富人的住处和庙宇都是异常奢华,有时会用木制和石制的雕刻与版画精心装饰。大多数这类豪宅都由多个房间组成,中间以庭院隔开。其外墙通常能完全遮住街道,同时又能将居住者与外部世界隔开。在城市中出于防火的需要,通常会将分隔一片建筑群与相临街区的围墙筑高,超出房顶几英尺。通过这类防火墙的保护,城市能免受一般火灾的威胁。城市中缺少清新空气的不足,因房屋内能有效通风而部分地得到弥补。人们并不喜欢将门窗紧闭,而且房门除非临街,通常在白天都会是敞开的。
即使在中国北方,冬天极为寒冷,室内也没有火炉或壁炉。人们使用黄铜或陶制脚炉来温暖手脚,小姐绅士们在袖子中放上一个精致的小手炉来暖手。在更加寒冷之地,人们会在屋内修建一座平台或高台,底部生火,有烟囱排烟。整个台子很快就热了起来,并能在数小时内保持温暖。这就是在中国北方几乎家家**的火炕。不过,它向房间内散发的热量很少,人们还得靠多穿衣服来温暖自己。
在冬季,更为富裕的人士通常会穿皮毛服装,它们主要是由满洲引进的。
捕鱼到访中国的游客,通常会对该国人民的勤劳品格及其职业多样性记忆深刻。在户外劳动者中,农民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除此之外,渔夫同样数量众多。他们中的一些在沿海地带谋生,另一些则在内陆湖泊、河流及运河中劳作。他们使用了几乎一切可以想象得到的捕鱼工具:挂钩、鱼叉、托网或围网、捞网、提网、刺网等等。
在南方许多地区,渔夫们利用鸬鹚来捕鱼。后者能在水下以极快的速度抓住猎物。为防止鸬鹚吞食大鱼,渔夫会在其喉部绑上一道细绳或圆环。这样它们就被训练得对主人服服帖帖。渔夫们通常驾着小船或竹筏跟随着它们,并通常会使用一根长长的竹杆,用重的一头来划竹筏,而用轻的一端来指挥和控制这些水鸟的行动。
公元9世纪汉朝古钱币中国的手工匠人门类众多,包括木匠、石匠、裁缝、铜铁匠、银匠和金匠等。他们能模仿几乎每一种外国物件;手艺人还包括竹编匠、雕刻工、泥塑匠、制针匠、理发师等等。
商人批发和零售几乎一切商品货物。丝绸行、皮草行及珠宝首饰行展销各种精美昂贵的用品。钱庄可以将客户的银子按重量兑换成本国铜钱,或将铜钱兑换为白银,亦或将银子兑换成他们印发的等值银票,后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兑换成白银或铜钱。
药店的招牌上都有镀金大字,每一家都力争使自己的招牌比别家更眩目,都夸耀说自己能够提供中国经典《本草纲目》中所收录的,取自十八省及外国的各种药材,并尽可能地夸大每种药材的疗效。
总体而言,中国的安定富足显而易见,中国的民众也显得既勤劳质朴,又快乐满足。
在中国城乡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衣着精致、举止优雅的行人。中国人处理大笔财富的方式和手段与我们自己国家非常类似。富人将财富投资于土地或房产,或以之为本钱做生意或开钱庄,或在有可靠抵押之下将其贷出,通常会得到很高的利息。
即使像前面几页这样简单和粗略的描述也足以表明,中国是一个文明和教养程度不低的国家,这里法律严格,秩序井然,政府组织完善,为国内民众及公民财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良好保护。
……
倪维思(John Livingstone Nevius 1829—1893) 美国人。基督教北长老会教士。1854年来华。1861年到登州传教,次年开办山东第一所女子学校。1871年到烟台传教,开辟示范农场,引进美国苹果、梨、葡萄和梅等优质树种及栽培技术,并将美国树种与中国树种相嫁接,生产出香蕉苹果。1877年到临朐县赈灾,捐助救济银7600两。1893年卒于烟台。著有《中国和中国人》《差会工作方法》《神学总论》等书多部。
宋江三十六人考实 杨家将故事考信录 本书特色 著名古文献学家余嘉锡著作,水浒相关研究必读作品。《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将《水浒传》前身《宣和遗事》所述宋江等三十六人...
语义.句法模式识别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语义句法模式识别及其应用》各篇文献分别介绍了我国模式识别领域的发展。《语义句法模式识别及其应用》作者戴汝为自上世纪70年...
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言语法中重要问题为纲,分为十课。每课包括语法和课文两部分。例句、课文大都选自先秦两汉古籍。课后附课外练习资料和语法练习题,...
武侠文化符号学-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 本书特色 孙金燕著的《武侠文化符号学--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中的章节,集中于关于武侠符号...
书店之美 本书特色 阅读根据地,心灵后花园。20家文化地标书店的建筑之元素、宗教之情结、人文之关怀。若饮书吧、读易洞社区书房、今日美术馆书店、关中大书房、蒲蒲兰...
《顾颉刚全集补遗:顾颉刚全集 (精)》内容简介:《顾颉刚全集补遗》全稿约十余万字,主体为顾先生所作、《全集》未收的论文、读书
台味-从番薯糜到红蟳米糕 本书特色 到了台菜餐厅翻开菜单,看到琳琅满目的菜名,知道这些菜与台湾有何连结吗?这些菜多半不是台湾原创,却在台湾有了自己的生命。很多菜...
轻阅读:高加索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由郑振铎翻译的这本中亚民间故事作品集《高加 索民间故事/轻阅读书系》收集了《高加索民间故事 》,是我国*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根据...
中国农历养生法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将传统历法与大众健康相融合的中国日历式养生保健全书! 由中国权威中医学术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中...
新世代愛情魔女──深雪香港大學歷史系畢業的高材生,後更修畢專業法律課程卻放毅然放棄高薪優渥的前途無悔地選擇投身寫作之路。正如深雪自己所說的:『我想永遠寫作,直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又译为“无形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它是看不见的,却又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根基,它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容...
咖啡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的形式介绍咖啡基本知识,阐述了咖啡的历史,其特性、产地、种类、加工、器具、制作和品尝等基础知识。咖啡的故事 目录 **章 咖啡的...
通用委婉语词典 本书特色 该系列工具书的说解部分注重实际应用,通过提示、备考、辨析等多种形式,解决人们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通用委婉语词典...
天城记忆-美国传教士费佩德清末民初拍摄的杭州西湖老照片 本书特色 《天城记忆:美国传教士费佩徳清末民初拍摄的杭州西湖老照片》是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天城记忆-...
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 本书特色 宋益丹的研究专著《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是以吴语为研究对象,利用了先进的语言发声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吴...
安徽文物 本书特色 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是探索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安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齐全,涵盖了历史的各个时期。本书将安徽已出土...
贪婪:本能 成长与历史 内容简介 贪婪》主要内容:思维与物质的二元对立终于酿成了一场人性灾难,许多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在这场大分裂中流失了,比如对于痛苦、暴力...
大学语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语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系列教材》是为远程教育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编写的基础课程教材。根据网络...
禅外说禅 本书特色 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或世间)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
誠摯推薦馬克•威廉斯│卡麥蓉•狄亞茲│楊紫瓊│廖曉喬│孫芸芸我們的想法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正面的影響力其實比你想像中還要容易;慈悲讓你照亮自己,看到自己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