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至今的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终表现为不同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博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把握、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近四十年,深刻影响中国改革决策以及社会启蒙的主要社会思潮。包括占据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儒家思想等。这些社会思潮,既是不同历史背景下具体问题的产物,又是企图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药方,它们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或隐或显,大小各异。彼此之间,或激烈争辩,或部分重合。在书中,作者不仅呈现了这些社会思潮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历程中的较量与博弈,也试图在不同思潮之间,寻求有助于推动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基本底线和共识,从而为读者把握未来趋向提供一把钥匙。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多元与开放,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分化,并形成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与此相应,不同社会和政治处境中的人们,对社会现状及其未来走向,也纷纷给出自己的解释与判断,并各自赢得一批追随者,这种多元下的冲突,*终聚焦为不同社会思潮的交锋或博弈。本书即是对从1977年到2015年上半年,这近四十年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梳理和评析,包括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老左派、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儒家等。既坚持学术中立,又坚守自己的价值趋向;气势恢宏、所论者大,但在呈现方式上又能举重若轻、纵横开阖,这是马立诚先生作品的一贯特色,本书是这一特色的*好注脚。在书中,作者没有对各种思潮进行粗线条的罗列或平铺,而是以观察者或亲历者的视角,用生动的笔法,介绍了不同思潮的历史背景、主要主张、前景以及不同思潮之间的博弈和交锋,字里行间又流淌着作者的思考和忧思。透过本书,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也有助于更加准确、理性地探知中国的未来。相关阅读:《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第三版)《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法团主义》
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把握、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光明网
思潮好比情人。马立诚先生观察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近身揣摩,细予梳理,概分八种,著书一册。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到新儒家、新左派,再到民粹、“毛派”,单是社会主义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两种,真可谓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其为白描,影像清晰,既述且作,言之有据,慨而慷,方以智,恪尽了观察者的本分和本事。 ——许章润
……关注现实,纳八方风云于眼底,又实事求是,取学术中立而包容的立场,客观述评,不将个人爱憎情感卷入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潮流中而致使理性陷溺,社会观察家、政论家马立诚的文风,恰似宋人潘阆《忆余杭》词之十所云:“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鄢烈山
马立诚,当代著名政论家、学者。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员、凤凰卫视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曾被美国《亚洲周刊》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著有《交锋》、《大突破》、《交锋三十年》、《历史的拐点》、《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等。其中,《交锋》累计发行量突破200万册,《交锋三十年》获2009年第五届中国国家图书馆问津图书奖,《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获2012年“深圳十大好书”奖。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2002年,2004年即已售罄。近年来,不断有出版单位和读者打来电话求购此书。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再版此书。此...
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 本书特色 《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公共新闻事业”运动是美国高水准的集体争鸣为新闻和民主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新鲜思路。著名传播学家展江导读。公共...
新世纪人文纪录片研究 本书特色 陈霖、曾一果、高峰、周亚平编著的这本《新世纪人文纪录片研究》首先将人文纪录片的兴起置于我国纪录片尤其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揭示...
殷海光 林毓生书信录:重校增补本 本书特色 平静地想想过去,不能不感激您给我的许多启发与指导,如果没有您思想上的启蒙以及从您那里得到的许多方法上的概念与沈[刚伯...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 本书特色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是对20世纪中期我所观察到的斯瓦特人的政治组织构成的分析。它既是一份有关一...
《山海雅韵》内容简介:从吴越文化的荟萃,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遗韵,金山的海派文脉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数千年的人物风流,可制皇
★ 日本著名中国古代史学者渡边信一郎代表作★ 二十余年财政史研究成果★ 由汉至唐,宏大贯通的磅礴视角★ 见微知著,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的财政与国家》是日...
月读-2011年第12辑(总第24辑) 内容简介 本辑主题是“传承发展”,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本书选入了晚清至辛亥时期社会各界人士的经典诗文言论,以及...
《老年金融学》内容简介:目前,全世界都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如何构建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老龄社会,已引发全球热议。发达国家
《过日子:农民的生活伦理》内容简介:“过日子就是过孩子。”“人活着就是为了把日子过好。”黄炎村农民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其对
读书解人-[最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 智者王蒙读字识人,读字解人,指点江山又教诲淳淳,字里行间透着一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智者之思。读书解人-[最新修订本] 内容...
唐启华,台湾历史学家,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史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现任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东海大学历史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民国外交史...
新闻评论案例教程(21世纪新闻传播学案例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承担的“十五”期间“211工程”和“十一五”期间“985项目”新闻传播学...
意义的建构与扩散-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 本书特色 何纯*的这本《意义的建构与扩散--新闻叙事 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以“意义的建构与扩散&r...
杨宪益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九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杨宪益,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全本...
《寻路:信息社会新格局下的选择》内容简介:信息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格局不断变换,人类正在迈入一个潜力巨大的时代——信息社会的
金性尧集外文编:第3卷 本书特色 金性尧(1916—2007),浙江定海人,著名文史学家、散文家、编辑家。金性尧生前出版的各种文集已收入《金性尧全集》(9卷),...
走向公众-档案接受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由胡燕编著的《走向公众》内容介绍:档案接受理论是研究在一定的接受环境条件作用下,档案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通过接受中介和...
为书籍的一生 本书特色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小说读,小说讲到一个奇怪的资本家的生平和事业,叙述他怎样被书刊的神奇力量和教育的美好思想吸引住。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历...
艺术传播概论 内容简介 经过讨论,关于本书的写作框架,我们确立几条原则,也是本书的个性追求和特色所在。一、理论性。全书以传播学理论建构来阐种种艺术现象。二、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