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从事老舍研究三十多年的成果结晶, 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共辑录谢昭新先生论文20余篇, 是对老舍文化心态、创作心理、情感表现、艺术审美价值以及老舍与中外文化关系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为四编, 主要内容包括: 老舍与中国传统文化 ; 老舍与外国文化 ; 老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其次,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重感情的思维方式,也对老舍的感触事物方式、审美知觉能力产生影响。西方文化重逻辑、重理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把直觉、情感看得比理智更重要。老舍初期创作就是用这种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去感触事物,决定审美价值取向的。因而,他的“感情老走在理智前面”,“感情使我的心跳得快,因而不加思索便把*普通的、浮浅的见解拿过来,作为我判断一切的准则”。这里所说的“浮浅的见解”,即指他“软而硬”人格中的“硬”的一面所支配下的正义感。正义感成了他审视事物的直觉洞见,以此来“咂摸世事的滋味”,表达他“除恶向善”的社会理想。像这样凭直觉、感情写出来的作品,不可能对事物作深入开掘,而只是将思维活动限制在事物的表层之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情不会给人以远见”,直觉不会使他创作出深刻的作品来。这就使他一方面重感情、重直觉,另一方面又要用一定的理智去“管束着感情”。不过,他初期的创作总没能够用理智管束住感情,而只有到了30年代,他真正调整了情感与理智、直觉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后,将理智纳人情感的思维活动中,才创作出一系列深刻的作品来。老舍的创作经过从重感情、重直觉到重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变化过程.是老舍文化心理结构的自我调整过程。再次,老舍小说里的人物大都缺乏自我精神扩张,他们总是以个性压抑或屈己从人的生命形态出现的,这就使他们在人际情感关系上具备“东方精神文明”特点。前面已隐约提到,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组合里,东方文化的和谐、静美特点之所以表现突出,就是因为作为家庭成员,他们都是以牺牲个体意识、服从“家”的文化观念为前提的。在家庭里,人们要服从“家长制”;在社会上,人们要听命于君,绝对服从*高统治者的统治。这样就造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级治一级,一级也甘心于被一级统治,人的个体意识全部消亡,而代之以起的是群体意识的增长。中国人如果没有这种群体意识,就很难在这个文化氛围里生存下去。你要去张扬个性,很快会被群体吃掉。老舍没有描写个体意识被吃掉的那一面,而大量描写个体意识在服从群体意识的精神律动下的矛盾、痛苦、感伤和哀怨。以中年人的爱情婚姻为例,《离婚》中的老李是在压抑“诗意”、“浪漫”个性的情况下,与李太太组合成家庭的。组成家庭后,他和妻子在情感、性格、举止、言谈诸方面,都呈现不协调状、不相容状。尽管他对李太太的俗气十分嫌厌,但他还是在这个家庭苟活着、敷衍着,尽着丈夫的职责。他压抑了对马少奶奶的潜性爱的追求,使得这个家庭在经历了闹“离婚”的风波后,很快平静下来,又恢复了东方家庭的“恬静”。同时,在祁瑞宣与韵梅的结合中,韵梅也不是瑞宣原来所追求的对象。她只不过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观念的需要,被迎娶到祁家来的。因此,瑞宣在对待韵梅的态度上,虽然没有老李对太太那种浓重的嫌厌气,但对韵梅说话做事总离不开家长里短的俗文化气质也流露出不满。可见,他们这种合乎传统文化观念的“美满婚姻”,恰恰掩盖了婚姻个体“不美满”的成分,而不满意的个体却以强烈的自忍,压抑内心的痛苦,以利对方。对方则在无知的承受中,享受这不是幸福的“幸福”。在这里,传统文化表面上的“和谐”掩盖了内里的不和谐,表面上的“静美”掩盖了内里的不静美。如果说这些小人物在家庭内部是以个性压抑的形态出现的,那么,当他们走向社会后,他们的个性仍然得不到舒展,他们还是以忍让屈从、克己从人的生命形态出现,去寻找作为社会的“人”、传统文化中的“人”的位置。但是,他们却很难找到。像张大哥(《离婚》),他信奉的哲学: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安分守己,可是,他却不断地遭受厄运。像祥子(《骆驼祥子》),他没招谁也没惹谁,安分守己地拉车攒钱,可是社会却不容许他存在,迫使他堕落。像祁天佑(《四世同堂》),他遵纪守法、规规矩矩地做生意,但地方日伪政权却偏要加给他一个“奸商”罪名,拉他游街示众,逼他自杀。这些安分守已、忍让屈从,符合儒家传统思想的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又是民族文化的悲剧。它让人们看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文化,既继承了传统文化性格,又破坏了传统文化性格。它继承的是传统文化的劣性东西,而破坏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质东西。不管是张大哥、祁天佑,还是作为下层车夫的祥子,他们的人生哲学都含有“柔”的一面,但“柔”中又含有生命的进取精神,尤其是祥子,他有骆驼似的坚强生命意识。……
谢昭新,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现当代著名作家研究上,著述甚丰。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4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5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100多万字。在韩国《中国学报》等国外杂志发表论文4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2000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04年获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现任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和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学思想研究》。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特殊津贴。
【口愛,是女人送給男人最棒的禮物!】妳需要正確的姿勢,更需要有用的知識~本書優美流暢的文字搭配精美的情境式圖片,光是閱讀
中国小说史略 内容简介 读《中国小说史略》,我们就能意识到鲁迅所以能创作出《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已》和《祝福》等优秀小说,实在有其原因。《中国小说史...
