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派"》共20章,是作者"京派"研究20余年的一个论文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废名、冯至、卞之琳等人的现代诗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析。同时,改选取了一些与"京派"有关的文学论争,在再现这些文学论争的时候,对事件的起因并没有因循传统研究观点,而是结合当时的论争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高恒文认为,梁实秋与"京派"的论争,除了文学观点的差异,人事上的分歧也是引发论争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学群体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京派"也不例外。高恒文相信论述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作用,这一点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论"京派"》对"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刊物、文学论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京派"的一次全方位呈现。
**本研究"京派"的专集。评论对象及研究的文章,在"京派"中极具代表性,作者作品,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顶级期刊发表,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季刊》《文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等。
高恒文,师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家钱谷融,目前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史、 "京派"作家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
彼得·詹姆斯是闻名美国的五位犯罪小说家之一,极具写作天赋,他的犯罪小说布局缜密繁复,情节扑朔迷离,读后久久无法释怀。《简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市场与贸易 目录 目录一星罗棋布的集市1市的起源与初步发展——市邑、墟集、草市2市镇来历与名称溯源3市镇大发展分布不平衡4综合市镇众物...
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二)1949-2008·第2卷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2)》: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参考书中国当代文学60...
中国辞赋源流综论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是*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之一,它的地位在历史上享有过比诗为高之评。赋史上出现的某些重要的创作形态与理论命题、赋史...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主人公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
聊斋闲话 本书特色 《闲话聊斋》深刻揭露蒲松龄“愤青”本质,以及现代人看穿狐仙鬼怪表象下的真世情。麻辣说仙界、阳间和妖怪群体里的那些潜规则,做了神仙未必好,上头...
非参数统计(第三版) 本书特色 《非参数统计(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十一五”规划教材非参数统计(第三版) 内...
游牧的文学时代 目录 百年中国:作家的情感方式与精神地位激进的理想与世纪之梦——新时期文学的百年文化背景民粹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当代文学的前史与当代文学的历史...
叙事、意识形态与文学批评 本书特色 《叙事意识形态与文学批评》是作者梅兰近十年来的文学批评系列论文专*,本书从批评的视角与方法的差异出发分为三编,分别侧重史论、...
唐宋八大家文:品读辞典(上下卷)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个文的国度。中国散文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唐宋八大家”文,则是古代散文的典范,是中国散文...
批评的激情-天下大师.帕斯作品 本书特色 天下大师·帕斯作品《批评的激情》是帕斯在各种场合的访谈录。帕斯访谈录的内容十分丰富:诗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人类...
文化艺术出版社词学/民国诗学论著丛刊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词学以词话、词选、词籍序跋、论词诗词、论词书札为主要文献载体,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词...
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源流考论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源流考论》踩在新世纪的门坎上,我校领导立足于建设教学科研型的新型一流师范大学的高度,经多次研究决定...
王蒙谈红说事 本书特色 一样的《红楼梦》,不一样的王蒙式解读:兴衰荣辱,品读红楼大块文章;半生多事,评断中国人间喜剧。王蒙谈红说事 内容简介 《王蒙谈红说事》收...
赵树理语言艺术风格 本书特色 《赵树理语言艺术风格》共分六章。全书围绕赵树理的语言艺术风格展开论述,从语言学的角度,阐释赵树理小说的独特风格。每一章中又分为若干...
2666 本书特色 21世纪*伟大的作品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从伦敦到纽约,人人都爱波拉尼奥★一部伟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气势磅礴、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的小说...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本书特色 《乌合之众》作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
「BL之48手」完全呈現不保留!!父親在董事會中突然昏倒,身為親生兒子的他,貴島分,接下了新社長一職;而首要職務就是清查公
《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书评) 本书特色 《历史研究》是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委员会”倡议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刊物、1954年2月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就创办《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