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某一地域中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北京方言。北京是千年古都,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语言。久而久之,便产生出了极富有本地特色的京腔京韵。离不开的儿化音,张口就来的京片子。不知不觉中,北京话早已成为代表北京的一张名片。本套书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将方言的特色和趣味逐一呈现,展现方言与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联系,体现方言与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历史性,丰富性。
本书介绍北京话的发音、词语、表达方式及其承载的艺术文化,令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学习、了解、欣赏北京话。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现代汉语教学21年,讲授的课程还有:语言学概论、秘书语言学、语法和修辞(本科生基础课),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语言与文化(本科生选修课,研究生学位课),语言学名著导读、专业英语(研究生学位课)。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汉语语法、语言规范、普通话语音等。
古汉语句读 内容简介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学...
鲍廷博藏书与刻书研究 本书特色 《鲍廷博藏书与刻书研究》由黄山书社出版。鲍廷博藏书与刻书研究 内容简介 知不足斋主鲍廷博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他向...
格林童话 内容简介 《格林童话》自一八一五年问世以来,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已被译成世界上一百四十余种文字,其中《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不来梅城...
中国语言学集刊-(第二卷 第二期)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从〈切韵〉的结构论拟测中古音系介音及元音的原则》、《汉语偏正短语的历时变化》等论文。中国语言学集刊-(...
一千零一夜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国王山鲁亚尔和沙赫宰曼兄弟、商人和妖魔、渔夫的故事、脚夫和三个女郎的故事、裁缝等人和驼背的故事等。一千零一夜 目录 民间文学...
《万象》第四卷(2002年全12期) 本书特色 关于万象"诞生于1940年代的上海,1998年复刊发行,刊载散文、随笔,阐述评介思想,品评琴棋书画,谈论中外电影...
古希腊生活-人类生活图卷 本书特色 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理解西方社会的一把关键性钥匙,西方生活的基本模式以及情态演进,大都可以从古代希腊人那里找到源头性的诠释。...
国宝档案3-书法 碑刻 石刻 本书特色 中央电视台知名品牌栏目《国宝档案》:讲述国宝曲折动人的故事;揭示国宝鲜为人知的秘密;介绍国宝丰富玄妙的知识;展示国宝撼人...
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 本书特色 《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人文社科新论丛书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
地下成都 本书特色 全面介绍这些年成都考古发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向读者展现了古蜀人在城市人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好的办法嗦GitonGG欧地上底线的印证规划和建设...
作者简介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年生于挪威奥斯陆.1949年获得瑞士苏黎士理工学院(ETH)建筑文凭.1952-195...
实用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为依据,密切...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1册)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
北京三百六十行 本书特色 《故都市乐图》亦然,《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亦然。亦不尽然——更多绘声绘色,更多活灵活现。叫人想起了荔枝笾豆里的苏东坡:问罢三百六十行,...
藏书.记事.忆人-签名封专辑 本书特色 《藏书记事忆人(签名封专辑)》由熊光楷所著,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扩大视野,可以提高修养,可以提升境界。读书之后再藏书,...
古希腊神话故事-经典典藏版 本书特色 刘世洁等编著的《古希腊神话故事(经典典藏版)(精)》收录了近百个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
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 本书特色 ★16开软精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变化角度切入,选取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着实拨动...
太庙和皇帝的家务事-解密清朝皇家祭祖规仪 本书特色 徐广源、韩熙编写的《太庙和皇帝的“家务事”——解密清朝皇家祭祖规仪》以清廷编纂的《大清会典》、《清实录》和清...
中国耀州瓷艺术研究 本书特色耀州瓷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本书概论了耀州瓷的艺术风格流变,并且分专题论述了金银器、玻璃器、绘画以及古代粉本对于耀州瓷多彩的艺术风...
婚礼新编校注-全2册 本书特色 《婚礼新编》保存了宋代婚书的内容、格式和用语,对于研究当时民俗情况颇有裨益,对其他传世文献也有一定的校勘作用。作者对《婚礼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