《与几米一起幻想:中学生自己讲述的人生哲理故事》精选了“中华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雨花奖”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
《盛开·90后新概念·种子》内容简介:方达主编的《种子(2014寎)》是一本汇集了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的中学生作文集,作者都是新概
诗词格律新讲 本书特色 《诗词格律新解》较为详细、系统、规范地介绍了诗与词的格律,并讲解了相关基础知识。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便于理解、方便记忆,是诗词爱好者入门...
孩子应该读的鲁迅 内容简介 鲁迅是否已经过时?为什么读鲁迅?为什么不能删节鲁迅?《孩子应该读的鲁迅》出自我们对当前大学与中学鲁迅作品的阅读现状的...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
心血管病中医经验集成 目录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辨证论治/1(二)名医经验/3(三)内服效验方/12(四)针灸治疗法/21二、过早搏动(一)辨证论治/24(...
浦江清讲明清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南联大讲堂》从书4本中的一本,代表了中国明清文学研究的*高水平。浦江清讲明清文学 内容简介 《浦江清讲明清文学》是根据曾在...
创造难忘的人物 本书特色 国际知名编剧顾问琳达西格又一经典力作,探究人物创作中的关键问题对谈三十余位好莱坞一线创意人,解密众多奥斯卡名作的后台细节展示一场戏的四...
黑暗中的追寻(栎社研究) 内容简介 次韵寄赠梁任公先生启超林痴仙歌风空忆汉天子,大地烟尘窜蛇豕;凄绝遗山野史亭,有泪如铅和笔泚。忆岁戊戌秋八月,南海入朝正纲纪;...
中国古代玺印 目录 目录 上编 古玺印的肇始和形成 秦汉玺印的艺术成就 一、玺印肇始于捺抑陶器的徽记 二、玺印在春秋战国形成 1.春秋战国官鉨 2.春秋战国私鉨...
没有颜色的家是因为没有光……你能为我拉开窗帘引来光吗?那是一种会让人发狂的痛……你永远不会明白。身为梅家大少爷的梅惟,不
苏辙评传 本书特色 苏辙兄弟皆受学于苏洵,作者曾枣庄撰写的这本《苏辙评传(精)》,研究苏辙的家学渊源。将研究者有兴趣的《苏辙评传》以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本书也是主...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内容简介:近年来,“艺考”持续升温,艺术院校成为许多考生的首选。相信大多数艺术生都希望自己在未来能成为
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海内外近些年来已经出版、有代表性的七种英汉法律词书中,精选其美中不足或值得商榷的译名共387条(其中英译汉的295条、汉译...
艺术巨商:著名画商利奥·卡斯蒂里与现代艺术艺术巨商:著名画商利奥·卡斯蒂里与现代艺术前言 序言90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市场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随着中国...
唐代篇-乐死人的文学史 本书特色《乐死人的文学史(唐代篇)》是窦昕主编的《乐死人的文学史》系列图书中的唐代篇。每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背景介绍、人物生平、作品赏析、...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是一部“嚣张展示重庆性格”的小说,它讲述的是长江水边、山城重庆,一群在长江码头长大的孤儿天不怕地不怕
欧洲文学史 本书特色 周作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21岁东渡日本求学。1917年4月,经鲁迅推荐,周作人进入北京大学国史馆工作。9月被聘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