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至今的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终表现为不同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博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把握、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近四十年,深刻影响中国改革决策以及社会启蒙的主要社会思潮。包括占据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儒家思想等。这些社会思潮,既是不同历史背景下具体问题的产物,又是企图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药方,它们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或隐或显,大小各异。彼此之间,或激烈争辩,或部分重合。在书中,作者不仅呈现了这些社会思潮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历程中的较量与博弈,也试图在不同思潮之间,寻求有助于推动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基本底线和共识,从而为读者把握未来趋向提供一把钥匙。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多元与开放,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分化,并形成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与此相应,不同社会和政治处境中的人们,对社会现状及其未来走向,也纷纷给出自己的解释与判断,并各自赢得一批追随者,这种多元下的冲突,*终聚焦为不同社会思潮的交锋或博弈。本书即是对从1977年到2015年上半年,这近四十年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梳理和评析,包括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老左派、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儒家等。既坚持学术中立,又坚守自己的价值趋向;气势恢宏、所论者大,但在呈现方式上又能举重若轻、纵横开阖,这是马立诚先生作品的一贯特色,本书是这一特色的*好注脚。在书中,作者没有对各种思潮进行粗线条的罗列或平铺,而是以观察者或亲历者的视角,用生动的笔法,介绍了不同思潮的历史背景、主要主张、前景以及不同思潮之间的博弈和交锋,字里行间又流淌着作者的思考和忧思。透过本书,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也有助于更加准确、理性地探知中国的未来。相关阅读:《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第三版)《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法团主义》
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把握、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光明网
思潮好比情人。马立诚先生观察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近身揣摩,细予梳理,概分八种,著书一册。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到新儒家、新左派,再到民粹、“毛派”,单是社会主义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两种,真可谓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其为白描,影像清晰,既述且作,言之有据,慨而慷,方以智,恪尽了观察者的本分和本事。 ——许章润
……关注现实,纳八方风云于眼底,又实事求是,取学术中立而包容的立场,客观述评,不将个人爱憎情感卷入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潮流中而致使理性陷溺,社会观察家、政论家马立诚的文风,恰似宋人潘阆《忆余杭》词之十所云:“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鄢烈山
马立诚,当代著名政论家、学者。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员、凤凰卫视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曾被美国《亚洲周刊》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著有《交锋》、《大突破》、《交锋三十年》、《历史的拐点》、《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等。其中,《交锋》累计发行量突破200万册,《交锋三十年》获2009年第五届中国国家图书馆问津图书奖,《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获2012年“深圳十大好书”奖。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弗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
反思与重塑:网络时代的中国传媒品牌建设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析了网络发展背景下中国的传媒品牌建设,书中采用逻辑与实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的传媒品牌建...
中国学术史研究 崇文学术文库(2009/1)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史研究》是中国学术史之史。对中国古代多部学术史典籍形成的历史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及学术史批...
中国女性主义.9 本书特色 作为人类性别文化转型的重要潮流之一,女性主义在世界各国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并在其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理论建构...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运用大量实例,通俗,通俗简明地介绍了各种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怪谈》内容简介:《怪谈》为小泉八云根据日本古典文学名篇所作的复述与改写,采自《卧游奇谈》《夜窗鬼谈》《十训抄》《今昔物语
《“一带一路”工业文明——伊朗》内容简介:本书以伊朗的工业发展、产业特色、资源、能源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介绍其经济、工业
西蒙•赫弗,1960年生,曾在剑桥大学主修英语,后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英国白金汉大学历史学教授。赫弗在伦敦新闻界服役近35年,曾任《每日电讯报》(Th...
心向受众-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新闻传媒专著,共分四章,主要讲述了贴近受众需求、创新新闻表达、注重传播抵达、案例分析研究四方面的内容。这本专著...
1993-2002-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本书特色 《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中国报...
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邓析子其人其书;沈约事迹二考;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甲骨学史札记等内...
丛书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整理者吴格是我国知名的文献学专家和四库学专家,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长于版本...
编辑主体论 内容简介 面对现实环境、社会条件、制度安排、媒介形式、文化消费方式、读者类型及其需求与阅读等种种因素的不断变化,编辑主体作为编辑活动过程的主导者,作...
我们错了 本书特色 《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相继报道,中央有关领导批示表扬,全国专项教育活动办公室向全国新闻...
《风雅大宋(一):天下归一》内容简介:本书是对北宋开国时期的历史进行的一次梳理。作者融合对比了正史和古代笔记的内容,详细解
《独秀文存》选 本书特色 为刚刚逝去的“20世纪”作总结,似乎是今日中国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崛起于艰难之际、致力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既灾...
广东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上.中.下)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1版1印★ 广东省第壹部较全面反映省内各古籍收藏单位及个人...
《职场进阶:这些事儿没有人告诉你》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招聘、求职(简历诊断)、跳槽(面试辅导、谈薪指导)、职场规划、职场维
湖湘近现代文献家通考 内容简介 本书近80篇依传主出生年、月先后为序排列。生年不详者,参考其年代大体排人相应位次,可能不尽准确。撰写时,每一列传略遵一定体例,依...
小熊英二,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著有《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