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文学大省,陕西文学在中国文坛举足轻重。基于陕西文学60年的辉煌历程,展示陕西文学60年的丰硕成果,纪念前辈,激励后人,方便读者和学者欣赏、阅读和研究陕西文学60年作品面貌,我们选编并出版了这套7卷20册的《陕西文学六十年作品选(1954—2014)》。入选作者为陕西籍作家或长期在陕西生活、工作的外省市区作家;入选作品按体裁分卷,原则上一人选收一篇,个别代表性作家选收二至三篇;入选作品年限为1954年至2014年;入选作品范围为在我国大陆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作品;入选作品的标准是基于对陕西文学和我国当代文学60年发展的历程考量,既能够体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风尚,又能够体现一定的时代特点,以优秀作品为主,兼顾老中青几代作家和不同风格的作品。本套丛书由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蒋惠莉领衔总主编。
★ 16开平装,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蒋惠莉领衔总主编
★ 入选作者为陕西籍作家或长期在陕西生活、工作的外省市区作家
★入选作品年限为1954年至2014年
★本套书可方便读者和研究者欣赏、阅读和研究陕西文学60年作品面貌
★『周刊文春二○一二年推理小说BEST 10』第一名★二○一三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一名★『达文奇 二○一三年度佳作第一位』★二○一三年『书店大奖』第二名...
北京段子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机场段子”、“美味段子”、“胡同段子”、“大学段子”、“外企段子”、“文人段子”及“动物段子”七部分,纪录了各种场景里的人的生活。...
张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平张岱生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出身仕...
七月派作品选 本书特色 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的一个著名文学流派,以诗歌、小说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为主。胡风和艾青是其主要代表人物。该流派的作品普遍关注...
毒-韩寒文集-典藏版 本书特色 韩寒文集系列,精装典藏版,装帧精美,值得收藏!韩寒作品语录精选集,集结韩寒的思想精华。《长安乱》《像少年啦飞驰》《三重门》《零下...
本书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对《古文观止》中二十四篇文章的精彩“化讲”。王鼎钧先生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
重返普罗旺斯 本书特色 自从诞生之日起,普罗旺斯(Provence)就谨慎地保守着她的秘密,直到英国人彼得·梅尔的到来,普罗旺斯许久以来独特的生活面纱才渐渐揭开...
《在路上》内容简介:我认识迪安是在和妻子分开后不久。那时我大病初愈,关于那场病我不想多谈,我只能说,病与疲惫而悲伤的分手以
历代名家精选集--陆游集 本书特色 陆游是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同时努力陶熔时代的人物,虽然*后理想破灭,在人生舞台上引吭高歌,只是一曲悲壮的颂歌,但是他精神不朽,通...
余光中散文-散文名家典藏-凡.高的向日葵 本书特色 散文是一切文学类别里对于技巧和形式要求*少的一类:譬如选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装。散文家无所依凭,只有凭自己的本...
《人间草木》内容简介: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汪曾祺经典选集,多篇入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这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汪曾祺先生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波洛”系列(套装全32册)》包括《蓝色列车之谜》、《古墓之谜》、《人性记录》、《沉默的证人》、《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其...
草叶集(上下) 本书特色 《草叶集》(套装全2册)得名于集中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草叶是*为普通、*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美国千万个像...
野村 美月(のむら みづき、女性)は、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作家。福島県出身。東洋大学文学部国文学科卒。大学在学中にデビューすることを望んでいたが、それが叶わず卒業...
大题小作 本书特色 由韩少功近期已发于报刊杂志的随笔和尚未发表的随笔集结。一部论及哲学、文学、思想及社会生活内容的思想性随笔,或对话录,是韩少功近期的思想、文学...
在一只碗里过一生 内容简介 一杯铁观音的往事,一段香水的记忆,一盏清秋的菊花羹,一场油泼青鱼的烟火相遇,碗里人生,画中情愫……写信的岁月,温暖的书香,衣食男女的...
风吹 本书特色 《风吹》是诗人李山近十年来诗歌创作的**部诗集,该诗集从他大量的诗歌创作中精选了一百首左右诗歌。该诗集集中体现了诗人李山建构的“人与自然”、“人...
民国思潮读本-(全4册) 本书特色 不扯风花雪月,直给民国思想。《民国思潮读本(套装共4册)》是一部民国思潮的史料文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西方文明的频频钟声。民...
《傅雷家书·学生读本》内容简介:本书是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在其留学波兰期间(1954-1958年)的往来家信,由傅雷家人编定。这是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